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蕺山學派與明清學術轉型

鎖定
《蕺山學派與明清學術轉型》是張天傑創作的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4年12月。 [1] 
該書通過對蕺山學派的演進歷程的分析來研究明清之際的從理學到考據學的學術轉型,既重視學術發展的內在理路,又關注明清鼎革的社會政治變革對學術轉型的外在影響,以微觀考察為主的同時能夠迴應宏觀問題,推動對蕺山學派的研究與明清學術轉型的研究。 [5] 
作品名稱
蕺山學派與明清學術轉型
作    者
張天傑
字    數
569千字
首版時間
2014年12月
類    別
哲學著作

蕺山學派與明清學術轉型內容簡介

該書以蕺山學派作為切入點對明清學術的轉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着重於蕺山學派的思想學術與明清之際的政治、社會、文化之間互動關係的研究。同時對學派與學者進行了比較研究,梳理了蕺山學派與東林學派姚江書院派這三大學派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以及劉宗周高攀龍陶奭齡這三位學者之間的關係。 [1] 

蕺山學派與明清學術轉型作品目錄

序一/序二/緒論
第一章 明清鼎革之際的劉門師弟子
第二章 蕺山學與蕺山學派的形成
第一節 劉宗周出處與生死的抉擇
第二節 生死:劉門弟子的殉明與抗清
第三節 出處:劉門弟子入清之後的人生抉擇
附論 劉門弟子的逃禪
第一節 蕺山學的建構(上):學術譜系
第二節 蕺山學的建構(下):交遊以及學術異同
附論 劉宗周與東林學派以及東林黨
第三節 蕺山學的統合性
第四節 《人譜》與證人改過之學
第五節 劉宗周的講學與蕺山學派的形成
第三章 蕺山學派的分化(上):張履祥與尊朱闢王思潮的興起
第四章 蕺山學派的分化(中):陳確與形上玄遠之學的沒落
第一節 張履祥所受劉宗周學術影響及其師門“補救”之功
附論 張履祥與其他轉向朱學的同門
第二節 張履祥“敬義夾持”的工夫論與清初理學的轉向
第三節 張履祥對王學的批判與尊朱闢王思潮的興起
第一節 陳確所受劉宗周學術影響及其所承繼的“千秋大業”
附論 陳確、張履祥與浙西學人的集社
第二節 陳確的素位之學與形上玄遠之學的沒落
第三節 陳確《性解》及其對宋儒人性論的批判
第四節 《大學辨》之辯:以陳確與張履祥的論辯來看蕺山學派分化
第五章 蕺山學派的分化(下):黃宗羲與蕺山學的繼往開來
第六章 全祖望對蕺山學的承繼與對蕺山學派的表彰
第一節 黃宗羲所受劉宗周學術影響及其對師門的護持
第二節 黃宗羲《明儒學案》與劉宗周的承繼關係
第三節 黃宗羲與清初的證人書院以及講會宗旨的轉向
附論 從劉宗周到黃宗羲:越中與甬上兩代證人書院之比較
第四節 黃宗羲對陳確的學術論評及其“一本萬殊”論
第一節 全祖望與“黃氏遺書”以及對黃宗羲的表彰
第二節 全祖望補修《宋元學案》及其對劉宗周、黃宗羲的承繼
第三節 全祖望講學蕺山書院以及對劉門的追慕與表彰
附論 門户之見:關於《子劉子祠堂配享碑》的質疑
結語/參考文獻/後記 [3] 

蕺山學派與明清學術轉型創作背景

明清之際是一個學術形態發生重大轉變的時代,這一時期的理學發展呈現日漸沒落的趨勢,而考證學日漸興起,呈由虛向實的發展路向。在此過程中以劉宗周及其重要弟子黃宗羲陳確張履祥等為代表的蕺山學派扮演了承前啓後的角色,為明末理學到清初實學的過渡起到了橋樑作用,因此對蕺山學派的深入研究可為學者理解明清學術轉型的複雜原因提供重要參考。一直以來涉及到劉宗周及其弟子的研究多見於哲學史、思想史的相關篇目,但真正以專著形式呈現蕺山學派的研究則非常少。正因為學界在以往哲學史研究過程中忽視了蕺山學派,因而常常導致學者對明清之際思想變化有突兀之感。張天傑所著的《蕺山學派與明清學術轉型》就對蕺山學派的形成、發展、分化做了深入探究。 [4] 

蕺山學派與明清學術轉型作品思想

該書從明清鼎革之際的劉門師弟子入手,從歷史學的角度解析了這個“天崩地坼”時代帶給他們精神上的困惑與傷痛。這種歷史背景上的關聯對蕺山學派的研究是必要的,從某種角度來説蕺山學派的形成是學術發展與時代洪流共同推動的一個產物。該書第一章“明清鼎革之際的劉門師弟子”從劉宗周的出處與生死的抉擇,劉門弟子的殉明與抗清,劉門弟子入清之後的人生抉擇三個大方面把蕺山學派置於明末清初波瀾壯闊的大背景下,並將學者的困惑與選擇勾勒的清清楚楚,在敍述劉門弟子的殉明與抗清和劉門弟子入清之後的人生抉擇上該書彌補了很多同類著作的空白,如在蕺山重要弟子祁彪佳王毓蓍祝淵等人的殉節上,有關張履祥、陳確入清之後的出處選擇上的相關論述,讓讀者有了新的視角審視蕺山學派重要學者思想形成發展的原因。
在蕺山學派的形成上,該書將重點放在了蕺山學派的開創者劉宗周身上。在蕺山學的建構譜系上,作者注意到劉宗周思想承傳的複雜性,在考證其他師事許孚遠,問學高攀龍,交遊周應中劉永澄等學術經歷的基礎上指出劉宗周思想具有的統合性特徵,並以此把握其體用觀、理氣論和慎獨宗旨的複雜性;在論述劉宗周的重要著作《人譜》上,作者通過劉門弟子對《人譜》一書的重視,指出了此書對明末清初理學轉向踐履的重要影響;在蕺山學派的形成上,作者圍繞越中證人書院的講學展開,以劉宗周與陶奭齡的宗旨之爭,指出“由越中的‘證人社’的講會活動,最後形成了兩大學派:劉宗周及其弟子形成的蕺山學派;陶奭齡及其友人、弟子形成了姚江書院派。兩派之間很大的差別就是對王學、禪學的不同態度,劉宗周一系對王學有所改造並帶有朱學的因素,而陶奭齡一系則堅持王畿周汝登以來浙中王學的特色並帶有禪學的因素”。
該書也有不足之處:在第二章中以“統合性”來定義劉宗周的學術性格,並將其慎獨等宗旨也納入統合性來理解,容易忽視劉宗周思想對朱熹王陽明的批判,而誤認為其只是匯綜朱子學、陽明學的學者。又如,張履祥在學術轉向程朱之學後,又本於朱子學立場對劉宗周思想加以抉擇、闡釋,這是對劉宗周思想的“補救”還是歪曲是值得進一步探討的。此外,該書在史料的爬梳上做到細緻,但在人物思想方面論述稍顯單薄。 [4] 

蕺山學派與明清學術轉型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蕺山學派與明清學術轉型》
2014年12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161-4508-1 [1] 

蕺山學派與明清學術轉型作者簡介

張天傑,1975年生,浙江桐鄉人。2006年進入湖南大學嶽麓書院,2009年獲得哲學碩士學位,2012年獲得歷史學博士學位。2013年進入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博士後流動站,現任教於杭州師範大學。曾獲得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學術新人獎、湖南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湖南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等獎項。研究方向:浙學、宋明理學、明清思想與文化。 [2] 
參考資料
  • 1.    蕺山學派與明清學術轉型  .中國國家圖書館[引用日期2021-08-17]
  • 2.    張天傑.蕺山學派與明清學術轉型[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前摺頁.
  • 3.    張天傑.蕺山學派與明清學術轉型[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目錄頁.
  • 4.    申鵬宇.波瀾壯闊歷史中的學派全景再現——《蕺山學派與明清學術轉型》評介[J].東嶽論叢,2015,36(11):191-192.
  • 5.    張天傑.《蕺山學派與明清學術轉型》[J].中國哲學史,2015(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