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蜀道後期

鎖定
《蜀道後期》是唐朝大臣張説的詩作。此詩前兩句寫作者力爭按時回到洛陽,不料情況突變,秋前回洛陽的希望落空了,表現了心中的悵惘;後兩句作者卻繞開一筆,埋怨秋風無情,不等自己搶先到洛陽去了,抒寫內心感觸,點明題意。這樣避開了率直無味的毛病,把本來無情的秋風人格化了,借抱怨秋風,抒發心中煩惱,含蓄委婉,耐人尋味。
作品名稱
蜀道後期
作    者
張説
創作年代
唐代
作品出處
全唐詩
文學體裁
五言絕句

蜀道後期作品原文

蜀道後期
客心爭日月,來往預期程
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 [1] 

蜀道後期註釋譯文

蜀道後期詞句註釋

⑴蜀道後期:指作者出使蜀地,未能如期歸家。蜀,今四川一帶。後期,是落後於所預定的歸期的意思。
⑵客心:客居外地者的心情。爭日月:同時間進行一場爭奪戰。
⑶預期程:事先安排好日期和行程。
⑷不相待:不肯等待。
⑸洛陽:當時的首都。武則天稱帝后定都洛陽。 [2]  [3] 

蜀道後期白話譯文

客居思歸的心總在爭取時間,來來往往事先已計劃好日程。
秋風性情急迫竟然不肯等待,搶先回到了我的家鄉洛陽城。 [2] 

蜀道後期創作背景

《蜀道後期》載於《全唐詩》卷八十九。這首詩是張説在校書郎任內出使西川時寫的,作於武則天天授年間(690年九月—692年三月),詩人任校書郎時曾兩度奉使入西蜀。詩人本已預期規程,卻因事而被迫推遲,因而創作此詩。 [3]  [4] 

蜀道後期作品鑑賞

蜀道後期整體賞析

這首詩雖只寥寥二十字,卻頗能看出他寫詩的技巧和才華。一個接受任務到遠地辦事的人,總是懷着對親人的眷戀,一到目的地,就掐指盤算着迴歸的日期,這種心情是很自然的。但張説能把這種幽隱的心情“發而為詩”,而且壓縮在兩句話裏,卻不簡單。
“客心爭日月”,這“爭”字實在寫得好,把處在這種地位的遊子的心情充分表露出來了。“來往預期程”,是申説自己所以“爭日月”的緣故。公府的事都有個時間規定,那就要事先進行準備,作出計劃,所以説是“預”。十個字把詩人當時面臨的客觀情況,心裏的籌劃、掂量,都寫進去了,簡煉明白,手法很高明。這十個字又是下文的伏筆。本來使蜀的日程安排是十分緊湊的,然而詩人迴歸之心更急切,他要力爭按時回洛陽。他是洛陽人,在洛陽有家,預期迴歸,與家人團聚。
下文忽然來個大轉折:“秋風不相待,先至洛陽城。”不料情況突變,原定秋前趕回洛陽的希望落空了。遊子之心,當然悵惘。然而詩人卻有意把人的感情隱去,繞開一筆,埋怨起秋風來了:這秋風呵,也是夠無情的,它就不肯等我一等,徑自先回洛陽城去了。這一筆,妙在避開了率直無味的毛病,而且把人格化了的秋風形容為“無情的秋風”。這秋風先至,自然要引起許多煩惱。可以試想,秋風一至洛陽,親人們必然要翹首企盼;而自己未能如約的苦衷就更不用説了。淡淡一筆,情致雋永深厚。在這裏,詩人到底是埋怨秋風,還是抒發心中的煩惱,詩中沒有明説,頗費人尋繹,正是所謂“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歐陽修六一詩話》)。不過可以想見,詩人對於這次情況的突然變化,確實感到意外,或有點不滿,不過他用的是“含蓄”的語言罷了。
張説早些時就寫過一首《被使在蜀》詩:“即今三伏盡,尚自在臨邛。歸途千里外,秋月定相逢。”歸期定在秋月,即此詩所謂“預期程”。不料時屆秋令,秋風已起,比詩人“先至洛陽城”,他卻落後了,即詩題所謂“後期”。秋風本是按時而起,無所謂“先”;只因詩人歸期“後”了,便顯出秋風的“先”來。兩首合看,於詩中的情味當有更深的體會。 [4] 

蜀道後期名家點評

明代楊逢春《唐詩偶評》:體格奇而肌理細。 [2] 
明代高棅唐詩正聲》:吳逸一評:詩意巧妙,非百鍊不能,又似不用意而得者。 [5] 
明代凌宏憲唐詩廣選》:“爭”字、“預”宇,見得題中“後”字出,一字豈可輕下? [5] 
明末清初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想頭遠異。 [5] 
明末清初徐增而庵説唐詩》:人知其借秋風作解嘲,而不知其將秋風來按捺日月,故“爭”字奇,“不相待”更奇。 [5] 
清代朱之荊《增訂唐詩摘鈔》:“後期”者,不果前所期也。此何干秋風,而怨其不相待?“詩有別趣,而不關理”,即此之謂。 [5] 
清代沈德潛唐詩別裁》:以秋風先到,形出己之後期,巧心浚發。 [5] 
清代宋宗元網師園唐詩箋》:烘托入妙(末二句下)。 [5] 
清代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選評》:“後”字從對面托出,一句不正説,妙絕。責秋風微妙、此謂言外意。 [5] 

蜀道後期作者簡介

張説(667—730),唐朝大臣。字道濟,一字説之。洛陽人。武則天時應詔對策,得乙等,授太子校書。中宗時任黃門侍郎等職。睿宗時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勸睿宗以太子建國。玄宗時,任中書令,封燕國公。擅長文辭,時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與蘇頲(襲封許國公)並稱為“燕許大手筆”。其詩多應制之作。被貶岳陽時的作品,較有特色。有《張燕公集》。 [6] 
參考資料
  • 1.    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230
  • 2.    張國舉 等.唐詩精華註譯評[M].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46-47
  • 3.    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38
  • 4.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58-59
  • 5.    陳伯海.唐詩匯評(上)[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203
  • 6.    蕭滌非 等.唐詩鑑賞辭典[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