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虛驚

鎖定
虛驚,讀音xū jīng,漢語詞語,意思是指事後才知道是不必要的驚慌。
中文名
虛驚
外文名
false alarm
拼    音
xū jīng
釋    義
指事後才知道是不必要的驚慌

目錄

虛驚釋義

指不必要的驚慌。 [1] 

虛驚出處

明·郎瑛《七修類稿·國事八·土木之敗》:“至己巳七月八日以後,胡虜入寇之報,一日數次……初至龍虎台札營,一鼓即虛驚,眾以為不祥。”

虛驚例句

明 吳承恩 《西遊記》第五六回:“茶罷,三藏卻轉下來,對婆婆作禮道:‘貧僧是東土大唐差往西天取經的。才到貴處,拜求尊府借宿,因是我三個徒弟貌醜,老家長見了虛驚也。’”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五回:“﹝莊徵君﹞心裏懊悔道:‘吉凶悔吝生乎動,我若坐在家裏,不出來走這一番,今日也不得受這一場虛驚。’”
清·劉鶚《老殘遊記》第八回:“那女子道:‘在集西,有三十多里的光景。那邊路比這邊更僻,愈加不好走了。家父前日退值回來,告訴我們説,今天有位遠客來此,路上受了點虛驚。分付我們遲點睡,’” [2] 
楊朔《麥子黃時》:“不過這一夜卻是場虛驚。我們躲在麥子地裏,後半夜就得到信,知道到來的是八路軍。” [1] 
王朔《痴人》:“我堅信我會被稠密的氣流托住,託不住也會在墜落過程中倏地醒來,在牀上虛驚一場。” [3] 
熊召政《張居正》第四卷第32回:“鬧了半天虛驚一場。”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