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萊布尼茨獎

鎖定
萊布尼茨獎(Leibniz Prize [1]  ),全稱戈特弗裏德·威廉·萊布尼茨獎(德: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Preis 英: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Prize) [2]  ,主要是資助傑出研究人員的科研工作,並鼓勵他們帶領後起之秀參與科研,德國科研最高獎。是世界上獎金額度最高的科學獎項之一,每位獲獎者可獲得科研獎金250萬歐元,獎金數額遠高於諾貝爾獎
中文名
萊布尼茨獎
外文名
Leibniz-Preis(德文)
Leibniz Prize(英文)
創辦時間
1985年
創辦機構
德國科學基金會
特    點
德國科研最高獎,世界獎金最高的科學獎項之一
獎金數額
每位獲獎者可獲得科研獎金250萬歐元
首次頒獎
1986年
頒獎頻次
每年頒發
頒獎對象
最多十位在德國從事科研的學者
獎項命名
戈特弗裏德·威廉·萊布尼茨的名字命名

萊布尼茨獎獎項簡介

萊布尼茨獎(Leibniz Prize [1]  )以德國近代著名通才型學者戈特弗裏德·威廉·萊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1646-1716) [3]  的名字命名,由德國科學基金會在(Deutsche Forschungsgemeinschaft [3]  ,DFG [4]  )在1985年設立,次年開始每年頒發給最多十位在德國從事科研的學者。 [3]  是世界上獎金額度最高的科學獎項之一,在德國學界地位僅次於諾貝爾獎 [3]  這一獎項主要是資助傑出研究人員的科研工作,並鼓勵他們帶領後起之秀參與科研。

萊布尼茨獎獎項意義

萊布尼茨獎被譽為給予德國最頂尖科研工作者“童話般”的自由(märchenhafte Freiheit)。獲獎學者可在7年內申請到最高250萬歐元的科研經費,科研計劃完全由他們自己設計,不用冗繁的行政程序阻礙即可獲得資助,其創立目的也在於致力追平德國的最尖端科研人才和美國相比的資金差距。 [3] 

萊布尼茨獎頒獎人次

自1986年至2017年度為止,萊布尼茨獎共頒發給了348個(或組)得獎人,其中自然科學115個、生命科學101個、人文和社會科學79個、工程科學54個。由於獎項可以由多位得獎人分享,實際有374個得獎人,其中326名男性學者、48名女性學者。有7位得獎者後續還得到了諾貝爾獎的“加冕”:Hartmut Michel(1988年化學獎)、Erwin Neher和Bert Sakmann(1991年醫學獎)、Christiane Nüsslein-Volhard(1995年醫學獎)、Theodor W. Hänsch(2005年物理獎)、Gerhard Ertl(2007年化學獎)以及Stefan W. Hell(2014年化學獎)。 [3] 

萊布尼茨獎歷年得主

年度
獲獎者簡介
獲獎原因/學術成果
資料
2020年
薛鳳(Dagmar Schäfer),女,德國漢學家,馬克斯·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所長。
這是德國學界對她的研究領域——中國科技史研究的認可。薛鳳的中國科技史研究領域在國際學界頗具影響,《工開萬物》曾獲美國亞洲研究協會列文森獎和美國科學史學會輝瑞獎。
[5] 
Thorsten Bach,有機化學,慕尼黑工業大學

[6] 
Baptiste Jean Germain Gault,材料科學,杜塞爾多夫大學

[6] 
Johannes Grave,藝術史,耶拿大學

[6] 
Thomas Kaufmann,神學,哥廷根大學

[6] 
Andrea Musacchio,細胞生物學,多特蒙德大學

[6] 
Thomas Neumann,計算機科學,慕尼黑大學

[6] 
Marco Prinz,神經病理學,弗萊堡大學

[6] 
Markus Reichstein,生物化學,耶拿大學

[6] 
Juliane Vogel,文學,康斯坦茨大學

[6] 
2019年
Prof. Dr.-Ing. Sami Haddadin,男,機器人制造技術,慕尼黑工業大學。 [7] 


Prof. Dr. Rupert Huber
,男,實驗物理,雷根斯堡大學。 [7] 


Prof. Dr. Andreas Reckwitz,男,社會學,(奧德河畔)法蘭克福歐洲大學。 [7] 


Prof. Dr. Hans-Reimer Rodewald,男,免疫學,德國癌症研究中心,海德堡。 [7] 


Dr. Melina Schuh,女,細胞生物學,馬普生物物理化學所,哥廷根。 [7] 


Prof. Dr. Brenda Schulman,女,生物化學, 馬普生物化學所,馬丁斯里德。 [7] 


Prof. Dr. Ayelet Shachar,女,馬普多宗教和多倫理社會研究所,哥廷根。 [7] 


Prof. Michèle Tertilt Ph.D,女,經濟學,曼海姆大學。 [7] 


Prof. Dr. Wolfgang Wernsdorfer,女,實驗固體物理,卡爾斯魯爾理工學院。 [7] 


Prof. Dr.-Ing. Matthias Wessling,女,化學工程,亞琛工業大學及萊布尼茨交互材料所。 [7] 


2018年
Jens Beckert,社會學,科隆大學

[6] 
Alessandra Buonanno,引力物理學,波茨坦大學

[6] 
Nicola Fuchs-Schündeln,經濟學,法蘭克福大學

[6] 
Veit Hornung,免疫學,慕尼黑大學

[6] 
Eicke Latz,免疫學,波恩大學

[6] 
Heike Paul,美國研究,紐倫堡大學

[6] 
Erika L. Pearce,免疫學,弗萊堡大學

[6] 
Claus Ropers,實驗固態物理學,格廷根大學

[6] 
Oliver G. Schmidt,材料學,德累斯頓大學

[6] 
Bernhard Schölkopf,人工智能,圖賓根大學

[6] 
Laszlo Szekelyhidi,應用數學,萊比錫大學

[6] 
2017年
貝阿特麗策·格林德勒(Beatrice Gründler),女,阿拉伯學,任教於柏林自由大學。
2015年始,格林德勒開始了對阿拉伯寓言故事集《卡里來和笛木乃》(Kalila wa-Dimna)的電子學術批註項目。該書由公元八世紀的阿拉伯作家伊本·穆格法翻譯加工從巴列維文轉譯的古印度《五卷書》而來,格林德勒致力於在批註中勾勒早期阿拉伯和歐洲文明的知識傳統的融合和遭遇。
[3] 
安妮·施託希(Anne Storch),女,非洲學,任教於科隆大學。
在2011年出版的《秘密的操弄:非洲的語言和情境》(Secret Manipulations: Language and Context in Africa)中,施託希研究了禁忌、密語與權力實踐和政治影響力之間的關係,將文化人類學引入非洲語言學的研究視野。
[3] 
拉爾夫·赫特維希(Ralph Hertwig),男,認知心理學,任教於柏林馬克斯·普朗克人類發展研究所。
赫特維希的主要研究領域是適應理性(adaptive Rationalität),他對人類判斷和抉擇的心理學研究拓寬了對人類理性的可能性和侷限的理解。
[3] 
弗蘭克·於利歇爾(Frank Jülicher),男,理論生物物理學,任教於德累斯頓馬克斯·普朗克複雜系統物理研究所。
於利歇爾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分子動力學,尤其是活性物質的物理。他對組織中的細胞如何自我管控和組織的研究對發展生物學和醫學應用都有重大影響。
[3] 
約阿希姆·P·施帕茨(Joachim P. Spatz),男,生物物理學,任教於海德堡大學和斯圖加特馬克斯·普朗克智能系統研究所。
在施帕茨的細胞黏附研究(cell adhersion)中,他創新性結合了材料學和細胞生物物理學的研究手段。
[3] 
盧茨·阿克曼(Lutz Ackermann),男,有機分子化學,任教於哥廷根大學。
阿克曼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可持續合成、配體設計、均相催化、活性分子合成等領域,他的碳氫鍵活化催化研究使人們可以用對環境和資源更少傷害的方式製造重要的化學品。
[3] 
卡爾-彼得·霍普夫納(Karl-Peter Hopfner),男,結構生物學,任教於慕尼黑大學。
霍普夫納的研究成就是多蛋白複合物的分子機制,他揭示了體內細胞傳感器如何識別損害或病毒的核酸,不斷修復受損的DNA。在這基礎上,他解析了DNA損傷的傳感器MRN複合物(Mre11-Rad50-Nbs1/Xrs2)的運作機制。
[3] 
約爾格·福格爾(Jörg Vogel),男,分子傳染病生物學,任教於維爾茨堡大學。
福格爾的重要研究成果是對調控核糖核酸分子在傳染病生物學中的理解,革新了對致病微生物的根本性理解。他和2016年的“萊布尼茨獎”得主艾曼紐·夏邦傑(Emmanuelle Charpentier)一起研究了tracrRNA的運作機制,幫助其在基因修飾技術CRPISPR的應用。
[3] 
盧茨·梅德勒(Lutz Mädler),男,機械加工工程,任教於不來梅大學。
梅德勒的重要研究成果是他的“噴霧燃燒熱解反應法”,一種更經濟的納米顆粒合成替代工藝;同時,他還研究了合成的納米顆粒對活性物質(例如人體組織)的影響。
[3] 
布蕾塔·內斯特勒(Britta Nestler),女,材料科學,任教於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
內斯特勒將計算機和材料科學相結合,發展了新的結合多尺度、多物理場的材料模式。通過她的多組分體系的量化模式設計,她進一步研發了靈活而高性能的模擬環境,用以在高性能計算機上對材料和工業原材料的微組織模擬。
[3] 
2016年
艾曼紐·夏邦傑(Emmanuelle Charpentier)
研究了tracrRNA的運作機制,幫助其在基因修飾技術CRPISPR的應用。
[3] 
Frank Bradke,神經變性,波恩大學

[6] 
Daniel Cremers,計算機視覺,慕尼黑大學

[6] 
Daniel James Frost,礦物學,拜羅伊特大學

[6] 
Dag Nikolaus Hasse,哲學,維爾茨堡大學

[6] 
Benjamin List,有機化學,魯爾大學

[6] 
Christoph Möllers,法學,柏林大學

[6] 
Marina V. Rodnina,生物化學,哥廷根大學

[6] 
Bénédicte Savoy,現代藝術,柏林大學

[6] 
Peter Scholze,數學,波恩大學

[6] 
2015年
亨德里克·迪茨,本次最年輕的獲獎者,年僅36歲,慕尼黑工業大學 [8-9] 
他在“DNA摺紙技術”(即對脱氧核糖核酸長鏈進行切割摺疊)的基礎研究領域作出了重要貢獻,推動了這項技術在生物學生物物理學等領域的廣泛運用。 [8-9] 
[8-9] 
亨利·查普曼教授,德國電子同步加速器研究中心。 [8-9] 


克里斯蒂安·赫特韋克教授,萊布尼茨天然產物研究和感染生物學研究所。 [8-9] 


Stefan Grimme,理論化學,波恩大學

[6] 
Friedrich Lenger,歷史學,吉森大學

[6] 
Hartmut Leppin,基督史學,法蘭克福大學

[6] 
Steffen Martus,德國文學,洪堡大學

[6] 
Tobias Moser,聽覺神經學,哥廷根大學

[6] 
2014年
Artemis Alexiadou,語言學,斯圖加特大學

[6] 
Armin von Bogdandy,國際法,海德堡大學

[6] 
Andreas Dreizler,熱能學,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

[6] 
Nicole Dubilier,海洋學,不萊梅大學

[6] 
Leif Kobbelt,計算機圖形學,亞琛工業大學

[6] 
Laurens W. Molenkamp,固態物理學,維爾茨堡大學

[6] 
Brigitte Röder,心理學,漢堡大學

[6] 
Christof Schulz,氣體動力學,杜伊斯堡-埃森大學

[6] 
Irmgard Sinning,結構生物學,海德堡大學

[6] 
Rainer Waser,材料科學,亞琛工業大學

[6] 
Lars Zender,腫瘤研究,圖賓根大學

[6] 
2013年
Thomas Bauer,伊斯蘭研究,芒斯特大學

[6] 
Ivan Dikic,細胞生物學,法蘭克福大學

[6] 
Frank Glorius,分子化學,芒斯特大學

[6] 
Glorius Güntürkün,生物心理學,波鴻大學

[6] 
Peter Hegemann,物理學,洪堡大學

[6] 
Marion Merklein,製造技術,紐倫堡大學

[6] 
Roderich Moessner,固態物理學,德累斯頓工業大學

[6] 
Erika von Mutius,兒科學,慕尼黑大學

[6] 
Vasislis Ntziachristos,生物醫學,慕尼黑工業大學

[6] 
Lutz Raphael,歷史學,特里爾大學

[6] 
Achim Rosch,固態物理學,科隆大學

[6] 
2012年
柏林洪堡大學伯恩斯坦計算神經科學中心的邁克爾.布萊希特教授
他利用原創性研究方法和創新的技術在神經生物學研究中做出了開創性工作;
[1]  [4] 
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學研究所的馬蒂亞斯.曼教授
他在蛋白質組學質譜技術研究方面獲得了許多重要的突出成果,改進或發展了各種新型技術;
[1]  [4] 
柏林馬克斯.德爾布呂克分子醫學中心的尼古勞斯.拉傑夫斯基教授
他極富創造性地把物理學與數學跟系統生物學集成在一起,從而在整個細胞或者基因及蛋白組學的水平上觀察生命現象;
[1]  [4] 
波恩大學臨牀醫院的君特.哈特曼教授
他們發現並闡明瞭人體免疫系統的作用原理。
[1]  [4] 
克里斯蒂安?庫茲教授
[1]  [4] 
基爾大學萊布尼茨海洋科學研究所的烏爾夫.裏伯塞爾教授
他是第一位認真研究海洋酸化和變暖會如何影響海洋生物和生態系統的科學家
[1]  [4] 
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的彼得.桑德斯教授
作為國際知名的數學算法專家,他是歐洲“算法工程”的領軍人物,尤其在主幹網絡的設計規劃方面表現突出
[1]  [4] 
斯圖加特大學的約爾格?拉赫特魯普教授
他首次發現了金剛石中雜質(N—V中心)的熒光現象,掀起了用光學方法探測單個雜質原子的熱潮,在固態物理和量子光學的交叉領域開創了一個非常成功的全新研究領域。
[1]  [4] 
他被認為是德國國內外“50歲以下”最重要的政治哲學
[1]  [4] 
馬爾堡大學的弗裏德里克?帕勒維克教授
她是一位著名的研究阿拉伯文化的專家,從整體上推進了跨學科的調整和德國的中東研究。
[1]  [4] 
慕尼黑工業大學的芭芭拉.渥爾姆特教授
她在計算數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應用在科學和工程計算領域,包括結構力學和多孔介質領域仿真算法的理論分析和應用,例如沙漿等多孔介質非均質性的數學模型。
[1]  [4] 
2011年
Ulla Bonas,植物病理學,哈勒威騰伯格大學,

[6] 
Christian Büchel,認知神經學,漢堡大學

[6] 
Anja Feldmann,計算機科學,柏林工業大學

[6] 
Kai-Uwe Hinrichs,有機化學,不萊梅大學

[6] 
Anthony A. Hyman,細胞生物學,德累斯頓大學

[6] 
Bernhard Keimer,固態物理學,斯圖加特大學

[6] 
Franz Pfeiffer,物理學,慕尼黑工業大學

[6] 
Joachim Friedrich Quack,古埃及歷史學,海德堡大學

[6] 
Gabriele Sadowski,熱力學,多特蒙德工業大學

[6] 
Christine Silberhorn,光學,帕德博恩大學

[6] 
2010年
Jan Born,神經科學,呂貝克大學

[6] 
Peter Fratzl,生物材料,波茨坦大學

[6] 
Roman Inderst,經濟學,法蘭克福大學

[6] 
Christoph Klein,兒科,漢諾威大學

[6] 
Ulmn Lindenberger,心理學,柏林大學

[6] 
Frank Neese,理論化學,波恩大學

[6] 
Jügen Osterhammel(于爾根·奧斯特哈默,1952年-),男,康斯坦茨大學歷史學與社會學系現代史教授

[6]  [12-13] 
Petra Schwille,生物物理學,德累斯頓大學

[6] 
Stefan Treue,神經科學,哥廷根大學

[6] 
Joachim Weickert,圖像處理,薩爾大學

[6] 
2009年
Antje Boetius,微生物學,不萊梅大學

[10] 
Holger Braunschweig,有機化學,維爾茨堡大學

[10] 
Wolfram Burgard,智能機器人,弗萊堡大學

[10] 
Heinrich Detering,北歐文學,哥廷根大學

[10] 
Jürgen Eckert,金屬物理,德累斯頓大學

[10] 
Armin Falk,經濟研究,波恩大學

[10] 
Frank Kirchhoff,病毒學,烏爾姆大學

[10] 
Jürgen Rödel,材料學,達姆施塔特大學

[10] 
Karl Lenhard Karl Lenhard,消化內科,烏爾姆大學

[10] 
Burkhard Wilking,微分幾何,芒斯特大學

[10] 
Martin R. Zirnbauer,數學物理學,科隆大學

[10] 
2008年
Susanne Albers,計算機科學,弗萊堡大學

[10] 
Martin Beneke,粒子物理學,亞琛工業大學

[10] 
Holger Boche,通信工程,柏林大學

[10] 
Martin Carrier,哲學,比勒菲爾德大學

[10] 
Elena Conti,結構生物學,馬丁斯里德大學

[10] 
Holger Fleischer,商法,波恩大學

[10] 
Stefan Hell,生物物理,哥廷根大學

[10] 
Elisa Izaurralde,生物化學,圖賓根大學

[10] 
Klaus Kern,物理化學,斯圖加特大學

[10] 
Wolfgang Lück,代數學,芒斯特大學

[10] 
Jochen Mannhart,固態物理學,奧格斯堡大學

[10] 
2007年
Jens Claus Brüning,內分泌學,科隆大學

[10] 
Brüning Bruno,固態物理學,普朗克研究院

[10] 
Magdalena Götz,神經科學,慕尼黑大學

[10] 
Peter Gumbsch,材料科學,弗萊堡大學

[10] 
Gerald Haug,古氣候研究,波茨坦大學

[10] 
Bernhard Jussen,中世紀史,比勒菲爾德大學

[10] 
Guinevere Kauffmann,天體物理學,普朗克研究院

[10] 
Falko Langenhorst,岩石學,耶拿大學

[10] 
Oliver Primavesi,古語言學,慕尼黑大學

[10] 
Detlef Weigel,生物學,圖賓根大學

[10] 
2006年
Matthias Beller,均相催化,萊布尼茨研究院

[10] 
Patrick Cramer,結構生物學,慕尼黑大學

[10] 
Peter Jonas,神經生理學,弗萊堡大學

[10] 
Ferenc Krasz,光學,慕尼黑大學

[10] 
Klaus Mezger,地球化學,芒斯特大學

[10] 
Thomas Mussweiler,社會心理學,科隆大學

[10] 
Felix Otto,微分方程,波恩大學

[10] 
Dominik Perler,哲學,洪堡大學

[10] 
Gyburg Radke,哲學,馬爾堡大學

[10] 
Marino Zerial,細胞生物學,德累斯頓大學

[10] 
Peter Wasserscheid,化工,紐倫堡大學

[10] 
2005年
Peter B. Becker,生物化學,慕尼黑大學

[10] 
Immanuel F. Bloch,光學,美因茨大學

[10] 
Stefanie Dimmeler,分子學,法蘭克福大學

[10] 
Jürgen Gauß,理論化學,美因茨大學

[10] 
Günther G. Hasinger,天體物理學,普朗克研究院

[10] 
Christian Jung,植物學,基爾大學

[10] 
Axel Ockenfels,經濟學,科隆大學

[10] 
Wolfgang Peukert,機械力學,紐倫堡大學

[10] 
Barbara Stollberg-Rilinger,古代史,芒斯特大學

[10] 
Andreas Tünnermann,微系統技術,耶拿大學

[10] 
1986年
尤爾根·哈貝馬斯(Jürgen Habermas,1929年6月18日- )

[1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