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蕾莉與馬傑農

(波斯詩人內扎米著中古長篇敍事詩)

鎖定
《蕾莉與馬傑農》是波斯詩人內扎米著中古長篇敍事詩,著於1188年。 [1] 
《蕾莉與馬傑農》是內扎米成熟時期的作品,傳入歐洲以後,被喻為“東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該部愛情敍事詩的故事雛形是一段阿拉伯傳説,略同於中國的《梁山伯與祝英台》。男主人公葛斯與女主人公蕾莉自幼同窗學習,彼此愛慕,產生了愛情。但是,這對青年純潔的愛情有悖於當時傳統的倫理道德觀念。蕾莉的父親得知他們相愛之後便把蕾莉接回家,不許她再與葛斯來往。葛斯痛不欲生,日夜在蕾莉住處徘徊,以至有時喪失理智,人稱“馬傑農”(瘋人)。他父親愛子心切,到蕾莉家求婚,蕾莉的父親以其喪失理智為理由而拒絕,又怕夜長夢多,匆匆把女兒嫁給一個富人。蕾莉嫁後,堅決不與丈夫同房,一心想念馬傑農。馬傑農流落到荒山,與野獸為伍。其間,這兩位戀人曾託人傳書傾訴衷情。一次,蕾莉約馬傑農來相會。但是她見馬傑農一陣清醒,一陣糊塗,已無法再敍舊情。蕾莉終於在一個蕭瑟的秋日含恨死去。馬傑農聞訊前來奔喪,在蕾莉墓上痛哭,再也沒有起來。後人同情這雙雙死去的戀人,把他們的墓地修建成園林,供人憑弔瞻仰。 [2] 
作品名稱
蕾莉與馬傑農
外文名
Лейли и Меджнун
作品別名
萊伊麗和馬季農
作    者
(波斯)內扎米
創作年代
1188年
文學體裁
長篇敍事詩
字    數
197千字

蕾莉與馬傑農內容簡介

《蕾莉與馬傑農》是一部全長7132行的敍事詩,除序詩和對兒子的勸喻兩個部分外,共分為49章,每章有題。序詩寫了詩人的抱負。馬傑農本名葛斯,是阿梅利族酋長之子,在其墜入情網時,神志癩狂,青年朋友們叫他馬傑農,意為瘋人;蕾莉,另一部族酋長之女,臉龐長得像月亮一樣美麗,是一顆未鑽孔的珍珠。敍事詩則是描寫這對青年的愛情悲劇。馬傑農和蕾莉同在一座學校唸書,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二人同心,兩情相依,萌生的愛情猶如一杯烈酒。由於流言蜚語,蕾莉被迫退學,一對情人活活被拆散。馬傑農滿懷憂傷,淚水不斷,獨自對着清風,斷續地唱着悽婉的情歌,不時在蕾莉的住地徘徊。馬傑農的父親帶着族人為兒子到蕾莉家中求婚,由於他傲慢自負,口出狂言,遭到蕾莉父親的拒絕。馬傑農痛苦萬分,像野人一樣在高山荒郊中狂奔攀登,決心以生命殉情。在馬傑農神志一天天紊亂時,其父就帶他去麥加朝覲,以求神消災,可是無濟於事,馬傑農仍留宿山野崖洞。蕾莉也日夜思念馬傑農。一日,蕾莉在園中游玩時,被富豪之子伊本·薩拉姆看見,伊本·薩拉姆立即派人求親。在伊本·薩拉姆低聲下氣、苦苦哀求之下,得到了蕾莉父母的允許,伊本·薩拉姆欣喜萬分。
與此同時,馬傑農漫無目的地追逐着荒野中的獸羣,身體虛弱,毫無一點力氣。一位名叫努法爾的義士在狩獵中收留了馬傑農,併為他出兵蕾莉家族,兩次征戰,互有傷亡,未達目的。不久,蕾莉被迫嫁給伊本·薩拉姆。但她以死相誓,不與同房,伊本·薩拉姆只得讓她保持自由。馬傑農得知蕾莉出嫁,更加不堪,喪失理智,精神恍惚。老父苦口相勸,馬傑農仍不願回家。父親憂傷滿懷,不久逝去。馬傑農因為父親的去世,更加悲傷,人性在他的身上絲絲泯滅,性情變得更加粗野,像一頭野獸在荒野中棲息,竟儼如百獸之王。蕾莉在其丈夫死去之後,也憂傷而死。馬傑農得知,五內俱焚,直奔蕾莉墳墓,流淚痛哭,百獸圍成一圈,不讓人們接近,直至馬傑農死去。一年以後,馬傑農的屍體只剩下一付骨架時,百獸才散走。人們把他的屍骨同蕾莉合葬,後來成為戀人憩息盤旋之地。 [1] 

蕾莉與馬傑農作品目錄

譯者前言
序詩
詩人對兒子穆罕默德·內扎米的勸喻
第一章 故事的開端
第二章 蕾莉與馬傑農相愛
第三章 馬傑農的愛情
第四章 馬傑農去看望蕾莉
第五章 馬傑農的父親去蕾莉家求婚
第六章 馬傑農哭情
第七章 父親帶馬傑農去朝麥加
第八章 馬傑農的父親得知蕾莉部落的意圖
第九章 父親對馬傑農的規勸
第十章 馬傑農對父親的回答
第十一章 蕾莉的情思
第十二章蕾 莉遊果園
第十三章 伊本·薩拉姆向蕾莉家求親
第十四章 努法爾與馬傑農相遇
第十五章 馬傑農對努法爾口出怨
第十六章 努法爾與蕾莉部族開戰
第十七章 馬傑農與努法爾反目
第十八章 努法爾再次進攻
第十九章 馬傑農搭救小鹿
第二十章 馬傑農釋放牡鹿
第二十一章 馬傑農對烏鴉抒懷
第二十二章 老婦人把馬傑農帶到蕾莉家的帳篷前
第二十三章 父親把蕾莉嫁給伊本·薩拉姆
第二十四章 伊本·薩拉姆迎娶蕾莉到家
第二十五章 馬傑農得知蕾莉出嫁
第二十六章 馬傑農對蕾莉口出怨言
第二十七章 馬傑農的父親去探望兒子
第二十八章 馬傑農對父親的回答
第二十九章 馬傑農與父親訣別
第三十章 馬傑農得知父親已死
第三十一章 馬傑農與野獸為伍
第三十二章 故事
第三十三章 馬傑農向至高無上的真主祈禱
第三十四章 馬傑農接到蕾莉的信
第三十五章 蕾莉給馬傑農的信
第三十六章 馬傑農給蕾莉的回信
第三十七章 舅舅薩利姆·阿梅利看望馬傑農
第三十八章 故事
第三十九章 馬傑農與母親會面
第四十章 馬傑農得知母親去世
第四十一章 蕾莉請馬傑農來相會
第四十二章 馬傑農為蕾莉唱詩
第四十三章 薩拉姆·巴格達迪結識馬傑農
第四十四章 馬傑農對薩拉姆的回答
第四十五章 蕾莉的丈夫伊本·薩拉姆之死
第四十六章 秋季到來和蕾莉之死
第四十七章 馬傑農痛哭蕾莉
第四十八章 馬傑農死在蕾莉墓前
第四十九章 馬傑農的族人得知他已死去 [5] 

蕾莉與馬傑農創作背景

據詩人在該作品的序詩中寫道,他是應自己故鄉的席爾旺地區(今阿薩拜疆)國王之請,把一個古老的愛情故事寫成該部長篇敍事詩的。序詩中寫道:詩人正信手拈鬮,意在占卜吉凶時,一顆流星掠過蒼穹,意識到自己即將時來運轉了。果然,席爾旺國王阿赫斯坦派來了使者,傳達王命,請他這個“詩壇上的聖手”運用其生花之妙筆,寫一曲歌頌馬傑農和蕾莉愛情的長詩。詩人接受王命,立志寫出沒有敗筆的,“每聯詩句都象串串珍珠放射光輝”的稀世之作。經過醖釀,果然“詩句泉水般湧”,八千餘行長詩,一揮而就。詩人敍述其寫作情況時,這樣寫道:“這總共四千餘聯詩句,用了不到四個月就寫完。若不是其他瑣事纏身,寫完它只消十四個夜晚。這美女的姿容早已交口傳遍,如今打扮得更加動人嬌豔。打扮好這美人嬌豔的容顏,就在陰曆五月的最後一天。年代也要記載得清清楚楚,正當五百八十四這個年度。”所謂“五百八十四”是指回歷,即公元1188年。 [1] 

蕾莉與馬傑農人物介紹

  • 葛斯(馬傑農)
馬傑農,原名葛斯(有些譯著為蓋斯),是阿梅利族酋長之子。在學堂與一女同學蕾莉相愛。但他們的愛情違反了傳統的道德觀念,受到時人反對。蕾莉被其家人接回家,兩人相思成疾。葛斯精神失常,成為瘋子(馬傑農在阿拉伯語中意即“瘋人”)。並流落荒野,與百獸為伍。蕾莉死後,馬傑農在蕾莉墳前流淚痛哭,百獸圍成一圈,不讓人們接近,直至馬傑農死去。 [1]  [3]  [2] 
  • 蕾莉
蕾莉,另一部族酋長之女。蕾莉與馬傑農同在一座學校唸書,青梅竹馬,兩情相依。蕾莉的父親得知他們相愛之後便把蕾莉接回家,看管在家裏的,並將她嫁給了一個富人。蕾莉嫁後,堅決不與丈夫同房,一心想念馬傑農。最終鬱悒而死。 [1]  [2] 

蕾莉與馬傑農作品鑑賞

蕾莉與馬傑農主題內容

《蕾莉與馬傑農》是一個愛情悲劇故事,在描寫馬傑農和蕾莉二人真誠愛情的基礎上,重點在於揭示他們愛情悲劇的痛苦和根源。在封建社會中,這一對相互愛慕、一往情深的戀人,是沒有婚姻自由的。蕾莉被迫從學校回家,由父親包辦,嫁給一個素不相識的男子,鬱悒而死。直到臨死之前,她才敢向母親吐露自己心中的秘密:“我受盡了折磨,這算什麼愛情?!我受盡了煎落,這算什麼人生?!”這是對封建婚姻制度的血淚控訴,這是一個追求愛情自由而慘死者的呼號。
長詩的重要章節是描寫馬傑農失去愛情的悲慘情景。他流落荒野,與百獸為伍,反映了他同這個社會習俗的格格不入,以至反叛,同時也反映了他個人力量的軟弱。他無力擺脱社會的束縛,但他的死,也是對封建社會禮教的抗議。 [1] 

蕾莉與馬傑農藝術特色

該長詩的藝術特色在於大量利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廣泛使用了生動形象的比喻和反覆重疊的排比句式,達到了渲染氣氛,烘托主題,描繪人物,推進情節的目的。如寫到主人公相愛,詩人着意描繪了朝陽升起和黎明景色,使人產生無限希望和光明的憧憬。被看管在家裏的蕾莉思念馬傑農,信步走到果園,出現在她眼前的是繁花似錦的陽春景色,反襯了她心頭的煩惱。蕾莉受盡折磨,離開人世時是一個蕭瑟的秋日。對馬傑農棲身曠野的描寫更是刻意求工,寓意深刻。這個被逼瘋了的人竟然跑到荒山野嶺去與獸類為伍,反而感到心情平靜,這是明顯告訴讀者,人世比獸羣還要殘酷無情。馬傑農在曠野荒山的生活環境,通過他父親、舅父、母親及過路人的觀察一次次呈現在讀者面前,如同一組電影特寫鏡頭反覆出現,一次次加深觀眾的印象。
比喻也是這部長詩的重要藝術手法。生動形象的比喻與誇張,為長詩增添了絢爛的色彩和感人的力量。如第三章開始部分以一系列比喻描寫馬傑農的痛苦心情之後,接下去是馬傑農對蕾莉的傾訴:“若不是胸中燃燒着對你的愛情之火/為你而流的淚早已把我淹沒。/若不是眼中為心上人而流的淚/憂傷之火早已把我焚燒成灰。/看那光照寰宇的烈焰/是我焦心的嘆息把它點燃。”這種比喻貼切奇妙,上下句互相關照,既是奇特的誇張,又令人感到有合理成分。愛情之火與痛苦的泊互相映照,形象瑰麗地表現出愛的熾烈和痛苦的深沉,維妙維肖地傳達了馬傑農的心境。而太陽的光焰竟是這位情人的焦心嘆息所引燃,可見他痛苦到了撼動天地的程度。
類似的手法在長詩中俯拾即是,如把馬傑農痛苦的心比作悸動的水銀,突出表現其憂傷顫抖的狀態。另一處則把他的心比作兩半裂開的石榴,鮮明地描繪出他的“被撕裂的胸懷,把流不盡的淚比作睫毛上倒懸的江河,把這對戀人的真摯的愛情比作“初升的明月”,“太陽的光芒”,“清香四溢的麝香”等等。
在該部長詩中,每當人物心潮起伏的時刻或命運轉折的關頭,隨着情節高潮的形成往往出現一系列排比句,以渲染氣氛、烘托感情。全詩中的最後的高潮,蕾莉臨終與母親訣別時的一組排比句,可以作為代表。當蕾莉意識到即將離開人世時請母親再擁抱她一次,接下去是:“當我萬念俱灰、魂斷身亡、/魂斷身亡,心上人不在身旁。/為我描眉的眉黛要心上人的一路風塵,/着青戴孝要的是他的一顆痴心。/滴灑的香水要用他的兩行熱淚。/薰香的香料要他的滿腹悲辛。/點綴遺體的黃花要他憔悴的顏面。/防腐的妙藥要他的嘆息呻吟。”這段詩句的感人之處在於詩人把阿拉伯民族為死者入殮的風俗禮儀與想象中馬傑農奔喪的悽慘情狀和哀傷心境巧妙結合在一起。馬傑農的僕僕風塵、哀傷的心境和憔悴的顏面都化為蕾莉描眉的眉黛、防腐的藥物和點綴遺體的黃花。蕾莉生前不能與情人聚首,希望死後心上人陪伴她。這裏主觀想象與客觀實際交織在一起,眼前的現實與來日出情景高度結合。不僅充分體現了詩人的藝術才能和駕馭語言的技巧,而且通過這些巧妙的詩句收到了着意刻畫人物,深化主題的效果。 [2] 

蕾莉與馬傑農作品影響

該長詩在波斯文學發展史上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對後世影響很大。波斯中古最後一位著名詩人賈米為應和內扎米的《五卷詩》,寫了《七寶座》,其中之一是同名的《蕾莉與馬傑農》。 [1] 

蕾莉與馬傑農作品評價

北京大學教授、中國外國文學研究會理事張鴻年:“在寫作技巧上還應指出的是內扎米這首長詩採用説唱的方式一段一段寫,並且很注意音韻,使全詩通俗易懂,適於朗讀。這樣就把高度的詩歌藝術與説唱藝術熔為一爐,使這部偉大著作更加光彩奪目,它不但是詩歌創作的典範,而且也是説唱文學的典範,被人認為是詩中之冠”。 [1] 

蕾莉與馬傑農出版信息

《蕾莉與馬傑農》著於1188年。該詩集早已被譯成各種文字。1984年,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出版了長詩的全譯本,譯者張鴻年,書前有譯者前言,對詩人和該作品都作了介紹。另有1988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盧永的譯本。 [1] 

蕾莉與馬傑農作者簡介

內扎米(1141—1209),波斯詩人。生於阿塞拜疆甘賈(今蘇聯基洛瓦巴德附近)。除朝覲和到大不裏土作過一次短暫旅行外,一生都在甘賈度過。早年寫過抒情詩,得到宮廷人土讚賞。內扎米是波斯文學史上伊拉克體的代表詩人。他屬於伊斯蘭教遜尼派,學識淵博,對神學有較高造詣,精通阿拉伯語。他的主要作品是《五卷詩》,即《秘密寶庫》(1173—1180)、《霍斯陸和西琳》(1181)、《蕾莉與馬傑農》(1188),《七美人》(又名《七寶宮》,1196)和《亞歷山大故事》(1200)。 [4] 
參考資料
  • 1.    彭端智主編;郭振乾等著. 東方文學鑑賞辭典[M]. 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1990.12:178-181.
  • 2.    本社. 外國文學名著賞析詞典[M]. 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 1989.02:77-79.
  • 3.    張德明編著. 世界文學史[M]. 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2006.07:69.
  • 4.    穆睿清編;李西西責任編輯. 亞非文學參考資料[M]. 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1986.08:147.
  • 5.    (波斯)內扎米著;張鴻年譯. 蕾莉與馬傑農[M]. 北京:中國文藝聯合出版公司, 1984.08:目錄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