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十字花科薺屬植物)

鎖定
薺(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k.),十字花科薺屬草本植物 [9]  全體通常無毛,莖呈直立狀態;基部生長葉片呈蓮座狀,基部小葉呈較長的羽毛狀;花序頂生及腋生,小花的花柄等長,花瓣呈白色的卵形;果實呈倒三角形或心狀三角形;花果期在4-6月。 [10]  薺菜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 [11] 
薺原產於中國,全國各地均有分佈或栽培。 [12]  要求冷涼和晴朗的氣候,耐寒性較強,對土壤的選擇不嚴,但以肥沃、疏鬆的土壤生長最佳。 [13]  薺菜分為板葉薺菜和散葉薺菜兩種。 [14]  薺繁殖方式是種子繁殖。 [15] 
薺藥用價值很高,被譽為“菜中甘草”,《名醫別錄》中記載薺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薺常用於治療產後出血、月經過多。薺菜的營養價值也很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14]  薺菜也叫“野菜”,是生活化的叫法,“薺菜”體現出文化性,中國兩部最古老的詩歌集《詩經·穀風》和《楚辭·悲回風》中都有薺菜的身影,以薺菜喻君子,以之表明君子志向高潔。薺菜象徵着不畏嚴寒、隱忍低調不張揚,諸多文人墨客為它作賦。民間一直流傳者農曆三月三吃薺菜花煮雞蛋的習俗。 [16] 
中文名
拉丁學名
Capsella bursa-pastoris (L.) Medik. [8] 
別    名
薺菜
菱角菜
地米菜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十字花目
十字花科
薺屬
命名者及年代
(L.) Medic.,1792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17] 

植物學史

薺菜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 [11] 

形態特徵

生活型:一年或二年生草本 [1] 
株:高(7)10-50釐米,無毛、有單毛或分叉毛。 [1] 
:莖直立,單一或從下部分枝。 [1] 
葉:基生葉叢生呈蓮座狀,大頭羽狀分裂,長可達12釐米,寬可達2.5釐米,頂裂片卵形至長圓形,長5-30毫米,寬2-20毫米,側裂片3-8對,長圓形至卵形,長5-15毫米,頂端漸尖,淺裂、或有不規則粗鋸齒或近全緣,葉柄長5-40毫米;莖生葉窄披針形或披針形,長5-6.5毫米,寬2-15毫米,基部箭形,抱莖,邊緣有缺刻或鋸齒。 [1] 
花: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果期延長達20釐米;花梗長3-8毫米;萼片長圓形,長1.5-2毫米;花瓣白色,卵形,長2-3毫米,有短爪。 [1]  [18] 
果:短角果倒三角形或倒心狀三角形,長5-8毫米,寬4-7毫米,扁平,無毛,頂端微凹,裂瓣具網脈;花柱長約0.5毫米;果梗長5-15毫米。種子2行,長橢圓形,長約1毫米,淺褐色。 [1] 
物候期:花果期4-6月。 [1] 

近種區別


枝葉
全體通常無毛,莖呈直立狀態;基部生長葉片呈蓮座狀,基部小葉呈較長的羽毛狀。
莖粗,直徑可達2釐米,中空,有分枝,具多數縱肋,有開展柔毛。基生葉心狀腎形或卵狀圓形。
花果
花序頂生及腋生,小花的花柄等長,花瓣呈白色的卵形;果實呈倒三角形或心狀三角形。 [1] 
總狀花序有多數花,成大圓錐花序;果梗細。 [19] 
圖片
薺
兩節薺 兩節薺

主要品種

生產上主要兩個品種:板葉薺菜和散葉薺菜。 [3] 
品種
特性
板葉薺菜
又叫大葉薺菜,粗葉頭。葉肥大而厚,葉緣羽狀缺刻淺,淺綠色,抗旱耐熱,易抽薹,不宜春播,產量較高,品質優良,風味鮮美。 [3] 
散葉薺菜
又叫細葉薺菜、碎葉頭、百腳薺菜。葉片小而薄,葉緣羽狀缺刻深,綠色,抗寒力中等,耐熱力強,抽薹晚,適於春秋兩季栽培、品質優良,香氣較濃,味極鮮美,但產量低,栽培少。 [3] 

生長環境

薺
薺生長在海拔30~100m的山坡、田邊及路旁。 [1]  薺屬耐寒蔬菜,喜冷涼濕潤的氣候,種子發芽適温為20-25℃,生長適温為12-20℃。氣温低於10℃,高於22℃時,生長緩慢,濕度高,品質差。薺對土壤要求不嚴,但是肥沃疏鬆的土壤能使其生長旺盛,葉片肥嫩,品質好。對土壤ph值要求為中性或微酸性 [4]  [20] 

分佈範圍

全世界温帶地區廣佈,在歐洲主要分佈於阿爾巴尼亞、安道爾、奧地利、白俄羅斯、比利時、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克羅地亞、塞浦路斯、捷克、丹麥、愛沙尼亞、法羅羣島、芬蘭、法國(法國大陸、科西嘉島)、德國、希臘(克里提、希臘大陸、東愛琴羣島)、匈牙利、冰島、愛爾蘭、意大利(意大利大陸、撒丁島、西西里島)、拉脱維亞、立陶宛、盧森堡、馬耳他、摩爾多瓦、黑山、荷蘭、北馬其頓、波蘭、葡萄牙(馬德拉、葡萄牙大陸)、羅馬尼亞、俄羅斯(中歐部分、東歐部分、加里寧格勒、北歐部分、西北歐部分、南歐部分)、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西班牙(巴利阿里、西班牙大陸)、斯瓦爾巴和揚馬延、瑞典、瑞士、土耳其(歐洲部分)、烏克蘭、英國(大不列顛、北愛爾蘭);在中國各省幾乎都有分佈。 [1-2] 

繁殖方法

薺繁殖方式是種子繁殖 [15] 
籽
多用於籽撒播法,在栽培畦內有較充足的底墒情況下撒種,如底墒不足,應播前澆透地塊造墒,種子撒播力求均勻,撒後淺耙、鎮壓,使土壤與種子密接,以利種子吸水,保證出苗。亦可先澆水,待水滲下後撒種,再覆細土1釐米,春播用種量11.25-15.00千克/公頃,薺種子有休眠期,當年的新種子不宜利用,因未脱離休眠期,播後不易出苗。 [4] 

栽培技術

種植季節

薺在中國長江流域可春、夏、秋3季栽培,春季栽培在2月下旬至翌年4月下旬播種,夏季栽培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播種,秋季栽培在9月上旬至10月上旬播種,如利用塑料大棚栽培,可於10月上旬至翌年2月上旬隨時播種。 [4] 

選地整地

種植地選擇排水良好、肥沃、雜草少的地塊,避免連作。播前施腐熟有機肥22.5-30.0噸/公頃,淺翻、耙細,做成平畦。 [4] 

田間管理

澆水:薺種子細小,易受土壤水分影響。在出苗前,一定要注意澆水保濕,澆水時間以早晨露水未乾時比較好,澆水要掌握“輕澆、勤澆”的原則,不能一次澆透,每隔1-2天澆一次。 [4] 
除草:薺植株矮小,往往雜草叢生,化學除草困難,影響薺品質,故管理中應經常中耕拔草,做到拔早、拔小、拔了,勿待草大壓苗。 [4] 
施肥:一般秋播後3-4天出苗-春播後6-15天出苗。當苗有2片真葉時,進行第1次追肥,施0.3%尿素液15噸/公頃,第2次追肥於收穫前7-10天進行。以後每收穫1次追肥1次,施肥濃度可適當提高。秋播薺的採收期較長,可追肥4次,每次施肥量同春播薺。 [4] 

採收管理

採收 採收
薺是分次採收的,每次採收時應採大留小,採留植株要均勻適當,早秋播種薺,在真葉10-13片時即可採收,約9月上旬供應市場,從播種到採收為30-35天,以後分期收穫4-5次,至翌年3月下旬採收結束,10月上旬播種的秋薺,隨着氣温逐步降低,生長變得緩慢,45-60天后才採收,以後可繼續採收2次,2月下旬播種的春薺,4月上旬採收供應市場,而4月下旬播種的,5月下旬採收,春播薺一般採收1-2次,產量18.0噸/公頃左右。 [4] 

留種方法

栽培薺需單獨建立留種田。留種田播種期以氣温降到25℃以下時為宜,一般長江中下游為10月上旬。播種宜稀,用種量11.25-15.00千克/公頃出苗後,要除去雜草和弱苗,以10釐米×12釐米株行距定苗。留種田應適當控制氮肥、增施肥和鉀肥(具體按當地測土配方施肥)。適時採收是薺菜留種的關健。當種英由青轉黃7-8成熟時,為採收適宜時期,應選在晴天10:00左右收割。曬種株1-2小時,再搓出種子,將種子晾乾。一般留種田可收種子750千克/公頃左右。好的種子呈橘紅色,色澤豔麗,可作為下一年的薺菜生產用種。 [4] 

病蟲防治

霜黴病 霜黴病
危害症狀:薺的主要病害,春播薺在6月因陰雨天較多,或在秋天連雨天氣,病害易大面積發生,其葉片往往感染霜黴病。 [4] 
防治方法:一是清溝理墒,防止田間積水,及時拔除雜草,使植株通風透光;二是初見發病時,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 [4] 
由於蚜蟲前期不易發現,當薺葉片發生皺縮時,蚜蟲危害已相當嚴重,葉片很快就會呈現綠黑色,以致失去商品價值,要定期檢查葉片背面,發現蚜蟲達到防治指標後要及時用10%蚍蟲啉800倍液,或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噴灑防治,另外,清除田間雜草,進行合理輪作,也是防治蚜蟲的有效措施之一。 [4] 

主要價值

營養價值

營養 營養
薺菜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被譽為“菜中甘草”,富含蛋白質、糖類、生物鹼、纖維素、礦物質等多種營養成分,以及人體所需要的多種氨基酸,如穀氨酸(2.74克/千克)、天冬氨酸(2.39克/千克)等,其中人體必需氨基酸含量佔總氨基酸含量的45.21%;另外,含有原兒茶酸、檸檬酸等多種有機酸,以鈣鹽、鉀鹽及鈉鹽形式存在的薺菜酸、蘋果酸、枸櫞酸、對氨基苯磺酸、延胡索酸;蔗糖、乳糖等多種糖類物質;布枯苷等多種含黃酮類物質;還含膽鹼、乙酰膽鹼、酪胺、馬錢子鹼等。 [7] 

藥用價值

薺菜歷來是藥食同源的蔬菜,有民諺“三月三,薺菜當靈丹”。《本草綱目》釋名為護生草,甘、温、無毒。薺菜花最早載於《備急千金要方》,歷代本草有所論述。藥理證實有興奮子宮、氣管與小腸平滑肌,縮短出血時間,擴張冠狀動脈,降壓,利尿,退熱,抗應激性潰瘍等作用。薺菜是“菜中甘草”,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促進腸道健康的同時,又有健胃消食、明目降壓等功效;其所含的登皮甙不僅能消炎抗菌,還能抗病毒、預防凍傷,對糖尿病和白內障病人也有療效。《名醫別錄》記載“主利肝氣,和中”。《日用本草》載“涼肝明目”。《本草綱目》記載“明目,益胃”。中醫實踐證明,其對痢疾、水腫、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經過多、目赤腫疼等有一定療效。現代科學研究也證明,薺菜酸確能縮短出血凝血的時間,有良好的止血作用。薺菜對大腸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有抑制作用。薺菜總黃酮具有較強的抗炎作用,是薺菜的主要抗炎成分之一。 [7] 
《名醫別錄》中記載薺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薺常用於治療產後出血、月經過多。薺菜的營養價值也很高,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有助於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14]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2年 ver 3.1)——無危(LC)。 [2] 

植物文化

人文背景

薺菜也叫“野菜”,是生活化的叫法,“薺菜”體現出文化性,中國兩部最古老的詩歌集《詩經·穀風》和《楚辭·悲回風》中都有薺菜的身影,以薺菜喻君子,以之表明君子志向高潔。薺菜象徵着不畏嚴寒、隱忍低調不張揚,諸多文人墨客為它作賦。 [16] 
薺菜美名遠揚,得力於歷代好美食的文人。魏晉南北朝時,便有若干《薺賦》問世。宋代的蘇東坡和陸放翁,現代的周作人、汪曾祺,前後接力,眾口一詞為薺菜唱讚歌。陸游曾吟《食薺十韻》,蘇軾則有《與徐十二書》:“今日食薺極美……雖不甘於五味,而有味外之美,其法取薺一二升許,淨擇,入淘米三合,冷水三升,生薑不去皮,捶兩指大同入釜中,澆生油一硯殼,當於羹面上……不得入鹽醋,君若知此味,則陸海八珍,皆可鄙厭也”。明人滑浩的《野菜譜》:“江薺青青江水綠,江邊挑菜女兒哭,爺孃新死兄趁熟,止存我與妹看屋”,卻多多記錄了同為食薺的人間辛酸史。 [5] 

民間風俗

農曆三月初三,南京有“三月三,薺菜花煮雞蛋”的習俗。據説三月三吃薺菜花煮雞蛋的傳統,來源於2000多年前的古老節日——上巳節。古時這一天要舉行重要儀式以消災辟邪,祈求吉祥平安。 [6] 
民間歷來有薺菜崇拜,百姓認為春天食用薺菜,應時而食,可以驅邪明目,吉祥而健身。所以,江南甚至還有農曆三月三為薺菜生日的説法, [5] 
參考資料
  • 1.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2.    Capsella bursa-pastoris  .iucnredlist
  • 3.    張輝.薺菜栽培技術[J].現代化農業,2003,(第5期): 17-18
  • 4.    劉建平. 薺菜的特徵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J]. 現代農業科技, 2010(10):2
  • 5.    何頻. 一種薺菜兩樣情[J]. 中外書摘, 2015(6):2
  • 6.    農曆三月三:今天別忘了用薺菜花煮雞蛋  .新浪網[引用日期2016-02-12]
  • 7.    顧雪明,袁春新,程玉靜,吳海燕,王系朦,陳建軍,管冬梅,邱曉峯.芻議特色蔬菜薺菜的價值及其研究意義[J].蔬菜,2020(06):30-35
  • 8.    薺 Capsella bursa-pastoris|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3-04]
  • 9.    薺 Capsella bursa-pastoris|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8]
  • 10.    孩子必須知道的藥用植物[M]. 2021
  • 11.    王張應著. 草色遙看[M]. 2019
  • 12.    薺菜的用法  .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引用日期2023-03-08]
  • 13.    張立秋,尹淑霞主編. 我國典型城市生活垃圾衞生填埋場生態修復優勢植物圖冊[M]. 2011
  • 14.    尹德輝,楊援朝,郭教禮. 中醫飲食養生[M]. 2017
  • 15.    李建軍,李英強,丁世民主編. 中國北方常見雜草及外來雜草鑑定識別圖譜[M]. 2012
  • 16.    張律,朱成著. 龍游鄉味[M]. 2018
  • 17.      .IUCN[引用日期2023-03-23]
  • 18.    杜巍主編.身邊的草木[M].武漢出版社數字出版中心,2019.9:7,
  • 19.    兩節薺 Crambe kotschyana  .|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3-08-09]
  • 20.    李沛瓊、李勇藏 主編.《深圳植物誌第二卷》中國林業出版社,2010年09月:第109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