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落葉

(陳夫作品)

鎖定
《落葉》是陳夫所作的散文。
作品名稱
落葉
作品別名
落葉賦
作    者
陳夫
創作年代
當代
作品出處
湖州日報(首發)、《只因吾心》文集
文學體裁
散文
作品原文
落 葉 [1]  (又名《落葉賦》)
陳夫(當代)
作家陳夫 作家陳夫
我是不願過秋的,雖然有着其它季節無法極目的“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但千萬生命在這樣一個時空裏悄無聲息的接連交付與殞消,叫人又如何能高興的起。早年我見過一本出版志摩的散文集子《落葉》,有位編者在書的封面自我賣情與討好的題了這麼一句促銷語“濃得化不開的情感”,這一經典語當然也是出自志摩手筆。但此般移花接木的一用,一個唯美的志摩在早逝數年後頓然消失了,一個人性麻木的志摩在世人不經意的一個好意中走來了。何等的冤屈,若他知得世人將自己看作直面葉兒落亡與慘淡時仍能心揣無窮雀躍,那該情何以堪?
相與葉落,反正我是難以高興的,想來志摩也不會。一片片葉落,一個個生命從此歸零既成往事,你可以漠視,可以坐觀,可以默默祝它們一路走好,但倘若思忖着逃開,終究只能是想像的分。秋天的葉兒交付生命太過集中,越想不見,它們越要從你的頭頂掠過,從你的眼前滑下,停在你敏感的掌心,停在你匆匆的腳間。秋天的葉兒太知道人類情感的軟肋,它們在你必經的街道時疏時密的落起葉雨,直到淋得你有所思緒;在你必經的開闊地早早趕去紮起堆,扎得一片死寂,扎得你悵然若失;也會在你必去的山色湖光裏飄搖着遊弋着,在你朝夕守望的窗台上下紛飛着嘀嗒着,只那麼輕輕的一搖,走到哪都相隨着它們的身影;只那麼偶然的一嘀,整夜的夢都是關乎着它們的情節。
落葉,就這麼輕輕的在自己的知音心上一落,給命運相濟的知音們帶去了太多的沉重,知音裏的一羣家天下的文人們在看到它們時忽然想到,自己正是無根的隨風遊子。這羣文人帶着自信的步履浪跡天涯,但終於有一天停了下來,一個個足以觸動內心世界最脆弱的景觀令他們驚惶,於是他們第一次開始真正解讀自己。看上一陣秋色,又閉上一陣雙目,再看一陣,再閉一陣,心不由一酸,一股慘淡、落泊、顛沛的失意情懷迅速淹沒了內心多年來不知何處是他鄉的自由主張,原本以為早不在乎的安居態度還一直在體內強烈的潛伏着。他們害怕了,茫然了,也清醒了。在滕王閣赴宴的王勃看着漫天盡染的秋葉,又看了看滿座的陌生賓朋,一個遊子毫無存在的羈客傷感滾滾而來。他在《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中提筆寫道:“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於日下,目吳會於雲間。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孔紹安“早秋驚落葉,飄零似客心”的真切心境,對於此時正美酒當口的王勃,又何嘗不是感同身受。而數年後走在夜郎流放途中的李太白,在面對禿丘上的一株枯蒿幾片落葉時更是催人淚下,一位老遊子大詩人迫急的故里歸屬之願彰露無遺,他幾乎卑微與遺憾的悲嘆:“慚君能衞根,嘆我遠移足。白日知分照,還歸守故園”。
就在這羣文人與落葉激烈的交織共鳴時,另一羣文人則顯得異常平靜。他們生活最多的時間與地點就是逗留在自己的寓所,因而沒有了故里歸屬的不解心結,在他們心裏只放着淡泊,從不狂熱也不詆譭遊子世界裏的天涯與自由,本着低調而高蹈的活着,本着與落葉相見不驚。在這麼一顆顆即便“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的恬靜而知足的心靈面前,落葉一下失去了魔力,世界一下沒了聲音。看着流水帶着落葉,劉禹錫在篦宅中輕吟:“斯是陋室,唯吾得馨。”聽着頭頂落葉的窸窣紛飛,五柳先生在東籬下看了看此刻正氣象勃發的南山,無比閒適道:“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結廬小孤山的林逋更是氣淡神閒,帶着他的鶴子在漫山落英里來來回回,任落霞與孤鶩齊飛。
落葉,是秋放飛的心思,它們有點莫名的詩性悲情,一生中僅僅一次的跳躍便籠絡了所有人的心;落葉更有點霸道,它們不放過任何一個能夠容身之所,滕王閣、南山、林泉以及你温柔的心房。它們不讓你有一點輕鬆,白天一片一簇的活在你的眼裏,夜晚沒了燈火便睡在你的夢裏。再也無處可逃,躲不進周樹人的小樓,躲不進志摩的被窩,我們終將成為它們的知音,也終將在它們面前分流成兩羣文人,一羣往來陋室,一羣做客滕王閣。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