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蘇州科技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鎖定
蘇州科技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是蘇州科技學院下屬的二級學院,成立於2006年7月,由原蘇州科技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和城市與環境學系組建而成。
中文名
蘇州科技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創辦時間
2006年7月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主管部門
蘇州科技學院
所屬地區
中國江蘇蘇州
設置專業數
八個本科專業

蘇州科技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學院體系

學校實行校、院二級管理體系。校級教學管理由主管教學的副校長領導,教務處負責日常管理工作。在培養方案、教學大綱、學籍管理、成績管理、課程建設、教學改革、實踐教學、畢業設計等方面,制定了完整的教學管理規章制度,教學管理制度化、規範化、信息化。
學校有校領導聽課制,還專門建立了由專家組成的教學督導組(並設辦公室),聘請具有豐富教學經驗的教師和管理人員任教學督導員,定期進行聽課,每週彙總教學督導簡報,對教學條件、學生學習狀況及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評議,並提出改進建議。此外,建立了網上教師評學和學生評教制度,促進教師教風和學生學風的改進。
二級學院的教學管理由主管教學的副院長負責,院教務辦公室進行日常管理;由各系負責本系的教學工作。學院設立教學分委員會,負責培養方案、課程建設、教材建設的規劃以及本科教學等重大事宜的審議、諮詢。教學工作的重大問題由學院黨政聯席會議研究決定。建立了學院領導和系主任聽課制度、青年教師導師制、教學事故認定處理規定、校督導組制度、學生評教制度等。

蘇州科技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學院設置

學院現有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給水排水工程地理信息系統、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科學、測繪工程和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八個本科專業。目前,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600餘名,碩士研究生160餘名。

蘇州科技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師資力量

學院 [1]  有教職工98人,其中專任教師 70人;有教授12人,副教授29人,博士27 人,高級職稱教師佔教師總數的58.6%,具有博士學位的比例為38.6%。有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22人;20餘人具有在國外攻讀學位、訪問研修和學術交流的經歷,有11名教師分獲包括 “十五”全國建設科技先進個人、建設部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江蘇省教學名師、建設部優秀教育工作者、江蘇省 優秀教學工作者、省“333”學術技術帶頭人、省“青藍工程”中青年學術帶頭人、省高校“青藍工程”優秀青年骨幹教師等省部榮譽和稱號,有全國高校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GPS協會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等一批學科和學術帶頭人。

蘇州科技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學科研

學院現有江蘇省《環境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江蘇省環境工程省級重點學科、環境工程省特色專業建設點,市政工程校級重點學科、市政工程、環境科學校特色專業;擁有環境工程和市政工程兩個碩士點;給水排水工程專業於2009年6月通過住房與城鄉建設部專業評估委員會評估。
學院先後完成了教育部 21 世紀初教學改革(世界銀行貸款)項目和江蘇省面向21世紀教學改革項目等各級各類教學改革與研究課題和課程建設項目40餘項。獲省部級優秀教學成果獎3項、省部級一類優秀課程4門、校優秀教學成果獎7項、江蘇省精品課程1門;出版教材15部,其中2部分別為國家教育部“十五”規劃教材和全國給水排水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推薦教材,3部為全國統編教材,獲江蘇省精品教材和立項精品教材2部。
學院充分依託我校《環境科學與工程》省重點實驗室的平台優勢,積極與地方和其它高校及科研單位合作。先後主持、參與國家級、省部級、市校級科研項目近80項,其中包括國家科技部“十五”重大(863)水專項和“十一五”國家城市水環境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一般項目、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江蘇省“十五”科技計劃(社會發展)項目、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省部級項目近40項;獲各類科技獎項40餘項;近五年發表論文500餘篇,出版專著20餘部,獲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近30項,多項成果鑑定為國際、國內先進或領先水平;完成橫向課題500多項,
學院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1993年以來,受商務部委託連續舉辦了14期中國環保技術國際培訓班,為來自70餘個國家的300餘名官員、技術人員和高校教師進行了培訓;先後與荷蘭、瑞典、英國、澳大利亞、美國、日本、芬蘭、法國、新西蘭等國家開展了合作培養、技術培訓和學術交流;積極開展產學研活動,與蘇州高新區國家環保產業園、蘇州高新區污水處理公司、蘇州市規劃局、蘇州測繪計量研究所及多家企業單位建立了長期合作;建立了江蘇省企業研究生工作站
學院積極開展大學生科技創新和社會實踐活動,先後獲得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全國優秀團隊、省級優秀團隊、省級社會實踐基地、省級優秀調查報告、省級優秀指導教師等;獲得“挑戰杯”競賽國家級二等獎、省級一、二等獎、省測繪技能大賽一、二等獎;省、市五四紅旗團支部和團委;省先進班集體8個、省三好學生及省優秀幹部10人、獲國家獎學金27人、國家勵志獎學金168人。

蘇州科技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歷史沿革

原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環境科學與工程系前身為蘇州城建環保學院環境保護系。與原蘇州城建環保學院同步建立,1983年籌建,1985年正式成立並招生。當時國家環保總局隸屬於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環境保護系由國家環保局投資建設,是國家環保局直接投資建設的唯一本科院系。1983年籌建環境保護系之初經批准設置三個專業:環境工程、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監測。1985年首屆招生時招收了環境工程和環境規劃管理二個專業, 其中環境規劃與管理專業是我院在全國率先設置的本科專業。1987年在實驗室條件已經滿足的條件下開始招收環境監測專業。
1986年,由國家環保局投資建設的環保實驗樓正式交工使用。按照學科設立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物理化學、分析與監測、水污染控制、大氣污染控制、噪聲污染控制、化工原理、微生物、環境生態學、環境規劃與管理等11個實驗室。
1988年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分成建設部和國家環保局, 環境保護系與蘇州城建環保學院的其他系一起隸屬於建設部, 但環境保護系的業務仍受國家環保局指導。
1989年在城建系城鎮建設專業中試辦給水排水工程專業,1992年經教育部批准後正式設置給水排水工程專業,並於同年正式招生,考慮到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的部分教學內容及實驗室設置與環境工程類似,1995年給水排水工程專業調到環境保護系。
1994環境保護系先於國家教委公佈調整本科專業目錄二年,將環境工程、環境規劃與管理、環境監測三個專業按方向合併成環境工程專業,並於當年按大類招生。
1994年, 無機化學, 有機化學, 物理化學實驗室合併成化學實驗室, 1995年給水排水工程併入環保系, 給排水實驗室也同時併入, 至此, 全系設化學、分析與監測、水污染控制、大氣污染控制、噪聲污染控制、化工原理、微生物、環境生態學、環境規劃與管理、給水排水等10個實驗室。1999年, 將全部10個實驗室合併組成中心實驗室。
1998年環保係為了加強技術開發和對外技術服務,開始籌建環保應用技術研究所,1999年正式成立獨立建制的蘇州城建環保學院環保應用技術研究所。
2000年設置了應用化學專業並於當年正式招生。
2000年申請並獲准設立建設部部級重點實驗室—環境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2001年合校後, 省教委批准環境科學與工程重點實驗室為江蘇省重點建設實驗室, 直屬於蘇州科技學院。
2001年設置了環境科學專業並於當年正式招生。至此全系共設置了環境工程,給水排水工程和環境科學三個本科專業。
2001年蘇州城建環保學院與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合併成立蘇州科技學院,此年,環境保護系更名為環境科學與工程系,應用化學專業調入化學化工系。
2002年,環境工程專業被江蘇省教育廳批准為省級重點建設學科。
2003年,環境工程專業增設環境監察和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資源化二個專業方向,並將原環境工程方向改為水污染控制方向,環境監測與管理方向併入環境科學專業。
2003年,根據需要保應用技術研究所歸屬環境科學與工程系。
2004年經教育部和江蘇省教育廳批准,環境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審批權,並於當年招收首屆研究生。
2006年,經教育部和江蘇省教育廳批准,市政工程專業獲碩士學位審批權,並於2007年招收首屆研究生。
2005年,環境工程專業獲准副教授評審權。
2006年,經江蘇省教育廳批准,環境工程專業為省級重點學科,省級特色專業。
原城市與環境學系
蘇州科技學院城市與環境學系於2001年9月6日由原鐵道師範學院地理系、蘇州城建環保學院資源與城市科學系和測量教研室合併組建而成。設有地理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和地理信息系統三個教研室;城市與環境學系實驗中心和GIS和數字城市重點實驗室;小城鎮規劃、城市土地開發與利用和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三個研究所;其中系實驗中心設有城市規劃、土壤與環境、水文氣象、地質學、地球概論、測量學等相關學科實驗室以及學生學習機房和教師機房。
1987年由原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創辦地理教育專業,同年招收專科學生,1992年開始招收本科學生。
1993年創辦旅遊管理專業,招收專科學生,並於1996年招收本科學生。
2001年9月6日由原鐵道師範學院地理系、蘇州城建環保學院資源與城市科學系和測量教研室合併組建蘇州科技學院城市與環境學系。
2004年經教育部和江蘇省教育廳批准,設立城市規劃與設計碩士點(與建築系合辦)。

蘇州科技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構設置

黨政管理
院總支辦公室 院教學管理辦公室
院綜合辦公室 院學生工作辦公室
院教授委員會 院學位評定分委員會院分學術委員會 院分工會 院團委
教學單位
環境工程系
環境科學系
市政工程系
空間信息與測繪工程系
地理與資源科學系
資源與信息工程實驗室
產學研機構
蘇州天河環保科技開發公司
環境影響評價室(甲級證書)
環保應用技術研究所
環境安全研究所
固廢資源化研究所
遙感研究所、節能研究所
蘇州市測繪儀器檢測中心
省現代測繪儀器技術研究中心
生物技術研究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