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涇鎮

鎖定
華涇鎮,隸屬於上海市徐彙區 [11]  ,地處徐彙區南部,東瀕黃浦江,南至景聯路,西鄰老滬閔路、華涇港,北抵澱浦河 [8]  行政區域總面積8.04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4月,華涇鎮户籍人口約3.8萬人。 [6] 
1984年3月,建立上海縣龍華鄉。1992年7月,上海縣龍華鄉整建制劃入徐彙區。1998年5月,撤銷龍華鄉建制,建立華涇鎮人民政府。 [5]  截至2021年10月,華涇鎮有17個社區。 [7]  鎮人民政府駐龍吳路2443號。 [6] 
2020年,華涇鎮收入支出總計80000萬元。與2019年度相比,收入支出總計持平。 [10] 
中文名
華涇鎮
行政區劃代碼
310104103000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上海市徐彙區
地理位置
徐彙區南部
面    積
8.04 km²
下轄地區
17個社區
政府駐地
龍吳路2443號
電話區號
021
郵政編碼
200231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黃道婆墓
鄒容墓
車牌代碼
滬A-滬N
人    口
3.8萬人(2021年4月户籍人口)

華涇鎮歷史沿革

元代,屬華亭縣。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分屬上海縣高昌鄉、長人鄉和華亭縣華亭鄉。
民國元年(1912年),先後屬江蘇省上海縣、華亭縣、上海特別市、江蘇省申江縣、上海市二十六區和龍華區。
民國十七年(1928年),華涇、關港屬上海縣。
1949年11月,南部曹行鄉分出華涇、關港兩鄉,屬江蘇省上海縣和上海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派出機構龍漕辦事處。
1951年,屬龍華鄉地區隸屬龍華區和上海縣。
1958年,江蘇省上海縣劃歸上海市,屬上海市上海縣。
1959年9月,成立上海縣龍華公社,轄原七一公社的第六、第七兩個大隊和劃入的龍華鎮。
1961年,劃出龍華鎮,列入縣屬鎮。
1984年3月,建立上海縣龍華鄉。
1987年3月,撤銷龍華公社。
1992年7月,上海縣龍華鄉整建制劃入徐彙區。
1998年5月,撤銷龍華鄉建制,建立華涇鎮人民政府。 [5] 

華涇鎮行政區劃

華涇鎮區劃沿革

1961年,龍華公社轄大隊18個、生產隊92個。
1965年,龍華公社所轄18個大隊調整為13個,92個生產隊調整為105個。
1980年,龍華公社轄關港、華浦、建華、東灣、港口、石龍、南郊、新龍華、漕溪、龍華、北楊、張塘、天鑰13個大隊,生產隊共92個。其中,關港生產隊5個,華浦生產隊5個,建華生產隊5個,東灣生產隊10個,港口生產隊11個,石龍生產隊6個,南郊生產隊7個,新龍華生產隊7個,漕溪生產隊7個,龍華生產隊5個,北楊生產隊9個,張塘生產隊13個,天鑰生產隊2個。
1983年5月,龍華公社轄大隊12個、生產隊87個、分公司1個,居民委員會8個。
1984年底,龍華鄉轄漕溪、龍華、新龍華、張塘、石龍、南郊、港口、北楊、關港、華浦、建華、東灣12個行政村,共有村民小組87個。同年5月,新成立居委會1個。
1992年7月,龍華鄉轄關港、華浦、建華、東灣、北楊、港口、南郊、石龍、張塘、新龍華、漕溪、龍華、天鑰、和平、牌樓、桂林、星聯、虹南、長春、虹三20個行政村,共有村民小組88個,居民委員會1個。
2006年末,華涇鎮轄區內有11個居民委員會,5個行政村。 [4] 
2019年,華涇鎮有17個居委會。 [9] 

華涇鎮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華涇鎮有17個社區。 [7]  鎮人民政府駐龍吳路2443號。 [6] 
華涇鎮區劃詳情
華建社區
大橋社區
華髮社區
華陽社區
沙家浜社區
名苑社區
明豐社區
華臻社區
馨寧社區
華涇四村社區
華涇五村社區
光華綠苑社區
華欣家園社區
灕江山水社區
華涇綠苑社區
印象旭輝社區
盛華景苑社區
——

華涇鎮地理環境

華涇鎮位置境域

華涇鎮地處徐彙區南部,東瀕黃浦江,南至景聯路,西鄰老滬閔路、華涇港,北抵澱浦河。鎮人民政府駐地距徐彙區人民政府11.1千米 [8]  行政區域總面積8.04平方千米。 [6] 

華涇鎮地形地貌

華涇鎮地處太湖碟形窪地東端,距上海成陸年代最早的岡身地帶較近,是岡身與黃浦江之間的低平沖積平原。海拔3~4.5米。 [8] 

華涇鎮氣候

華涇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夏較長,春秋較短。常年平均温度15.7℃,降水量1114毫米,日照2047小時。 [8] 
華涇鎮衞星圖 華涇鎮衞星圖

華涇鎮水文

2011年末,華涇鎮轄區內有河道13條。其中,一級河道2條,黃浦江在境內長3.75千米,在東側由南向北流入市區,關港、新春申港、華涇港、澱浦河、張家塘港、龍華港等河東流入浦。澱浦河在境內長2.4千米;二級河道5條,總長8.53千米。 [8] 
華涇鎮電子地圖 華涇鎮電子地圖

華涇鎮人口

2000年,華涇鎮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家庭户總數8182户,平均每户2.36人。 [3] 
2010年,華涇鎮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轄區總人口6.74萬人,外來常住人口28821人。城鎮化率100%。總人口中,男性36053人,佔53.48%;女性31362人,佔46.52%;14歲及以下5654人,佔8.39%;15~64.歲5.60萬人,佔83.03%;65歲及以上5782人(其中百歲以上5人),佔8.5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6.68萬人,佔99.10%;有蒙古、回、藏、維吾爾、苗、彝、壯、布依、朝鮮、滿、侗、瑤等26個少數民族,共607人,佔0.90%。超過40人的少數民族有回、土家、滿、苗4個民族,其中回族199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32.78%;土家族128人,佔21.09%;滿族51人,佔8.40%;苗族49人,佔8.07%。 [8] 
2011年末,華涇鎮人口出生率7.74‰,人口死亡率8.40‰,人口自然增長率-0.66‰。 [8] 
2019年,華涇鎮有常住人口6.34萬人,户籍人口3.84萬人,外來人口2.56萬人。 [9] 
截至2021年4月,華涇鎮常住居民約6.8萬人,户籍人口約3.8萬人,流動人口約2.6萬人。 [6] 

華涇鎮經濟

華涇鎮綜述

2011年,華涇鎮財政總收入20.11億元,比上年增長12.3%。 [8] 
2020年,華涇鎮收入支出總計80000萬元。與2019年度相比,收入支出總計持平。 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80000萬元,佔本年支出合計的100%。與2019年度相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財政撥款收、支總計持平。 [10] 

華涇鎮工業

1991年,華涇鄉有工業企業90家,其中鄉辦13家,村辦77家,全年工業產值2.11億,工業總利潤2137萬元。
2006年,華涇鎮有工業企業99家,其中鎮辦企業18家,村辦企業81家,工業總產值達到37.92億元;總利潤2.3億元,其中鎮辦企業總產值14.88億元,總利潤達到5095萬元,村辦企業總產值23.11億元,總利潤1.74億元。全鎮工業企業中有外商投資企業33家,港澳台商投資企業19家,年總產值達9.85億元,利潤1.06億元。
2011年,華涇鎮工業總產值達到45.4億元,比上年增長11.2%。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6家,職工6775人,實現工業增加值12.43億元,比上年增長18.21%。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5家,職工3472人,實現工業增加值6.55億元,比上年增長35.51%。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36家,其中10億元以上4家。有產業園區10個,其中都市產業園5個,科技產業園3個。 [8] 
2014年,華涇鎮11家總部經濟企業共繳税3.49億元,佔税收總額16%。全年共引進企業271家,其中內資企業253家,註冊資金17.98億元;外資企業18家,註冊資金4499萬美元。
華涇鎮 華涇鎮

華涇鎮商業

1992年,龍華鄉以商業、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實現了純商業營業額18255.51萬元,純商業利潤422.06萬元,實現飲食業收入282.77萬元,利潤25.2萬元,旅館業收入438.55萬元,利潤129.25萬元。
2006年,華涇鎮以商貿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企業有77户。其中,商貿服務業45户,完成經營額65.81億元,比2005年增長27%,外資企業經營額完成40.06億元,比2005年增長41.4%,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7.15億元,比2005年增長34.8%。
2011年,華涇鎮商業服務業銷售總額達123億元,比上年增長11.9%,其中現代服務業銷售總額17.26億元,比上年增長133.4%。倉儲業已從房屋租賃的儲存向發展商務、辦公等現代服務業轉變。倉儲總收入3.87億元,比上年增長16.9%。有租賃户472家,租賃總面積126萬平方米。 [8] 
2014年,華涇鎮商業服務業銷售額達到178億元。

華涇鎮金融業

2011年末,華涇鎮轄區內有銀行營業網點4家。 [8] 

華涇鎮交通運輸

華涇鎮有S20穿境而過,外環線和龍吳路是地區內橫縱聯繫的區域性幹道,還有華展東路、望月路、關港路等道路,
華涇鎮華涇小學 華涇鎮華涇小學

華涇鎮社會事業

華涇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華涇鎮轄區內有泰國上海正大綜合電視製作有限公司、德國貝塔斯曼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台灣威盛影視製作有限公司文藝單位3個,會員300個,創作完成的文化藝術作品有《雨夜》、舞蹈《江山》等。有劇院1座,座位150個,年演出30場次,觀眾4500餘人次。電影放映單位1個,電影院3座。建築面積7360平方米的文化活動中心1個;體育俱樂部1個;建築面積510平方米的圖書室1個,藏書3.5萬冊。有華涇書畫社、舞蹈隊、合唱隊等7支羣眾業餘文化團隊,開展各種羣眾性的文化娛樂活動。 [8] 
2011年末,華涇鎮有徐匯體育館、匯龍園體育場、徐彙區青少年體育運動學校等體育場館和單位。華涇公共運動場,面積2592平方米。華涇社區體育健身俱樂部,有社會體育指導員208人。有社區健身苑1個,健身點23個,配有健身器材256件。 [8] 

華涇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華涇鎮有幼兒園(所)6所,在園幼兒1498人,專任教師105人;普通小學2所,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所,在校生1055人,專任教師8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級中學2所,在校生(含一貫制學校)2196人,專任教師13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高級中學1所,在校生(含一貫制學校)1335人,專任教師144人。主要學校有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位育中學。 [8] 
華涇鎮景點 華涇鎮景點

華涇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華涇鎮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門診部以上)6個,其中華涇鎮社區衞生服務中心1個,下設社區衞生服務站5個;病牀105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1.74張。專業衞生技術人員155人,其中執業醫師57人,執業助理醫師6人,註冊護士55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衞生技術人員2.57人、執業(助理)醫師1.04人、註冊護士0.91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36.26萬人次,出院病人1134人次。 [8] 

華涇鎮社會保障

2011年,華涇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048户、人數1764人,支出874.75萬元,比上年增長7.75%;月人均413.24元,比上年增長7.57%;城市醫療救助192人次,支出66.29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6人,安置義務兵、士官等13人,安置無軍籍職工6人;撫卹事業費支出45.67萬元,比上年增長6%。敬老院4所,牀位395張。社區服務設施37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其他社區服務設施21個;社區日間照料牀位15張。經常性社區救助工作站、點和慈善超市16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0.8萬元,接收捐贈衣被0.45萬件,使萬餘人(次)困難羣眾受益。 [8] 

華涇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華涇鎮轄區內有郵政所2個。 [8] 

華涇鎮風景名勝

  • 黃道婆紀念館
黃道婆紀念館由墓園和紀念館兩部分組成,佔地面積300餘平方米。紀念館入口匾額題寫“先棉”兩字。正廳門前立黃道婆塑像;正門柱子上鐫刻對聯一幅,上聯“緯地經天棉植見慈恩一方衣被”,下聯“梯山航海機聲垂放澤千載馨香”。館房一正兩廂房的磚木結構,正屋三開間歇山式建築,廳內陣列紡織工具、棉紡織等展品300餘件。左廂房內陳列清朝乾隆年間直隸總督方觀承繪製的晉獻給乾隆皇帝的棉花圖1組8幅(棉花圖共有16幅,館取其8幅),並把原木刻改成石板刻畫,供後人欣賞和了解從棉到布的製作全過程。右廂房陳列着另棉花圖4幅,以及部分從清朝到民國的各類紡織成品。2004年,黃道婆紀念館被列為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2006年,黃道婆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 
華涇鎮黃道婆紀念館
  • 黃道婆墓
黃道婆墓始建於元代烏泥涇古鎮(今華涇鎮東灣村平橋)。墓碑正面題“元代紡織家黃道婆之墓”,背後為墓誌,墓坐北朝南,墓台以青磚鋪地,中為楠圓石圈土墓,墓前設供桌、石凳,墓地面積1000平方米,圍以花窗滴瓦圍牆,前為綠化地,左立碑亭,右立碑標,四周植松柏、黃楊、盤槐、歲漢松等樹木。1984年黃道婆墓被列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被列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列為徐彙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2] 
  • 黃道婆祠
黃道婆祠也稱黃婆祠或先棉祠,俗稱黃婆廟,位於華涇鎮南郊村黃婆廟自然村。1963年被列為上海縣文物保護單位。飼坐北朝南,佔地6.75畝,建築面積570平方米,正門面東,入門前行,南為青磚照壁,北為黃母祠山門,門額題“元代科學家黃道婆紀念堂”,趙樸初書。山門內為黃母祠(又稱紀念堂),為六架樑五開間歇山建築(原樣原址重建),建築面積84平方米。祠內展示圖片、文字資料,介紹黃道婆生平事蹟等,祠中央供黃道婆塑像,前有啓功所書抱對一副:“緯地經天棉植見慈恩一方衣被,梯山海機聲垂放澤千載馨香”;上方懸“黃母祠”匾。祠後是接待、管理室。祠西為硃紅長廊,廊兩端各建亭1座,與長廊渾然一體;南亭額題“仰黃亭”,啓功書;北亭額題“先棉圃”,謝稚柳書。長廊東側有水井一眼。北是廣場和陳列館。陳列館內陳列古代織物、綜線、蠟染和土布等,以及中國棉紡織生產發展史圖片資料。館東闢竹林園,翠林叢中坐黃道婆紡織的石雕像。長廊西建有蓮花池,池內有石舫、石汀步和石燈,石舫稱“上智舫”,語出釋慧能”下下人有上上智”;池西建名為“衣被天下”的青磚浮雕像,長10米。紀念堂內遍植桑竹。 [2] 
  • 鄒容墓
鄒容墓位於華涇路1000弄西側,緊靠位育路。1963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81年,批准為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起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1] 
華涇鎮鄒容墓
  • 鄒容紀念館
鄒容紀念館位於華涇黃葉樓內,原是鄒容生前好友劉三(字季平)的寓所,與鄒容墓地相鄰。紀念館由“少年立志”、“留學日本”、“撰寫《革命軍》”、“獄中紀實”、“名垂千古”、“義士劉三”六大主題板塊組成。通過大量歷史圖片和文物資料,向參觀者展示了鄒容烈士生平,以及劉三先生的義舉。 [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