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蜓科

鎖定
蜓科是蜻蜓目差翅亞目的一科。體大型至甚大型。頭部在背觀,兩眼互相接觸呈一條很長直線。下唇端緣縱裂;雌性產卵器粗大。的中室有或無橫脈;前後翅三角室形狀相似,距離弓脈也一樣遠;在翅痣內端常有1條支持脈,有1條徑增脈。本科種類體藍色、綠色或褐色,飛行很快。有的種類單眼很大,多在黃昏飛出,捕吃蚊子;有的種類趨光性頗強。
中文名
蜓科
拉丁學名
Aeshnidae Rambur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昆蟲綱
蜻蜓目
蜓科
亞    門
六足亞門
亞    目
差翅亞目
亞    綱
有翅亞綱
分佈區域
世界性分佈,在中國有30餘種

蜓科簡介

本科多為大型或中型,為較粗壯的種類。一般有鮮明的色彩,有綠、藍、褐、黃等花紋。兩眼在頭的上面有較長的一段接觸。使頭成為1個半圓球形;下唇中葉稍凹裂。翅透明,前後翅的角室形狀相似,具2條粗的結前橫脈,在翅痣內端下方具支持脈,M2脈成波狀彎曲,具徑增脈,臀套明顯,其長寬相等。雌性具發達完全的產卵器。本科昆蟲的稚蟲生活在水草間。體長型,光滑而乾淨,具細長的足。下唇扁平,中葉端部有凹裂。稚蟲能拳緣,老熟的稚蟲爬出水面,攀附於草木或其他物體上,脱皮羽化為成蟲。本科河南已知5屬6種,常見有4種 [1] 

蜓科形態描述

體大型至很大的蜻蜓。兩眼有很長的一段接觸。產卵器存在。前、後翅三角室相似,延長,具橫脈;中室區3列翅室;基室存在;MA和Riv在靠近末端處融合;IRiii正好在翅痣水平處分又。Rspl和Mspl、Iriii和MA之間4列翅室 [2] 
體大型至甚大型。頭部在背觀,兩眼互相接觸呈一條很長直線。下唇端緣縱裂;雌性產卵器粗大。翅的中室有或無橫脈;前後翅三角室形狀相似,距離弓脈也一樣遠;在翅痣內端常有1條支持脈,有1條徑增脈 [3] 

蜓科生物學描述

種類體藍色、綠色或褐色,飛行很快。有的種類單眼很大,多在黃昏飛出,捕吃蚊子;有的種類趨光性頗強。雌蟲在死或活的植物上切割縫隙,把少量卵產於其中。

蜓科分類及分佈

蜻蜓
蜻蜓(5張)
世界性分佈,多見於靜水和沼澤地,道路和灌木籬笆沿線。本科在中國有30餘種。
參考資料
  • 1.    于思勤 孫元峯主編,河南農業昆蟲志,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3年08月第1版,第2頁
  • 2.    吳鴻,王義平,楊星科等總主編;尹文英,周文豹,石福明本卷主編;張道川,周長發,王宗慶本卷副主編,天目山動物志 第3卷,浙江大學出版社,2014.08,第133頁
  • 3.    王保海,潘朝暉,張登峯,黃復生主編,青藏高原天敵昆蟲,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09,第19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