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董進霞

鎖定
董進霞,女,1962年6月出生於湖南長沙, 哲學博士。
現任北大婦女體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人文體育研究基地副主任,北京大學體育教研部教授、博導。
中文名
董進霞
出生日期
1962年6月
畢業院校
北京體育大學
出生地
湖南長沙
學    歷
哲學博士
研究方向
奧林匹克體育文化
開設課程
形體、體育理論
職    稱
教授
職    務
碩士生導師

董進霞人物經歷

1978-1985 北京體育大學學習
1985.9-1996.10 北京體育大學,從事體操教學、訓練和科研等工作
1996年11月-2001年2月,在英國攻讀博士學位,同時擔任蘇格蘭體操女隊的教練工作
2001年9月至今,在北京大學講授本科生形體課、奧林匹克文化通選課(雙語教學)
2002年10月,在北京大學倡導成立“婦女體育研究中心”
2003年組織“北大人文體育高層論壇”
2005年11月策劃和全面負責組織“2005首屆中國女性與體育文化國際論壇”
2006年11月策劃和全面負責組織‘第二屆中國女性與體育文化國際論壇”
2006年被北京市人事局聘為北京市繼續教育公共課“奧林匹克精神與人的全面發展”的主講教師
2006年11月負責“北京論壇-奧林匹克分論壇”學術組織和安排
2009.1-2010.1 美國耶魯大學訪問學者

董進霞社會職務

1962年6月生於湖南長沙。北京大學體育部教授,哲學博士,北大婦女體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人文體育研究基地副主任,國際體操裁判員,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社會學分會委員,北京大學中外婦女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市高校奧林匹克協會秘書長,中國女性主義編輯委員會委員,《體育和社會》(英)雜誌顧問委員會委員,全國大學生兩操協會科研委員會副主任;Kennesaw State University Center for Global Women’s Leadership and Sport Development研究員,國際體育教育科學學會(ISSPE)編輯委員會顧問。
10多次參加在加拿大、德國、瑞士、美國、印度、希臘、韓國、中國等不同國家舉辦的國際學術會議,8次被國際會議主辦方和大學邀請,赴希臘、印度、德國、丹麥、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講學,在國際學術界建立了一定的聲望和影響。由她獨立撰寫的《新中國婦女、體育和社會》一書是國內外第一本用英文寫作,全面介紹中國婦女,體育和社會的書籍,在國際和國內都得到了很好的反響,被SSCI引用,並於2004年獲北京大學第九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和第一屆中國婦女研究優秀成果獎專著類三等獎。2007年獲得北美體育史學會“Max & Reet Howell Award”。
曾主持過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課題、教育部回國人員科研啓動基金項目、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軟科學研究項目等6項課題;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課題等國家級和省部 級課題10多項。研究成果先後獲得了國家體委奧運科技攻關和科技服務二等獎、全國體育院校教學成果鼓勵獎、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六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科研類)、北京高等學校體育科學論文報告會二等獎、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主攻研究方向是體育,性別和社會。近十年,用中英文在國內外發表40多篇論文和專著。

董進霞所獲榮譽

1998年獲得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第六屆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科研類)
北京大學第九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一等獎
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和
第一屆中國婦女研究優秀成果獎專著類三等獎
2007年獲得北美體育史學會“Max &Reet Howell Award”
第二屆全國婦女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

董進霞發表論文

英文
“The Female Dragons Awake:Women,Sport and Society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New China“,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2001.2(June),Vol.18,pp.1-.
“Mobility,Stratification and Sportswomen in the New China“,Culture,Sport,Society,2001.3(Sept.),Vol.4. pp.1-26
“Football in the New China:Political Statement,Entrepreneurial Enticement and Patriotic Passion“,Soccer in Society,2001.3(Dec.).
“The Prospect of Cross-Cul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Inquiry into Gender and Sport”,paper presented at the Cross-Cultural and Multi-Disciplinary Study Conference in Beijing,sponsored by ICSSPE,June 2001.
“Cross-cultural Analysis of Women Students and Sport i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paper presented at the 21st FISU/CESU Conference,Beijing,August 23-25,2001.
“Sport and the Projection of the Feminine Image:Confrontation and Conquest —Successful Chinese Sportswomen”,North American Society of Sports History Conference,2002.
“Mass Sport,Physical Activity and Personal Health-th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 in China”,ICSSPE Bulletin,no.36/Sep. 2002,pp.34-38
“Ascending then Descending? Women’s Soccer in modern China”, Soccer and Society,Vol.3,No.2 (Summer 2002),pp.1-18
A Study of reconstructing Chinese University Sport in the New Century,The 2003 DaeguUniversiade Conference Preceeding,Korea.
“Gender Relations in Chinese Elite Sport”,Gudrun Doll-Tepper,et. (eds.),Sport,Women & Leadership:Congress Proceedings,Auflage:Sport &BuchStrauB,2005
Women,Nationalism and the Beijing Olympics:Preparing for Glory,in BoriaMajumdar and Fan Hong (eds.),Modern Sport:The Global Obsession - Politics,Religion,Class,Gender;essays in honour of J.A.Mangan,Lo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2007.
Olympic Aspirations:Chinese Women on Top — Considerations and Consequen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Volume 25 Issue 7,2008,779
“Beijing Olympics Legacies:Certain Intentions and Certain and Uncertain Outcomes”(Co-author with J.A.Manga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Vol.25,No.14,December,2008,188-209
Beijing 2008:Preparing for Glory:Chinese Challenge in the 'Chinese Century' (Sport in the Global Society)by J. A. Mangan and Dong Jinxia,Routledge; 1 edition (July 4,2009)
The Beijing Games,National Identity and Modernization in Chin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Volume 27,Issue 16 - 18 November 2010,pages 2798 - 2820
National Identity,Olympic Victory and Chinese Sportswomen in the Global Era,in William W. Kelly and Susan Brownell (eds.),The Olympics in east Asia:Nationalism,Regionalism,and Globalism on the Center Stage of World Sports,Yale Ceas Occasional Publications,Volume 3. Pp.161-184
中文
“高等教育發展與北京體育大學教學改革”,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第25卷,第83-85頁
“才女們的形體訓練觀— 北大女生談形體課”,荒林主編:“兩性視野”,知識出版社,2003年2月,第247-254頁
北京大學婦女體育研究中心成立及“北京奧運-女性的機會和挑戰”研討會在京召開,婦女研究論叢,2003年3月,第2期總51期,第66頁
“與時俱進開創高校體育改革新局面”,體育文化導刊,2003年第4期,第8-9頁,第二作者
我國社會變遷與運動員的地域流動,體育文化導刊,2003年第8期,第33-35頁
中國女運動員生存紀實,在王紅旗主編:《中國女性在追夢》,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03年,第153-177頁
體育和女性形象的樹立:對抗與征服--我國優秀女運動員的案例分析,魏國英,王春梅(主編),《中國女性與文化》,香港萬海語言出版社,2003
影響我國女性2008年奧運會成績的社會學因素分析,體育文化導刊,2004年第4期,第3-5頁
“國際奧委會無形資產營銷中定價及其對中國奧委會的借鑑”,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年7月,第27卷,第7期,第869-871頁
“新世紀我國高校體育工作的目標定位”,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4,第508-510頁
“奧運會、體育與社會性別”,荒林(主編),《中國女性主義》2004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第114-121頁
“家庭、性別和競技體育參與的相互關係 -20世紀90年代我國運動員的社會經濟背景分析”,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年1月第28卷第1期,11-12
“2005首屆中國女性與體育文化國際論壇綜述”,《婦女研究論叢》,2006.1
“延續和變遷的中國社會與女子體育”,《體育與科學》,2006年3月第27卷,第2期(總第159期),第192005中國首屆女性與體育文化國際論壇,《健康顧問》,2006/1-2合刊,第70-73頁
北京奧運遺產展望:不同洲際奧運會舉辦國家的比較研究,《體育科學》,2006年(地26卷)第7期第3-12頁; 《體育》(人大書報資料中心),2006年第10期(G8),第11-23頁
第九講:奧林匹克精神與人的全面發展,中共北京市委組織部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組織編寫:《“新北京、新奧運”知識講座》,北京出版社,2006年9月
“北京奧運會遺產展望”,國家體育總局政策法規司編《體育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編(2006)》,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
“奧運會、女性主義與社會性別”,在荒林等著:《微笑的話語行動— 中國女性主義學術沙龍文集》,九州出版社,2007年。
新世紀我國女性體育研究概觀,《體育與科學》,2007年第1期,29-32
從社會性別視角探悉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體育科學》,2009年第12期,3-11
21世紀世界婦女體育研究動態:對我國婦女體育現狀和未來的思考,體育科學,2010年第11期
專著
Women,Sport and Society in New China,London:CASS,2003年
《女性與體育:歷史的透視》,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年2月
《通向北京奧運:多國會話ABC》,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5年
《休閒體育》- 大學體育系列教程,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年
《女性、文化、體育研究動態》(主編),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年
《她們撐起了大半邊天 —當代中國女子競技體育透視》,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年
《奧林匹克文化論—雙語教材》,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奧運會、文化與世界和諧 —北京論壇奧運論文集》(第一主編),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9年
譯著
“體育教育狀況”和“體育教育的經濟意義”兩章,在金季春等譯,《世界體育教育峯會:主報告論文》,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2年
“體育哲學”、“體育政治學”、“體育社會學”三章,在金季春等譯《國際體育科學和教育理事會:體育科學指南》,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2年
《體育營銷學——戰略性觀點》,清華大學出版,2003年
主要承擔的課題
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課題(2001-2003):對當代中國女子競技體育的多學科跨文化研究
2002年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軟科學研究項目:對影響我國女性2008年奧運會成績的人文因素分析
2002年教育部回國人員科研啓動基金項目:”北京奧運會與我國婦女體育和婦女地位互動關係探索”
2004年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軟科學研究項目:北京奧運會遺產展望:不同洲際奧運會舉辦國家的比較研究
2006年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我國體育社會性別關係的調查研究
2007年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中國女子體育項目發展狀況研究”
2011年度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北大––清華賽艇對抗賽過早夭折現象探析 ––兼論我國高校校際間高水平體育競賽的管理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