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蓋笑松

鎖定
蓋笑松,畢業於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博士,東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文名
蓋笑松
出生日期
1971年12月
畢業院校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東北師範大學
職    業
教師
主要成就
“積極心理學”課程獲評首批國家一流課程;《積極心理學》教材獲得第六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3-4] 
職    稱
教授

蓋笑松個人經歷

1995-1998,東北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學系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 碩士生。
2000-2003,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專業,博士生。
1998至今, 東北師範大學心理學院,教師。 [1] 
2020年12月,被教育部提議擔任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專委會委員。 [2] 

蓋笑松研究方向

一、兒童執行功能的訓練二、兒童的社會情感學習;三、青少年人生觀培養;四、支持學生的自主成長。

蓋笑松代表論文

[1]Wang G., Wang Y., Gai X., A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Mental Contrasting With Implementation Intentions on Goal Attainment, Frontiers in Psychology,2021,12.
[2]Jiao X., Traverso L., Gai X., Examin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Group Games in Enhancing Inhibitory Control in Preschoolers, 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2021,32(5):741-763
[3]Wu X., Gai X., Wang W.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among middle schoolers: A two-wave longitudinal study, Journal of Adolescence,2020,84:11-22.
[4]Liu F., Bowers E.P., Gai X., Ren W., Enhancing the intentional self-regulation skills of Chinese adolescents living in orphanages: A school-based intervention,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20,23(3):339-348.
[5]Tilbe Y.T., Gai X., Teacher-child interactions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its effects on social and language development, 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2020.
[6]Xie X., Gai X., Zhou Y., A meta-analysis of media literacy interventions for deviant behaviors. Computers and Education,2019,139:146-156.
[7]Xie X., Yan Y., Wang G., Han X., Gai X., The Relation between Multiple Living Environment Profiles and Adolescent Self-Identity: a Person-Centered Approach, Child Indicators Research,2019,12(3):989-1002.
[8]Wang G., Gai X., Combined effect of mental contrasting and implementation intention on college students’ book reading,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16,44(5):767-784.
[9]體感遊戲促進兒童的執行功能:運動強度和認知參與的作用,蓋笑松; 許潔; 閆豔; 王元;謝笑春,心理學報,2021.
[10]3~4歲幼兒冷熱自我調節的發展趨勢及性別差異——一項縱向研究,王蘇; 蓋笑松,心理發展與教育,2020.
[11]基於即時反饋的反應抑制訓練對青少年和成人執行功能的訓練效應和遷移效應,王元; 李柯; 蓋笑松; 曹逸飛,心理學報,2020.
[12]中國中學生和大學生幸福感常模的制定,吳曉靚;蓋笑松;王文;謝笑春;王宏,心理與行為研究,2020.
[13]3~7歲兒童的規則內化:家長養育行為與兒童性別、氣質的交互作用,王蘇; 蓋笑松,學前教育研究,2020.
[14]王元,李柯,蓋笑松.視頻遊戲訓練對執行功能的遷移效應[J].心理科學,2019,42(04):820-826.
[15]宋愛芬,蓋笑松.師幼互動質量干預課程設計及其實施效果[J].學前教育研究,2019(05):3-14.
[16]顧婷玉,蓋笑松,王國霞,劉芳晴.高中生價值觀對學校投入的影響:未來目標和動機內化程度的中介作用[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9,35(01):68-75.
[17]王文,蓋笑松,張玉清,王國霞.青少年幸福感對學業發展的影響:學校投入的中介效應[J].心理學探新,2018,38(03):260.
[18]焦小燕,蓋笑松,郭璇.學前兒童抑制控制的發展趨勢及其對言語理解和數學認知的預測作用[J].心理科學,2017,40(02):373-379.-266.
[19]張麗納,蓋笑松,王蘇.校本化積極養育家長學校課程的研發與試用[J].現代教育科學,2017(10):101-107.
[20]蘭公瑞,蓋笑松.青少年積極發展影響因素的回溯式訪談研究[J].現代大學教育,2017(02):96-102.
[21]孫蕾,王蘇,蓋笑松.積極養育的理論研究與教育啓示[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5):213-217.
[22]蓋笑松,王國霞,Oettingen Gabriele,Gollwitzer MPeter.心理對照對目標追尋的影響[J].中國臨牀心理學雜誌,2016,24(03):561-565.
[23]翟成,蓋笑松,焦小燕,於博充.正念訓練中的認知轉變機制[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2):182-187.
[24]蓋笑松,蘭公瑞.大學生積極發展問卷的編制[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3,11(06):786-791.
[25]于濤,蓋笑松.兒童入學準備狀態的評估及其對學校適應的預測[J].心理與行為研究,2013,11(04):503-510.
[26]蓋笑松,閆津廷,謝燕萍,鄧夢蕙,徐楠楠,劉曉東.高質量課外活動的特徵分析[J].現代教育科學,2013(02):145-147+136.
[27]蓋笑松.青少年積極品質的發展規律與培養途徑[J].人民教育,2013(02):9-12.
[28]王國霞,蓋笑松.青少年期的意向性自我調節[J].心理科學進展,2011,19(08):1158-1165.
[29]王國霞,蓋笑松.個體化概念辨析[J].心理學探新,2011,31(02):105-112.
[30]王文,蓋笑松,胡曉紅.弱勢男生:性別平等教育中被忽視的問題[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3):176-180.
[31]于濤,邰宇,蓋笑松.兒童入學準備的評估與促進[J].心理科學進展,2010,18(01):46-54.
[32]蓋笑松,楊世君,孫蕾.中國兒童的入學準備:問題分析與促進途徑[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6):15-19.
[33]蓋笑松,蘭公瑞,劉希平.國內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干預效果的元分析[J].心理學報,2008(11):1190-1196.
[34]"城鄉兒童入學準備狀況比較研究"課題組,蓋笑松.起點上的差距:城鄉幼兒入學準備水平的對比研究[J].學前教育研究,2008(07):22-25+33.
[35]蓋笑松,趙曉傑,張向葵.父母離異對子心理發展的影響:計票式文獻分析途徑的研究[J].心理科學,2007(06):1392-1396.
[36]方富熹,蓋笑松,張麗錦.皮亞傑認知發展量表(IPDT)中國城市常模的制訂[J].中國心理衞生雜誌,2005(12):789-792.
[37]蓋笑松,張向葵.兒童入學準備狀態的理論模型與干預途徑[J].心理科學進展,2005(05):614-622.
[38]方富熹,蓋笑松,張麗錦,劉國雄,龔少英.認知發展水平診斷工具IPDT北京市常模的制訂[J].中國心理衞生雜誌,2004(04):272-275.
[39]方富熹,蓋笑松,龔少英,劉國雄.對兒童認知發展水平診斷工具IPDT的信度效度檢驗[J].心理學報,2004(01):96-102.
[40]蓋笑松,方富熹,黎兵.兒童反語理解的心理機制[J].心理科學進展,2003(05):516-522.
[41]蓋笑松,張麗錦,方富熹.兒童語用技能發展研究的進展[J].心理科學,2003(02):368-369.

蓋笑松獲獎記錄

科學類
  • 2020-10     “積極心理學”課程獲評首批國家一流課程。     “積極心理學”課程    (獲獎)    
  • 2021-9    《積極心理學》教材獲得第六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 三等獎。    《積極心理學》教材    (獲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