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蘇仙

鎖定
《蘇仙》是清代小説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説集《聊齋志異》中的篇目。
作品名稱
蘇仙
作    者
蒲松齡
創作年代
清代
作品出處
《聊齋志異》
文學體裁
小説

蘇仙作品鑑賞

這個故事雖然不長,卻記敍了封建社會一個婦女的一生。
作者始終圍繞民女蘇氏與神仙之間的關係這條線索來厥樹、敍事,其它則一概簡略。蘇女因綠苔而生子,一件事;兒子離母而去,兩件事;家裏貧窮,幸能存活,三件事;蘇女成仙,四件事;神仙種桃,五件事。然而在敍述這五件事的字裏行間,卻道出了蘇女一生的悲慘命運。
正面看這五件事,這似乎是個令人高興的故事。蘇女懷的是仙胎,生的是神仙,生活也有神仙的幫助,她終於成仙而去,而且去得十分光彩榮耀。最後還留下了值得人們懷念的“蘇仙桃。”然而從側面看這五件事,完全相反。蘇氏這個生長在封建社會受着封建思想意識薰陶的女子,無夫而孕,無論是從別人還是從自己的角度,這意味着什麼,會給她的一生帶來什麼樣的命運,是可想而知的。她懷的仙胎,但“終以為羞”;她生下的是仙子,卻不敢讓人知道,把兒子不得不關了七年;生活賴神仙幫助,僅僅是“賴以舉火”而已,但她卻只能是“矢志不嫁。”她幾乎失去了一切,除了生命!“女獨居三十年,未嘗窺户”,蒲松齡確實是在表揚她恪守婦道,但是,漫漫三十年,短短一句話,其中包含了她多少辛酸,多少眼淚!雖然成仙而去,但回顧她的一生,卻恰恰是仙人害了凡人!留下了“蘇仙桃”,這幾乎和唐代李頎的“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葡萄入漢家”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樣是用青春和生命換來的,她終其悽苦的一生,不過是留下了“蘇仙桃”而已! [3] 

蘇仙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 年),清代傑出的文學家,字留仙,一字劍臣,別號柳泉居士,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山東淄博市)人。蒲松齡一生熱衷功名,醉心科舉,但他除了十九歲時應童子試曾連續考中縣、府、道三個第一,補博士弟子員外,以後屢受挫折,一直鬱郁不得志。他一面教書,一面應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歲時才援例出貢,補了個歲貢生,四年後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齡對當時政治的黑暗和科舉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認識。生活的貧困使他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瞭解和體會。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寫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齋志異》外,還有《聊齋文集》和《詩集》等。 [4] 

蘇仙作品原文

高公明圖知郴州時[1],有民女蘇氏,浣衣於河。河中有巨石,女踞其上。 有苔一縷,綠滑可愛,浮水漾動,繞石三匝。女視之,心動。既歸而娠,腹漸大。母私詰之,女以情告。母不能解。數月,竟舉一子[2]。欲置隘巷[3], 女不忍也,藏諸櫝而養之[4]。遂矢志不嫁,以明其不二也。然不夫而孕,終以為羞。兒至七歲,未嘗出以見人。兒忽謂母曰:“兒漸長,幽禁何可長也[5]?去之,不為母累。”問所之。曰:“我非人種,行將騰霄昂壑耳[6]。” 女泣詢歸期。答曰:“侍母屬纊[7],兒始來。去後,倘有所需,可啓藏兒櫝索之,必能如願。”言已,拜母竟去。出而望之,已杳矣[8]。女告母,母大奇之。
女堅守舊志,與母相依,而家益落。偶缺晨炊,仰屋無計[9]。忽憶兒言, 往啓櫝,果得米,賴以舉火[10]。由是有求輒應。逾三年,母病卒;一切葬具,皆取給於櫝。既葬,女獨居三十年,未嘗窺户[11]。一日,鄰婦乞火者, 見其兀坐空閨[12],語移時始去。居無何,忽見彩雲繞女舍,亭亭如蓋[13], 中有一人盛服立,審視,則蘇女也。迴翔久之,漸高不見。鄰人共疑之。窺諸其室,見女靚妝凝坐[14],氣則已絕。眾以其無歸[15],議為殯殮。忽一少年入,丰姿俊偉,向眾申謝。鄰人向亦竊知女有子,故不之疑。少年出金葬母,植二桃於墓,乃別而去。數步之外,足下生雲,不可復見。後桃結實甘芳,居人謂之“蘇仙桃”,樹年年華茂,更不衰朽。官是地者,每攜實以 饋親友。

蘇仙註釋譯文

蘇仙詞句註釋

[1] 郴(chēn 琛)州:清代為直隸州,屬湖南,即今湖南郴州市。
[2]舉: 生育。
[3]置隘巷:扔進小衚衕;指拋棄。《詩·大雅·生民》:“誕置之隘 巷,牛羊腓字之。”
[4]櫝:木櫃,木匣。
[5]幽禁:禁閉不使見人。
[6]騰霄昂壑:昂首於澗壑,飛騰於雲霄。是以困龍騰飛自喻。
[7]屬(zh ǔ主)纊:將死。《禮記·喪大記》:“疾病,??屬纊以俟絕氣。”屬,附 着。纊,新絲綿。人將死,在口鼻上放絲綿,以觀察有無呼吸,叫屬纊。因 以作為將死或病危的代稱。
[8]杳(yǎo 舀):遼遠不見蹤影。
[9]仰屋:愁思無計的樣子。
[10]舉火:生火做飯。
[11]窺户:指出户。户,家門。
[12]兀坐:獨自靜坐。
[13]亭亭如蓋:高聳如車蓋。《文選》曹丕《雜詩》之二:“西北有浮 雲,亭亭如車蓋。”李善注,“亭享,迥遠無依之貌。”
[14]靚妝:盛妝。凝坐:端坐不動;僵坐。
[15]無歸:未嫁,因而無處歸葬。 [1] 

蘇仙白話譯文

高明圖任郴州知州時,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有一個姓蘇的民女在河邊洗衣服,河中有一塊大石頭,女子蹲在石頭上。有一縷青苔,碧綠柔滑,非常可愛,在水面上盪漾,圍着石頭飄動了三圈。民女看了後心裏一動,回家以後就懷了孕,肚子一天天大了起來。她母親私下問她,女子把實情告訴了母親,母親一時也弄不明白。幾個月後,竟生下了一個男孩。家人想偷着把他扔掉,但女子不忍心,藏在櫃子裏養着他。女子也決心不出嫁,以表明好女不嫁二夫。然而沒有丈夫就生孩子,總歸是不光彩的事。孩子已長到七歲了,還從未讓他出來見外人。
一天,兒子忽然對母親説:“兒已漸漸長大了,怎麼能長久關在家裏呢?我要走了,不能連累母親一輩子。”問他到哪裏去,他説:“我不是人種,我要騰雲上天。”母親哭着問他什麼時候回來,他説:“等到母親歸天時,兒才來。我走了以後,你若需要什麼,就打開藏我的櫃子要,要什麼有什麼。”説罷,拜別母親就走。母親出門看時,已無影無蹤了。女子回去告訴她的老母親,老母也覺得很奇怪。
此後,女子堅守舊志,一直沒有嫁人,與母親相依為命。但是家境卻越來越困難了,有時吃了上頓沒下頓。女子忽然想起兒子臨走時的話,打開櫃子,果然有米有面,於是燒火做飯叫母親吃。後來缺什麼就要什麼,有求必應。
又過了三年,女子的母親因病死了。一切喪葬用品,都是取自櫃中。葬了母親後,女子獨自一人過日子,一直過了三十年,從未接近過男人。
一天,鄰居一個婦人去女子家借火,見她一個人坐在空房裏,與她説了一會話就走了。過了一會,忽見一團彩雲圍着女子的房子,清清楚楚像蓋子一樣。雲中立着一個人,穿着華麗的衣服,仔細一看,就是蘇家的女子。轉了很長時間,就漸漸升高看不見了。鄰人都非常疑惑,到她屋裏一看,見她打扮得非常漂亮,端端正正坐在那裏,已經沒有氣了。大家因為她孤苦一人,正議論怎麼給她出殯,忽然一個少年進來。這少年長得英俊魁偉,向着眾人一一道謝。鄰居們也聽説過這女子曾有個孩子,所以也不懷疑。少年拿出錢來埋葬了母親,並在墓旁栽上兩棵桃樹,就告辭而去,走了幾步就腳下生雲,然後就不見了。
後來,這兩棵桃樹結的桃,甘甜味美,當地人都叫它“蘇仙桃樹”。年年枝葉繁茂,碩果累累。在這裏做官的,每每拿着這桃饋贈親友。 [2] 
參考資料
  • 1.    蒲松齡 著,朱其鎧 主編.全本新注聊齋志異.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
  • 2.    資料  .新學網[引用日期2014-05-01]
  • 3.    (清)蒲松齡原著;陳昌恆,周禾主編.聊齋志異全本譯賞:武漢出版社,1993.03,:247
  • 4.    徐波,李惠文,雷家桓等編寫.中外文學名著簡介: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