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董建華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醫內科學專家)

鎖定
董建華(1918年12月17日—2001年1月26日),上海市青浦縣(今上海市青浦區)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醫內科學專家,生前是北京中醫學院東直門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1-3] 
 董建華於1935年3月—1941年12月拜在上海老中醫嚴二陵門下;1942年1月—1949年12月學成之後,獨自回到青浦縣(今上海市青浦區)懸壺行醫;1950年1月—1955年3月組織成立城區聯合診所任主任;1955年3月—1956年3月在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學習;1956年4月—1957年7月留在江蘇中醫進修學校任教;1957年7月—1963年5月任北京中醫學院温病教研組的組長,北京中醫學院內科教研組主任;1963年5月—1966年7月任北京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內科主任;1970年2月—1970年11月任河南寧陵縣培訓赤腳醫生班講師;1973年12月—1974年4月任北京中醫學院東直門醫院內科負責人;1979年7月—1980年4月任北京中醫學院東直門醫院副院長、內科主任、教授;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1年1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歲。 [4-5] 
董建華畢生致力於中醫教育和臨牀研究。 [5] 
中文名
董建華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上海市青浦縣
出生日期
1918年12月17日
逝世日期
2001年1月26日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董建華人物生平

1918年12月17日,董建華出生於上海青浦縣(今上海市青浦區)。
1923年9月—1935年3月,在青浦讀私塾、小學、中學。
1935年3月—1941年12月,拜在上海名老中醫嚴二陵門下。
1942年1月—1949年12月,學成之後,獨自回到青浦縣懸壺行醫。
董建華 董建華
1950年1月—1955年3月,組織成立城區聯合診所任主任,組織成立縣衞生工作者協會擔任主任,舉辦青浦縣中醫進修班擔任班主任。
1955年3月—1956年3月,在江蘇省中醫進修學校學習。
1956年4月—1957年7月,留在江蘇中醫進修學校任教。
195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7年7月—1963年5月,任北京中醫學院温病教研組的組長,北京中醫學院內科教研組主任。
1963年5月—1966年7月,任北京中醫學院附屬醫院內科主任。
1966年7月—1969年11月,“文化大革命”爆發,被剝奪所有職務。
1970年2月—1970年11月,任河南寧陵縣培訓赤腳醫生班講師。
1971年2月—1972年2月,任北京中醫學院“西學中”班講師。
1972年3月—1973年12月,任中國醫學科學院“西學中”班內科講師。
1973年12月—1974年4月,任北京中醫學院東直門醫院內科負責人。
1978年7月—1979年6月,任北京中醫研究院東直門醫院副院長、內科主任、教授,西苑醫院中醫研究班副主任、碩士生導師。
1979年7月—1980年4月,任北京中醫學院東直門醫院副院長、內科主任、教授。
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1年1月26日,在北京病逝,享年82歲。 [4]  [5] 

董建華主要成就

董建華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董建華在數十年理論研究和臨牀實踐的基礎上,對脾胃病的辯證論治提出了“通降論”“氣血論”“虛實論”的學術觀點,補充和完善了中醫學脾胃病論治理論;在温熱病的治療上,提出“辯治方法”等學術觀點。 [1] 
  • 論文著作
截至2001年1月,董建華共發表論文100餘篇,主編專著10餘部。 [1] 
  • 科研獲獎
獲獎時間
獲獎項目
獲獎等級
1986年
風温肺熱病辨治方案及證候療效評分法
衞生部乙級重大科技成果獎 [6] 

虛痞(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中藥治療觀察
北京中醫學院直門醫院科技成果三等獎 [6] 

急性熱病辨證規範臨牀與實驗研究
北京中醫學院直門醫院科研成果二等獎 [6] 

涼營透熱法治療温病營分證的臨牀及實驗研究
北京市科技進步三等獎、衞生部科技成果二等獎 [6] 
  • 學術交流
時間
學術活動名稱
地點
1974年
聯合國第27屆世界衞生組織大會
1983年
中醫辯證法學術討論會 [5] 

董建華人才培養

  • 培養成果
截至1999年4月,十年來,跟董建華學習的研究生已有18人畢業,獲得博士學位的7人,獲得碩士學位的11人,繼續帶5位博士研究生和4名學術繼承人。 [5] 
  • 教材編寫
董建華組織教研室教師編撰《温病學講義》及《傷寒論釋義》,並參加了全國《中醫內科學》的統編教材的編寫。 [5] 

董建華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60年
北京市先進工作者 [5] 
1960年
全國先進工作者 [5] 
1986年3月
北京市五一勞動獎章 [4] 
1990年
1991年10月
全國衞生系統模範個人 [4] 
1994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1] 

董建華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50年1月—1955年3月
中國紅十字會青浦分會理事副會長 [4] 
1950年1月—1955年3月
青浦縣第一屆一次至九次各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 [4] 
1955年3月—1956年3月
傷寒論釋義》編寫組組長 [4] 
1978年2月—1982年4月
中國科學大會代表 [4] 
1978年2月—1982年4月
中華醫學會理事 [4] 
1978年3月—1983年6月
1978年4月—1980年4月
《赤腳醫生雜誌》審核組特約成員 [4] 
1978年7月—1979年6月
中醫研究院學術委員 [4] 
1979年5月—1980年4月
中華全國中醫學會常務委員 [4] 
1979年7月—1980年4月
北京中醫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4] 
1979年7月—1980年4月
北京中醫研究院東直門醫院學術委員會委員 [4] 
1979年10月—1980年4月
北京市東城區醫藥衞生學會副理事長 [4] 
1979年10月—1980年4月
實用中醫內科學》副主編 [4] 
1980年2月—1980年4月
中國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醫專業組成員 [4] 
1982年10月—1987年2月
衞生部學生委員會委員 [4] 
1983年4月—1987年2月
國家科委發明獎特約評審員 [4] 
1983年4月—1987年2月
中醫研究學術委員會委員 [4] 
1983年4月—1987年2月
國家科委中醫專業組成員 [4] 
1983年6月—1988年4月
1983年6月—1988年4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教育科學文化衞生委員會委員 [2] 
1988年4月—1993年3月
1988年4月—1993年3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教育科學文化衞生委員會委員 [2] 
1993年3月—1998年3月
1993年3月—1998年3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教育科學文化衞生委員會委員 [2] 

董建華個人生活

  • 家庭背景
董建華出身於中醫世家,他的曾祖父是一位中醫眼科大夫。外祖父是位秀才出身的儒醫,善治熱病急症,聞名鄉里。17歲時,按照父親的安排,拜上海名醫嚴二陵為師。 [5] 

董建華人物評價

《臨牀經驗》 《臨牀經驗》
董建華在繼承先師學術的基礎上,集百家之長,經過長期臨牀實踐,形成了獨特的學術風格;在治療內科、婦科及兒科疑難重症及多發頑症方面有獨到之處,特別是治療脾胃病和熱病方面有着極其豐富的經驗。(《中國科學技術專家傳略》評) [5] 
董建華對婦科、兒科、腫瘤科、精神神經科疾病的治療亦有很深造詣,對近代中醫科研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名老中醫學術傳承與實踐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建院六十週年專輯》評) [6] 

董建華人物紀念

  • 樹立銅像
為鼓勵中醫人繼承老一輩名中醫的醫德、醫風、醫術,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為董建華塑造了銅像。 [7] 
參考資料
  • 1.    董建華  .中國工程院[引用日期2019-10-10]
  • 2.    董建華  .中國工程院院士館[引用日期2019-10-31]
  • 3.    朱生樑主編. 胃食管反流病基礎與中西醫臨牀[M].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2015.07.第124-125頁
  • 4.    姜良鐸,何衞寧,肖培新. 中國工程院院士傳記 董建華傳[M]. 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 2016.12.第288-289頁
  • 5.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編. 中國科學技術專家傳略 醫學編 中醫學卷 1[M]. 北京:人民衞生出版社, 1999.04.第327-336頁
  • 6.    王耀獻,葉永安主編. 名老中醫學術傳承與實踐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建院六十週年專輯[M]. 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18.12.第303-304頁
  • 7.    王珍.秦伯未、董建華銅像在東直門醫院落成[N].中國醫藥報,2010-06-22(B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