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蓮花鎮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下轄鎮)

鎖定
蓮花鎮,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下轄鎮,蓮花鎮地處恭城瑤族自治縣南部,東接賀州市鐘山縣,西與平樂縣二塘鎮毗鄰,南與平樂縣同安鎮相連,北與平安 鎮相鄰,行政區域面積31610公頃。 [1-2]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設立蓮花鄉,屬於第二區。1994年10月,蓮花鄉撤鄉建鎮,設蓮花鎮。 [1]  截至2017年末,蓮花鎮總户籍數為17014户,總人口數為57760人,其中,瑤族51075人,佔總人口數的87.22%; [2]  截至2019年末,下轄1個社區和23個行政村, [3]  鎮政府駐蓮花村。 [2] 
2017年,蓮花鎮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175元。全年完成財税收入471.6萬元,其中國税240.1萬元,地税231.5萬元。 [2] 
中文名
蓮花鎮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恭城瑤族自治縣
地理位置
恭城瑤族自治縣南部
面    積
31610 公頃
下轄地區
1個社區和23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蓮花村
電話區號
0773
郵政編碼
54250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約 5.78 萬(截至2017年末)
著名景點
紅巖村景區
矮寨景區
車牌代碼
桂C

蓮花鎮建置沿革

境內一角 境內一角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設立蓮花鄉,屬於第二區。
1958年9月1日,與東寨、勢江2個鄉合併成立蓮花公社。
1962年下半年,改稱蓮花區。
1969年1月,複稱蓮花公社。
1984年7月,改設蓮花鄉,下設23個村民委員會、1個街道居民委員會;同年9月,改稱蓮花瑤族鄉。
1987年,村民委員會改為村公所。
1989年,蓮花瑤族鄉設15個村公所、1個街道居民委員會、108個村民委員會。
1990年2月,複稱蓮花鄉。
1994年10月,蓮花鄉撤鄉建鎮,設蓮花鎮。
1995年12月,撤所改委,村公所改設為村民委員會,原村民委員會不再保留。 [1] 

蓮花鎮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末,蓮花鎮下轄1個蓮花社區和23個行政村:蓮花村、竹山村、梘頭村、筆山村、朗山村、湖山村、門等村、東寨村、巖口村、崇嶺村、老君村、坪嶺村、獨石村、鳳巖村、勢江村、東科村、楊梅村、龍圍村、坪衝村、黃泥崗村、蒲源村、桑源村、蘭洞村, [3]  共188個自然村,鎮政府駐蓮花村。 [2] 

蓮花鎮地理環境

蓮花鎮位置境域

蓮花鎮地處恭城瑤族自治縣南部,東接賀州市鐘山縣,西與平樂縣二塘鎮毗鄰,南與平樂縣同安鎮相連,北與平安 鎮相鄰,行政區域面積31610公頃。 [1-2] 

蓮花鎮地形地貌

蓮花鎮境內屬半山區,主要山峯有石榴界,榴石頂,筆山,崆峒山,山獅角,山旗頭,東科山等;最高山峯石榴界海拔1372米。

蓮花鎮氣候

蓮花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濕冬幹,夏長冬短,四季分明,光照多,熱量足,雨量充沛

蓮花鎮水文

蓮花鎮境內河流大部分屬珠江水系,主河流有勢江河、蓮花河;勢江河流有桃溪河、西嶺河、黃泥崗河、小勢江、東科河等。

蓮花鎮自然資源

蓮花鎮耕地面積為3200公頃(其中水田1256公頃、旱地1944公頃)、林地20333公頃; [2]  礦產資源有鈦、鐵、鉛、鋅、錫、大理石、花崗岩等礦石,其中花崗岩總儲量25億立方米,主要有紅、灰兩種。 [4] 

蓮花鎮人口

截至2017年末,蓮花鎮總户籍數為17014户,總人口數為57760人。其中,瑤族51075人,佔總人口數的87.22%;農業人口56755人,佔總人口數96.92%;男性30262人、女性27498人。全年出生人口652人,其中男性325人、女性327人;死亡368人,其中男性190人、女性178人;全年遷入470人、遷出123人。 [2] 

蓮花鎮經濟

蓮花鎮綜述

2017年,蓮花鎮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175元。全年完成財税收入471.6萬元,其中國税240.1萬元,地税231.5萬元。 [2] 
2017年,蓮花鎮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1.6億元,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10.1億元,其中工業技改投資10.1億元,招商引資完成5210萬元。 [2] 

蓮花鎮第一產業

2017年,蓮花鎮農業生產總值9603萬元。農作物總播種面積6942公頃,其中糧食播種面積3279公頃,總產量9872噸;經濟作物播種面積1145公頃,總產量9891噸;水果種植面積4766公頃,總產量16.99萬噸。水果種植以月柿為主,種植面積5807公頃,總產量11.87萬噸。鎮內有大秋和花御所2個月柿優良品種,種植面積400.3公頃,產量624噸。 [2] 
2017年,蓮花鎮肉類總產量95噸,同比增長1.02%;水產品產量38噸,同比增長2.11%;禽蛋產量15噸,同比增長0.5%。全鎮肉豬存欄5.5萬多頭,出欄3.3萬頭;肉牛存欄1.67萬頭,出欄2500頭;家禽存欄11.2萬羽,出欄20.92萬羽。有年出欄2萬羽以上的肉雞、肉鴨規模養殖場11個;竹鼠養殖户100多户。 [2] 

蓮花鎮第二產業

2017年,蓮花鎮工業總產值完成10.5億元,工業銷售產值完成9.08億元。 [2] 

蓮花鎮交通運輸

蓮花鎮有通往縣城恭城、平樂縣同安鎮的二級公路,通往三江鄉的縣道已鋪柏油。 [4] 

蓮花鎮社會事業

蓮花鎮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末,蓮花鎮轄區內有幼兒園16所,教師89人,在園幼兒2975人;小學22所,教師273人,在校學生4359人;初中2所,教師75人,在校學生1100人;高中1所,教師108人,在校學生1598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在校生鞏固率100%。2017年,高考本科上線236人,專科上線221人;考取恭城中學29人,考取民族中學76人。 [2] 

蓮花鎮醫療衞生

截至2017年末,蓮花鎮轄區內有鄉鎮級衞生機構1個,牀位50張,醫護人員80名,其中在職在編62人;村級衞生室23個、村級診所45個;個體醫生8人,鄉村醫生67人;有10個村加入村醫一體化,有村醫8名。全鎮完成診療20368人次,出生上卡率達100%,卡介苗、小兒麻糖、麻疹疫苗接種率達100%。 [2] 

蓮花鎮社會保障

2017年,蓮花鎮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29998人,參保率101.47%,發放率100%;領取養老保險待遇共8609人,領取金額929.77萬元。年內,共計發放農村低保金243.1萬元,優撫定補資金47.29萬元,高齡津補貼25.38萬元、城鄉特困供養人員生活補貼16.19萬元。新增城鎮就業285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80人。發放發放救濟大米1.8萬千克、衣物1915件套。完成276户農村危房改造,發放補助資金650.45萬元;發放因災倒房重建救助金34.26萬元。 [2] 

蓮花鎮基礎設施

2017年,蓮花鎮總投資金額22.2萬元的蒲源村、桑源村村級光伏分佈式電站項目完成建設,已併網發電。實施完成農村“一事一議”建設項目41個。投資120萬元新建老君、巖口、崇嶺3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 [2] 

蓮花鎮精準扶貧

2017年,蓮花鎮發放扶貧資金1433.19萬元,其中產業扶貧資金181.9萬元;實施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23個,硬化村屯道路29.63千米。年末,桑源村、蒲源村順利脱貧。 [2] 

蓮花鎮歷史文化

  • 地名由來
蓮花鎮因鎮政府駐地位於原名“蓮花村”的蓮花村而得名。 [4] 
  • 中國傳統村落
2016年12月9日,蓮花鎮門等村委矮寨屯、竹山村委紅巖老村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國家文物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6] 
蓮花鎮門等村矮寨屯完好保留了傳統“九甲”建築風格 蓮花鎮門等村矮寨屯完好保留了傳統“九甲”建築風格
2019年6月6日,蓮花鎮門等村東寨屯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國家文物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旅遊局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7] 

蓮花鎮風景名勝

  • 綜述
蓮花鎮有恭城紅巖村景區、恭城矮寨景區 [8]  和黃竹崗世外桃源、朗山村古民居、筆山、鳳巖村民居、蘭洞天河等景點。 [9] 
境內一角 境內一角
  • 紅巖村景區
紅巖村景區位於蓮花鎮竹山村委,於2018年12月被評定為4A級景區。 [8] 
  • 矮寨景區
恭城矮寨景區位於蓮花鎮境內,於2018年12月被評定為3A級景區。 [8] 

蓮花鎮榮譽稱號

2016年10月,蓮花鎮入選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 [10]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