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張浚

(中國宋朝名臣、學者)

鎖定
張浚(1097年8月11日-1164年8月28日 [90]  ),德遠,世稱紫巖先生。漢州綿竹縣(今四川省綿竹市)人。中國北宋南宋初年名臣、學者。 [93] 
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張浚登進士第,歷樞密院編修官侍御史等職。苗劉之變時,約呂頤浩張俊韓世忠等勤王復辟有功,除知樞密院事。建炎四年(1130年),提出經營川陝建議,出任川陝宣撫處置使。在川陝三年,雖於富平之戰中大敗,但訓練新兵,任用劉子羽趙開吳玠等抵禦金軍,也使江淮也賴以安寧。後除同平章事兼知樞密院,部署沿江、兩淮諸軍防禦,並謀求北伐。淮西軍變後引咎求罷。秦檜及其黨羽當權時,謫居近二十年。金帝完顏亮南侵時再獲起用,奉命督師北伐。雖初戰告捷,但因部下將領不和,於符離之戰大敗。旋即再相,視師淮上,積極部署抗金措施,不久又為主和派排去。 [92]  隆興二年(1164年),張浚病逝,享年六十八歲。累贈太師諡號“忠獻”。 [93] 
張浚自南渡之初,即以從龍功臣的身份,一度深得高宗、孝宗信任,被稱為“中興之佐” [16] 長城 [12]  。一生雖屢次起落,但兩度執政,出將入相,與南宋初年的許多重大政治事件息息相關。時人及後世圍繞其個人性格及建立事功,給出了截然不同的評價:譽之者贊為“身兼文武之全才”,“中興以來,一人而已” [59]  ,將其與諸葛亮相提並論 [37]  ;批評者則指出他託名恢復,大言誤國,忌賢害能,志大材疏,“無功可言而罪不勝書” [66]  。堪稱南宋最具爭議的人物之一。著有《紫巖易傳》等。近人輯有《張魏公集》。 [93] 
全    名
張浚
別    名
張魏公(或簡稱魏公)
張樞密
張忠獻
紫巖先生
德遠
諡    號
忠獻
所處時代
宋朝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漢州綿竹縣
出生日期
1097年8月11日
逝世日期
1164年8月28日夜 [1] 
主要成就
主持平定苗劉之亂
抗擊金兵,重用吳玠等保衞川蜀
主要作品
《中興備覽》《紫巖易傳》《易解》《雜説》等
最高官職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樞密使等→太保太師(贈)

張浚人物生平

張浚依附潛善

張浚生於宋哲宗紹聖四年(1097年),為唐玄宗時名相張九齡之弟張九皋的後代。本貫漢州綿竹縣仁賢鄉武都裏 [79]  。他的父親張鹹,連舉進士、賢良兩科,曾任宣德郎,授劍南西川節度判官廳公事。 [1]  [87] 
張浚四歲時父親去世,但他在母親計氏的撫育下,自少行為端正,不説誑言,被人認為日後必成大器。 [55]  後進入太學,於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登進士第,調山南府士曹參軍 [1]  靖康(1126年-1127年)初年,張浚被任命為太常寺主簿。 [2] 
靖康二年(1127年)初,靖康之變發生,少宰張邦昌在金國的扶持下建立偽楚,張浚不願仕於偽楚,逃入太學中。之後,他聽説康王趙構(即宋高宗)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繼位,建立南宋政權,於是馳赴應天府,被除授樞密院編修官,改虞部郎中。七月,因受到新任右相黃潛善的賞識,張浚被擢升為殿中侍御史。八月,張浚附和黃潛善,攻擊左相李綱獨擅朝政。主張抗金的李綱被罷相後,繼續受到張浚的攻擊。 [3] 

張浚克定大難

主詞條:苗劉兵變
張浚像,取自清道光修《浙江山陰張氏宗譜》 張浚像,取自清道光修《浙江山陰張氏宗譜》
建炎二年(1128年)六月,張浚奏論:“中原是天下的根本,希望修葺東京、關陝、襄鄧以待巡幸。”因而與一味求和的黃潛善意見相左,受到排擠。已被出為集英殿修撰、興元知府,被宋高宗留任為禮部侍郎。高宗召見對他説:“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朕將要有所作為,正如想一飛沖天而無羽翼,你留下來輔助朕吧。”同年十月,張浚兼任御營使司參贊軍事,從此參與抗金的軍事活動。張浚預計金人必來攻,而宋廷晏然自得,殊不防備,所以力勸宰相黃潛善、汪伯彥“當汲汲修備治軍,常若敵至”,但二人皆笑張浚過慮。 [4]  [87] 
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金軍數百騎突襲“行在”揚州,高宗倉惶出逃,張浚與呂頤浩追隨高宗渡江。隨後,中書侍郎朱勝非留在吳門節制平江府(今江蘇蘇州)、秀州(今浙江嘉興)軍馬,張浚任同節制軍馬,駐守平江抗金。不久。朱勝非被召赴行在杭州,留張浚駐守平江。當時潰兵數萬,所至之處剽掠不已,張浚成功將其招撫。後軍統制韓世忠部下逼逐諫臣墜水死,張浚奏奪韓世忠觀察使之職。隨後遷官侍御史 [3]  [87] 
同年三月,禁軍將領苗傅劉正彥臨安(今浙江杭州)發動兵變,高宗被迫退位,三歲的皇太子趙旉被立為帝,由孟太后(昭慈聖獻皇后)垂簾聽政。張浚聞訊後,在平江聯絡呂頤浩,並組織張俊、韓世忠、劉光世等所部勤王。四月,兵變被平定,高宗復位。事後,張浚升任知樞密院事 [87] 

張浚川陝得失

主詞條:川陝之戰
張浚認為“中興當自關陝始”,如果金人“或先入陝取蜀”,則東南不可保,於是提出經營川陝的建議。經張浚自薦,高宗在建炎三年(1129年)五月任命他為川陝宣撫處置使,許其在川陝地區享有軍、政、財的一切支配權 [89]  。同年七月赴任,十月下旬到達興元府,設司於此,隨後調整西北各路軍事長官。十一月間,到達秦州,經參議軍事劉子羽介紹,張浚接見吳玠吳璘兄弟,並提升吳玠統制。面對在陝西抗金有功,但專橫跋扈的曲端,張浚於十二月任命其為處置使司都統制、威武大將軍,進行隆重的登壇拜將的儀式。 [87] 
張浚企圖利用曲端的抗金聲威,樹起西北的抗金大旗。但當建炎四年(1130年)正月,張浚命曲端率軍救援在陝州圍城中的李彥仙時,曲端卻拒不出兵,以致陝州終於被金軍攻陷。同年二月,張浚得知金軍早已渡江南下,立即將處置使司事務交由劉子羽負責,自己率步騎數萬人自秦州東進救援。當三月間到達房州時,得知金軍主帥完顏宗弼已自臨安(杭州)退兵北歸,張浚遂率軍重回西北。 [87] 
當年秋初,張浚得知金左監軍完顏昌仍在淮東,而前此渡江南犯的主將完顏宗弼也滯留在江北,張浚推測金軍企圖深秋時將再次渡江,因而考慮出兵進攻金軍,以分金軍併力南下之勢。而就在此年正月間,金軍進攻環慶,曲端派吳玠等人在彭原店(一作白原,今陝西彬縣南)抵禦,曲端自己率軍屯駐宜祿(今陝西長武)。吳玠開始取得勝利,不久金軍士氣復振,吳玠稍稍後退,曲端當即退駐涇州(今屬甘肅),金軍乘勝焚燬邠州後撤走。吳玠報怨曲端不前去增援,曲端辯解説吳玠前軍已敗,迫不得已後退佔據險要以防止敵軍衝突,於是彈劾吳玠違背自己的節制。此戰被稱為建炎三大戰之一,史稱“白原之敗,其(曲端)氣已沮”。當張浚提出進攻以分金的軍勢時,曲端竟然提出:“平原曠野,敵人便於往來馳騁,而我軍未曾練習水戰。金軍來勢兇猛,難以同其爭鋒,應當厲兵秣馬,保衞邊疆,等待十年才可以反擊。”張浚不再信任曲端,於是曲端以彭原之戰坐視不救,奪去其軍權。 [87]  [88] 
自張浚經營川陝以來,陝西軍民受到很大鼓舞,使得金軍主將完顏婁室“所下陝西城邑,輒叛”,不得不請求增兵。完顏宗翰等也認為宋“陝西五路兵力雄勁,當併力攻取”。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金廷派左副元帥完顏宗輔前往陝西任主帥,並命江淮戰的主將完顏宗弼“以精兵二萬先往洛陽”,準備在八月前往陝西,與張浚爭奪陝西。 [87] 
富平之戰圖 富平之戰圖
此時,高宗為消除金軍再次渡江南犯的可能性,命張浚分道自同州(今陝西大荔)、鄜(今陝西富縣)、延(今陝西延安)出兵,“以搗其虛”。八月,張浚移檄完顏宗輔,問興師犯宋之罪。同時,派權永興軍路經略使吳玠攻取永興軍(今陝西西安),環慶經略使趙哲也收復鄜延諸郡。於是,張浚調集熙河經略使劉錫、秦鳳經略使孫渥、涇原經略使劉錡、永興軍經略使吳玠、環慶經略使趙哲,各率所部東進。完顏宗輔也立即將在京西的完顏宗弼所部兩萬人馬,調入關中。九月下旬,張浚集合五路宋軍,騎兵六萬、步軍十二萬,號稱四十萬,以劉錫任都統制,進抵富平(今陝西富平北),完顏宗輔以完顏宗弼、完顏婁室所部分為左、右兩翼,與宋軍決戰。戰鬥中,涇原帥劉錡身率將士衝擊敵陣,自辰時戰至未時,殺獲頗眾,金軍左翼主帥完顏宗弼一度陷入重圍,金大將韓常被流矢射中眼睛,力戰解救完顏宗弼出重圍。完顏婁室率右翼軍力戰,“自日中至於日暮,凡六合戰”。在此決定勝負的關鍵時刻,趙哲擅離所部,率先逃跑,使宋軍前功盡棄,相繼潰退,金軍雖勝但傷亡亦重,因而“得勝不追”。 [87] 
富平之戰是宋金兩軍以大兵團決戰,宋軍雖然戰敗,但仍然達到了高宗要求張浚將金軍主力調離江淮戰場的目的。所以,當張浚在斬趙哲、貶劉錫、上疏待罪時,高宗就認為“浚未有失,安可罷也”。《皇宋中興兩朝聖政》等書亦稱“富平一戰,偶為趙哲離部以取敗”,其實是為防止金軍入侵江淮,“不顧利害,不計勝負”的一戰。而此前渡江南犯的完顏宗弼及所部精兵,此後數年一直滯留在川陝戰場,確實相對減輕了宋軍在江淮地區的壓力。 [87] 
富平戰敗後,宋方西師主力盡失,陝西六路漸趨淪喪 [89]  ;張浚退向興州(今陝西略陽),命劉子羽去秦州,召集敗散的宋軍達十萬人。後在金軍進攻下,張浚又輾轉退往閬州(今四川蒼溪東南)。張浚任命王庶為興元知府,匯聚潰軍、義軍兩萬人。吳玠聚殘兵扼險於鳳翔的和尚原大散關,並在紹興元年(1131年)的和尚原之戰中大破進犯的完顏宗弼等部。 [87] 

張浚初遭貶斥

張浚在川陝三年,訓練新兵,以劉子羽為上賓,任趙開都轉運使,擢吳玠為大將。劉子羽開善理財,而吳玠每戰必勝。西北遺民,歸附日眾。這對於全蜀安全,乃至江淮地區的安寧也是有着積極意義的。但張浚也有逼叛諸將、冤殺曲端等一連串處置失當之舉。 [89] 
富平兵敗後,張浚仍主張在西部戰場大舉出師,“欲取間道熙河,點兵以圖再舉”,圖謀收復“三秦”故地,這與旨在全力固守蜀口、抵禦金軍重點攻擊的南宋朝廷存在戰略層面的嚴重分歧。紹興二年(1132年),張浚論功升檢校少保、定國軍節度使。九月,高宗任命王似為川陝宣撫處置副使;十二月,又加任命盧法原為宣撫處置副使。張浚被罷宣撫處置使,仍知樞密事。罷職之命於紹興三年(1133年)二月到達宣司駐地閬州時,“諸軍方潰”,金兵進佔興元,一度逼近利州,局勢十分危急。張浚為抗擊金軍,權且藏下罷職詔,繼續主持川陝大局。直到五月下旬宋軍收復蜀口失地、局勢趨於緩和後,張浚才正式奉詔回朝。 [87]  [89] 
與此同時,張浚對任用“威望素輕”的王似、盧法原十分不滿。他曾至少三次上奏提出反對,要求朝廷重新考慮川陝高層人選,並請命在經營川陝過程中功勞甚大的劉子羽、吳玠為宣撫判官。但這種激烈的反抗,反而招致高宗與宰相呂頤浩的不滿。張浚回朝後,於紹興四年(1134年)三月,在台諫官的攻擊下,被罷知樞密院事,改提舉洞霄宮、福州居住。 [87]  [89] 

張浚安定江左

張浚調離川陝後,至紹興四年(1134年)六月,完顏宗弼才自川陝回燕山府(今北京)。九月,金朝扶植的傀儡政權偽齊派兵與金軍渡淮南犯。十一月,張浚再次被起用為知樞密院事。 [87] 
紹興五年(1135年)二月,在左相趙鼎的支持下 [83]  ,張浚升任右相兼樞密院事、都督諸路軍馬,隨後即詔張浚“暫往江上措置邊防”,“西連隴蜀,北洎江淮,既加督護之權,悉在指揮之域”,負起了全面的抗金重任,但主要是領導江淮前線的抗金斗爭。六月,在張浚親往湖湘督戰下,荊湖南、北、襄陽府路制置使岳飛鎮壓了楊幺起義 [87] 
今人繪張浚像 今人繪張浚像 [5]
在鎮壓楊幺起義以後,張浚以為安內業已完成,可以轉而攘外。紹興六年(1136年)正月,張浚視師荊襄;後又被召回朝奏事,張浚立即部署諸路軍馬北伐偽齊,命韓世忠自承(今江蘇高郵)、楚以圖淮陽(今邳縣西南),劉光世進屯合肥,張俊進駐盱眙,以楊沂中作為張俊部的後翼;岳飛進駐襄陽,準備北伐中原,擺出對金進攻的態勢,軍心振奮。此年二月,韓世忠首先自楚州進圍淮陽軍(今江蘇邱縣西南),金齊聯軍馳援,宋軍被迫退回。張俊於五月間進駐盱眙,張浚也於六月渡江至淮南視師。劉光世於七月收復壽春府(今安徽鳳台),岳飛於八月攻佔蔡州(今河南汝南)、盧氏(今屬河南)等地,逼近西京洛陽,朝野大為振奮。高宗在張浚的力請下,也於九月初出發前往建康以鼓舞鬥志,張浚又趕往鎮江督師。 [83]  [87] 
紹興六年(1136年)十月,偽齊三十萬大軍分三路進攻淮西,趙鼎一方面主張回駐臨安,一方面讓高宗手詔告訴張浚放棄淮西,退保長江。張浚得知偽齊軍隊並無金軍作為後援,力主不能輕易回師,以免軍心動搖,高宗也終於回心轉意。 [83]  同時,在劉光世慌忙南逃後,張浚乘馬奔到採石,嚴令正在撤退的劉光世重返前線,宣佈“有不用命,當依軍法從事”,這才制止了劉光世南逃的行為。結果,劉光世軍在廬州附近大敗偽齊中路軍,增援淮西的楊沂中會合張俊部將張宗顏等軍在藕塘之戰中大敗偽齊東路軍,迫使偽齊西路軍聞風而逃。岳家軍也趕來馳援。偽齊軍紛紛退回淮北。 [87]  [94] 

張浚引咎辭相

主詞條:淮西兵變
張浚像 張浚像
紹興七年(1137年)三月,劉光世因驕惰怯敵被罷軍職,高宗原已答應將劉光世所部劃歸岳飛,擴充其兵力以恢復中原。但首先遭到樞密使秦檜的反對,張浚也不同意將劉光世所部併入岳飛軍,遂收歸自己兼任的都督府直接管轄,以劉光世部將王德任左護軍都統制、酈瓊任副都統制,以兵部尚書、都督府參謀軍事呂祉節制,酈瓊不服王德居其上,多次申述不被重視。八月,酈瓊殺呂祉等,裹脅四萬人叛變投向偽齊。淮西兵變,使張浚的抗金努力都化成泡影,更為嚴重的是被宋廷視為屏障的淮西江防重地一時競處於無兵無防的危險境地,只是因為此時金朝決意廢黜劉豫傀儡政權,無意南下,才使南宋避免了一場劫難。九月,張浚以處置不當而罷相,提舉官觀。 [87]  [94] 
紹興八年(1138年)二月,張浚被貶謫至永州(今屬湖南)居住。三月,秦檜任右相兼樞密使,主持對金議和活動。 [87] 
紹興九年(1139年)正月,高宗以宋金和議大赦,張浚恢復提舉宮觀。二月,出知福州,授福建路安撫大使 [87] 
紹興十一年(1141年)十一月,宋金訂立紹興和議;同月,張浚被授為檢校太傅崇信軍節度使、萬壽觀使閒差,免奉朝請官。次年(1142年)封和國公。 [6] 
紹興十六年(1146年)七月,張浚上奏備戰抗金,秦檜大怒,罷去張浚檢校少傅、節度使、國公官爵,只保留文階官特進,以提舉宮觀,貶往連州居住。紹興二十年(1150年),又移往永州居住。 [87] 
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十月,秦檜死。十二月,張浚被重新起用,恢復觀文殿大學士職銜及和國公爵位,出判洪州(今江西南昌)。此前不久,張浚因母死守喪,於是奉柩歸葬西川,到達江陵時,又上奏請高宗備戰抗金,引起新任宰相、秦檜黨羽万俟卨湯思退的不滿;高宗也以張浚“今復論兵,極為生事”,對他頗為反感。於是在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十月,張浚再次被貶往永州居住。 [87] 

張浚起復督戰

主詞條:隆興北伐
隆興北伐簡圖 隆興北伐簡圖
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正月,金軍南犯已迫在眉睫,高宗在不得不作抵抗準備的同時,也放寬了對張浚居住地點的限制。同年十月,在新一輪宋金戰爭已經開始的情況下,又起用張浚判潭州,十一月又改為判建康府。當張浚在十二月下旬到任時,“采石之戰”已結束,金帝完顏亮已被部下殺死,兩淮金軍也開始退兵。但宋金戰爭仍在進行中,高宗卻認為終歸於和,所以並不重用張浚。直到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才任命張浚專一措置兩淮事務兼兩淮及沿江軍馬,全面負責江淮防務。六月,高宗退位,宋孝宗趙昚繼位。 [87] 
孝宗即位後,於隆興元年(1163年)正月升張浚為樞密使、都督江淮東西路軍馬,封魏國公。此時的孝宗鋭意北伐,對張浚“當先圖兩城(指虹縣、靈璧)”,等到邊患紓解後,着手改革弊政。”四月,張浚命李顯忠邵宏淵出兵北伐,李顯忠接連攻佔靈璧、虹縣,張浚渡江前駐盱眙督戰,李顯忠又攻佔宿州(今屬安徽)。李顯忠被任為淮南、京畿、京東、河北招討使,邵宏淵為副使,準備收復中原。但不久後,宋軍在符離(今安徽宿州)被金軍攻擊,邵宏淵坐視不戰,其子又率先逃竄,李顯忠被迫退兵,宋軍潰敗(參見詞條符離之戰)。 [87] 
隨後,主和派勢力隨即抬頭,湯思退於七月間被任為右相兼樞密使,議和活動也在進行中。十二月,湯思退升任左相兼樞密使,張浚也升任右相兼樞密使,仍兼江淮東西路。 [87] 

張浚退閒病逝

隆興二年(1164年)三月,張浚奉詔視師淮上,,“遍行兩淮,築治城壘”,積極部署抗金措施。四月,被召回朝,隨後江淮都督府也被罷,在太上皇高宗的干預下,湯思退更加緊進行乞和活動,張浚感到抗金無望,八次上章請求致仕。同月二十二日,孝宗罷其相位,加授少師、保信軍節度使、出判福州(今屬福建)。張浚辭新命,屢次懇求致仕,被改授為醴泉觀使 [81]  [87] 
此後,閒居的張浚精神尚好,八月二十日時還為饒州守臣王十朋撰《不欺室銘》。但到了二十二日,張浚病情加重,至同月二十八日已至彌留。臨終之際,張浚仍在詢問朝廷是否放棄了四郡。到夜半時分,張浚在餘干病逝,孝宗聞訊後“震悼”,為之輟朝兩日,下旨追贈他為太保 [7]  張浚之子張栻護送其靈柩回到潭州,於十一月葬於衡山縣南嶽的“陰豐林鄉龍塘之原”。 [82] 
乾道四年(1169年),張浚的門人陳俊卿入朝拜相,次年(1170年)二月,經他請求,孝宗加贈張浚為太師。初擬諡號為“忠正”,未獲允准,遂改諡“忠獻” [8]  [7]  [9] 

張浚主要影響

張浚軍政

建炎三年(1129年),張浚參與平定苗劉兵變有功。後建言經營關、陝,以保東南,遂出任川、陝宣撫處置使。建炎四年(1130年)九月,金完顏宗輔等大舉進攻陝西,張浚合五路之師迎敵,收復永興軍(今西安)。後敗於富平(今陝西富平北)。紹興元年(1131年),指揮吳玠、吳璘等大敗金軍於和尚原(今陝西寶雞西南)。紹興五年(1135年),率軍鎮壓楊麼起義。紹興六年(1136年),部署沿江、兩淮諸路軍馬,積極籌劃北伐,大敗金與偽齊軍。紹興七年(1137年),因淮西兵變引咎辭相。紹興三十一年(1161年),判建康府兼行宮留守,節制沿江軍馬,在海州(今江蘇連雲港西南)擊敗金軍。隆興元年(1163年),督師北伐,一度攻克宿州(今屬安徽),中原震動。後再戰,敗於符離(今安徽宿州北)。 [86] 

張浚學術

張浚知識廣博,長於經史。他在南宋初年與趙鼎並相,推崇洛學,引導洛學之士入朝,推動“小元祐”局面的出現,有助於洛學的復興;另一方面,他又主張元祐未必全是、熙寧未必全非,偶行孝悌之説,打壓洛學,使洛學的發展受到抑制。到罷相謫居後,張浚著書立説,繼承弘揚洛學,並引導其子張栻追隨洛學。 [97]  最終張栻成為南宋重要的理學家。
此外,張浚通六經,精研《周易》。他認為“立言醇粹,凡説陰陽動靜皆適於義理之正”,而在議論河圖時,則繼承了劉牧的觀點。有《紫巖易傳》宣揚自己的主張。 [71] 

張浚歷史評價

《宋高宗勅張浚手書》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宋高宗勅張浚手書》局部,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70]
趙構
  • 有才而能辦事者固不少,若孜孜為國,無如浚。 [11] 
  • 朕得浚,何愧王導 [10] 
  • 天生此人,為朕中興之佐。 [16] 
  • 朕與卿父,義則君臣,情同骨肉。 [11] 
  • 張浚用兵,不獨朕知之,天下皆知之,如富平之敗,淮西之師,其效可見矣。今複用兵,極為生事。 [54] 
李綱:“數年前,某寓居閩中,杜門不出,以養衰疾。適閣下自樞廷均逸弭節海邦,謙光過人,惠臨衡宇,因得從容樽俎間,奉談笑而欵襟抱。側聞緒餘,追悔昔日之非,深明當世之務。每言帝德王功霸略,皆在人主心術中,顧所以致之者,何如耳。竊自慶忭,以謂炎運中微,天心悔禍,光輔聖主,恢復祖宗之大業,非閣下而誰!” [13] 
朱勝非:“頤浩練事而暴,浚喜事而疏。” [34] 
趙鼎:“浚有補天浴日之功,陛下有礪山帶河之誓,君臣相信,古今無二。” [14] 
完顏宗翰:“自吾入中國,未嘗有敢攖吾鋒者,獨張樞密與我抗。我在,猶不能取蜀;我死,爾曹宜絕意,但務自保而已。” [15]  [59] 
李光:“恭惟相公慷慨大節,勤勞王家,恢復之志,有古名臣之風,孔明、周、魯輩不足道也。某陛辭之日,自謂遠闕庭,卒未有見上之期,因復論説今日大臣可屬任大事者,無逾相公。……伏自相公還朝,海內歡慶,日來過當事平時指為行府,進多寬餘,百姓知休息有期矣。江浙今歲大稔,國事濟矣,豈非和氣感召,天意昭格乎!” [16] 
蘇雲卿:“賢人也。第長於知君子,短於知小人,德有餘而才不足。” [96] 
  • 久聞公名,今朝廷所恃惟公。 [12] 
  • 朕倚公如長城,不容浮言搖奪。 [12] 
馮楫:“如張浚者,當再以戎機付之,庶收後效。” [54] 
陳俊卿:“張浚忠藎,白首不渝。” [18] 
王十朋:“禦敵莫急於用人,今有天資忠義、材兼文武可為將相者,有長於用兵、士卒樂為之用可為大帥者,或投閒置散,或老於藩郡,願起而用之,以寢敵謀,以圖恢復。” [19] 
何俌:“建炎初,潼關告警,羽檄交馳。浚以密院而任川陝宣撫之職,請任西事,分司秦州,左通荊、襄之財,右出秦、隴之馬,興元一奏,勇於自任。擢劉子羽於參謀,而弛禁通商,輸財濟飢,熙如也;用趙開於總領,而民不加賦,軍用自足,裕如也。而分畫諸將,如吳玠,如王彥,如劉錡,如關師古等,莫不屬其指授之下,自是而捷於寶雞,捷於箭栝,捷於和尚原,捷於殺金平,劍閣棧道賴以保全。此雖吳武安玠以下諸將戰鬥之功,而分畫措置,莫非我魏公力也。而議者乃以秘閣崇儒、尚方鑄印中傷之。雖聖明天子‘有人言其過,朕皆不聽’之諭,而還朝以後,言者滋甚,浚不容不落職,出居外郡矣。” [20] 
吳伸:“建炎之間,苗、傅作亂,一夫唱惡,寶位遷移,廢主立幼,擅國威權。當是之時,天下皇皇,左右無措,皆有驕君之心,未聞有盡禮之臣。至於能赴國難者,尤鮮其人。獨一張浚,以微弱之書生,率天下之義士,忠誠一發,勇冠三軍,遂擒元兇,用復大寶。張浚之忠,聞於八荒,達於皇天,豈特夷狄知之,雖三尺之童亦知之。豈特三尺之童知之,而陛下亦自知之。昔申蒯、陳不克赴莊大公之難,不能成功,後世猶且義之。況於倡天下之大義,立不世之大功乎!” [17] 
  • 公自幼即有濟時之志,在京城中,親見二帝北狩,皇族系虜,生民塗炭,誓不與虜俱存。委質艱難之際,事有危疑,它人畏避退縮,公則慨然以身任之。不以死生動其心。南渡以來,士大夫往往唱為和説,其賢者則不過為保守江南之計。夷狄制命,率獸逼人,莫知其為大變。公獨毅然以虜未滅為己責。必欲正人心,雪仇恥,復守宇,振遺黎,顛沛百罹,志逾金石。晚復際遇,主義益堅,雖天嗇其功,使公困於讒慝之口,不得卒就其志,然而表著人心,扶持人紀,使天下之人,曉然復知,中國之所以異於夷狄,人類之所以異於禽獸者,而得其秉彝之正。則其功烈之盛,亦豈可勝言哉? [55] 
  • 忠貫日月,孝通神明,盛德源於生,奧學妙於心通。勳存王室,澤被生民,威鎮四夷,名垂永世。 [55] 
  • 魏公才短。然中興以來,要為者只李張二公。 [21] 
  • 張魏公才極短,雖大義極分明,而全不曉事。扶得東邊,倒了西邊;知得這裏,忘了那裏。 [21] 
周必大:“忠貫日月,孝通神明。勳在王室,恩在生民。忠震四夷,功垂萬世。遺像巍峨,千古是企。” [57] 
  • 恩視韓兼趙,名均獻與忠。禮中非不極,勳外若為同。三聖無多學,千年僅一翁。猶憐公議在,拼淚乞秋風。 [68] 
  • 異時名相如趙鼎、張浚,名將如岳飛韓世忠,此金人所憚也。 [69] 
  • 自祖宗暨於中興 ,必畀以傑魁文武之佐,負大公至正之望,為一世善類之宗。故其人未用,而天下望之;既用,而天下悦之;既去,而天下惜之。其進其退,君子小人視之為己用舍、四海生靈視之為己戚休、中國四裔視之為國輕重……在高宗及我聖上時則有若廣漢張公(張浚)、莆田陳公(陳俊卿),磊磊堂堂,後先相望偉如也。 [67] 
張浚 張浚 [5]
楊萬里還曾專門上疏稱頌張浚“身兼文武之全才,心傳聖賢之絕學。遭遇先皇聖神武文憲孝皇帝擢任,不次出將入相,而浚捐軀許國,忠孝之節動天地而貫日月。武夫悍卒、孺子婦人、裔夷絕域聞其名者,皆翕然歸仰。中興以來,一人而已”,並列出其五點“社稷之功”:
  1. 建炎之間,逆臣苗傅、劉正彥之變,先皇忍恥,偽赦之出,四方驚惑,然莫有敢誦言討之者。惟浚興平江之師,內則倡率韓世忠、張俊以為之用,外則結約呂頤浩、劉光世以為之助,不崇朝而建復辟之勳。首復辟者誰歟?浚也。此其有社稷之大功者一也。
  2. 紹興之間,浚初拜右相,未皇他議,首上封章,請建儲嗣。入謝之日,繼以面陳,而先皇嘉納。雖先皇選建之公,宗社靈長之福,上天眷顧之命,歷數有歸在於陛下。然發此議者,紹興五年八月十五日也。發大議者誰歟?浚也。此其有社稷之大功者二也。
  3. 先是,大將範瓊來赴行在,挾其兵眾,居然悖傲,不復有人臣之禮,肆然邀求,且乞貸苖劉之黨。浚召瓊至都堂,數其罪狀,縛置廷尉,論抵之死,而優撫其軍,從容指麾。釋兵聽命,分隸他將,無敢譁者。然後國法以正,紀綱以張。強臣悍將,始知有朝廷之尊。立國之基,實肇於此。立國基者誰歟?浚也。此其有社稷之大功者三也。
  4. 浚之守蜀,備禦既固,敵至輒敗。大酋尼瑪哈(完顏宗翰)病篤,召諸將謂曰:“吾自入中國,未有敢嬰吾鋒者,獨張樞密與我敵。我在,猶不敢取蜀,爾曹宜息此意,姑務自保而已。”烏珠(完顏宗弼)出而怒曰:“是謂我不能耶?”尼瑪哈既死,烏珠來寇,浚令吳玠、吳璘大破之,俘獲萬計,烏珠僅以身免,髡鬚髯而遁。自敵入中原,其敗衄未嘗有此也。我是以有和尚原之捷,敵自是不敢窺蜀矣。浚之出蜀而歸也,復薦吳玠等九人將帥之才,後皆獲其用,至今朝廷無西顧之憂。全蜀安而後中國安。安蜀者誰歟?浚也。此其有社稷之大功者四也。
  5. 浚之貶福州也,劉麟乘此引烏珠之兵,數路入寇。先皇即日召浚,浚亦即日就道。既至江上,烏珠聞之曰:“聞張樞密貶嶺外,何得已在此。”未幾,宵遁。先皇之幸建康也,劉猊挾敵眾來寇。時相臣趙鼎、樞密摺彥質皆欲退淮上之師,為保江之計,浚力爭以為收兵渡江,則無淮南,而長江之險與敵共矣。先皇決策從浚,我是以有藕塘之捷。自此兩淮始可立矣,兩淮定而後中國定。定淮者誰歟?浚也。此其有社稷之大功者五也。 [59-60] 
最後,楊萬里又説:“蓋浚之用心,以堯舜致君之道為己任,以春秋復讎之義為己責,以文武境土未復之業為已憂。其論諫本仁義似陸贄;其薦進人才似鄧禹;其奮不顧身、敢任大事似寇準;其志在滅賊、死而後已似諸葛亮。” [59] 
吳獵:“艱難以來,首倡大義,不以成敗利鈍異其心,精忠茂烈,貫日月、動天地,未有過於張浚也。孝宗皇帝規恢之志,一飯不忘。歷考相臣,終始此念,足以上配孝宗在天之意,亦惟浚一人耳。” [58] 
陳亮:“重惟魏國先忠獻以至公血誠對越天地,以崇勳茂德鎮動華夷,為中興社稷之宗臣,平生慕望。” [56] 
劉過:“背水未成韓信陣,明星已隕武侯軍。平生一點不平氣,化作祝融峯上雲。” [62] 
李壁:“張浚以討賊復仇為己任,隆興之初,事勢未集,亦權宜就和。” [23] 
真德秀:“魏公孤忠如孔明,赤手能支天柱傾。蘇公高節如子陵,寸膠解使黃河清。等是世間少不得,問津耦耕各其適。後人未可輕雌黃,兩翁之心秋月白。” [22] 
  • 出入將相,垂四十年,忠義勳名,為中興第一。 [63] 
  • 至誠動天,中貫三極。堂堂南陽,繼以魏國。山嶽鼎震,江河釜溢。羣生失寧,乃見人傑。大義既信,人紀復植。於晦冥中,揭以日月。操固漢賊,敵祝宋祜。萬段之磔,吾恥未滌。不共戴履,矧肯屈膝。祁山屢卻,淮隴迭出。非不拙沮,之死靡易。我觀史冊,二公與匹。功雖不同,心則如一。隆興至今,耳目尚及。遺墨之寶,已若尺璧。造次皆忠,言猶未泐。天維可絕,地軸可折。公心之磨,此理則熄。兩朝開濟,萬古闔闢。系此詩之,以媲廟柏。 [64] 
王應麟:“清議廢,風俗壞,則有毀宗澤而譽張邦昌者,有貶張浚而褒秦檜者,觀民風設教,盡賢德善俗,可不謹哉!” [24] 
許衡:“中原雲擾,閫外專征。東潰淮楚,西敗富平。勢裂南北,天摧大勳。千載公議,一點忠誠。” [25] 
文天祥:“卓哉魏公,相國惟忠。名標青史,垂裕無窮。” [65] 
脱脱阿魯圖等:“儒者之於國家,能養其正直之氣,則足以正君心,一眾志,攘凶逆,處憂患,蓋無往而不自得焉。若張浚者,可謂善養其氣者矣。觀其初逃張邦昌之議,平苗、劉之亂,其才識固有非偷懦之所敢望。及其攘卻勍敵,招降劇盜,能使將帥用命,所向如志。遠人伺其用舍為進退,天下佔其出處為安危,豈非卓然所謂人豪者歟!羣言沸騰,屢奮屢躓,而辭氣慨然。嘗曰:‘上如欲複用浚,當即日就道,不敢以老病辭。’其言如是,則其愛君憂國之心,為何如哉!” [15] 
劉定之:“昔者漢圖恢復,所恃者諸葛亮。南宋御金,所恃者張浚。彼皆忠義夙著,功業久立。及街亭一敗,亮辭丞相。符離未捷,浚解都督,何則?賞罰明則將士奮也。” [26] 
崔銑:“宋之君臣任人也,忽邪忽正;修事也,忽暗忽明;議制也,昨是今非;雖有一二臣,然而張浚失之罔、陳俊卿失之懦、趙汝愚失之疏,其它末乎,無足賴也。” [38] 
謝肇淛:“張浚志大才疏,喪師辱國,劉琨殷浩之儔也,而盛稱其恢復之功,比之諸葛武侯。” [37] 
馬貫:“宋高宗之不能中興者,豈特壞於秦檜之主和。張浚之為將,有累中興者多矣。張浚受宋重任,三命為將,三至敗績。蓋以量狹果於自用,而不能聽諫;智黯暗於兵機,而不善用材故也。……富平之役,李綱尚在,浚忌之而不能用;淮西之舉,岳飛在營,浚惡之,聽其歸而不能留;符離之戰虞允文遠在川、陝,浚雖聞其賢,而不能舉以自副。然則宋高之不能中興者,秦檜為之首,而張浚為之從也。……此(殺曲端)何異於秦檜之死岳飛乎?岳飛之見殺,百世之下,雖婦人女子亦知憐其冤。若曲端之見殺,及浚之屢敗,史冊事,俱難掩,而中不無掩飾。故不謂其殺戮忠良,敗壞國事,而反謂其能雪仇復土,謬歸以中興之功。後世儒臣,不加詳察,誤入帝王之祠,享我祖宗俎豆,即古帝王與忠良之心,必羞與之列矣!” [35] 
  • 近有友人云,張浚遊談惑世似王衍,自以為是、執拗不回似王安石,不知兵而妄談兵似李元平,擅封拜專生殺似王浚,掩敗為功似鮮于仲通,厚結幕客、抗脅朝廷似王敦,創設小使、輸情於敵似王黼,報恩私門、不惜公家,始終庇黃潛善張全義,妒賢嫉能,黨同伐異,巧譖李綱、岳飛,又似元載李逢吉諸人。其然豈其然乎? [35] 
  • 南宋宰相張浚,萬口吠聲,以為聖賢。朱晦翁晚年深自悔咎,輕信其子張栻家稿,遽草行狀,以致天下不信。 [35] 
張燧:“張浚素輕鋭好名,揮金如土,視官爵如等閒。士之好功名富貴者,無不趨其門。且其子南軒以道學倡名,父子為當時宗主。在朝顯官,皆其門人,悉自詭為君子,稍有指其非者,則目之為小人。紹興元年,合關陝五路兵三十餘萬,一旦盡覆,朝廷無一人敢言其罪。直至四年,辛炳始言之,亦不過落職福州居住而已。淮西酈瓊之叛,是時公論沸騰,言路不得已,遂疏其罪。既而並逐言者於外。及符離之敗,國家平日所積兵財掃地無餘,乃以殺傷相等為辭,行賞轉官無虛日。” [36] 
王崇簡:“浚三命為將,三致敗,且劾李綱,殺曲端,疑岳飛,薦秦檜,雖為南渡名臣,無可紀之功。” [39] 
  • 張浚、趙鼎力主戰者,而首施兩端,前卻無定,抑不敢昌言和議之非。 [40] 
  • 然而德遠之克勝其任,未可輕許矣。其為人也,志大而量不弘,氣勝而用不密。量不弘,用不密,則天下交拂其志,而氣以盛而易虧。故自秦檜擅權以來,唯盛氣以爭得失,而不早自圖惟:虜盟已敗、檜奸已露之餘,事權一旦歸我,而何以操必勝之術?兵孰老而孰壯?將孰賢而孰奸?芻糧何取而不窮?馬仗何從而給用?呼而即應者,何以得吏士之心?合而不乖者,何以成同舟之濟?謀之不夙,則臨事四顧而彷徨;信之不堅,則付託因人而即授。乃自其一竄再竄、顛倒於奸邪之手,君情不獲,羣望不歸,觀望者徙倚而諒其志之難成,媢嫉者側目而幸其功之不就。當其飄搖遠徙,禍切焚身,避影銷聲,於當世無周爰之諮訪;雖曰老臣,而拔起遷謫之中,猶新進也。一旦勃興,與天子訂謀於內,遂欲奮迅以希莫大之功,率一往之情,無可繼之略,豈秉麾建旆,大聲疾呼,張復仇讎、驅匪類之義聲,遂足以抗百戰不摧之驕虜哉?一敗而終不復興,固其所必然者也。 [53] 
愛新覺羅·弘曆:“張浚富平之敗,心雖可原,然失律之罰不可逭也。” [41] 
王鳴盛:“無功可言而罪不勝書。” [66] 
趙翼:“如張浚富平之敗,五路喪師,固人所共知。然金史宗弼傳:是役也,宗弼陷重圍中,韓常流矢中左目,自拔矢,以土塞創更戰,乃拔宗弼出。又婁室傳:富平之戰,宗弼左翼軍已卻,婁室以右翼兵力戰,勢復振,遂敗張浚兵。是浚此戰,先勝而後敗也”。 [28] 
愛新覺羅·昭槤:“世之訾張魏公者,皆謂其不度德量力,專主用兵,幾誤國事。殊不知其誤不在窮兵黷武,反在過於持重之故。按宋、金強弱之不敵,夫人知之,魏公即勉力疆場,親持桴鼓,尚未知勝負若何。今考其出師顛末,富平之敗,魏公方在邠州淮西之失,公方在行在;符離之潰,公方在泗州,皆去行間數百幹餘里,安得使士卒奮勇而能保其不敗哉?故酈瓊對金梁王言‘宋之主帥,皆持重擁兵,去戰陣數十里外,不如王之親冒矢石’之語,蓋指魏公而言也。” [27] 
陸以湉:“然其(張浚)功固大,其過亦甚多,前人訾之者眾矣。青浦王蘭泉司寇昶(王昶)論尤明暢,大旨謂:‘宋南渡之時,天下形勢尚可為,高宗以軍國重事付浚,而乃剛愎自用,致四十萬人坐喪於婁室之手,四方震動,兵氣沮喪,宋之不亡,不獨諸將力戰之功,亦天幸耳。且浚而以恢復中原為己任,則曷為劾李綱擠趙鼎?宋室中衰,小人盤互,僅僅一二賢臣,而復出死力以傾軋之,專權固位,桀驁自雄,其心尤有不可問者。他如:王庶,小將也,信之而殺曲端;酈瓊,劇盜也,任之而拒岳飛;邵宏淵,驕卒也,護之而敗李顯忠。好惡拂人,故三督師而敗衄。良臣絕跡於內,良將離心於外,士卒糜爛於疆場,宋之天下有可為而卒至於不可為,皆浚有以致之。愚以為其材甚庸,其識甚暗,其量甚狹,其自用也甚專。宋儒以南軒故交相推重,不敢作一指摘語。最可異者,至以諸葛武侯比之,或嘉其不主和議,彼韓侂冑曷嘗不伐金也!’……餘又考諸《宋史》,如:張守與浚力爭不當罷劉光世兵柄、呂祉不可令撫淮西,浚不從;仇悆説浚以精兵自壽陽、漢上徑趨舊京,浚不能用;汪伯彥既貶,浚與秦檜援郊祀恩,起伯彥知宣州;浚嘗薦秦檜可任大事;富平之役,楊晟(應作楊政)、吳玠力言勿輕進,郭浩言當分守其地,犄角相援,俟釁而動,浚皆不聽;又以督府乏用,議加徵於民,又不救陳東、歐陽澈死,且奏胡珵呈筆削東書,欲使布衣挾進退大臣之權,幾至召亂,將理追勒編置。蓋其生平瑕類,未可縷數矣。” [61] 
陳康祺:“宋張魏公一生恢復,空言未酬,後世論者,多稱其忠義,而掩其喪師辱國之咎,所謂‘為有南軒下筆難’也。” [39] 
佚名歷代羣英歌》:
  • 張浚經略有方,趙鼎力真宰相。 [29] 
  • 趙鼎秉衡朝士賀,魏公堂軸眾心傾。 [29] 
  • 若夫呂頤浩、張浚同入勤王,頤浩之心術膽量,不逮張浚遠甚,而高宗又專相之。 [30] 
  • 若張浚,若秦檜,亦足為比較之資。浚與趙立,名位不同,原其心,猶之立也,不得因其喪師,而遂目為不忠。檜與劉豫,行跡不同,原其心,猶之豫也,不得因無叛跡,而遂謂其非逆。 [31] 
  • 得趙鼎、張浚為相,得岳飛、韓世忠為將,此正天子高宗以恢復之機,令其北向以圖中原,不致終淪江左也。 [32] 
  • 將相和則士心附,此古今不易之至言。趙鼎、張浚為左、右相,鼎居內,實握相權;浚居外,相而兼將者也。觀劉豫之分道入寇,而鼎、浚二人,內外同心,因得奏績,此非將相二人和衷之效乎?厥後以呂祉之讒間,即至成隙,鼎固失之,而浚亦未為得也……要之私心一起,無事可成,鼎與浚為宋良臣,猶蹈此失,此宋之所以終南也。 [42] 
  • 高宗內禪,孝宗嗣位,當時以英明稱之,有相如陳康伯,有帥如張浚,宜若可鋭圖恢復矣。 [33] 
陳守忠:“他是出身科舉,由方面統帥而位至宰輔大臣的抗金派領袖人物,與張俊迥乎不同。但其一生也做過幾件有損大局的蠢事……。” [84] 
楊德泉:“從南宋建國開始,他即以從龍功臣的身份,深得高宗的信任,高孝時期,兩度執政,出將入相,貴極人臣。南宋初年的許多重大政治事件幾乎都和他息息相關,當時人曾給予極高的評價……然而考諸實際,張浚其實是一個本不值得稱道的歷史人物。特別是在南宋初年民族危亡之際,張浚託名恢復,大言誤國,忌賢害能,志大材疏,欺世盜名,流毒蒼生,早期同黃潛善、汪伯彥等投降派沆瀣一氣,打擊抗戰派的李綱、陳東、歐陽澈,以後引薦秦檜,冤殺曲端,激叛酈瓊,陷害岳飛,前後三次指揮對金作戰皆使宋遭慘敗,對南宋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66] 
虞雲國:“張浚對政治盟友的歧見與失誤缺乏應有的包容態度,作為政治家,他過於注重目的與結果,政治胸襟也不夠廣闊,致使南宋初期最能看好的宰相團隊(趙鼎、張浚)過早終結了同舟共濟的短促蜜月期。” [83] 
顧宏義:“史書上將張浚、趙鼎同稱為南宋初年的賢相,但兩人在抗金態度上有所不同,與張浚反對屈辱求和、堅決抗擊金兵收復中原失地的主張相異,趙鼎雖然也反對屈辱乞和,卻依違於主戰、主和兩派之間。” [94] 

張浚軼事典故

張浚張鹹良夢

張浚的父親張鹹,定居於四川綿竹,其家世代以有德行聞名。宋哲宗紹聖(1094年-1098年)初年,張鹹又一次參加制科考試預試,宰相章惇批閲他的對策,因為張鹹並未在其中批評元祐時期的政策有誤而大怒,僅授其為籤書劍西判官。張鹹自此失去了進一步舉試的機會。 [44] 
張鹹仕途不順,於是越發注重行善積慶,給後人積福。有一天午睡時,他夢見神人從天而降,對張鹹説:“上天讓你的兒子以德為名,做宰相。”張鹹大驚而醒,不久後,張浚便出生了。當時張浚的兄長已被張鹹取名為張滉,張鹹不想為張滉改名,於是為張浚起名,並取字德遠。岳珂評論此事説:“魏公(張浚)出將入相,有四十年,忠義和功勳名聲,是中興以來第一,這恐怕也是上天所賜予的吧。” [44] 

張浚魏公遇刺

苗傅、劉正彥曾僱人刺殺張浚。張浚在秀州時,警備甚嚴,曾經夜裏有客至前,出一紙懷中説:“此苗傅、劉正彥募賊公賞格也。”張浚問:“那你想怎麼辦?”客曰:“僕河北人,粗讀書,知逆順,豈以身為賊用?特見為備不嚴,恐有後來者耳。”張浚下執這名仗義刺客的手,問其姓名,但不告而去。 [45] 

張浚鎮定處事

相傳張浚得罪了秦檜後,被貶到零陵,隨身只帶了幾箱子舊物。檜黨誣告説那裏面都是張浚和蜀地舊部往來策劃謀反的書信,以為抄家繳來至少可以在其中發現一些不利於張浚的私物。宋高宗派人去抄來,在朝堂上打開卻只看到一些書籍,雖然也有書信,但裏面都是憂國愛君的話。此外就是破舊衣服,宋高宗大出意外,非常感動,説:沒想到張浚竟然一貧如此。於是派使者追趕去送他三百兩金。檜黨又對外宣稱説是去賜張浚死,指望張浚會有錯誤的反應,自殺或者反叛。消息傳到零陵,張浚的左右哭之,張浚説:“我的罪過固然當死,如果象外面傳的那樣,死了來向國家謝罪也沒什麼,你們為什麼要哭呢?”張浚又問使者是誰,説是殿帥楊存中(即楊沂中)的兒子。張浚説:“我不須死了,楊存中是我的舊部。如果朝廷要賜我死,必然另派他人。”不久使者到了,宣讀了高宗聖旨,並賞張浚金三百兩。

張浚借刀殺人

淮西軍變時,統制酈瓊投降偽齊皇帝劉豫。在張浚宴請賓客時,副將前來報告此事,滿座的賓客大為吃驚,只見張浚面不改色,照常飲宴。直到夜深才寫了一封信,用臘封口後,命一名死士送交酈瓊,信中寫道:“如有機會刺殺劉豫則見機行事,否則儘快抽身。”劉豫截下這封信後,便下令逮捕酈瓊及他的手下。邊境得以安穩。 [46]  馮夢龍在《智囊全集》中評價此事仿效“馮睢(馮且)殺宮他之智”。 [95] 

張浚誘誅範瓊

建炎(1127年-1130年)初年,將領範瓊擁兵自重,佔據上流之地。宋高宗召他不到,到後又不肯解散軍隊,中外人心惶惶,喧擾不已。張浚與心腹好友劉子羽密謀誅殺他。一天,張浚命大將張俊帶一千人渡江,假裝要來緝捕其他盜賊,乘機請範瓊、張俊及劉光世都到政事堂來商議,併為他們準備了飲食。飲食完畢,大家卻找不到話説。劉子羽坐在廊下,怕範瓊發覺事情有異,立即取出一張黃紙,假作詔書走上前去對範瓊揮一揮,説:“跪下!皇上有命令,將軍可以到大理寺申辯。”範瓊驚愕不已,不知所措,劉子羽示意左右擁着範瓊上轎,用張俊的軍隊護送他到監獄,再由劉光世出去安撫其兵,説:“要誅殺的只是範瓊一人,你們是天子自己率領的軍隊。”眾兵丟下武器,説:“遵命。”於是將其編入其他軍隊,不久後亂事便平定,範瓊伏誅。 [47] 

張浚鑿冰拒敵

金軍大舉南侵時,所過城邑都被迅速攻佔。這時正值冬季大雪,城中池水都結冰,金人藉着凝成的冰層為階攀城,不費吹灰之力就能進入。張浚聽説金人用這種方式攻佔城邑,就下令取消原先禁止百姓在池中捕魚的禁令,於是百姓爭相鑿冰撈魚,池中的冰層始終無法凍結,金人來到城下,觀望許久,嘆息離去。 [48] 

張浚比擬裴度

據《山堂考索》記載:宋高宗曾親自抄寫《郭子儀傳》(唐代中興名將)賜給韓世忠,又親寫《裴度傳》(唐代中興名相)賜給張浚。 [49] 

張浚人際關係

張浚為唐玄宗朝宰相張九齡之弟張九皋的後代。張氏原為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自張九皋遷居長安後,傳家至張浚的五世祖張璘。張璘在唐僖宗時任國子祭酒,隨僖宗入蜀,遂定居成都。享年一百二十歲。其長子張庭堅以父蔭符寶郎。張庭堅生張文矩,即張浚的曾祖父。張文矩早逝,其妻楊氏攜三子前往綿竹投奔外家,於是成為綿竹人。 [55]  [80] 
張浚親屬表(自張文矩起)
關係
姓名
簡介
曾祖父
張文矩
贈太師、沂國公。
曾祖母
楊氏
追封沂國夫人。
祖父
張絃
官至殿中丞,管都進奏院。致仕後自號希白先生。後贈太師、冀國公。
祖母
趙氏
追封冀國夫人。
王氏
追封冀國夫人。
父親
字君悦。元豐二年(1079年)進士,官至宣德郎。後贈太師、雍國公。
母親
計氏
封秦國夫人。
原配
樂氏
封楊國夫人。
繼室
宇文氏
封蜀國夫人。先於張浚五年去世。
長子
字敬夫、欽夫、樂齋,號南軒,學者稱南軒先生。官至右文殿修撰,提舉武夷山衝祐觀。後追諡“宣”。南宋重要的理學家。
次子
官至臨安尹。
表格參考資料 [55]  [80] 

張浚主要作品

張浚書跡
張浚書跡(2張)
據《宋史·張浚傳》:張浚著有《易解》及《雜説》十卷,對《書》、《詩》、《禮》、《春秋》也都有註解,有十卷,奏議二十卷(現多亡佚)。又著有《中興備覽》(一作《張忠獻公中興備覽》)。《四庫全書》錄張浚有《紫巖易傳》。《全宋詞》錄其詞一首。 [43]  近人輯有《張魏公集》。《全宋文》記錄其文351篇,釐為17卷。 [97] 
張浚的書跡有《談笑措置帖》(藏北京故宮博物館)、《遠辱手翰尺牘》 [72]  、《遠唇帖》等。
體裁
作品摘選
《偈》、《朝陽巖》、《過嚴子陵釣台二首》(其一)、《贈羅赤腳》、《登道觀》、《贊喻彌陀掩遺骸》、詩一首、《李伯紀丞相輓詩》(二首)

張浚後世紀念

張浚官方祀典

宋理宗時,以張浚、趙鼎為宰相典範,並將張浚列為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圖像於昭勳閣 [74]  理宗時期名臣魏了翁為紀念張浚、張栻,修建紫巖書院,併為之作贊。淳熙年間,在張浚、故鄉四川綿竹始建進德堂,祭祀張浚。南宋後期,宋廷在漢中建張浚祠。漢州(今四川廣漢)也建有“三賢堂”,主祀楊繪宇文之邵、張浚。 [51] 
元朝時,光祿大夫趙世延捐俸在張浚故鄉綿竹修建書院,因張浚自號紫巖先生,竣工後元廷便賜名為“紫巖書院”(也有觀點認為該書院主要是為紀念張栻而建的)。 [73]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明太祖取古今功臣三十七人配享歷代帝王廟,其中便有張浚。 [50]  明成祖還將他的事蹟載入《永樂大典》國朝忠傳。明英宗時,下旨免張浚後裔差役(至清代仍延續)。嘉靖三年(1524年),明世宗下詔修復張浚父子墳墓,敕建“張浚祠”,並下旨建“南軒書院”,御書匾額,命其墓地為“官山”;將寧鄉張浚、張栻父子祠墓及綿竹大柏林張浚父張鹹墓兩處納入國家祀典。 [77] 
清朝順治初年,張浚等四十一位歷代功臣仍從祀帝王廟,至順治十七年(1660年)罷祀。 [75]  乾隆十一年(1746年),湖南巡撫楊錫紱于都司衙門舊房恢復城南書院。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巡撫左輔在妙高峯故地復建,並在峯上建南軒夫子祠,前為文星閣,道光帝御書“麗澤風長”匾額。 [76]  同治八年(1869年),清廷重建張浚、張栻墓。

張浚其他建築

  • 故居
主詞條:張浚故居
張浚故居碑刻 張浚故居碑刻
張浚故居位於湖南永州零陵區文星街38號,故居里有永州市人民政府立的碑刻。是張浚於紹興七年(1137年)貶謫永州時而建。故居現存建築,民間傳説為明朝天啓年間(1621年-1628年)張浚後裔張皇后重建,時稱文昌閣。後族人張勉重修,更名為“勉園”。張浚親手開的“紫巖仙井”,仍為附近居民取水之處。故居現為永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78] 
  • 墓葬
主詞條:張浚墓
張浚之墓 張浚之墓
張浚墓位於湖南省長沙寧鄉巷子口鎮官山村。東距縣城約70公里。墓葬位於衡山一脈的官山南麓,背依九曲奇峯,前為溈江。原以花崗石砌成墓圍,前立石華表,以三合土築成凸字形封冢,冢首豎青石墓碑,碑高1.6米,寬0.6米,碑文為“宋元輔封魏國公張公德遠之墓”。山腳距墓約50米處有祠,清同治八年(1869年)建。“文化大革命”中墓、祠均被毀。1981年,按原形式恢復,冢以黃土夯築,表封混凝土,並覓得原墓碑依原樣豎立。現全墓長9.6米,寬6.8米,冢高1.5米,徑4.7米。1983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將張浚張栻墓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後被確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2] 
  • 雕塑
張浚雕塑 張浚雕塑
為紀念德陽歷史文化名人張浚,四川省德陽市旌陽區市內的濱河公園為其樹立了一座單體雕塑,為德陽市《名人園》塑像之一。
  • 紀念館
在張浚父親張鹹墓所在的柏林公園建有張浚、張栻紀念館,以作紀念。

張浚文學形象

在明人鄭若庸所撰傳奇《玉玦記》中,張浚任江淮節度使,是奉詔征討叛軍張安國的大元帥。後征討成功,他消滅叛軍,俘獲張安國,收復了山東。 [85] 

張浚史料索引

晦庵集》卷95《少師保信軍節度使魏國公致仕贈太保張公行狀》 [55] 
宋史》卷361《張浚傳》 [15] 
參考資料
  • 1.    《宋史》卷361《張浚傳》:張浚,字德遠,漢州綿竹人,唐宰相九齡弟九皋之後。父鹹,舉進士、賢良兩科。浚四歲而孤,行直視端,無誑言,識者知為大器。入太學,中進士第。
  • 2.    《宋史》卷361《張浚傳》:靖康初,為太常簿。
  • 3.    《宋史》卷361《張浚傳》:張邦昌僣立,逃入太學中。聞高宗即位,馳赴南京,除樞密院編修官,改虞部郎,擢殿中侍御史。駕幸東南,後軍統制韓世忠所部逼逐諫臣墜水死,浚奏奪世忠觀察使,上下始知有國法。遷侍御史。
  • 4.    《宋史》卷361《張浚傳》:時乘輿在揚州,浚言:“中原天下之根本,願下詔葺東京、關陝、襄鄧以待巡幸。”咈宰相意,除集英殿修撰、知興元府。未行,擢禮部侍郎,高宗召諭曰:“卿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朕將有為,正如欲一飛沖天而無羽翼,卿勉留輔朕。”除御營使司參贊軍事。浚度金人必來攻,而廟堂晏然,殊不為備,力言之宰相,黃潛善、汪伯彥皆笑其過計。
  • 5.    陳維浚 編文;於友善 繪.中國一百賢臣圖:新世紀出版社,1994-05:145
  • 6.    《宋史》卷361《張浚傳》:十一年,除檢校少傅、崇信軍節度使,充萬壽觀使,十二年,封和國公。
  • 7.    《宋史》卷361《張浚傳》:行次餘干,得疾,手書付二子曰:“吾嘗相國,不能恢復中原,雪祖宗之恥,即死,不當葬我先人墓左,葬我衡山下足矣。”訃聞,孝宗震悼,輟視朝,贈太保,後加贈太師,諡忠獻。
  • 8.    《建炎以來朝野雜記·乙集·卷九》“張虞二丞相賜諡本末”:及符離師潰,上眷頓衰,免相西歸,薨餘於。卹典無加,贈諡不講。後四年,公之門人陳應求入相,明年春二月,乃白贈公太師。賜諡初議忠正,既而以不可為稱,乃諡忠獻焉。
  • 9.    《宋史》卷361《張浚傳》:後五年,上追思浚忠烈,加贈太師,賜諡忠獻。
  • 10.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八十三》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1-06]
  • 11.    《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四十三》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1-06]
  • 12.    《宋史全文·卷二十四上·宋孝宗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03-23]
  • 13.    李綱.全宋文(第一百七十一冊)·梁轂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08:256
  • 14.    《宋史·卷三百六十·列傳第一百一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2-14]
  • 15.    《宋史·卷三百六十一·列傳第一百二十》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2-28]
  • 16.    李光.全宋文(第154冊)·李光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08:181
  • 17.    《三朝北盟會編·卷一百五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1-06]
  • 18.    《宋史·卷三百八十三·列傳第一百四十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5-22]
  • 19.    《宋史·卷三百八十七·列傳第一百四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08-07]
  • 20.    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1414頁
  • 21.    《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1-06]
  • 22.    《西山先生眞文忠公文集·卷第一》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1-07]
  • 23.    《宋史·卷三百九十八·列傳第一百五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8-09-16]
  • 24.    《困學紀聞·卷一》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1-07]
  • 25.    莊仲方 編.中華傳世文選 南宋文範: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10:519
  • 26.    《明史·卷一百六十七·列傳第六十四》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5-22]
  • 27.    《嘯亭雜錄·卷二》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1-06]
  • 28.    《廿二史札記·卷二十七》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9-09-14]
  • 29.    《提綱釋義》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1-06]
  • 30.    宋史演義:韓世忠力平首逆 金兀朮大舉南侵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2-14]
  • 31.    宋史演義:趙立中炮失楚州 劉豫降虜稱齊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2-14]
  • 32.    宋史演義:岳家軍克復襄漢 韓太尉保障江淮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2-14]
  • 33.    宋史演義:誅暴主遼陽立新君 隳前功符離驚潰變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2-14]
  • 34.    《宋史·卷三百六十二·列傳第一百二十一》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5-10-08]
  • 35.    《萬曆野獲編補遺·卷二》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6-02-03]
  • 36.    千百年眼 2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1-06]
  • 37.    《五雜俎·卷十三·事部一》  .漢典古籍[引用日期2015-04-10]
  • 38.    《洹詞·卷八》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1-07]
  • 39.    《郎潛紀聞·卷二》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2-20]
  • 40.    《宋論·卷十·高宗》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2-14]
  • 41.    《評鑑闡要》  .古籍文獻網[引用日期2017-10-12]
  • 42.    宋史演義:髯將軍敗敵揚威 愚參謀監軍遇害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2-14]
  • 43.    《全宋詞》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14-12-14]
  • 44.    《桯史》:張賢良君悦,鹹家蜀綿竹,世以積德聞。紹聖初,再試製科,宰相章惇覽其策,以所對不以元祐為非,大怒,雖得籤書劍西判官以去,而科目自是廢矣。仕既不甚達,益篤意植媺貤慶,以遺後人。嘗一日晝寢,夢神人自天降,告之曰:“天命爾子名德作宰相。”驚而寤,未幾而魏公生。時魏公之兄已名滉,君悦不欲更所從,乃字魏公曰德遠。出入將相,垂四十年,忠義勳名,為中興第一,天固有以啓之者歟!
  • 45.    《鶴林玉露·甲編·卷三》:苗劉之亂,張魏公在秀州,議舉勤王之師。一夕獨坐,從者皆寢,忽一人持刃立燭後。公知為刺客,徐問曰:“豈非苗傅、劉正彥遣汝來殺我乎?”曰:“然。”公曰:“若是,則取吾首以去可也。”曰:“我亦知書,寧肯為賊用?況公忠義如此,豈忍加害!恐公防閒不嚴,有繼至者,故來相告爾。”公問:“欲金帛乎?”笑曰:“殺公何患無財!”“然則留事我乎?”曰:“我有老母在河北,未可留也。”問其姓名,俯而不答,攝衣躍而登屋,屋瓦無聲。時方月明,去如飛。明日,公命取死囚斬之,曰:“夜來獲奸細。”公後嘗於河北物色之,不可得。此又賢於鉏麑矣。孰謂世間無奇男子乎?殆是唐劍客之流也。
  • 46.    樊玉衝 編撰;於倫 補輯;孫德敦 主編.皇家藏書 智品 上:中國戲劇出版社,2000-11:173-174
  • 47.    《智囊全集》:叛將範瓊擁兵據上流,召之不來,來又不肯釋兵,中外洶洶。張忠獻與劉子羽密謀誅之。一日遣張俊以千人渡江,若捕他盜者。因召瓊,俊及劉光世詣都堂計事,為設飲食。食已,相顧未發。子羽坐廡下,恐瓊覺事中變,遽取黃紙,執之趨前,舉以麾瓊曰:“下!有敕,將軍可詣大理置對。”瓊愕不知所為。子羽顧左右,擁置輿中,以俊兵衞送獄,使光世出撫其眾,且曰:“所誅止瓊,汝等固天子自將之兵也。”眾皆投刀曰:“諾。”悉麾隸他軍,頃刻而定。瓊伏誅。
  • 48.    《智囊全集》:紹興中,虜趨京,所過城邑,欲立取之。會天大寒,城池皆凍。虜籍冰梯城,不攻而入。張魏公在大名,聞之,先弛濠魚之禁,人爭出取魚,冰不得合,虜至城下,睥睨久之,嘆息而去。
  • 49.    《山堂考索》:高宗御書郭子儀傳賜韓世忠,又書裴度傳賜張浚。
  • 50.    《明史·卷五十·志第二十六》  .國學網[引用日期2015-03-09]
  • 51.    傅增湘 原輯;吳洪澤 補輯.宋代蜀文輯存校補 5:重慶大學出版社,2014-09:2346-2347
  • 52.    國務院核定公佈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中央政府網[引用日期2017-02-04]
  • 53.    《宋論·卷十一·孝宗》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2-12-28]
  • 54.    《齊東野語·卷二》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1-06]
  • 55.    晦庵集 13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1-06]
  • 56.    《龍川集·卷二十一》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1-06]
  • 57.    趙傑 主編.史海遺珍叢書 天下張姓與清河:中國文聯出版社,2006-09:202
  • 58.    《宋史·卷三百九十七·列傳第一百五十六》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1-06]
  • 59.    《歷代名臣奏議·卷二十二》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1-06]
  • 60.    《鶴林玉露·乙篇·卷一》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1-06]
  • 61.    《冷廬雜識·卷八》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1-06]
  • 62.    《全宋詩·卷一百八十三》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1-07]
  • 63.    《桯史·卷十二》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1-07]
  • 64.    《全宋詩·卷四百七十五》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1-07]
  • 65.    鄭傳傑,鄭昕 著.宋儒王應麟:寧波出版社,2009-11:186
  • 66.    楊德泉 著.楊德泉文集(參考《質疑》一文):三秦出版社,1994-12:305-307
  • 67.    《誠齋集·卷一百二十三》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4-29]
  • 68.    《全宋詩·卷四百四十五》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4-29]
  • 69.    《誠齋集·卷六十二》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3-04-29]
  • 70.    宋高宗勅張浚手書  .中華珍寶館[引用日期2023-04-29]
  • 71.    易學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易學百科全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8-12:848
  • 72.    劉永建 主編.中國法書小品集萃 南宋 6:浙江人民美術出版社,2019-12:30-31
  • 73.    馬繼業 著.張養浩評傳:濟南出版社,2009:146
  • 74.    《夜航船》卷3《人物部》:宋理宗寶慶二年,圖功臣神像於昭勳閣,趙普、曹彬、薛居正、石熙載、潘美、李沆、王旦、李繼隆、王曾、呂夷簡、曹瑋、韓琦、曾公亮、富弼、司馬光、韓忠彥、呂頤浩、趙鼎、韓世忠、張浚、陳康伯、史浩、葛邲、趙汝愚,凡二十四人。
  • 75.    《清史稿·卷八十四·志五十九》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04-29]
  • 76.    歐陽曉東 主編.湖南老街:湖南文藝出版社,2012-03:226-227
  • 77.    湖南省文物局 編.湖南文化遺產圖典:嶽麓書社,2008-12:91
  • 78.    湖南省文物局 編.湖南名人故居與遺蹟圖典:嶽麓書社,2015-12:94
  • 79.    《晦庵集》卷95上《少師保信軍節度使魏國公致仕贈太保張公行狀上》:本貫漢州綿竹縣仁賢鄉武都裏。
  • 80.    曾棗莊,劉琳 主編.全宋文 第252冊:上海辭書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08:190-191
  • 81.    《晦庵集》卷95下《少師保信軍節度使魏國公致仕贈太保張公行狀下》:然是時,公留平江虎丘,致仕之章已八上矣。上察公誠懇,欲全其去。四月二十有二日,制除公少師、保信軍節度使、判福州。……公力辭恩命,上不許,至五六,除醴泉觀使。
  • 82.    《晦庵集》卷95下《少師保信軍節度使魏國公致仕贈太保張公行狀下》:及仲秋二十日,猶為饒守王十朋作《不欺室銘》……至二十有二日,始寢疾。二十八日,疾病。日晡時,命子栻等坐於前,問:“國家得無棄四郡乎?”且命作奏,乞致仕。日暮,命婦女悉去,夜分而薨。……訃聞,上震悼,輟視朝兩日。有旨贈公太保。栻等不敢違公志,扶護還潭州。以是歲十一月辛亥,葬于衡山縣南嶽之陰豐林鄉龍塘之原。
  • 83.    虞雲國 著.南渡君臣: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96-97
  • 84.    陳守忠 著.宋史論略:甘肅文化出版社,2001:279
  • 85.    李淑章等 主編.中國古典文學人物形象大辭典:內蒙古人民出版社,1998-11:556
  • 86.    李德義,於汝波 主編;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和戰略研究部 編.中國將師名錄 五代至清代卷:解放軍出版社,2007-02:497
  • 87.    白壽彝 總主編;陳振 主編.中國通史 12 第7卷 中古時代 五代遼宋夏金時期 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06:1542-1548
  • 88.    《宋史》卷369《曲端傳》:四年春,金人攻環慶,端遣吳玠等拒於彭原店,端自將屯宜祿,玠先勝。既而金軍復振,玠小卻,端退屯涇州,金乘勝焚邠州而去。玠怨端不為援,端謂玠前軍已敗,不得不據險以防衝突,乃劾玠違節制。是秋,兀朮窺江、淮,浚議出師以撓其勢。端曰:“平原廣野,賊便於衝突,而我軍未嘗習水戰。金人新造之勢,難與爭鋒,宜訓兵秣馬保疆而已,俟十年乃可。”端既與浚異,浚積前疑,竟以彭原事罷端兵柄,與祠,再責海州團練副使、萬州安置。
  • 89.    王似帥蜀與南宋初年川陝軍政  .中國歷史研究網.2022-08-30[引用日期2023-04-29]
  • 90.    朱熹.少師保信軍節度使魏國公致仕贈太保張公行狀(下)(朱子全集帝二十五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437頁
  • 91.    湖南省文物局 編.湖南名人故居與遺蹟圖典:嶽麓書社,2015-12:94
  • 92.    夏徵農.辭海 中國古代史分冊: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09:437
  • 93.    張浚  .中國社會科學詞條庫[引用日期2023-08-15]
  • 94.    顧宏義 著.細説岳飛: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7-09:122-126
  • 95.    馮夢龍 原著;晟費路 編譯.白話智囊補 中華大智慧: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3-.12:73
  • 96.    《宋史·卷四百五十九·列傳第二百一十八》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3-12-22]
  • 97.    金生楊.張浚與洛學[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6):21-2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