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葉下白

鎖定
葉下白為薔薇科委陵菜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下部常肥厚呈紡錘狀;基生葉葉柄密被白色綿毛,有時並有長柔毛,小葉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花莖直立,上升或微鋪散,密被白色綿毛;瘦果近腎形;花果期5-9月。 [2]  葉下白別名翻白草,因葉背面密被白茸毛而得名。 [3] 
葉下白分佈於中國的黑龍江、遼寧、內蒙古等省地,在日本、朝鮮也有分佈。 [4]  性喜陽光,耐乾旱和嚴寒,宜在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 [5]  多生長於海拔100-1850米的荒地、山谷、溝邊、山坡草地、草甸及疏林下。 [6]  繁殖方法一般為種子繁殖、分株繁殖。 [7] 
葉下白味甘、微苦,性平。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腸炎、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症狀,外用治創傷。 [8]  其嫩苗也可涼拌、炒食、做湯、做餡等。 [9] 
中文名
葉下白
拉丁學名
Potentilla discolor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薔薇目
亞    目
薔薇亞目
薔薇科
委陵菜屬

葉下白植物學史

葉下白別名翻白草,因葉背面密被白茸毛而得名。 [3] 

葉下白形態特徵

為薔薇科委陵菜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壯,下部常肥厚呈紡錘形。花莖直立,上升或微鋪散,高10-45釐米,密被白色綿毛。基生葉有小葉2-4對,間隔0.8-1.5釐米,連葉柄長4-20釐米,葉柄密被白色綿毛,有時並有長柔毛;小葉對生或互生,無柄,小葉片長圓形或長圓披針形,長1-5釐米,寬0.5-0.8釐米,頂端圓鈍,稀急尖,基部楔形、寬楔形或偏斜圓形,邊緣具圓鈍鋸齒,稀急尖,上面暗綠色,被稀疏白色綿毛或脱落幾無毛,下面密被白色或灰白色綿毛,脈不顯或微顯,莖生葉1-2,有掌狀3-5小葉;基生葉托葉膜質,褐色,外面被白色長柔毛,莖生葉托葉草質,綠色,卵形或寬卵形,邊緣常有缺刻狀牙齒,稀全緣,下面密被白色綿毛。聚傘花序有花數朵至多朵,疏散,花梗長1-2.5釐米,外被綿毛;花直徑1-2釐米;萼片三角狀卵形,副萼片披針形,比萼片短.,外面被白色綿毛;花瓣黃色,倒卵形,頂端微凹或圓鈍,比萼片長;花柱近頂生,基部具乳頭狀膨大,柱頭稍微擴大,花莖直立,上升或微鋪散,密被白色綿毛。瘦果近腎形,寬約1毫米,光滑。花果期5-9月。 [1] 

葉下白產地生境

葉下白產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山東、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台灣、廣東。生荒地、山谷、溝邊、山坡草地、草甸及疏林下,海拔100-1850米。日本、朝鮮也有分佈。 [1] 

葉下白生長習性

葉下白性喜陽光,耐乾旱和嚴寒,宜在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栽培。 [5] 

葉下白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一般為種子繁殖、分株繁殖。 [7] 

葉下白主要價值

葉下白食用價值

葉下白嫩苗可涼拌、炒食、做湯、做餡等。 [9] 

葉下白藥用價值

味甘、微苦,性平。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腸炎、細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症狀,外用治創傷。 [8] 
參考資料
  • 1.    葉下白  .植物誌[引用日期2020-12-02]
  • 2.    翻白草 Potentilla discolor|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0]
  • 3.    讀秀:辛華主編,赤峯山野菜,內蒙古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03,第31頁
  • 4.    翻白草 Potentilla discolor|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4-10]
  • 5.    讀秀:謝宗萬主編;《全國中草藥彙編》編寫組編,全國中草藥彙編 上 第2版,人民衞生出版社,1996.10,第962頁
  • 6.    讀秀:珞小玥主編,野菜野果圖鑑,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01,第122頁
  • 7.    讀秀:謝宗萬主編;《全國中草藥彙編》編寫組編,全國中草藥彙編 上 第2版,人民衞生出版社,1996.10,第962頁
  • 8.    讀秀:謝宗萬主編;《全國中草藥彙編》編寫組編,全國中草藥彙編 上 第2版,人民衞生出版社,1996.10,第962頁
  • 9.    讀秀:珞小玥主編,野菜野果圖鑑,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01,第12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