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藍衫

(漢語詞語)

鎖定
藍衫,漢語詞語,拼音是lán shān,意思是舊時八品、九品小官所穿的服裝 [1] 
中文名
藍衫
拼    音
lán shān
近義詞
患難之交
出    處
舊唐書·哀帝紀》

目錄

藍衫釋義

1、舊時八品、九品小官所穿的服裝。
2、明 清 生員所穿服裝。
3、客家女子的傳統服飾,又稱“大祹衫”。
其領口不翻起而在邊上加上滾飾,衣服上沒有太多紐扣,只有頸部和右肩往右扣;衣服開縫處都加上寬邊的滾飾,衣袖寬大舒適,袖口往上反捲,有長達20公分的“反袖口袋”,像一個身包,四周都可放東西,裏面有暗釦,所以東西不會往外掉。年輕婦女所穿的藍衫較華麗,會在胸前和袖子上再繡上蘭花一類的花草,叫做“蘭冠”。

藍衫出處

《舊唐書·哀帝紀》:“雖藍衫魚簡,當一見而便許升堂;縱拖紫腰金,若非類而無令接席。”
唐末五代•黃崇嘏《辭蜀相妻女詩》:“自服藍衫居郡,永拋鸞鏡蛾眉。”
金 王若虛 《病中》詩:“藍衫幾棄物,絳帳亦虛名。”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二回:“人家將來進了學,穿戴着簇新的方巾、藍衫,替我老叔子多磕幾個頭,就是了。” [1]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五回:“大抵青天碧海,不少峨眉見嫉之傷;誰知白袷藍衫,亦多鼠思難言之痛。”
上海方言説一個人有本事,會説“伊老藍衫格”,也就是因為舊時老百姓日常所見的小官員和有學問的人常常以藍衫為服裝的原因。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