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蓼兒窪

(江蘇省淮安市地名)

鎖定
蓼兒窪是中國運河之都——江蘇省淮安市的一處古地名,現已不存。但《水滸傳》、《牡丹亭》兩部名著都有記載,在淮安府城南門外曾有一處名為“蓼兒窪”的地點,並且是《水滸傳》中宋江的葬身之處。
中文名
蓼兒窪
外文名
Liaoerwa
位    置
淮安府城南門外

蓼兒窪《水滸傳》中的記載

施耐庵著書《水滸傳》於淮安,且在淮安去世,原葬於淮安施河一帶。 [1]  而在《水滸傳》原著的結尾,宋江接受皇帝的招安,又因“擒方臘有功”,“加授武德大夫,楚州安撫使,兼兵馬都總管”,楚州即為唐宋時期淮安的古稱。宋江到淮安上任以後,便死在淮安、葬在淮安,其地點就是蓼兒窪。 [2] 
《水滸傳》原文記載:原來楚州南門外有個去處,地名喚做蓼兒窪。其山四面都是水港,中有高山一座。其山秀麗,松柏森然,甚有風水,和梁山泊無異。雖然是個小去處,其內山峯環繞,龍虎踞盤,曲折峯巒,坡階台砌,四圍港汊,前後湖蕩,儼然似水滸寨一般。宋江看了,心中甚喜,自己想道:“我若死於此處,堪為陰宅。”但若身閒,常去遊玩,樂情消遣。後來,他與李逵喝了朝廷賜給的藥酒死了,就都葬在蓼兒窪之“高原深處”。不久,吳用和花榮也趕來楚州,直奔蓼兒窪宋江墓前,相對“大哭一場,雙雙懸於樹上,自縊而死”。也“葬在蓼兒窪宋江墓側。宛然東西四丘。淮安百姓感念宋江仁德,忠義兩全,建立祠堂,四時享祭。”後來“宋公明累累顯靈,百姓四時享祭不絕。梁山泊內,祈風得風,禱雨得雨。又在楚州蓼兒窪,亦顯靈驗”。“彼處人民,重建大殿,添設兩廊,奏請賜額。妝塑神像三十六員於正殿,兩廊仍塑七十二將。年年享祭,萬民頂禮,至今古蹟尚存。” [2] 

蓼兒窪《牡丹亭》中的記載

牡丹亭》第47出《圍釋》,開頭一曲《出隊子》即雲:(淮安)“一天之下,南北分開兩事家,中間放着個蓼兒窪。” [2] 
湯顯祖在《牡丹亭》還寫到了淮安其他地名:第49出《淮泊》,是寫柳夢梅來淮安尋杜寶認親,説他“見了插天高的淮城”,又看見“漂母之祠”,壁上還題有:“昔賢懷一飯,此事已千秋。”這些都是淮安的實景,湯顯祖信手拈來,攝入劇中,也從側面説明蓼兒窪地名的真實性不容置疑。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