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薛春紀

鎖定
薛春紀, [1]  ,1962年生,陝西眉縣人,教授,地學專家、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國地質大學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為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人選,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礦牀地球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應用地球化學委員會委員,完成了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科技攻關等項目,主要研究方向是地質流體與成礦、礦牀地球化學、資源信息系統與資源經濟、遙感技術應用等。
中文名
薛春紀
出生日期
1962年
畢業院校
西北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職    業
教師
出生地
陝西眉縣
職    務
中國地質大學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職    稱
教授

薛春紀人物經歷

薛春紀學習經歷

1979~1983年 西北大學岩石礦物學專業學士
1986~1989年 西北大學礦牀學專業碩士
2001年在中國地質科學院博士後研究,合作導師為陳毓川院士

薛春紀工作經歷

1983~1998年在原西安地質學院地質系從事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
1992年被原地質礦產部破格晉升為副教授
1998年晉升為教授
1999—2001年在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學博士後流動站完成博士後研究
2001年被遴選為博士生導師
2001年4月至2005年在長安大學資源學院從事教學、科研及管理工作,先後擔任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系主任。長安大學資源學院副院長、國土資源部成礦作用及其動力學開放研究實驗室主任
2006年,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任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薛春紀成就榮譽

薛春紀研究成果

在南秦嶺造山帶盆地充填內發現多類熱水沉積岩,他並列於水成沉積序列建立起盆地熱水沉積序列,認識到盆地演化過程中的幕式流體活動對貴重—有色金屬礦牀形成的不同作用,建立了大陸邊緣伸展盆地成礦模式,得到工業部門的肯定和廣泛應用。
在新疆覺羅塔格區域成礦研究工作中,將區域礦產與國外火山岩區巨型成礦帶進行對比,正確把握了東天山區域貴重-有色金屬礦化組合關係和勘查方向,研究組先後發現了西灘、西鳳山、大東溝、白乾湖等一批金、銅礦牀(點),產生了顯著經濟效益,促進了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薛春紀承擔項目

在秦嶺主持的研究項目有若干新發現,“首次提出了熱水沉積環境和同生熱水蝕變與沉積概念,填補了沉積學研究空白,具有開創性意義”(引自以劉寶珺為主任的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證書),研究成果“已得到勘查部門的證實與肯定,有關秦嶺沉積岩型金礦化金初始富集的認識對確立秦嶺泥盆紀世界級金礦帶地位起到關鍵性作用,產生了良好社會經濟效益”。
在北祁連主持的研究,改變了多年來的傳統認識,提出鏡鐵山鐵礦牀的“海底噴流沉積”新認識,明確指出F10斷裂的同生性質及對銅礦化的控制,為在鐵礦區銅礦體的發現與勘探指明瞭方向,就此為勘探部門節約銅礦勘探費用1800萬元(冶金部西北地勘局統計),沿F10斷裂發現和勘探的銅礦牀已達到中型規模,成為酒泉鋼鐵集團這個國營老企業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東天山主持和參加的項目及時把東天山康古爾古火山與美洲東海岸及西南太平洋諸島弧的近代火山比較,受年輕火山成因金礦牀組合關係啓發,注重多類型金礦化組合系列研究,以提高找礦效果,結果我們先後發現了西灘、大東溝、西鳳山、紅石崗、鹼水坡等不同成因類型金礦牀(點),其中西灘自1992年投入採選至今,年平均利潤1400萬元,為確立康古爾塔格金礦帶做出了應有貢獻。
在承擔新疆北部主要斑岩銅礦帶研究工作中,產學研密切結合,在系統分析研究中亞-蒙古成礦域斑岩型銅礦不同於環太平洋成礦域和特提斯-喜馬拉雅成礦域成礦學特徵的基礎上,選擇北準噶爾哈臘蘇-卡拉先格爾礦帶投入大量大比例尺地質草測、正測和修側、遙感礦化蝕變信息提取和查證、中-大比例尺化探數據挖掘和異常篩選、大比例尺頻率域激發極化法深度掃面等定位找礦工作,新發現多處銅礦點和礦致異常體,並已得到勘探工程驗證,為礦帶斑岩銅礦勘探指明瞭方向,估算出銅金屬預測資源量275萬噸。

薛春紀主要著作

薛春紀專著

薛春紀著《秦嶺泥盆紀熱水沉積》. 西安: 西安地圖出版社,1997.
薛春紀,祁思敬,隗合明主編《基礎礦牀學》. 北京: 地質出版社,2006(第一版),2007(第二版).
吳淦國,董連慧,薛春紀等著《新疆北部主要斑岩銅礦帶》. 北京: 地質出版社,2008.
陳毓川,薛春紀,張長青主編《主攻深部挺進西部放眼世界:第九屆全國礦牀會議論文集》. 北京: 地質出版社,2008.
陳毓川,毛景文,薛春紀主編《礦牀學研究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新機遇與新挑戰: 第八屆全國礦牀會議論文集》. 北京: 地質出版社,2006.
楊建民,張玉君,鄧剛,薛春紀等著《天山銅礦帶找礦靶區優選》. 北京: 地質出版社,2008.
王登紅,陳毓川,徐珏,鄒天人,薛春紀,羅君烈,駱耀南著《中國新生代成礦作用》. 北京: 地質出版社. 2005.
湯中立,錢壯志,任有祥,曾章仁,烏介人,薛春紀,李文淵,於鳳池著《中國古生代成礦作用》. 北京: 地質出版社. 2005.
薛春紀教授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共發表論文50多篇,有6篇被SCI收錄,2篇被E工收錄,獨立出版專著一部,合作出版專著二部,獲得省部級科學技術二等獎兩項,省部級科學技術三等獎一項,為第二屆陝西青年科技獎獲得者。
薛春紀教授主持兩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的研究工作,承擔兩項國家973項目課題研究、兩項十五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專題研究和一項中國地質調查局重點科技項目,指導博士研究生9名,碩士研究生7名。

薛春紀學術論文

1Xue Chunji,Chen Yuchuan,et al. 2003. Geology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helium,neon,xenon and
metallogenic age of the Jinding and Baiyangping ore deposits,northwest Yunnan,China.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46⑻:789-800.
2Xue Chunji,Liu Shuwen,Chen Yuchuan,Zeng Rong,Zhao Shihua. 2004. Giant mineral deposits and
their geodynamics setting in the Lanping Basin,Yunnan,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78⑵:
368-374.
3Xue Chunji,Wang Denghong et al,2000,Helium,Argon,and Xeno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Ore-forming
Fluids in Jinding-Baiyangping Polymetallic Deposits,Yunnan,SW-China,Acta Geologica Sinica,74
⑶: 521-528.
4Xue Chunji,Jiang Shaoyong and Li Yanhe,1997,Mineral Chemistry and Boron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Tourmaline from the Devonian Metallogenic District of Shanyang-Zhashui,Eastern Qinling,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16⑶: 248-255.
5Xue Chunji,Rong Zeng,Shuwen Liu,Guoxiang Chi,and Hairuo Qing. 2005. A Review of the Geologic,
Fluid Inclusion and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Jinding Zn-Pb Deposit,Western Yunnan,
China. Ore Geology Review,(in press)
6Xue,C.J.,Zeng,R.,Liu,S. W.,Chi,G.,Qing,H.,2005. Mineralization stages and fluid processes
in the giant Jinding deposit,weastern Yunnan,China. In: Jingwen Mao and Frank P. Bierlein.
Mineral Deposit Research: Meeting the Global Challenge. Berlin: Springer,Vol. 1: 203-206.
7Wei Heming,Xue Chunji,and Wu Wenkui. 2000,Metallogenic series and their evolution in Western
Tianshan,Xinjiang,NW-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Arid Land Research. 12⑷: 325-328.
8Chen Jiangfeng,Yu Gang,Xue Chunji,Qian Hui,He Jianfen,Xing Zhi and Zhang Xun.2005,Pb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lead,zinc,gold and silver deposit clustered region,Liaodong rift zone,
northeastern China. Science in China (Ser.D). 48⑷:467-476.
9Shao-Yong Jiang,M R Palmer and Chun-Ji Xue et al,1994,Halogen-rich scapolite-biotite rocks from
the Tongmugou Pb-Zn deposit,Qinling NW-China: Implications for the ore-forming processes,
Mineralogical Magazine,Vol. 58,543~552.
10Jiang S-Y,Palmer M R,Li Y-H,Xue C-j. 1995,Chemical compositions of tourmaline in the Yingdongzi-
Tongmugou Pb-Zn deposits,Qingling,China: implications for hydrothermal ore-forming processes.
Mineralium Deposita,30: 225-234.
11Jiang Shao-Yong,M R Palmer,Yan-He Li and Chun-Ji Xue,et al,1996,Ba-rich micas from the
Yindongzi-Daxigou Pb-Zn-Ag and Fe deposit,Qinling,NW-China,Mineralogical Magazine,Vol. 60:
433~445.
12Chi,G.,Qing,H.,Xue,C.,Zeng,R.,2005. An Overpressured fluid system associated with the giant
sandstone-hosted Jinding Zn-Pb deposit,western Yunnan,China. In: J. Mao and F. P. Bierlein
(Eds.),Mineral Deposit Research: Meeting the Global Challenge. Springer,Berlin,Vol. 1,93-96.
13薛春紀,陳毓川,楊建民等.2003.滇西北金頂和白秧坪礦牀:地質和He,Ne,Xe同位素組成及成礦時代.中國科學(D輯),33⑷:315-322.
14薛春紀,陳毓川,楊建民等.2002.滇西北蘭坪鉛鋅銀銅礦田含烴富CO2成礦流體及其地質意義.地質學報,72
⑵:102~116.
15薛春紀,蔣少湧,李延河.1997.東秦嶺泥盆紀山陽-柞水成礦區電氣石礦物化學和硼同位素組成,地球化學,26
⑴: 36-44.
16薛春紀,陳毓川,高景剛等.2004. 中國沉積成礦成藏基本事實和系列類型. 礦牀地質.23: 153-158.
17薛春紀,陳毓川,楊建民等.2002.滇西蘭坪盆地構造體制和成礦背景分析.礦牀地質.21⑴:36~44.
18薛春紀,陳毓川,楊建民等.2002.金頂鉛鋅礦牀地質-地球化學.礦牀地質,21⑶: 270~277.
19薛春紀,陳毓川,路遠發等.2003.遼東青城子礦集區金銀成礦時代及地質意義.礦牀地質,22⑵: 177-184.
20薛春紀,劉淑文,王 濤,李 英,朱華平.2004.南秦嶺下古生界鉛鋅礦牀成礦環境.見劉建明等編著:礦牀學理論與實踐.北京:科學出版社,58-67.
21薛春紀,劉淑文,馮永忠,李 強,王 濤.2005.南秦嶺下古生界熱水沉積成礦地球化學.地質通報.24(9-10):
22薛春紀,姬金生,張連昌等,1997,北祁連鏡鐵山海底噴流沉積鐵銅礦牀,礦牀地質,16⑴:22-30
23薛春紀,姬金生,楊前進,2000,新疆磁海鐵(鈷)礦牀次火山熱液成礦學,礦牀地質,19⑵: 154-164.
24薛春紀,姬金生,張連昌等,1996,鏡鐵山鐵銅礦牀熱液沉積地球化學研究,成都理工學院學報,23: 1-7.
25薛春紀,王登紅,楊建民,陳毓川,1999,蘭坪金頂-白秧坪成礦流體中發現地幔He——地幔流體成礦證據,地球學報,20: 501-507.
26薛春紀,馬國良,1993,東秦嶺泥盆紀成礦海盆中一種(準)同生熱水蝕變巖研究,礦物岩石,13⑴: 25-32.
27薛春紀,1991,銀洞子似碧玉巖的海底熱液沉積特徵研究,礦物岩石,11⑵: 31-40.
28薛春紀,隗合明,馬國良等,1990,秦嶺鳳太礦田硅巖及與成礦關係,見李朝陽主編《中國科學院礦牀地球化學開放研究實驗室年報》,貴陽:貴州科學技術出版社。
29薛春紀,朱文戈,1990,秦嶺東段泥盆系中鈉長石巖的發現及意義,西安地質學院學報,12⑷: 1-9.
30薛春紀,1990,海底熱液沉積岩及識別標誌,見中國科學院礦牀地球化學開放研究實驗室主編《礦牀地質與礦牀地球研究新進展》,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
31薛春紀,1990,沉積岩中海底熱液沉積礦牀岩石學方法,見中國科學院礦牀地球化學開放研究實驗室主編《礦牀地質與礦牀地球化學研究新進展》,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
32薛春紀,祁思敬,梁文藝等,1989,東秦嶺中泥盆世成礦海盆中一類特殊岩石——方柱黑雲巖,西安地質學院學報,11卷1期。
33薛春紀,馬國良,1991,秦嶺泥盆紀熱水沉積環境和海底熱液沉積岩,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通訊,1期.
34薛春紀,馬國良,1998,秦嶺泥盆紀硅質岩的硅、氧同位素研究,西安工程學院學報,20卷1期。
35薛春紀,祁思敬,1996,南秦嶺主要類型熱水沉積岩的REE地球化學,西安地質學院學報,18⑶: 21-27.
36薛春紀,祁思敬,1995,對南秦嶺海底熱液沉積若干基本問題的思考,西北地質,16⑷: 307-316.
37薛春紀,祁思敬,1995,南秦嶺泥盆紀同生熱水沉積環境的沉積學及地球化學信息,西北地質,16⑷: 317-322.
38薛春紀,1990,沉積岩中熱水沉積礦石岩石學,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通訊,4: 37-44.
39薛春紀,祁思敬,鄭明華,劉建明,2000,熱水沉積研究及相關科學問題,礦物岩石地球化學通報,19卷,3期
40薛春紀,姬金生,1995,東天山康古爾金礦帶金礦牀基本類型及成礦規律,西北地質,16卷4期。
41薛春紀,姬金生,張連昌,豐成友,1999,東天山西灘金礦牀Rb-Sr、U-Pb年齡,西安工程學院學報,21卷4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