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蘋果鞘蛾

鎖定
蘋果鞘蛾,Coleophora nigricella,又稱蘋果筒蛾、蘋果黑鞘蛾等,屬於鱗翅目鞘蛾科鞘蛾屬的一種昆蟲。體形微小,僅4-5mm。為主要農業害蟲,危害蘋果。分佈於華北大部分地區。
別    名
蘋果筒蛾
蘋果黑鞘蛾
黑鞘蛾
筒蓑蛾
中文學名
蘋果鞘蛾
拉丁學名
Coleophora nigricella
動物界
節肢動物門
亞    門
六足亞門有顎亞門
昆蟲綱
亞    綱
有翅亞綱
鱗翅目
鞘蛾科
鞘蛾屬
蘋果鞘蛾
分佈區域
遼寧、山西、河北、山東、江蘇、陝西等地
危害植物
蘋果
生殖方式
卵生

蘋果鞘蛾體形特徵

幼蟲
體長8mm,暗褐色,頭部和前胸盾黑褐色。護鞘黃褐至暗褐色長筒形,略豎扁,長9mm左右。
長4mm,暗褐色。
成蟲
體長4mm,翅展13mm左右。體灰白至灰黃褐色。頭頂被灰白至密鱗毛觸角絲狀,基部被較粗大的黑褐色鱗毛,其餘各節基半部黑色、端半部白色,呈黑白相間環節狀,棲息時伸向前方,複眼白色球形,具黑色環紋。胸背灰褐色,頸片和翅基片端灰白色。腹部灰色,背面灰。前翅柳葉形,灰白色,布有黑褐色鱗片形成的小點,翅端較密,翅尖略呈暗褐色。後翅較前翅窄小近劍狀,灰至灰褐色。前、後翅緣毛長,灰至灰褐色。 [1] 

蘋果鞘蛾生活習性

1年生1代,以幼蟲在枝幹上護鞘內越冬,翌春寄主發芽後越冬幼蟲開始為害芽葉,4月下旬至5月老熟在護鞘裏化蛹。5~6月成蟲羽化,羽化後不久即可交配產卵。初孵幼蟲潛葉為害,稍大結護鞘體居中食葉肉,移動時均攜帶護鞘而行,糞便從護鞘後端排除,為害至深秋爬到枝幹上越冬。赤眼蜂為天敵。

蘋果鞘蛾危害特徵

初齡幼蟲潛葉為害,稍大後結鞘體居其中附着在葉背或芽上,取食時先咬破錶皮成一小孔,並以此孔為中心向周圍取食,殘留上表皮,日久食痕成為圓形枯斑。亦有食成孔洞者。

蘋果鞘蛾地理分佈

分佈於遼寧山西河北山東江蘇陝西等地。 [2] 

蘋果鞘蛾防治措施

蘋果鞘蛾農業防治

果樹休眠期徹底刮除樹體粗皮、翹皮、剪鋸口周圍死皮,及時摘除卷葉,消滅越冬幼蟲;誘殺:樹冠內掛糖醋液誘盆誘集成蟲,配液用糖:酒:醋:水為1:1:4:16配製。

蘋果鞘蛾生物防治

釋放赤眼蜂。發生期隔株或隔行放蜂,每代放蜂3~4次,間隔5天,每株放有效蜂1000~2000頭。

蘋果鞘蛾藥物防治

越冬幼蟲出蟄盛期及第一代卵孵化盛期後是施藥的關鍵時期,可用80%敵敵畏乳油、48%樂斯本乳油、25%喹硫磷、50%殺螟松、50%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2.5%功夫、2.5%敵殺死乳油、20%速滅殺丁乳油3000~35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4000倍液、52.25%農地樂乳油1500倍液。以及其他菊酯類殺蟲劑或菊酯與有機磷復配劑。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