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蒲州城

鎖定
蒲州城位於山西南端黃河東岸,距古長安城三百餘里,它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和兩千年的繁榮。歷史上的蒲州城絕非一個大藩重現存的蒲州古城,是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重修的,城址位於黃河東岸,在歷史上是一座富有經濟、政治、軍事意義的名城重鎮。現位於永濟縣城正西方向12公里, 1947年4月25日,解放軍入城,從此結束了蒲州古城長期在這裏設過的治所——蒲反、蒲坂、蒲阪、中都、州、府、縣等行政所在地。 蒲州城解放的當日(4月25日),新人民縣政府在新勝鎮辦公,1947年9月15日,由新勝鎮遷於趙伊鎮,在西街座南向北,建立起新人民縣政府。(當時稱永虞縣)。 1984年,地、縣博物館在這裏考察。城為正方形,周長八里三百四十七步(40578.3米)與史書記載吻合。城牆的北、南、西三面下部淤泥埋沒4米、5米、7米不等。露出地面的有1米、2米也不等。這三面裹尚在,也不十分完整。城牆上的堞、樓均毀。下部泥沙埋沒,東面的城牆、城門,磚裹全拆毀,唯土牆殘存。 1947年之後,城中的古建築陸續拆毀,現城中駐有解放軍,設有農牧場、漁池。近年來,在城東重修起了中外馳名的“普救寺”,在城西發掘出了唐代開元鐵牛鐵人鐵山以及元代大三年建的“大禹廟”前的七根鐵柱。這些文物、名勝,吸引了許多中外遊人,給蒲州古城增添了風韻。鎮就能概括。
中文名
蒲州城
外文名
pu zhou cheng
地    址
山西南端黃河東岸
記    載
《帝王世紀》
所屬地區
中國

蒲州城歷史變遷

蒲州古稱蒲坂,《帝王世紀》雲:堯舊都在蒲,舜都蒲坂。早在部落聯盟時期,蒲坂地帶就是華夏文明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了。中華民族開始聚集之初就有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之説。《禹貢》中描繪堯舜時代的九條貢税線路都是通向蒲州。蒲州商屬缶邦,春秋屬晉,戰國屬魏,秦分天下為三十六郡,蒲州為河東郡署。秦始皇東巡郡縣,至帝舜之都,親登蒲坂城以顯神威。河東郡西漢時統領24縣,東漢時領20縣,西晉領9縣。北魏置泰州,北周改泰州為蒲州,皆以蒲州城為郡署。隋開皇三年廢郡存州。
在兩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唐代和明代的蒲州城規模最大,是兩個繁榮昌盛時期。唐貞觀元年分天下為十道,蒲州為河東道署。開元八年定蒲州與陝、鄭、、懷、絳並稱六大雄城。開元九年(724年)改蒲州為河中府,升為中都,與東都長安、西都洛陽遙相呼應。開元十二年,升為四輔,視作京畿乾元三年又設為中都。這時的蒲州城臨大河,樓堞完固,控制關河,山川要會,秦晉要道,西衞京師,東保三晉,軍事重鎮。週二十里。城內建築星羅棋佈,街道叢橫,佈局完整,規模宏偉。有大舜廟、先農壇、禹王廟、文廟、關帝廟、馬王廟、真武廟、城隍廟、鐘樓、鼓樓、薰風樓、都司署、道署、府署、縣府、廖陽宮、玉皇閣、魁文閣、龍亭等。在城西門外設有護城河石堤、蒲津渡、蒲津浮橋,城西南角有鸛雀樓,城南門外有西海神祠、河瀆神祠,城東門外是繁華的商貿區。蒲州城外古蒲津渡有一座橫跨黃河的浮橋,它比西方波斯軍隊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浮橋還要早48年。堪稱天下第一浮橋。唐初開元年間,唐王朝為了加強蒲州與長安的往來、鹽運、通商和兵運,傾國力對蒲津橋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冶鐵結鏈為攬,熔鐵鑄牛做墩。用去的生鐵,相當於當時全國年產量的四分之一。

蒲州城重固城池

元初,成吉思汗鐵蹄踏來,金完顏氏以蒲州險要,易守難攻,遷都於蒲。金元之爭使蒲州遭到嚴重破壞。明代洪武年間,重新加固城池,牆高三丈八方支援尺,堞高七尺,開四城門,各城門上建重檐三層樓一座。設角樓四個,望敵台七個,土庫五個,窩鋪五十七個,四門外各建月城(即翁城)。城外東、南、北三面,開有護城池,深一丈五尺,寬十丈,三面共六里四十五步。可見,明代的蒲州城池保持了完整壯觀堅固。
縣·府兩志中是這樣記的:河中古為大藩重鎮,其城廓素號壯峻而固,唐宋之盛,不得見矣。即明中世州萃而居者,巷陌常滿,既多仕宦,甲宅連雲,樓台崔巍,高接睥睨(小城樓)。南廓以外,別墅幽營。貴家池館,綺帶霞映,關城所聚,貨列隊分,百賈駢臻,河東諸郡,此為其最。明清時期,有一首描寫蒲州城繁榮景象的民謠説:站在鼓樓往南看,二十四家翰林院。對門三閣老,一巷九尚書。大大小小州縣官,三斗六升菜籽官。郭沫若先生聽了這首民謠後,作過一番研究考證,他説,蒲坂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搖籃之地,曾給全國各地輻送了大批棟樑之材。唐朝的文學家和詩人柳宗元王維聶夷中盧倫司空圖柳中庸呂温張巡等都出自蒲州。明朝的宰相張四維、楊博、王崇古、孟時芳等都是蒲州人。唐朝書生元稹遊蒲州寫下了不朽的愛情小説《會真記》,王之渙遊蒲州寫下了流傳千古的《登鸛雀樓》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古往今來,蒲州孕育了眾多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史學家和科學家。

蒲州城遭遇災難

據記載,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1月23日,(農曆十二月十二日)半夜時分,蒲州地大震(八級)。有聲如雷,地裂成渠,城廓房舍盡傾,死傷人難以數計。嘉靖三十五年,人們雖然重建家園,重修城牆以土築之,明隆慶元年(1567年),加大石鋪底,城牆內外大青磚疊切,城上女牆高五尺,闊四尺,間隔四尺五寸,距離均勻,高低齊整,觀之威武雄壯。但蒲州城與歷史的輝煌相比,已大為遜色。有一首明詩這樣描寫蒲州當時的情景:落日朱欄帶還林,朔風寒雁動愁吟。唐虞世藐山空綠,晉魏城荒水半侵。到了清朝康熙元年(1662)重修,乾隆十九年(1754年)知州周景柱觀覽城垣多頹圮,未修即去。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再次重修,以後五十年未修,又漸多傾圮。至同治七年(1868年)再修四門重樓、角樓,迂饑饉停。這是古蒲州城垣最後的一次修葺。
蒲州城自明朝開始,屢受黃河漲水的威脅。一九四二年七月三日,水淹城北全灘二十餘村,城將水劈為兩股,一股從城西流、一股從城東流,城被圍在其中。一九四六年秋黃河又漲,河牀已高出城池,次年,縣城遷出蒲州,城內居民紛紛遷出。解放後,黃河興建三門峽水庫,古城劃入庫區,居民全遷,舊址無人防護,河水四面而入。今天的蒲州城只留下半截城牆、鼓樓和一片殘垣斷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