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蕭仲恭

鎖定
蕭仲恭(1090年-1150年),本名術裏者。契丹族。祖父蕭撻不也為遼朝樞密使、蘭陵郡王,父蕭特末為遼中書令。中國金代大臣。 [7] 
蕭仲恭早年仕遼,曾為宗戚子弟組成的“孩兒班”班使,後歷任宮使、本班詳穩。遼保大四年(1124年),天祚帝耶律延禧西逃天德軍(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東北),蕭仲恭為護衞太保,兼領軍事。次年,與天祚帝同被金軍俘虜,降金。金太宗天會四年(1126年)出使宋朝,宋企圖利用他策動原遼將耶律餘睹反金,他將宋人給耶律餘睹的蠟丸書獻給完顏宗望以表忠心。後累官右宣徽使、殿前都點檢。 [7] 
金熙宗時,金太祖子完顏宗幹與金太宗子完顏宗磐兩派爭鬥,蕭仲恭附完顏宗幹,完顏宗磐被誅後,蕭仲恭加銀青光祿大夫、遷尚書右丞。皇統初年,封蘭陵郡王,授世襲猛安,任平章政事,同監修國史,封濟王。後改行台左丞相,入朝任尚書右丞相、太傅、領三省事,封曹王。天德二年(1150年),封越國王,任燕京留守。同年病逝。 [7] 
所處時代
金朝
民族族羣
契丹族
逝世日期
1150年
本    名
蕭仲恭
職    位
宮使﹑本班詳穩
爺    爺
蕭撻不也

蕭仲恭人物生平

蕭仲恭早年經歷

蕭仲恭,契丹族。契丹名術裏者。遼樞密使蕭撻不也之孫﹐中書令蕭特末之子。蕭仲恭早年仕遼﹐曾為宗戚子弟組成的“孩兒班”班使。後歷任宮使﹑本班詳穩等職。遼保大四年(1124)﹐遼天祚帝耶律延禧西逃天德軍(今內蒙古烏拉特前旗北)﹐蕭仲恭為護衞太保﹐兼領軍事。 [1] 

蕭仲恭忠於故主

遼天祚帝逃亡途中,當時大雪,遇上天下雪,沒有防寒的衣物,蕭仲恭將自已的貂皮衣帽進獻。逃跑途中,沒有食物,蕭仲恭進上炒麪和棗,而自己和其他侍衞只有啃冰雪充飢。天祚帝想要休息,蕭仲恭即跪下,讓天祚帝依靠在他身上和衣而睡。這樣一共過了六天,到了天德,君臣始得食。後蕭仲恭與天祚帝同被金軍俘虜﹐金太宗以仲恭忠於其主,特加禮待。 [2] 

蕭仲恭出使宋朝

天會四年(1126)﹐蕭仲恭出使宋朝﹐宋朝認為耶律餘睹和蕭仲恭都是契丹族,與金國有滅國之恨,耶律餘睹此時任金國元帥右都監,掌握兵權,宋企圖利用他策動降金的遼將耶律餘睹反金。就寫蠟丸密信託蕭仲恭帶給耶律餘睹,但蕭仲恭還金後﹐向完顏宗望陳告﹐以示忠於金朝。宋朝此舉引起金朝再次攻宋,徽欽二帝被俘。 [3] 

蕭仲恭呵止宗磐

蕭仲恭後累官右宣徽使﹑殿前都點檢。金熙宗時﹐金太祖完顏旻子完顏宗幹金太宗完顏晟子完顏宗磐兩派爭鬥﹐一次完顏宗磐和完顏宗幹在皇帝面前面爭論得面紅耳赤,情急之下,宗磐甚至拔刀砍向宗幹,仲恭呵之乃止。不久,完顏宗磐以謀反罪被誅,蕭仲恭衞禁有備,以功加銀青光祿大夫,遷尚書右丞。 [4] 

蕭仲恭仲恭結局

皇統年間﹐蕭仲恭先後封蘭陵郡王﹑濟王﹑曹王。歷任平章政事﹑行台左丞相﹑尚書右丞相﹑太傅﹑領三省事等。金海陵王天德二年(1150)﹐封越國王﹐為燕京留守。同年病死。

蕭仲恭軼事典故

蕭仲恭披甲超駝

遼天祚帝的隨從舉兵叛亂,幸虧護衞太保蕭仲恭領人打敗他們。蕭仲恭能夠全身穿着凱甲越過駱駝,他的母親為梁宋國大長公主,是遼道宗皇帝的第四個女兒,從青冢逃歸,如今因為馬匹疲乏不能前進,便對仲恭兄弟倆道:“你們要為國家盡忠,不要惦念我。”天祚很為她悲傷,令仲恭的弟弟蕭仲宣留下來侍奉自己的母親。仲恭隨天祚帝繼續西逃,而梁宋國大長公主不久便為金兵所抓獲。 [5] 

蕭仲恭先見之明

蕭仲恭之子蕭拱的妻子名叫耶律擇特懶,她有個妹妹耶律彌勒,美名遠播,傳到了皇帝完顏亮耳中,完顏亮要蕭拱將其護送到上京,蕭拱護送妻妹耶律彌勒,路過燕京(今北京)時,見到了時任燕京留守的父親蕭仲恭,蕭仲恭“見彌勒身形不類處子,嘆曰:‘上必以疑殺拱矣,後來果然應驗。 [6] 

蕭仲恭人物評價

《金史》:忠信行己,豈不大哉!蕭仲恭盡心故主,而富貴福澤向之,與宗室舊臣等矣。仲恭廷叱宗磐而朝廷尊,高松誼遏李老僧而社稷安,皆有古烈丈夫之風焉。 [8] 
參考資料
  • 1.    金史 卷八十二 列傳第二十 蕭仲恭傳:蕭仲恭,本名術裏者。祖撻不也,仕遼為樞密使,守司徒,封蘭陵郡王。父特末,為中書令,守司空,尚主。仲恭性恭謹,動有禮節,能被甲超橐駝。遼故事,宗戚子弟別為一班,號“孩兒班”,仲恭嘗為班使,歷宮使、本班詳穩。遼帝西奔天德,仲恭為護衞太保,兼領軍事。
  • 2.    金史 卷八十二 列傳第二十 蕭仲恭傳:時大雪,寒甚,遼主乏食,仲恭進衣並進幹糒。遼主困,仲恭伏冰雪中,遼主藉之以憩。凡六日,乃至天德,始得食。後與遼主俱獲,太宗以仲恭忠於其主,特加禮待。
  • 3.    金史 卷八十二 列傳第二十 蕭仲恭傳:天會四年,仲恭使宋。且還,宋人意仲恭、耶律餘睹皆有亡國之戚,而餘睹為監軍,有兵權,可誘而用之,乃以蠟丸書令仲恭致之餘睹,使為內應。仲恭素忠信,無反覆志,但恐宋人留不遣,遂陽許。還見宗望,即以蠟丸書獻之。宗望察仲恭無他,薄罰之。於是再舉伐宋,執二帝以歸。
  • 4.    金史 卷八十二 列傳第二十 蕭仲恭傳:宗磐與宗幹爭辯於熙宗前,宗磐拔刀向宗幹,仲恭呵之乃止。既而宗磐以反罪誅,仲恭衞禁有備,以功加銀青光祿大夫,遷尚書右丞。
  • 5.    《續資治通鑑》卷95:遼主從行者舉兵亂,護衞太保蕭仲恭等擊敗之。仲恭性恭謹,能披甲超橐駝。其母梁宋國大長公主,道宗季女也,自青冢逃歸,至是以馬乏不能進,謂仲恭兄弟曰:“汝等盡節國家,勿以我為念。”遼主飭之,命仲恭之弟仲宣留侍公主。仲恭從遼主西奔,公主尋為金所獲。
  • 6.    金史 卷八十二 列傳第二十 蕭拱傳 :拱本名迪輦阿不,初為蘭子山猛安。海陵為宰相,徼取人譽,薦大臣子以為達官,遂以拱為禮部侍郎。耶律彌勒,拱妻女弟也,海陵將納為妃,使拱自汴取之。還過燕,是時仲恭為燕京留守,見彌勒身形不類處子,竊憂之,曰:“上多猜嫌,拱其及禍矣。”
  • 7.    蕭仲恭  .中國大百科全書[引用日期2023-06-25]
  • 8.    《金史·卷八十二·列傳第二十》贊曰:忠信行己,豈不大哉!蕭仲恭盡心故主,而富貴福澤向之,與宗室舊臣等矣。仲恭廷叱宗磐而朝廷尊,高松誼遏李老僧而社稷安,皆有古烈丈夫之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