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蘭嶼角鴞

鎖定
蘭嶼角鴞(學名:Otus elegans botelensis):是琉球角鴞的亞種。是一種小型的貓頭鷹,體形較小,體長約22釐米。雌雄鳥外形相同,體羽棕褐色帶有斑紋,頭上有豎起的橘黃色耳羽,面盤褐色,雙翼暗褐色,肩羽下有一列白色斑點。尾羽短小,暗褐色有淺褐色橫斑。鳥喙橄欖灰色,跗蹠密佈羽毛,腳爪呈橄欖灰色。
棲息在蘭嶼島上的茂密樹林中,尤其喜歡有巨大老樹的成熟林,但也會到樹林外覓食。為夜行性動物。食物以昆蟲為主,蘭嶼島上大量的蟋蟀若蟲和蜈蚣是它們常吃的食物。蘭嶼角鴞的叫聲很有特點,雌雄的叫聲差異明顯,通過這些叫聲在黑暗的生活中交流。僅分佈於中國台灣的蘭嶼島。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外文名
Ryukyu Scops Owl
別    名
琉球角鴞蘭嶼亞種
中文學名
蘭嶼角鴞
拉丁學名
Otus elegans botelens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鳥綱
亞    綱
今鳥亞綱
鴞形目
鴟鴞科
角鴞屬
琉球角鴞
亞    種
蘭嶼角鴞
命名者與年代
Kuroda, 1928
雅美語
ㄉㄨ ㄉㄨ ㄨ`(Do Do Wu)
保護級別
近危(NT)IUCN標準 [2] 

蘭嶼角鴞物種學史

1938年,日本鳥類學家黑田長禮在蘭嶼發現蘭嶼角鴞這種動物,當時認為是紅角鴞的一個亞種。1978年,美國的馬歇爾博士依據它們特殊的叫聲,把該物種與生活在菲律賓和琉球羣島的角鴞獨立為一個物種,分別屬於三個亞種。由於1980年代前對台灣島蘭嶼地區的調查多限於環島的公路沿線,很難深入雨林,所以人們能見到蘭嶼角鴞的機會很少,對它的瞭解就更少,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把蘭嶼角鴞納入世界瀕臨絕種鳥類紅皮書中,屬於瀕危物種。 [3] 
1985年,由中國台灣“行政院農委會”資助,台灣研究院動物研究所的劉小如博士開始對蘭嶼角鴞進行全面的研究。他們通過環志標記、定點觀察等長達17年的研究,對這個物種有了詳細的瞭解。由於菲律賓連年內亂、社會不安定,研究工作難以開展,所以對巴丹羣島為地區的蘭嶼角鴞知之甚少。截止2018年,仍有每月二至三人次參與蘭嶼角鴞的調查,並有計劃把調查延伸為包括琉球、菲律賓在內的東南亞羣島角鴞亞種的調查。 [3] 

蘭嶼角鴞形態特徵

蘭嶼角鴞
蘭嶼角鴞(11張)
蘭嶼角鴞體長約22釐米。雌雄鳥外形相同,體羽褐色帶有深褐色及灰黃色斑紋,頭頂及身體背面褐色帶有暗褐色及灰黃色斑紋。頭上有角羽,角羽末梢橘黃色。面盤褐色,眼先灰白色,胸及腹部淺褐色有黑褐色橫斑及矢狀軸斑,胸部上方縱斑較密集,因此顏色明顯地較腹部深暗。雙翼暗褐色,肩羽下有一列白色斑點。尾羽短小,暗褐色有淺褐色橫斑。鳥喙橄欖灰色,跗蹠密佈羽毛,腳爪呈橄欖灰色。少數個體羽色偏紅,或呈明顯的深紅褐色。 [3] 

蘭嶼角鴞棲息環境

棲息在蘭嶼島上的茂密樹林中,尤其喜歡有巨大老樹的成熟林,但也會到樹林外覓食。在成熟林中活動的個體,有些全年使用同一棲地,其它會在生殖季後移往它處,包括移往沒有樹林的灌叢地區;有些個體會在求偶期四處競爭可用的巢區以便繁殖。除了成熟樹林外,也有部分個體棲息在蘭嶼島四周的灌叢矮樹地帶,若是當地有小片樹林,這些個體可能全年以小樹林為主要的生存棲地。若是當地沒有樹林或是樹林面積太小,這些個體會在冬季末期開始移入較適於繁殖的環境,尋找繁殖機會。 [3] 

蘭嶼角鴞生活習性

蘭嶼角鴞生活在雨林之中,為夜行性動物。它們的食物以昆蟲為主,蘭嶼島上大量的蟋蟀若蟲和蜈蚣是它們常吃的食物,吃食時經常用一隻腳抓握,往嘴裏送的同時閉上雙眼,樣子很陶醉。白天時,它們常站在樹樁上睡覺。1985年前,有研究者曾經描述蘭嶼角鴞吃齧齒類動物。但據中央研究院多年來的研究,由於蘭嶼島上的齧齒類體形較大,它們並不吃哺乳類,只是有時吃繡眼鳥。由於不吃哺乳類,它們很少吐唾液,對於它們的食性多通過糞便研究。主要以昆蟲為食,直翅目、甲蟲、蛾類、蜘蛛和蜈蚣等佔食物出現次數的67%,雌鳥與雄鳥的食性類似,但是飛行性的昆蟲在成年雄鳥食物中所佔的比例較高 ,地面昆蟲在雌鳥食物中所佔比例較高。獵物的體型大多大於2釐米,多半在4-5釐米之間,最常見的食物是大型的直翅目昆蟲,但是也會包括少數爬行類動物,蛙類及綠繡眼等小型鳥類。覓食高度涵蓋地面到樹冠層,但以6-10米間最為常見。 [3] 
基本叫聲是“呼呼 - ,呼呼 - ”,雌鳥另外也會發出“要!要!”等叫聲。緊張或受到驚嚇時,也會發出似貓叫春的怪聲,害怕時則會發出一連串短促快速的“唧唧唧”驚叫。交配前雌雄鳥會互以“呼呼”及“要”互相呼應,交配時雄鳥會發出高亢快速的“唧唧唧”叫聲,但是不像驚叫聲般尖鋭。 [3] 

蘭嶼角鴞分佈範圍

僅分佈於中國台灣的蘭嶼島。 [4] 

蘭嶼角鴞繁殖方式

在繁殖期間有領域性,但是並不介意其它個體在領域中覓食,但是若有個體在領域中鳴叫求偶,則會受到驅逐或攻擊。 [3] 
以一夫一妻制進行繁殖,雖然有時會有偶外交配的情形發生,但是極少偶外受精產生子代。配偶關係可能維持數年,但也有很多一年即更換配偶的案例。有些個體在2歲時即開始配對產卵,但是雄鳥通常要到4歲以後才會繁殖成功,少數雌鳥在2歲也能繁殖成功。繁殖個體僅佔族羣總數量的60%左右。 [3] 
通常3月底開始配對,主要利用樹洞繁殖,每窩的產卵數為1-3枚,但多數是2-3枚卵,卵與卵之間常間隔2天。孵卵需要約30天,完全由雌鳥負責。雛鳥孵出後由雌雄親鳥共同照顧,約需要30天才能離巢,離巢後親鳥依然會提供食物數天至數星期之久,幼鳥才會離開巢區獨立。 [3] 

蘭嶼角鴞保護現狀

蘭嶼角鴞保護級別

蘭嶼角鴞在中國台灣於1974年修訂的狩獵法施行細則中,被列為珍貴稀有的鳥類。文化資產保存法公告其為珍貴稀有的動物,野生動物保育法也將蘭嶼角鴞列為第二級珍貴稀有的保育類野生動物。 [3]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近危(NT)。 [2] 

蘭嶼角鴞種羣現狀

蘭嶼角鴞在中國台灣蘭嶼島上存在各邊緣地區中的密度很低,繁殖成功率也很低,大量人為干擾應是最主要的原因;邊緣地帶的面積與分佈,已因人類開發範圍的擴張而增大,最適於蘭嶼角鴞生存的樹林棲息地面積也逐漸減少;為建築所需而大量破壞山林開採砂石,擴建公路與機場,地方人士不斷拓展墾殖面積,加上火耕失控的頻率增加,均為蘭嶼角鴞的生存環境帶來日漸增高的壓力。 [3] 
少數當地農民已開始使用農藥,而角鴞的主要食物是昆蟲,農藥可能會影響昆蟲的數量。地方人士已經開始以導覽觀賞蘭嶼角鴞為招攬遊客的手段,推廣生態旅遊,若在導覽過程中能避免干擾角鴞,同時能控制遊客的活動地點與行為,不要對角鴞繁殖成功率造成負面影響,應能達到兼顧角鴞保護及旅遊發展的雙贏目的。颱風對蘭嶼的棲地有時會造成極嚴重的破壞,也常因此而導致角鴞的繁殖失敗。在族羣健全的情況下,此物種天然災害的影響應該不會太嚴重,但若族羣原本已十分脆弱,重大天災的影響往往需要較長時間的休養方能恢復,若再加上日益嚴重的人為壓力,族羣平衡必然會大受打擊。 [3] 
蘭嶼島的原著民是雅美人,他們祖祖輩輩以捕魚為生,沒有捕食鳥類的習慣,這給蘭嶼角鴞帶來了寬鬆的環境。自然狀況下,蘭嶼角鴞少有天敵,但它們在離巢前容易受到蛇的威脅,由於蘭嶼、琉球羣島、菲律賓等地每年都會受到颱風的影響,惡劣的氣候和大雨後的積水都會威脅幼鳥的生存。21世紀以來,隨着蘭嶼島的開發,蘭嶼角鴞的棲息地也受到了威脅,原始森林的砍伐和經濟作物的種植都對它們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公路的開通也使有些蘭嶼角鴞葬身輪下,農藥的使用是否會影響蘭嶼角鴞現在還不得而知。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