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蔡夢慰

鎖定
蔡夢慰(1924-1949),又名懋慰、德明,四川遂寧人。高中畢業後在四川大學短期旁聽,後在成都、遂寧、潼南等地任職。1945年參加中國民主同盟。1946年任《工商導報》記者,開辦成都現代書報社。1947年前往重慶接辦民聯書店,創辦重慶文城出版社,結識中共重慶市委工運負責人許建業,秘密散發《挺進報》,文城出版社成為地下黨聯絡點。1948年5月被特務抓捕關押在渣滓洞監獄,遭酷刑卻始終堅貞不屈。 [1-2]  蔡夢慰在獄中堅持寫作,用竹籤蘸着棉花燒成灰燼調成的墨汁,寫出血淚和仇恨的記錄——《黑牢詩篇》。1949年重慶解放前夕被國民黨特務殺害。 [3] 
中文名
蔡夢慰
別    名
蔡懋慰
蔡德明
蔡琨
國    籍
中國
籍    貫
四川省遂寧縣
出生日期
1924年
逝世日期
1949年
出生地
四川省潼南縣(今重慶潼南區)
性    別

蔡夢慰人物生平

蔡夢慰早年經歷

蔡夢慰,又名懋慰、德明、蔡琨。民國13年(1924)9月生於潼南縣,兩歲時隨家遷居遂寧城關餅街。家庭貧苦,其父以經營小商或幫工之微少收入維持一家五口的生活。蔡夢慰從小受飢寒之苦,初知謀生的艱難,同情貧窮受苦的人。 [4] 
蔡夢慰8歲始上學唸書,在遂寧、北碚等地讀小學、初中,中途因繳不起學費而停過學。進入成都大同中學念高中後,他喜讀進步報刊,關心時事,思考社會問題,主張“多出些進步的、革命的書籍,去改變人心,從而改變社會”,表現出不滿黑暗現實,追求真理,嚮往光明的思想。 [4] 
1941年,蔡夢慰高中畢業後短期在四川大學旁聽。由於經濟困難,無法繼續求學,他先後在蘭州、成都郵政儲金匯業局,川陝公路遂寧段、潼南縣潼光中學等處任職。 [4] 
1945年春,蔡夢慰在成都“遂寧旅蓉同鄉會”任幹事。不久參加了中國民主同盟。他立志做一個正直誠實而有益於社會的人。在中國共產黨的影響下,他由個人前途想到國家和人民的前途,從而主張改革社會制度來改造社會。 [4] 

蔡夢慰參加革命

是年夏季,蔡夢慰和李伯達、鄭宗堯等在遂寧城關創辦了遂寧書報供應社,代訂《新華日報》及該報社所印的書刊,宣傳革命思想。不久,又參與盟員吳漢家主辦的《遂蓉導報》的組稿、寫稿和發行工作。蔡夢慰曾以泳虹、蔡琨等筆名寫了許多揭露黑暗、嚮往光明的文章。“導報”主要反映當時國際國內形勢,揭露反動官吏的醜聞,以鮮明的民主觀點和大膽揭露當時黑暗現實的內容,吸引了不少進步青年。 [4] 
1946年4月,《工商導報》在成都正式創刊,該報由中共地下黨員王達非任社長,盟員吳漢家任總編輯,蔡夢慰任外勤記者。該報得到《新華日報》駐成都辦事處主任杜桴生的大力支持。稍後,因民盟組織開展革命活動的需要,8月至9月間,蔡夢慰在成都春熙路西段開辦成都現代書報社,任副經理。這個書報社成為民盟的一個地下聯絡點,又是傳播革命思想,聯繫進步力量的有力陣地。在此期間,蔡夢慰和川大的“朝明”、“旭光”、“三人行”等進步團體建立了聯繫,團結了一批愛國青年。 [4] 
1947年5月,蔡夢慰奉命前往重慶接辦民聯書店,後改名為現代書局。重慶“六·一”大逮捕時,有的革命青年和進步人士曾去“現代書局”避難。此時,民盟組織遭破壞,許多盟員被捕,現代書局隨時都有被查封的危險,而蔡夢慰在書局堅持鬥爭,仍秘密出售被查禁的進步書籍,還創辦了《露絲》詩刊。夢慰一系列活動很快惹怒了反動當局,是年冬,現代書局終被查封。蔡夢慰轉到了杜重石(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成員)經營的西南土產公司工作。不久,他又辦起重慶文城出版社,在工作和戰鬥中,夢慰瞭解到店員陳伯林是地下黨員,他通過陳結識了中共重慶市委工運負責人許建業。在此艱難時刻,忽然找到了尋求已久的共產黨組織。蔡夢慰無比歡快激動,工作更為努力。 [4] 
1948年初,蔡夢慰得知重慶共產黨組織決定組織人員去農村搞武裝起義,便積極要求回老家遂寧參加武裝鬥爭。但黨組織認為文城出版社在重慶作用很大,且未暴露,便讓夢慰仍留渝工作。他除了介紹朋友去農村參加武裝鬥爭外,還和中共地下黨員一道秘密散發中共重慶市委機關報《挺進報》,文城出版社也成為地下黨的一個秘密聯絡點。3月,敵人在重慶破獲了《挺進報》,許多共產黨員被捕,川東地下黨遭到了大破壞。5月10日上午,特務在西南土產公司抓捕潘星海,蔡夢慰因掩護潘星海而做為人質被捕。不幾天,敵人知道蔡夢慰的真實身份和活動情況後,便將他送進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監獄。 [4] 

蔡夢慰壯烈犧牲

在獄中,蔡夢慰遭到嚴刑拷打,始終堅貞不屈;敵人又以官祿收買,他也嚴詞拒絕。夢慰在獄中與愛好詩歌的難友組織了“鐵窗詩社”,以詩歌作戰鬥武器。夢慰雖被嚴刑折磨,且又多病,仍以飽滿的革命熱情和頑強的毅力寫成《黑牢詩篇》、《獻給母親》、《祭》、《悼屈原》等詩。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獄中鬥爭生活,而且展示了作者高尚的革命情操,超人的才智和頑強的戰鬥精神。他在詩中預言:牢門要被打開,鐐銬一定要被砸碎,囚徒們將奔湧出來,重新呼吸自由的空氣,重新享受和煦的陽光。 [4] 
1949年11月27日深夜,正當新中國黎明的陽光即將照亮山城的時候,匪特們對獄中的革命者進行了滅絕人性的重慶“11.27”大屠殺。蔡夢慰當時還沒來得及寫完《黑牢詩篇》第五章。當敵人喊到蔡夢慰時,他不慌不忙戴上眼鏡,整了整衣服,包紮好《黑牢詩篇》等詩稿,和難友依依告別。刑車開到松林坡附近時,夢慰趁機將詩稿拋在路邊草叢,夢慰犧牲時年方25歲。 [4] 
蔡夢慰遺存的《黑牢詩篇》等詩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松林坡羣眾撿到,已正式出版。 [4] 
參考資料
  • 1.    中共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編.四川革命烈士詩文選析.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333
  • 2.    蕭三主編.革命烈士詩抄 精裝本.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5:507
  • 3.    遂寧英模譜|蔡夢慰:書寫不朽詩篇的黑牢詩人  .遂寧新聞網.2021-09-29[引用日期2023-05-04]
  • 4.    《遂寧市志》編纂委員會.遂寧市志(下冊).北京:方誌出版社,2006:2049-2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