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漢字)

鎖定
薤,漢語二級字 [1]  讀作薤(xiè),1、〔薤露〕古代輓歌名。2、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鱗莖,鱗莖和嫩葉可食 [2] 
中文名
拼    音
xiè
部    首
五    筆
AGQG
倉    頡
TMNM
鄭    碼
EAKA
筆    順
橫豎豎橫撇折捺豎橫橫橫豎橫橫橫橫
字    級
二級(6049) [1] 
總筆畫
16
注    音
ㄒ一ㄝˋ
異體字
韰 䪥
結    構
上下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薤xiè(ㄒ一ㄝˋ)
1. 〔~露〕古代輓歌名。
2.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有鱗莖,鱗莖和嫩葉可食。 [4]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xiè
〈名〉
一種蔬菜類植物,名為亞實基隆葱 [scallion]它形成粗的基部,由於病害或昆蟲襲擊或不利的環境條件而沒有正常的球莖 [3] 
又不食酸薤野菜。——《宛如釣》 曹操——《 薤露行》。

古籍釋義

唐韻》胡介切《正韻》下戒切,𠀤音械。《説文》菜也。《爾雅·釋草》薤,鴻薈。《注》薤,似韭之菜也。《禮·內則》切葱若薤,實諸醯以柔之。《儀禮·士相見禮》注:葱薤之屬,食之止卧。
簟名。《韓翃詩》薤葉照人呈夏簟。
《古樂府·薤露行》。
韻補》胡計切,音系。《魏文帝·塘上行》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莫以魚肉賤,棄損葱與薤。

音韻方言

國際音標 ɕiɛ˥˧ 唐代讀音 hæ̀i日語讀音 RAKKYOU韓語羅馬 HAY現代韓語 해
客家話 [客英字典] hai5 [海陸腔] hai6 kieu1 kieu5 [梅縣腔] hai5 [台灣四縣腔] hai5 kieu1 kieu5粵語 haai6潮州話 hai6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