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薜蘿

鎖定
薜蘿,漢語詞語,讀音為bì luó,基本意思為薜荔和女蘿,出自《楚辭·九歌·山鬼》。
中文名
薜蘿
拼    音
bì luó
釋    義
薜荔和女蘿
出    處
《楚辭·九歌·山鬼》

目錄

薜蘿解釋

1、薜荔和女蘿。兩者皆野生植物,常攀緣于山野林木或屋壁之上。後藉以指隱者或高士的衣服。
2. 借指隱者或高士的住所。

薜蘿出處

①《楚辭·九歌·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王逸 注:“女蘿,兔絲也。言山鬼彷彿若人,見於山之阿,被薜荔之衣,以兔絲為帶也。”
②《南齊書·高逸傳·宗測》:“量腹而進松術,度形而衣薜蘿。” [1] 
③唐·張喬 《送陸處士》詩:“若向仙巖住,還應著薜蘿。”
④明·宋濂《看松庵記》:“松上薜蘿紛紛披披,橫敷數十尋,嫩綠可咽。”
⑤宋 葉適 《送陳壽老》詩:“老窮望絕華軒過,其誰幽尋穿薜蘿!”
①南朝·梁·吳均與顧章書》:“僕去月謝病,還覓薜蘿。”
②唐·韓偓雪中過重湖信筆偶題》詩:“道方時險擬如何,謫去甘心隱薜蘿。”
③清·黃遵憲 《歲暮懷人詩》之二:“十年冷署付蹉跎,歸去空山卧薜蘿。”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