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蘇雲卿

鎖定
蘇雲卿(生卒年不詳),廣漢人,紹興年間來到豫章東湖,因為對待鄰居都很有禮貌,因此所有人都尊其為“蘇翁”。他的布衣之交張浚當上宰相後,派人帶着書信和禮物給他,希望他能出仕,蘇雲卿拒絕後便雲遊四海,不知所蹤。
本    名
蘇雲卿
別    名
蘇翁
所處時代
南宋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廣漢
主要作品
《還張德遠書幣題詩蔬圃壁間》

蘇雲卿人物生平

蘇雲卿,廣漢人,紹興年間,來到豫章東湖,修築廬舍居住在那裏。對待鄰里很有禮貌,無論貴賤老少都尊敬他,稱他為蘇翁.蘇翁身高七尺,長着一副漂亮的鬍子,不苟言笑,穿布衣草鞋,終年不換,未曾生病。 [1] 
蘇翁除去荊棘,用土筐運來石子壘成菜圃,耕耘、種植、除草,灌溉培土,都很有方法。即使酷暑嚴寒,土焦草凍,菜圃裏也不缺少蔬菜,鬱鬱葱葱,四季菜品一應俱全。味道比其他菜圃更好。加上市不二價,菜販獲利加倍而且賣得很快,常常提前交付定金預訂.他晚上編織草鞋,堅韌超過皮革做的木底鞋,人們爭着買來饋贈遠方親友.因為這些原因,他不缺柴米,有盈餘就用來賙濟急需和告借的人,借者不還,完全不放在心上.灌園之餘,閉門高卧,或者整天端坐,高深莫測。 [2] 
蘇翁年輕時,與張浚布衣之交.張浚後來做了宰相,派人騎著馬,帶上書信金錢禮品,託付豫章帥、漕説:“我的同鄉蘇雲卿有僅次於管仲、樂毅的才華,希望你能親自到他家,一定要替我把他給請出來。” [3] 
帥、漕派人悄悄去訪問,都説這裏只有種田的蘇翁,沒有蘇雲卿這個人。帥漕便不帶騎士隨從,打扮成遊士的樣子,來到蘇雲卿的菜園中。這時,老人正拿著鋤頭在幹活,沒有注意他們。帥、漕走上前去拜了拜。老人問:“客人從哪裏來?”便請他們到屋裏去。屋裏很乾淨,一塵不染。案上有《西漢書》一冊。客人恍然大悟,心想,這個老人一定是蘇雲卿了。不一會,汲泉煮茗,感情漸漸很投機,客人便問老人的老家在何處。老人慢慢回答説:“廣漢。”“張德遠與您老同鄉,您認得嗎?”回答説:“認得。”客人又問:“你覺得張德遠是個什麼樣的人?”回答説:“賢人。只是,很瞭解君子,卻不大瞭解小人,德行有餘而才幹不足。”於是問:“德遠現在擔任什麼官職?”客人説:“現在朝廷起用張公,正是想了結此事(為國家選拔真正的人才)。”老人説:“這恐怕不是他了結得了的。”客人站起來説:“張公叫我們請您去與他共同完成大業。”於是便把書信和禮物放在案上。蘇雲卿鼻間隱隱發出聲音,好像埋怨自己剛才失言。 [4] 
兩位客人極力邀請蘇雲卿與自己一同乘車回去,(蘇雲卿)推辭不肯,約定説他明早登門拜望客人。第二天早晨,官府派人來迎接蘇雲卿,卻發現門户緊閉非常寂靜。推門進去,書信尚未拆,禮物也沒有打開,蘇雲卿已經走了,不知去向。 [5] 

蘇雲卿人物評價

張浚:餘鄉人蘇雲卿,管、樂流亞;雲卿風節,高於傅霖。予期與之,共濟當今。山潛水杳,邈不可尋。弗力弗早,予罪曷針。
作歌詠蘇雲卿
年代:【宋】 作者:【曾原】
東湖湖面波渺彌,東湖岸上春土肥。
先生鉬雲明月曉,種來蔬甲今成畦。
把茅蕭蕭環四壁,此身不原人間識。
乾刊清夷那復知,寸心杳渺黃塵隔。
故人子房今九雲,交情不斷江湖濱。
江西使漕卻騶騎,幫作敲門問字人。
黃金百鎰箋一幅,多謝春風到茅屋。
君為使者吾邦民,見君容我更樵服
故人與我情重哉,君且歸矣明當來。
明朝啓扉人不見,黃金不動書不開。
使者持書三太息,封書徑上黃扉側。
翩翩鶴雙雲冥冥,空薇湖山訪行跡。
向來桐江嚴子陵,曾得故人雙眼青。
芒鞋卻踏京華路,太史驚誇説客星。
先生得書掉頭去,並此湖光不回僱。
夢夫孀婦截髻鬟,亦有老大閨中女。

蘇雲卿個人作品

多年別作一番風,誰料聲名達帝聰。
自有時人求富貴,莫將富貴污蘇公。
參考資料
  • 1.    《宋史·蘇雲卿傳》:蘇雲卿,廣漢人。紹興間,來豫章東湖,結廬獨居。待鄰曲有恩禮,無良賤老稚皆愛敬之,稱曰蘇翁。身長七尺,美鬚髯,寡言笑,布褐草履,終歲不易,未嘗疾病。
  • 2.    《宋史·蘇雲卿傳》:披荊畚礫為圃,藝植耘芟,灌溉培壅,皆有法度。雖隆暑極寒,土焦草凍,圃不絕蔬,滋鬱暢茂,四時之品無闕者。味視他圃尤勝,又不二價,市鬻者利倍而售速,先期輸直。夜織屨,堅韌過革舄,人爭貿之以饋遠。以故薪米不乏,有羨則以周急應貸,假者負償,一不經意。溉園之隙,閉門高卧,或危坐終日,莫測識也。
  • 3.    《宋史·蘇雲卿傳》:少與張浚為布衣交,浚為相,馳書函金幣屬豫章帥及漕曰:“餘鄉人蘇雲卿,管、樂流亞,遁跡湖海有年矣。近聞灌園東湖,其高風偉節,非折簡能屈,幸親造其廬,必為我致之。”
  • 4.    《宋史·蘇雲卿傳》:帥、漕密物色,曰:“此獨有灌園蘇翁,無雲卿也。”帥、漕乃屏騎從,更服為遊士,入其圃,翁運鋤不顧。進而揖之,翁曰:“二客何從來耶?”延入室,土銼竹几,地無纖塵,案上有《西漢書》一冊。二客恍若自失,默計此為蘇雲卿也。既而汲泉煮茗,意稍款浹,遂扣其鄉里,徐曰:“廣漢。”客曰:“張德遠廣漢人,翁當識之。”曰:“然。”客又問:“德遠何如人?”曰:“賢人也。第長於知君子,短於知小人,德有餘而才不足。”因問:“德遠今何官?”二客曰:“今朝廷起張公,欲了此事。”翁曰:“此恐怕他未便了得在。”二客起而言曰:“張公令某等致公,共濟大業。”因出書函金幣置几上。雲卿鼻間隱隱作聲,若自咎嘆者。
  • 5.    《宋史·蘇雲卿傳》:二客力請共載,辭不可,期以詰朝上謁。旦遣使迎伺,則扃户闃然,排闥入,則書幣不啓,傢俱如故,而翁已遁矣,竟不知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