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香豆子

鎖定
香豆子,又名胡盧巴,為豆科一至兩年生草本植物,根系比較發達,主要根系分佈在六七寸土層以內,莖直立,主莖高一、二尺,分枝六個到十個。葉為三出掌狀複葉,長橢圓形,很厚,像肉質,鮮綠色。 蝶形花冠,黃白色,莢果二寸到四寸長。每莢含有種子一二十粒,種子灰黃色,具香味。 [1] 
中文名
香豆子
別    名
苦豆
香草
葫蘆巴
蘆巴
胡巴 展開
別名
苦豆
香草
葫蘆巴
蘆巴
胡巴
季豆等 收起
拉丁學名
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豆目
豆科
亞    科
蝶形花亞科
胡蘆豆屬
胡蘆巴
分佈區域
安徽、四川、河南等地

香豆子形態特徵

根系分佈於30cm土層,主根、側根均生根瘤。株高70~100cm。葉具三小葉,中間小葉呈倒卵形。花黃色。性喜冷涼,宜在早春和秋季播種,不耐乾旱、鹽鹼,耐蔭性也差。可用作牛的飼草。莖、葉和種子均含有芳香油,可提取作香料。 [2] 

香豆子生長環境

喜肥沃、潮潤、排水良好的土壤。喜涼爽,前期生長快,生育期短。不耐旱,不耐鹽鹼和積水,怕高温,夏季生長不好。 [3] 

香豆子分佈範圍

我國西北和華北北部地區種植較普遍,多於夏秋麥田複種或早春稻田前茬及玉米前茬種植,可在中耕作物行間套種,果林行間也可種植。 [3] 

香豆子栽培技術

香豆子選地

香豆子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性極強,因有藥味,家禽家畜均不取食,房前、屋後、道邊、宅旁均可種植。 [1] 

香豆子播種

早春播種的,一般在三月底到四月初,早秋播種的在八月中旬到八月底,麥收後播種時要力爭早播,時間越早越好,留種用的在“淸明”前後播種。掩青用的播種量每畝十斤到十二斤,留種用的三斤到五斤。以條播最好,撒播也可。播種深度一寸半到二寸,條播時播種行距根據用途不同而行距也不一樣,用在棉花地套種綠肥的,應與棉花行距相同,單播時行距五寸到七寸,留種用的以七寸左右為宜。 [1] 

香豆子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比較簡單,掩青用的只要在出苗後,進行一次中耕除草即可,留種用的為提高種子產量,要適當加強管理,在苗期進行一兩次中耕,並注意防治病蟲害,天旱時可適當灌溉。根據情況,在播前或在苗期,每畝施二三十斤過磷酸鈣,以提高鮮草產量和種子產量。 [1] 

香豆子翻壓利用

因播種情況而不一樣。一般單種的,可直接犁翻掩青,與棉花間作套種的,割掉切碎,均勻撒於棉行裏,中耕時用鋤蓋土埋嚴,或温制堆肥用作棉田追肥,也可在棉花行裏,直接翻壓掩青,效果也很好。不論採用哪一種形式翻壓,一定要埋嚴、埋深。香豆子的槌株比較肥嫩,含水分多,翻壓後大約十到十五天,就可完全腐爛。 [1] 

香豆子收種

留種用的香豆子,一般在四月初播種,六月底或七月初收穫,每畝可收穫一百斤到一百五十斤,多者達兩百斤以上。 [1] 

香豆子用途

香豆子的莖葉可作飼料,植株和種子均可食用,是很好的調味品,也是提取天然香精的重要原料 [3] 
參考資料
  • 1.    河南省農業廳農業生產技術處編,河南主要綠肥作物栽培技術,河南人民出版社,1965.05,第65頁
  • 2.    劉勇民主編,維吾爾藥志 上 修訂版,新疆科技衞生出版社,1999.01,第400頁
  • 3.    褚天鐸,劉新保,汪洪等編著,簡明施肥技術手冊,金盾出版社,2009.02,第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