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葬火龍

鎖定
葬火龍(學名Citipati)是偷蛋龍科下的一屬恐龍。最大的葬火龍有鴯鶓一般的大小,約3米長;在2007年巨盜龍出土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偷蛋龍科恐龍。就像其他偷蛋龍科,葬火龍有着較其他獸腳亞目長的頸及短的尾巴。它的頭顱骨很短,有着很多洞孔,喙嘴堅固,沒有牙齒。葬火龍雖然是從肉食性恐龍演化而來的,但它們卻是雜食性或植食性的。
中文學名
葬火龍
拉丁學名
Citipati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蜥形綱
亞    綱
雙孔亞綱
蜥臀目
亞    目
獸腳亞目
偷蛋龍科
亞    科
偷蛋龍亞科
亞    屬
葬火龍屬
分佈區域
蒙古人民共和國,戈壁沙漠烏哈託喀的德加多克塔組

葬火龍形態特徵

最大的葬火龍有鴯鶓一般的大小,約3米長;在2007年巨盜龍出土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偷蛋龍科恐龍。就像其他偷蛋龍科,葬火龍有着較其他獸腳亞目長的頸及短的尾巴。它的頭顱骨很短,有着很多洞孔,喙嘴堅固,沒有牙齒。葬火龍最特別的特徵是它那高的冠狀物,外表與現今的鶴鴕很相似。模式種C. osmolskae的頭冠狀物較低,而在另一個未被命名的標本(暫稱C. sp.)則較高、較尖。葬火龍的前肢長,具有三指,可抓握,上有彎曲指爪。脛骨與足部長,顯示它們可以高速奔跑。
葬火龍的前肢較長,前肢上長有三指,指上有可以彎曲的指爪,具有抓握功能,可以幫助其進食。葬火龍的後肢粗壯,脛骨和足部很長,這顯示葬火龍可以快速奔跑。尾巴則可以在葬火龍奔跑時保持身體平衡 [1] 

葬火龍物種學史

葬火龍的學名是來自梵語,意即“火葬柴堆的主”。在藏傳佛教神話中,葬火龍的學名即屍林主,是兩個正在默想中被強盜斬首的僧侶。屍林主一般都會以兩個被火焰包圍並正在跳舞的骨骼來代表,故以此來命名骨骼保存完好的葬火龍。模式種C. osmolskae,是由詹姆斯·克拉克(James M. Clark)、馬克·諾瑞爾(Mark Norell)、瑞欽·巴思缽(Rinchen Barsbold)等人所命名,為紀念著名波蘭古生物學家Halska Osmólska,她曾對蒙古獸腳亞目偷蛋龍科作出極大的研究貢獻。除模式種之外,可能還有第二個種。
偷蛋龍
由於偷蛋龍模式標本頭顱骨保存得較差及已碎裂,而另一個偷蛋龍科標本(編號IGN或GIN 100/42)就成為了它的典型參考,並且甚至在科學文獻中被命名為嗜角偷蛋龍Oviraptor philoceratops) 但是,這個有着高冠狀物的標本有着與葬火龍更多的相同特徵,有可能是葬火龍屬的另一個物種,或是全新的,但須更多的研究證明。再者,那個孵蛋的偷蛋龍科標本在被命名為葬火龍前,就引起了大量的關注。當經常以偷蛋龍科來表示時,很容易就與偷蛋龍混淆。況且首個偷蛋龍標本亦同是在巢中被發現,使得更為混淆。大部份偷蛋龍的著名重組其實都是取自葬火龍,而現有偷蛋龍的化石資料太碎,很難製成可靠的重組。
古生物學
最少有四個葬火龍標本都是在孵蛋的姿勢,當中最著名的是暱稱為“大媽媽”的大型標本,是於1995年被髮表,,於1999年被描述及於2001年定為葬火龍屬。所有孵蛋標本都是位於蛋羣之上,它們的兩肢對稱乎放在巢的兩側,前肢覆蓋整個巢的周界。這個孵蛋的姿勢只有現今的鳥類可以見到,支持了鳥類與獸腳亞目恐龍之間的行為關聯。葬火龍的孵蛋姿勢亦支持了它們與其他偷蛋龍科的前肢有着羽毛的假説。若以前肢來覆蓋巢的周圍,除非它們有着羽毛,否則大部份的蛋都不會被它們的身體所覆蓋。
雖然化石化的恐龍蛋很稀少,但葬火龍及偷蛋龍科的蛋都很知名。在戈壁沙漠發現四個孵蛋的葬火龍標本之同時,亦發掘出一些偷蛋龍科的蛋。葬火龍的蛋形狀像拉長了的橢圓形,質感及結構就像古顎總目的蛋。在巢中,葬火龍的蛋排列成三層的同心圓,一次可以孵多達22個蛋。葬火龍的蛋是已知偷蛋龍科的蛋中最大的,長18釐米。相反,偷蛋龍的蛋就知有14釐米長。
諷刺的是,偷蛋龍科的名字是因它們與蛋的關聯。首個偷蛋龍科的蛋(屬於偷蛋龍),是在角龍下目原角龍的化石附近被發現,並被認為是偷蛋龍在捕獵原角龍的蛋。直至1993年,當在一個被認為是原角龍的蛋中發現葬火龍的胚胎時,這個錯誤才被糾正。於是在2001年,諾瑞爾等人根據胚胎前上頜骨的垂直稜脊(一種葬火龍才有的特徵),將這個蛋被編回偷蛋龍科中。這個有着胚胎的蛋較其他葬火龍的蛋為小,約只有12釐米,因部份被侵蝕而裂開為三個部份,使得準確的估量較為困難。這個蛋與其他的偷蛋龍科的蛋在結構上完全一樣,且是在一個獨立的巢中被發現,排列成圓環狀。另外兩個獸腳亞目恐龍的頭顱骨亦在這個巢附近被發現。

葬火龍分佈範圍

生活於上白堊紀的蒙古,詳細地點即戈壁沙漠烏哈託喀的德加多克塔組。它是最出名的偷蛋龍科恐龍之一,因為它有着幾組保存完好的骨骼,包括幾個在巢中孵蛋的標本。這些標本鞏固了恐龍與鳥類之間的關聯。葬火龍與偷蛋龍的外表類似,兩者常被混淆。

葬火龍生活習性

葬火龍雖然是從肉食性恐龍演化而來的,但它們卻是雜食性或植食性的。葬火龍的前肢較長,前肢上有三指,指上有可以彎曲的指爪,可以幫助進食。葬火龍的脛骨和足部很長,可以快速奔跑
古生物學家發現的一具葬火龍化石保持着孵蛋的姿勢,這隻葬火龍正用前肢小心地保護着巢穴中的蛋。這證明葬火龍很有可能與現今鳥類一樣,有孵蛋的習性 [2] 

葬火龍命名來由

葬火龍的學名是來自梵語,意即“火葬柴堆的主”。在藏傳佛教神話中,葬火龍的學名即屍林主,是兩個正在默想中被強盜斬首的僧侶。屍林主一般都會以兩個被火焰包圍並正在跳舞的骨骼來代表,故以此來命名骨骼保存完好的葬火龍。模式種是由詹姆斯·克拉克、馬克·諾瑞爾、瑞欽·巴思缽等人所命名,為紀念著名波蘭古生物學家哈斯卡,她曾對蒙古的獸腳亞目及偷蛋龍科做出極大的研究貢獻。
最大的葬火龍有鴯鶓一般大小,約3米長;在2007年巨盜龍出土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偷蛋龍科恐龍。就像其他偷蛋龍科,葬火龍有着較其他獸腳亞目長的頸及短的尾巴。它的頭顱骨很短,有着很多洞孔,喙嘴堅固,沒有牙齒。葬火龍最特別的特徵是它那高的冠狀物,外表與現今的鶴鴕很相似 [3] 
無羽毛版本的葬火龍模型,實則有羽毛 無羽毛版本的葬火龍模型,實則有羽毛
參考資料
  • 1.    崔鍾雷主編,我的恐龍朋友:白堊紀 2,重慶出版社,2015.05,第78頁
  • 2.    崔鍾雷主編,恐龍星球 白堊紀 1,萬卷出版公司,2013.06,第86頁
  • 3.    楊建峯主編,恐龍世界,汕頭大學出版社,2014.10,第25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