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葛西氏

鎖定
葛西(かさいし)氏是陸奧國中部(宮城縣三陸沿岸至巖手縣南部地界)的大身(掌管數郡的領主)。葛西氏原為鎌倉時代武藏國下總國御家人豐島(としま)氏的一族,奧州合戰後,得到了陸奧國的領地並安定下來。戰國時代,葛西氏是奧羽地方勢力鼎盛的大名之一,但在豐臣秀吉實施的奧州仕置後,葛西氏的大名地位被取消。
中文名
葛西氏
外文名
かさいし
原    姓
豐島
家    祖
葛西清重
根據地
下總國葛飾郡陸奧國牡鹿郡石卷/登米
名    人
葛西晴信
支流、分家
柏山氏
家    徽
三つ柏

葛西氏發展歷史

葛西氏的初代葛西清重是秩父氏(秩父平氏)一族的豐島氏當主豐島清元的第三子,被封在下總國的葛西御廚(以東京都葛飾區的葛西城為中心,江户川區、墨田區等地的伊勢神宮的莊園)。清元、清重父子與源賴朝一起討伐平氏,成為了御家人。清重在奧州合戰中立功,因而在奧州藤原氏被消滅後,被任命為奧州總奉行,得到了陸奧國(後來的陸前國)的領地。江户時代的地方誌記載,清重在入主奧州後並沒有在奧州藤原氏的所在地平泉建設主城,而是在石卷的日和山建設了領國的居城。清重在守護奧州安定的同時,還作為鎌倉幕府的重臣在政界活躍。這時的葛西氏還沒有確切的動機,據推測一直在石卷與鎌倉之間的領國進行經營。後來葛西氏的居城從石卷遷移到了登米郡寺池,但具體時期並不能確定,後世説法很多,其中有鎌倉時代説、南北朝時代説等。
有説法稱,在室町時代至戰國時代初期,以石卷為根據地的“石卷系葛西氏”和以登米郡為根據地的“寺池系葛西氏”出現了內亂紛爭的狀態。內亂時期的詳細情況並無史料可查,但可以確定的是,葛西氏從鎌倉時代起就一直保有着奧州的權勢,並在南北朝時期擴大了勢力及聲望。
戰國時代初期,葛西滿信與宇都宮氏廣交戰取得成功,進一步擴張了領地。後與伊達氏結盟,和鄰國大崎氏陷入了徹底的對立狀態。然而,在對抗沒有結束之時,葛西氏又將伊達氏的庶子收為養子,引發了家臣團的混亂,反而讓葛西氏的勢力衰退。同時,隨着葛西氏的重要家臣浜田氏的獨立以及浜田氏與熊谷氏(氣仙沼熊谷黨)相剋,葛西氏在領地內對豪族的管制變得越發困難起來。
後來,第17代當主葛西晴信因沒有參加豐臣秀吉的小田原征伐一事而被追究責任,最後於奧州仕置中被改易大名之位。慶長2年(1597年),在晴信去世後葛西氏族的大名時代被宣告結束。
有關葛西氏的滅亡眾説紛紜,也有説法稱,晴信是在與豐臣秀吉的奧州平定軍對抗的過程中英勇犧牲。

葛西氏子孫

晴信之後的葛西氏庶子多數在以伊達氏、南部氏為主的奧州大名家中當臣屬,且姓氏延續至今。葛西氏的庶子人數眾多,各自形成了獨立的葛西氏家譜,其中多數是口口相傳而成的,因而造成了當今有關葛西氏研究領域的混亂。

葛西氏歷代當主

族譜中除了初代當主清重及第17代當主晴信外均無法判斷確切的名字。這可能是因為在豐臣秀吉的奧州仕置及葛西大崎一揆暴動中葛西氏所持的史料遺失所致。傳承下來的族譜主要分為兩大派系(俗稱葛西氏A系統和葛西氏B系統),基於這兩大系統,有關族譜的説法有30種以上,而且除了初代和第17代之外歷代當主的名字、順序都混亂不堪,而能夠支撐族譜劃分的史料又少之又少。有關A系統和B系統兩大族譜派系形成的説法是,在鎌倉時代初期已經在家族內部分裂成“石卷系葛西氏”和“寺池系葛西氏 ”兩派,而兩派又各自主張着各自的宗家,代代紛爭不斷。另外還有説法是,後期葛西氏因為想要求得伊達氏的幫助而將伊達氏的一個庶子收為養子,從此便成為伊達家的從屬勢力,這位養子後來還成為了葛西氏的大名(葛西晴清),進而在家族內部分化為擁護派和反對派,兩派對立,差點使葛西氏滅亡,從此之後兩派也作為仇人停止了交流,從而形成了各自封閉的族譜體系。
葛西氏族譜
葛西氏族譜(2張)
然而,通過一些當主收到鎌倉幕府將軍以及執權北條氏(得宗家)、後來的室町幕府將軍所賜的偏諱的時間來看,還是能夠推斷當主的年長及年少順序。
(族譜有多種説法)
1、葛西清重
2、葛西朝清-源賴朝源實朝
3、葛西清親
4、葛西時清(清時)-2代執權北條泰時(?)
5、葛西宗清(清宗)-8代執權北條時宗
6、葛西貞清(清貞)-9代執權北條貞時
7、葛西高清(清高)-14代執權北條高時
8、葛西詮清-2代將軍足利義詮
9、葛西滿信-3代將軍足利義滿
10、葛西持信-4代將軍足利義持
11、葛西朝信
12、葛西尚信-9代將軍足利義尚
13、葛西政信-8代將軍足利義政
14、葛西晴重(植信)-10代將軍足利義植、12代將軍足利義晴
15、葛西晴胤(高信)-11代將軍足利義高、12代將軍足利義晴
16、葛西親信
17、葛西晴信

葛西氏庶家

寺崎氏
柏山氏
富澤氏
巖淵氏
黑澤氏
本吉氏
笠井氏
木庭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