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萬年國會

鎖定
“萬年國會”是台灣政壇的專屬特殊用語,指中華民國1947年民國36年)施行憲法後,所選出的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立法委員、監察委員等中央民意代表,這一詞由施明德首先提出,黨外人士沿用。此屆”中央民意代表”直到1992年才全面改選,因此遭到民主派及反對派人士譏評 [1] 
中文名
萬年國會
特    指
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
地    區
台灣
起始時間
1947年

目錄

萬年國會由來

1947年,中華民國正式行憲後,選出了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第一屆立法委員、第一屆監察委員,並於1948年(民國37年)3月在首都南京正式報到召開集會。但是,由於國共內戰中,國民黨全面潰敗,“中華民國中央政府”於1949年12月7日遷往台灣省台北市,不久之後失去了大陸地區的實際統治權。因此,自然無法選出除台灣省福建省外其餘省份之代表。
雖然如此,但來台後的“中華民國政府”,在當時被多數國家認為是代表中國的合法政權,擁有全中國的代表權,此批於大陸地區選出之中央民意代表亦被視為所謂“法統”之象徵,成為“中華民國政府”尚擁有大陸地區統治權的重要象徵。因此“國大代表”、“立委”、“監委”便一直不改選。當時認為台北僅是“中華民國”的“戰時首都”,真正合法的中央民意代表應該再“反攻大陸”後於各省選出第二屆才是正統。
在此種狀況之下,由於“反攻大陸”遲遲未能達成,政府以“淪陷區無法改選”為由,第一屆中央民意未曾全面進行改選。因為此原則,出現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任期自1947年至1992年,長達45年的怪異現象。
1978年,筆名“許一文”的施明德在《這一代》雜誌發表《增設中央第四國會芻議》,文章中首先提出“萬年國會”一詞,從此“萬年國會”成為黨外人士譏評長期不改選的國會之用語。曾任民進黨“立法委員”的朱高正更引用《論語·憲問》中,孔子指責原壤“幼而不孫悌,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辱罵資深民意代表為“老賊”。
在此期間“中央民意代表”部分僅就台灣地區人口增加(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選舉時,台灣已成為中華民國的一省,故台灣省於1947年時亦選出代表台灣省的立法委員與國大代表,前往南京參加集會)及委員缺額進行所謂增額補選。

萬年國會消失

1988年1月26日,台灣“立法院”通過《第一屆資深中央民意代表自願退職條例》,適用範圍包括“立法委員”與“國大代表”。
1990年,部分大學生為了抗議當時萬年國會所進行的所謂“總統選舉”,於中正紀念堂前發動學運,史稱“三月學運”,又稱“野百合學運”。最後,時任台灣當局領導人的李登輝接納了學運代表的意見(不過李登輝當時亦是先已由該稱為“萬年國會”之“國大代表”所選出),修改憲法,並於1991年將擔任了四十三年的565位“國大”代表“全數優遇退職”,遴選新任“國民大會”代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