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平陽漁鼓

鎖定
平陽漁鼓,又稱蓬鼓,閩南方言稱之為嘭鼓,是浙江省平陽縣民間傳統曲藝的一種。這是一門地方性很強的傳統説唱藝術,均用閩南方言演唱,演唱起來既通順又琅琅上口,節奏感強,極具當地特色,通俗易懂,曲調古樸清麗,原汁原味,適合平陽北港等地區民眾的欣賞習慣和口味。
平陽漁鼓在平陽流傳甚廣,流傳區域主要是平陽北港地區的麻步、水頭、騰蛟、山門、南雁、鬧村等鄉鎮,同時還流行於蒼南、洞頭、玉環、福鼎等縣市通行閩南話的區域。
中文名
平陽漁鼓
別    名
蓬鼓
嘭鼓
蒼南漁鼓
流傳區域
平陽北港等地
性    質
説唱藝術
代表人物
張家田
起源年代
明末清初

平陽漁鼓歷史沿革

平陽漁鼓歷史淵源

平陽漁鼓又稱“蓬鼓”“嘭嘭鼓”,閩南方言稱之為“嘭鼓”“彭鼓”“盤鼓”。關於漁鼓的起源,史料上並沒有明確記載。清乾隆《平陽縣誌》記載,“明末清初,閩南人三次大規模移居平陽和洞頭,隨着民族的遷徒,民間説唱形式也就隨之而來了”。《中國曲藝志·湖北卷》中記載,漁鼓的歷史可追溯到唐代,它淵源於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士曲,以道教故事為題材,宣揚出世精神,名為道骨。道情即源於唐代道教在道觀所唱的經韻,又稱道歌。自古就有用漁鼓簡板演唱之記載。道情中的詩讚體一支主流流傳到南方,為曲白相間的説唱。這一支道情即為漁鼓曲的前身。曲牌體道情流傳在北方發展成為戲曲,成了道情戲,與漁鼓道情有較大區別。民間則常把道情和漁鼓混為一談。戲劇《珍珠塔》等文藝作品中,均有漁鼓的印記。《西遊記》第七十回:“行者道:‘你的大王卻着惱呵?’小妖道:‘正在那裏着惱哩。你去與他唱個道情詞兒解解悶也好。’”這裏雖然仍稱作“道情”,但和尚可以唱,而妖怪大王愛聽來解悶,正如《清稗類鈔》所言:“道情,樂歌詞之類,亦謂之黃冠體。蓋本道士所歌,為離塵絕俗之語者。今俚俗之鼓兒詞,亦謂之唱道情。江浙河南多有之,以男子為多。”可見漁鼓已經完全變成一種市井藝術,早已遠離了“道情”的實際範疇。
漁鼓藝人們傳説是“八仙”之一的漢鍾離首制漁鼓,他們把“八仙”之一的張果老當作漁鼓始祖。據説張果老手上拿的道具就是漁鼓,他的夥伴曹國舅拿的笏板是當簡板用。張果老擊着漁鼓到處遊走,勸説世人從善避惡;學仙的道士們依樣畫葫蘆,於是就有了“道情”表演。學者們考察歷史後認為,道情源於東漢張道陵時期出現的道歌,唐朝統治者信奉道家,道情因之盛行;約在宋元時期,道情的形式和稱呼被民間説唱藝術吸收,演説內容則變成敍事性的傳奇,脱離了道教的説教範疇,而演變為漁鼓。最早的漁鼓是用魚皮蒙的,所以叫做漁鼓。明清時期,王夫之鄭板橋等都寫過漁鼓詞,漁鼓有了文人因素而大行於世。 [1-2] 

平陽漁鼓發展沿革

據《平陽縣誌》記載:“漁鼓是從閩南傳入。”明末清初時期大量福建移民北遷平陽,由此可見,漁鼓大約是在那時由北遷移民帶入平陽,已有400多年曆史。漁鼓傳入平陽以後,經過歷代藝人不斷完善,逐漸吸收平陽木偶戲和南戲等戲曲的藝術特點,並與當地民間音樂相結合,演唱曲目通俗易懂,節奏輕快,韻律講究,拖音短而尖,形成別具一格的演唱特色,頗具浙南地區風格,精湛的唱技令聽眾流連忘返。清末至民國,平陽漁鼓進入了鼎盛時期。由於平陽漁鼓來自民間,源於生活,貼近百姓,而且演唱形式簡單,深受廣大民眾喜愛,民間遇到紅白喜事、壽誕還願等總要請上漁鼓藝人堂唱,街頭巷尾到處可聞漁鼓唱聲。有些名藝人還被聘到外地進行演唱,平陽漁鼓聲名遠播,極為旺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平陽登記入冊的漁鼓藝人有100多人,於1957年縣裏成立了平陽縣木偶曲藝協會,下設木偶、鼓詞、漁鼓三個分會,全縣40多位漁鼓曲藝人成立了“平陽縣曲藝協會漁鼓分會”,選舉漁鼓名師、浙江省曲藝家協會會員張家田擔任協會副會長,漁鼓分會會長。張家田曾多次參加温州地區及浙江省的曲藝會演,演唱字正腔圓,深受觀眾和專家的好評;1959年張家田參加浙江省曲藝觀摩演出,演唱漁鼓《岳飛槍挑小梁王》,影響深遠;“文革”期間,漁鼓藝人作為封資修的牛鬼蛇神批判,禁止參加演出,平陽漁鼓的發展曾一度呈停滯狀態;20世紀80年代初期,平陽縣文化館的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王瑞芳對漁鼓音樂與配器進行了多次加工和改革,吸收了民間優秀音樂和兄弟曲種的曲調,改由單人演唱為多人分角色演唱,還在原有的長筒和簡板的基礎上,配備了三絃、二胡、琵琶等樂器,使唱腔更加豐富多彩,曲調更加悠揚婉轉。 [3-4] 

平陽漁鼓藝術特點

平陽漁鼓演唱形式

平陽漁鼓竹筒 平陽漁鼓竹筒
平陽漁鼓屬道情類民間説唱藝術,類似浙江一些地方的道情、蓮花落,但演唱語言、聲調、風格不同。平陽漁鼓為單人説唱藝術,以唱為主,道白為輔,分“門頭唱”和“堂唱”兩種表現形式,兩者既有共性又有差異。舊時漁鼓藝人大多出身貧苦農民或殘疾人(盲眼、跛足等),社會地位低下,以走村串户門頭唱為主,唱的是小段詞;較有名氣的藝人一般都是大户人家做紅白喜事、壽誕、還願、廟神慶誕等聘去堂唱,堂唱唱連台本戲,內容主要取材於傳書和民間故事,具有相當精彩和完整的情節。
平陽漁鼓演唱形式為單人表演,以唱為主,道白不多。説唱時將漁鼓(長約80釐米直徑約10釐米,下端蒙着豬油膜的毛竹筒)斜放在膝蓋上用左肘護住,左手大拇指和中指無名指捏着簡板(為一對長10釐米由毛竹製成的竹片)打節拍,右手大拇指按長筒底端,其餘四指按節奏輕輕地拍打着蒙皮發出“蓬蓬”之聲。右手拍打蒙皮很有講究,一般根據唱詞內容分“擊”“滾”“抹”“彈”等技法。四指同時拍擊稱“擊”,四指連續交替單擊叫“滾”,四指擊鼓止音是“抹”,四指屈指連續交替擊彈為“彈”。 [3] 

平陽漁鼓文詞唱腔

平陽漁鼓唱腔高亢明快淳厚質樸。唱詞基本為七字句但押韻不嚴格。文字平實,語句通俗易懂,用閩南方言演唱。有時為了表達某種特定的情調和氛圍,也間以五字句或十字句。七字句中又常以四三分逗形式分節演唱,由上起、下落兩個樂句構成一段。
平陽漁鼓文詞具有故事情節性,在敍事方式上有順敍、插敍,在構思技巧上有伏筆等手法,還將心理描寫、人物塑造、敍事抒情等手法有機結合起來。 [4] 

平陽漁鼓調式結構

平陽漁鼓簡板 平陽漁鼓簡板
平陽漁鼓調式結構基本為五聲調式間或加清角。以宮調式和徵調式為主,偶有商調式。旋律淳樸悠揚,常以一個基礎曲調反覆吟唱,疊句多次出現。口語化、朗誦式的曲調,大都順其閩南方言音調的變化而自然變化,行雲流水,通順流暢。音樂節拍自由多變,一首曲子常出現多種不同節拍。節奏輕快,韻律不講究拖音,短而尖,別具一格。藝人表演時常運用聲音的高低、語速的緩疾變化,惟妙惟肖地描摹各種人物的音容笑貌表達酸甜苦辣、喜怒哀樂等情感。還運用漁鼓的擊、滾、抹、彈不同演奏指法進行輕重緩急的變化處理,從而營造跌宕多變的氛圍,使聽眾恍若身臨其境,深受感染。
平陽漁鼓為板腔體説唱藝術,節拍中強拍稱“板”弱拍為“眼”。右手拍打漁鼓發出“蓬蓬”之聲為“板”,左手和着鼓聲扣動簡板發出“撲”“七”之聲為“眼”。 [4] 

平陽漁鼓經典曲目

平陽漁鼓曲目以口頭傳授和手抄本傳世,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如《岳飛槍挑小梁王》、《楊家將》《綠牡丹》、《乾隆下江南》、《三合明珠劍》、《説唐全傳》、《羅通掃北》、《粉妝樓》、《薛仁貴徵東》、《薛剛反唐》、《二度梅》、《萬花樓》、《五虎平西》、《五虎平南》、《三冤判》、《八美圖》、《天寶圖》、《再生緣》、《小八義》、《文武列英會》、《斬飛劍》、《白牡丹》、《正德遊江南》、《海公小紅袍》、《大紅袍》、《倭袍》、《南京五狀元》、《乾隆遊山東》、《八美樓》、《十二紅》和《高機與吳三春》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平陽縣有關部門組織人員對漁鼓唱本進行挖掘整理,推陳出新。創作出《林鐘英告狀》、《兒女風塵記》、《楊立貝告狀》、《苦菜花》、《智取威虎山》、《新婚之夜》、《東海前哨》和《浪子回頭》等現代曲目,還有一些讚揚好人好事、勸人戒賭戒毒,以及歌頌黨、宣傳實事政策的自編唱本。 [4]  [5] 

平陽漁鼓流行地區

平陽漁鼓是平陽民間傳統曲藝的一種,廣泛流傳於原平陽南北港地區,包括平陽縣麻步、水頭、騰蛟、山門、南雁、鬧村以及蒼南縣的靈溪、橋墩、礬山、馬站、藻溪、赤溪等鄉鎮,同時還流行於洞頭、玉環、福鼎等縣市通行閩南話的區域。 [4] 

平陽漁鼓傳承保護

平陽漁鼓代表藝人

平陽漁鼓主要以拜師學藝的方式傳承,舊時為貧苦人民謀生的手段,具有很強的社會性。平陽漁鼓代表藝人,可追溯到清末柯阿金,民國時期又出現了具有影響力的張家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有張家田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紀孔珊、林開儲、周超漲、楊化念等人。
柯阿金,人稱“嘭鼓金”,蒼南縣橋墩鎮(原屬平陽縣)風嶺村人氏,其生平履歷已無從考查。柯阿金是當年平陽一帶無人不曉的漁鼓藝人,名噪一時,後來又帶出了民國時期具有影響力的高徒張家田。
張家田,又名張家鈿,平陽縣水頭鎮鳳灣村人。幼時喪父,母親改嫁,後由三叔養大。由於家境貧寒,讀了兩年私塾後輟學,拜“嘭鼓金”學唱漁鼓。從師三年中,將先生口傳的所有唱詞都一一記錄在自己本子上,每天起早貪黑進行背唱。出師不久,便以演唱《岳飛槍挑小梁王》而聲名鵲起。他表演漁鼓音色宏亮,吐字清浙,字正腔圓,表情豐富,在當地家喻户曉,大受歡迎。他曾多次參加温州地區及浙江省的曲藝會演,屢屢獲獎,並受到觀眾和專家的好評。至今還在鳳灣村羣眾中流傳着張家田得意時自編的四句詞頭:嘭鼓敲起鬧嘁嘁(“嘁”敲竹板的聲音),江南算來頭一支(“支”是“個”的意思)。若誰比我敲珂好(“珂”即“更”字意思),情願跟伊學三年(“伊”字即“他”)。
張家田生前有四個得意門生:平陽鳳卧鎮的紀孔珊、南湖的林開江、蒼南大漁鄉的周超漲、靈溪的其明。
紀孔珊,張家田的學生,平陽縣鳳卧鎮西塔村人。
林開儲,張家田的私淑弟子,蒼南縣靈溪鎮(原屬平陽縣)人。
楊化念,紀孔珊的學生,平陽縣麻步鎮人。2008年1月經浙江省文化廳公佈為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嘭嘭咚(漁鼓)”代表性傳承人。 [4]  [2]  [6] 

平陽漁鼓傳承現狀

漁鼓表演現場(1996年蕭雲集攝) 漁鼓表演現場(1996年蕭雲集攝) [2]
平陽漁鼓現狀不容樂觀,面臨瀕危狀況。其傳承方式具有很大的侷限性,依賴於藝人的“口口相傳”。隨着漁鼓老藝人的相繼辭世,“人亡曲散,人走藝亡”,漁鼓日漸衰微。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期間,漁鼓被當成“四舊”破除,遭到致命打擊。改革開放以後,隨着收錄機的逐漸普及運用,漁鼓獲得了新生機會,許多藝人將自己演唱的節目錄制在磁帶上,進行銷售,也有人提着錄音機走街串巷巡迴播放漁鼓節目,這在某種程度上擴大了漁鼓傳播範圍,但也使漁鼓喪失了原汁原味的藝術感染力。
隨着現代文化迅速發展及鄉村電視的普及,人們的審美情趣發生改變,紛紛追求時尚的流行藝術,像漁鼓這些當地民間曲藝幾乎無人問津。又由於老一輩民間藝人的去世,年齡輕些藝人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紛紛改行,民間漁鼓專業藝人已斷層。20世紀50至60年代,全縣(含今平陽、蒼南)登記在冊的漁鼓藝人有60多位。進入21世紀以來,只有鄉間老人會里還保留着個別老藝人以錄音磁帶或做成CD片在流傳演唱。平陽漁鼓逐漸淡出民眾的視線,需要儘快加以搶救和保護。 [4]  [2] 

平陽漁鼓保護措施

平陽、蒼南兩縣政府部門非常重視平陽漁鼓的保護工作,落實專人、專項基金對平陽漁鼓予以重點扶持;鼓勵創作者深入民間,真正掌握老百姓的思維方式和語言習慣,保護它的民間特色和鄉土氣息;保護漁鼓名師和老藝人,鼓勵和幫助漁鼓傳承中的拜師授徒方式以培養漁鼓新人;藉助媒體的力量,確保平陽漁鼓在地方甚至是全國的傳播,讓更多的人知道、瞭解它,並加入到該曲藝的隊伍中。
2007年平陽漁鼓(平陽縣、蒼南縣)被選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受到重點保護,由浙江省財政安排專項資金用於代表作的發掘、保護和人才培養,還將民間藝術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並在合適的區域設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態保護區。 [4]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