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蓬頭歷齒

鎖定
蓬頭歷齒,漢語成語,拼音是péng tóu lì chǐ,意思是頭髮蓬亂,牙齒稀疏;形容人衰老的容貌。出自《登徒子好色賦》。
中文名
蓬頭歷齒
外文名
old and feeble
拼    音
péng tóu lì chǐ
注    音
ㄆㄥˊ ㄊㄡˊ ㄌㄧˋ ㄔㄧˇ
近義詞
老態龍鍾
出    處
登徒子好色賦

蓬頭歷齒成語出處

戰國·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其妻蓬頭攣耳,齞唇歷齒。” [1] 

蓬頭歷齒成語用法

作謂語、定語;形容人的老態。
示例
鶴髮雞皮蓬頭歷齒。 ★北周·庾信《竹杖賦》 [1] 

蓬頭歷齒成語故事

東漢時期,光武帝劉秀下詔讓在王莽時期棄官不做的王霸重新做官,王霸堅決不同意,與他同郡令狐子伯是好朋友。令狐子伯的兒子當上了功曹,前去拜訪王霸。王霸見自己的兒子跟着他一樣從事農活蓬頭歷齒的樣子,心中有愧,覺得對不起兒子。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