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蔣性中

鎖定
蔣性中(1396年~1482年),字用和,號檢庵,明代松江府上海縣塘灣鄉人。永樂十八年(1420)以《詩經》舉鄉薦第九名,宣德二年登馬愉榜進士,三甲十五名。中進士後即以疾乞歸,在家侍母十年。正統三年(1438)進為兵科給事中,次年迎母至京師,作“勤織堂”以奉養。正統十二年母歿,丁憂歸鄉三載。景泰元年(1450)由葉盛舉薦升兵科左給事中,次年升江西右參議給事中,景泰三年致仕。晚年悠遊林下,曾合高年有行誼者八人為“鶯湖九老會”,卒於成化十八年(1482)十二月二十六日,享年八十七歲。 [1] 
中文名
蔣性中
出生日期
1396年
逝世日期
1482年

目錄

蔣性中生平

拒絕個人牌坊,倡建尚義之橋
明初,蔣性中的父親蔣榮一家從浦南遷徙到鶯竇湖。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蔣性中生於蔣家老宅(位於幸福村東部),自幼端正恭謹,儘管家境時興時衰,堅持且耕且讀。
宣德二年三月,31歲的蔣性中赴京參加丁末科會試,殿試時獲第三甲第十五名。蔣性中榮登進士榜,朝廷有司按例撥款,要求在鶯竇湖畔為其建立牌坊,以資表彰。蔣性中聞訊當即阻止,主張為眾親們建一座石橋。於是,鄉人就用御賜建坊的錢財,在鶯竇湖上建造了一座石拱橋,跨度十丈,寬八尺許,取名尚義橋,又名鶯竇湖橋,俗稱環龍橋,鄉人習稱蔣公橋。
為官清廉耿介,做人勤勉低調
在京城,蔣性中出任兵科給事中,輔助皇帝處理兵機奏章。他清廉耿介,如實上疏,彈劾專權的太監,清理出節閹寺錦衣衞中坐吃閒飯的人員,轉為養馬的驍勇。
蔣性中又十分低調。一天,他外出辦完事,乘船返城時恰逢落潮,船難以前行,便由僕人上岸拉縴,自己頭戴斗笠坐在船尾以櫓代舵。其他人見其狼狽不堪,百般嘲笑。僕人不由厲聲喝道:“撐船的是給事中蔣大人,你們休得蠻橫無理!”蔣性中卻大聲笑道:“他們怎麼會被你哄騙呢?這裏哪裏有蔣大人?”
正統七年,蔣性中把78歲的母親吳氏接到京城來養老,吳氏隨身帶來了紡車和織布機,蔣性中便將廳堂改名為“勤織之堂”。為此,皇帝親賜“勤織勤耕”匾額,好友紛紛賦詩讚美。為官40年,蔣性中年過七旬還在任上,成化四年,才獲准回鄉。
粗茶淡飯待客,一蓑煙雨樂耕
蔣性中返鄉後,建“樂耕堂”自住。一天,上海縣知縣趕來拜訪蔣性中,見蔣府大門緊閉,忙差人尋找。轉眼,從田頭匆匆趕來一位穿蓑戴笠的老者,開門入內後又將門關緊了。知縣不由發呆,待等大門重開,主人束帶整齊,笑臉出迎,他方才大悟,剛才那蓑笠者即是蔣老。
又一日,江蘇巡撫周忱前來拜訪,蔣性中設宴招待,可席間只擺出兩道主菜。周忱一嘗,只覺風味獨特,忙問菜名。蔣性中笑答:“金花菜與鸚哥嘴也。”後來,周忱派人向蔣府僕人諮詢,方知那只是用當地普普通通的盤歧頭與蟛蜞螯燒成的菜。
蔣性中與鄉民情同手足,每逢月初,他都會邀集當地8位高年有行誼者相聚在自己家中,作畫賦詩,共飲同歡。鄉人紛紛前來圍觀,視為鶯竇湖一大盛事,人稱“鶯湖九老會”。當地敬老怡老風俗隨之弘揚,因此歷代文人一再賦詩讚頌,後人今仿效。 [2] 

蔣性中家庭

蔣性中生有六個兒子、二十四個孫子、十四個曾孫、五個玄孫,全家有百餘人。晚年五代同堂,其樂融融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