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葛均波

鎖定
葛均波,男,漢族,1962年11月8日出生於山東省日照市五蓮縣,心臟病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心內科主任、心導管室主任 [1]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 [2]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院長 [29]  ,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上海市委副主委 [28]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常委 [36] 
葛均波於1984年從青島醫學院畢業;1987年獲得山東醫科大學碩士學位;1990年從上海醫科大學博士畢業後被公派德國美因茲大學醫學院聯合培養;1993年獲得美因茲大學醫學院博士學位後到埃森大學醫學院繼續博士後研究;1995年擔任埃森大學醫學院心內科血管內超聲室主任;1999年舉家回國;2000年加入九三學社;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3年至2016年擔任同濟大學副校長;2018年擔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 [3] 
葛均波致力於冠心病病人心肌微循環灌注障礙方面的研究,他對冠狀動脈血流緩慢綜合徵的研究闡述了假性冠狀動脈血流儲備正常的機制 [4] 
中文名
葛均波
外文名
Ge Junbo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山東五蓮
出生日期
1962年11月8日
畢業院校
上海醫科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201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性    別
學    位
博士

葛均波人物經歷

葛均波
葛均波(10張)
1962年11月8日,葛均波出生于山東省五蓮縣中至鎮葛家崖頭村一個農民家庭。
1978年,進入五蓮縣第一中學就讀。
1979--1984年 青島醫學院兒科系兒科專業學習
1984--1987年 山東醫科大學臨牀醫學系兒科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7--1988年 山東省立醫院住院醫師
1988--1990年 上海醫科大學臨牀醫學系心內科學專業研究生
1990--1993年 德國美因茲大學臨牀醫學系心內科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1993--1994年 德國埃森大學醫學院心內科學專業博士後
1994--1995年 德國埃森大學醫學院心內科住院醫師
1995--1999年 德國埃森大學醫學院心內科血管內超聲室主任
1999--2002年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導管室主任、心內科副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
2002--2009年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導管室主任、心內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
2009--2014年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導管室主任、心內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
2014--2016年 同濟大學副校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導管室主任、心內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
2016--2018年 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導管室主任、心內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
2018--2019年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導管室主任、心內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
2019--2022年 國家放射與治療臨牀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導管室主任、心內科主任、 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
2022年-- 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國家放射與治療臨牀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心導管室主任、心內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長 [41] 
九三學社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常務委員 [32]  、九三學社第十一、 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十三、十四屆中央常委,上海市第十六、十七屆委員會副主委;第十一、十二、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 [33] 
2023年3月,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 [36] 

葛均波主要成就

葛均波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葛均波在國際上首次發現心肌橋特異性超聲影像學診斷指標“半月現象”和“指尖現象”;主持研製了中國首例可降解塗層新型冠脈支架;作為首位中國國內學者在美國TCT會議上首創“逆行鋼絲對吻技術”;成功實施中國國內首例經皮主動脈瓣置入術、經皮二尖瓣修復術及經皮肺動脈成形術 [2] 
2022年,葛均波、孫愛軍研究團隊兩項“新發現”在《循環》雜誌發表,分別為以“心臟原位巨噬細胞來源的legumain通過促進心肌梗死後凋亡心肌細胞的清除和降解來改善心臟修復“(cardiac resident macrophage-derived legumain improves cardiac repair via promoting clearance and degradation of apoptotic cardiomyocyte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legumain介導的平滑肌細胞表型轉化促進主動脈夾層(legumain is an endogenous modulator of integrin αvβ3 triggering vascular degeneration, dissection, and rupture)”。 [25]  他們發現,即使暴露在低水平(低於世界衞生組織定義的空氣污染水平)的空氣污染物中,也可能在一小時內導致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徵發作。 [26] 
2022年5月,葛均波院士團隊完成了3種創新醫療器械國內首例植入,其中有2款瓣膜器械產品都是由中國企業研發的,包括一款三尖瓣介入環縮系統(K-clip)和一款經靜脈三尖瓣置換系統(Lux-valve)。 [27] 
  • 學術論著
根據2020年10月中國科學院網站顯示,葛均波先後發表SCI收錄的通訊、第一作者論文150餘篇,主編《Intravascular Ultrasound》等中英文學術著作6部 [2] 
1、Ge, J., Sun, A., Paajanen, V., Wang, S., Su, C., Yang, Z., ... & Zou, Y. (2008). Molecular and cli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novel SCN5A mutation associated with atrioventricular block and dilated cardiomyopathy. Circulation: Arrhythmia and Electrophysiology, 1(2), 83-92.
2、Ge, J., Qian, J., Wang, X., Wang, Q., Yan, W., Yan, Y., ... & Liu, X. (2007).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he sirolimus‐eluting stents coated with bioabsorbable polymer coating in human coronary arteries. Catheteriz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69(2), 198-202.
3、Ge, J., Li, Y., Qian, J., Shi, J., Wang, Q., Niu, Y., ... & Zou, Y. (2006). Efficacy of emergent transcatheter transplantation of stem cells for 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CT-STAMI). Heart, 92(12), 1764-1767.
4、Ge, J., Zhao, G., Chen, R., Li, S., Wang, S., Zhang, X., ... & Yang, Y. (2006). Enhanced myocardial cathepsin B expression in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 European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 8(3), 284-289.
5、Ge, J., Shen, C., Liang, C., Chen, L., Qian, J., & Chen, H. (2006). Elevated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expression after stent implant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resteno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ology, 112(1), 85-90.
6、Ge, J., Jia, Q., Liang, C., Luo, Y., Huang, D., Sun, A., ... & Chen, H. (2005). 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 might promote atherosclerosis through inducing the immune maturation of dendritic cells. 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 25(10), 2157-2163.
7、Ge, J., Han, Y., Jiang, H., Sun, B., Chen, J., Zhang, S., & Du, Z. (2005). On behalf of the RACTS (A Randomized Prospective Antiplatelet Trial of Cilostazol Versus Ticlopidin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Stenting) Trial Investigators. RACTS: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antiplatelet trial of cilostazol versus ticlopidine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stenting: long-term clinical and angiographic outcome. J Cardiovasc Pharmacol, 46, 162-6.
8、Ge, J., Huang, D., Liang, C., Luo, Y., Jia, Q., & Wang, K. (2004). Upregulation of 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 expression contributes to the vein graft atherosclerosis: modulation by losartan. Atherosclerosis, 177(2), 263-268.
9、Ge, J., Baumgart, D., Haude, M., Görge, G., von Birgelen, C., Sack, S., & Erbel, R. (1999). RETRACTED ARTICLE: Role of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maging in identifying vulnerable plaques. Herz, 24(1), 32-41.
10、Ge, J., Chirillo, F., Schwedtmann, J., Görge, G., Haude, M., Baumgart, D., ... & Erbel, R. (1999). Screening of ruptured plaque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by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Heart, 81(6), 621-627.
11、Ge, J., Liu, F., Bhate, R., Haude, M., Görge, G., Baumgart, D., & Erbel, R. (1999). Does remodeling occur in the diseased human saphenous vein bypass grafts? An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study.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ac Imaging, 15(4), 295-300.
12、Ge, J., Jeremias, A., Rupp, A., Abels, M., Baumgart, D., Liu, F., & Erbel, R. (1999). New signs characteristic of myocardial bridging demonstrated by intracoronary ultrasound and Doppler.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3), 1707-1716.
13、Erbel, R., & Ge, J. (1995). Novel techniques of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Current Opinion in Cardiology, 10(6), 626-633.
14、Ge, J., Erbel, R., Görge, G., Haude, M., & Meyer, J. (1995). High wall shear stress proximal to myocardial bridging and atherosclerosis: intracoronary ultrasound and pressure measurements. Heart, 73(5), 462-465.
15、Ge, J., Erbel, R., Zamorano, J., Haude, M., Kearney, P., Görge, G., & Meyer, J. (1995). Improvement of coronary morphology and blood flow after stenting.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rdiac Imaging, 11(2), 81-87.
16、Ge, J., Liu, F., Kearney, P., Görge, G., Haude, M., & Erbel, R. (1995). Acute coronary artery closure following intracoronary ultrasound examination. Catheteriz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agnosis, 35(3), 232-235.
17、Ge, J., Haude, M., Görge, G., Liu, F., & Erbel, R. (1995). Silent healing of spontaneous plaque disruption demonstrated by intracoronary ultrasound. European heart journal, 16(8), 1149-1151.
18、Ge, J., Liu, F., Görge, G., Haude, M., Baumgart, D., & Erbel, R. (1995). Angiographically'silent'plaque in the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detected by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6(10), 805-810.
19、Ge, J., Liu, F., Kearney, P., Görge, G., Haude, M., Baumgart, D., ... & Erbel, R. (1995).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approach to the diagnosis of coronary artery aneurysms. American heart journal, 130(4), 765-771.
20、Ge, J., Erbel, R., Rupprecht, H. J., Koch, L., Kearney, P., Görge, G., ... & Meyer, J. (1994). Comparison of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and angiography in the assessment of myocardial bridging. Circulation, 89(4), 1725-1732.
21、Ge, J., Erbel, R., Gerber, T., Görge, G., Koch, L., Haude, M., & Meyer, J. (1994).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maging of angiographically normal coronary arteries: a prospective study in vivo. Heart, 71(6), 572-578.
22、Ge, J., Erbel, R., Zamorano, J., Koch, L., Kearney, P., Görge, G., ... & Meyer, J. (1993). Coronary artery remodeling in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an intravascular ultrasonic study in vivo.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4(11), 981-986.
  • 承擔項目
根據2020年10月中國科學院網站顯示,葛均波先後承擔“863”計劃、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及重點項目等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20餘項 [2]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擔任職務
藥物塗層支架在冠心病應用的研製和開發
國家863計劃項目
項目負責人
心腦血管疾病發病和防治的基礎研究炎症感染因素在心腦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子項目
疑難高危冠心病診療優化方案的研究
上海市醫學發展重點基金研究課題
血管樹突狀細胞與動脈粥樣硬化免疫機制的研究
上海市科委發展基金
  • 科研成果獎勵
根據2020年10月中國科學院網站顯示,葛均波先後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技術發明獎等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0餘項 [2] 
獲獎時間
項目名稱
獎勵名稱
2005年
血管內超聲及多普勒技術在冠狀動脈疾病診治中的研究與應用
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5] 
2006年
血管內超聲和多普勒技術在冠狀動脈疾病診治中的應用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6] 
2011年
新型可降解塗層冠脈藥物洗脱支架的研製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7] 

第七屆Essen-Mayo-Mainz大會一等獎
第二屆國際超聲心動圖大會優秀論文一等獎

葛均波人才培養

  • 編寫教材
葛均波主編衞生部《內科學》全國統編教材 [2] 
  • 教育諫言
葛均波指出:“從供求角度分析醫療機構每年招收醫學本專科畢業生的人數,發現輸出端與需求端存在嚴重失衡。”原因在於醫學高校在不斷擴招提升數量的同時,未能很好地兼顧教育質量。他表示,中國醫學專業本專科畢業生很難達到醫療機構的用人要求和專業水平需求,他們多選擇轉行以緩解就業壓力。加之醫療機構多存在編制等用人限制問題,醫療行業教育資源投入無法獲得最大化收益。他説:“盲目擴張的結果是使原來一些學科特色鮮明的大學失去特色,所有大學趨於同質化,造成重複建設和有限資源浪費。”對此,葛均波建議,醫學院校招生應量體裁衣,合理調整各區域醫學院校招生規模及結構,不盲目擴充招生數量;一流大學建立醫學院或醫學專業應充分考慮醫療機構所需,幫助解決因專業要求不對等造成的醫療人才供給端與需求端銜接不暢的問題;建立更合理的階段性培養機制,規範住院醫生、專科醫生培訓,從根本上提升中國醫療人才質量 [8] 

葛均波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授予單位
1998年
世界500名最有影響的科學家

2006年
明治乳業生命科學獎傑出獎
2011年
中國科學院院士(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
2012年
2017年9月
感動上海年度人物 [9] 

2019年8月
“最美醫生”稱號 [10-11] 
2020年5月
上海市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候選人 [12] 

美國心臟病學院院士
歐洲心臟病學會院士
上海十大傑出青年
上海市科技英才獎
中德醫學會傑出貢獻獎
衞生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首屆華僑華人專業人士“傑出創業獎”
2020年11月
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中國僑聯 [13] 
2020年11月24日
全國先進工作者
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 [14] 
2020年11月
九三學社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九三學社 [15] 
2023年4月2日 [37] 
第六屆中源協和生命醫學創新突破獎 [37] 
中國科學院大學與中源協和細胞基因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37] 
2023年5月26日
第三屆全國創新爭先獎章。 [38] 

2023年7月
入選第一屆上海統一戰線崗位建功十大楷模名單。 [40] 

2023年12月
榮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42] 
何梁何利基金

葛均波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2008年3月—2013年3月
2002年12月—2012年12月
九三學社第十一、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2010年6月—
泰山醫學院教授 [17] 
2017年4月
九三學社上海市第十七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2017年12月—
2018年12月—
世界心臟聯盟常務理事 [19] 

九三學社上海市第十五屆委員會常委
亞太介入心臟病學會主席
美國心臟病學會國際顧問
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成員 [21] 
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建設研究會理事
中德醫學協會名譽會長
全球華人心臟保健網主席
國際心臟病大會顧問委員會委員
美國SCAI的Board of Trustee成員
德國Essen大學客座教授
香港大學客座教授
中國第四軍醫大學客座教授
南京醫科大學客座教授
同濟醫科大學心臟病研究所榮譽顧問
上海醫科大學華山醫院學術顧問
第24屆中國南方國際心血管病學術會議名譽主席
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會長 [39] 
2022年11月
第二屆山東省人民政府決策諮詢特聘專家 [30] 
2022年12月
九三學社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31] 
2022年12月
九三學社第十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34] 
2023年1月
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 [35] 

葛均波個人生活

  • 人物軼事
葛均波11歲時騎自行車不小心摔斷了胳膊,被醫院誤診,後來被一位老中醫治好。葛均波被老中醫的醫術深深折服,從此,當醫生、治病救人成了他一生的理想 [22] 
2016年4月1日,葛均波在赴美航班上緊急救治了一名突發心衰合併房顫的美國乘客,並一路護航至飛行目的地 [23] 
  • 興趣愛好
葛均波從小喜歡游泳。上初中時正值‘文革’後期,當時規定每人都得學一種樂器,葛均波選擇了彈秦琴。之後彈秦琴成了他消遣休息的重要方式 [5] 

葛均波人物評價

葛均波長期致力於推動中國心血管疾病臨牀技術革新和科研成果轉化,創造了多個心臟病診治上的“全國首例”和“上海第一”;他在血管內超聲研究、新型冠脈支架研發、支架內再狹窄防治等領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果,為提升中國心血管病學領域的國際學術地位作出了突出貢獻。此外,他倡導成立了華東地區首條24小時全天候搶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綠色通道”,挽救了無數冠心病患者的生命,被譽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心臟病研究專家之一 [24] (中國新聞網評)
葛均波積極推動心血管病防治事業的發展,多年來成功搶救了超過2000例危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他自主研製的可降解塗層新型冠狀支架,平均每年使得超過10萬例冠心病患者獲益,可為患者和國家每年節省醫療費用支出十多億元 [10] (中央宣傳部評)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