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鎖定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是華南理工大學下設的二級學院。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於2015年11月,其前身是學校原輕工與食品學院,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1952年華南工學院成立伊始設置的本科和專修科專業。 [1] 
據2022年7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一系四所,擁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設有2個本科專業,建有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其中一個為參與建設);在校學生1481人,其中本科生520人,研究生961人。 [1] 
中文名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外文名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創辦時間
1952年
辦學性質
二級學院
主管部門
華南理工大學
現任領導
院長:曾新安
黨委書記:譚志偉
本科專業
2個
碩士點
學術學位一級學科2個
學術學位二級學科7個
博士點
學術學位一級學科2個
學術學位二級學科7個
博士後
科研流動站1個
國家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1個
二級學科1個
院系設置
食品科學與工程系
地    址
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路381號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歷史沿革

時間
發展歷程
1952年
華南工學院成立伊始,設化學工程系,設本科專業:植物纖維紙製造學、糖品物工學、食品工學,專修科:造紙、製糖
1953年
系、專業調整,設化學工程系,本科專業有植物纖維造紙學、糖品物工學
1956年
設立造紙系
1958年
以化工、造紙兩係為基礎,組建華南化工學院。設食品工藝系和造紙工藝系,食品工藝系設置微生物工學、罐藏食品工學、糖品物工學專業;造紙工藝系設置纖維素衍生物工學、造紙工學專業
1960年
製糖工程學科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
1962年
8月,華南化工學院併入華南工學院,設生化系和纖化系,生化系設置製糖、食品工學、微生物工學專業;纖化系設置造紙、纖維素化學工學專業。12月調整,兩系合併為化工二系,設置製漿造紙、化學纖維工學、食品工學、製糖工學專業;製漿造紙學科開始招收研究生
1964年
陳樹功教授培養出我國本土第一位糖品物工學專業研究生郭祀遠,也是華南理工培養的第一位碩士研究生
1970年
廣東化工學院成立。設輕化工系,設置造紙、製糖、化纖、工業微生物專業
1978年
廣東化工學院併入華南工學院。初設輕化工系,設置製糖、製漿造紙、工業發酵、化學纖維專業;製糖、碳水化合物專業恢復招收研究生
1981年
製糖工程成為首批博士學位授權點;製漿造紙工程、發酵工程為首批碩士學位授權點
1982年
系、專業調整,設化學工程二系,設置製漿造紙、製糖、化學纖維、微生物工程專業
1984年
原國家教委批准成立輕化工研究所,製漿造紙工程獲博士學位授權點
1985年
華南工學院化學工程二系改稱為華南工學院輕化工程系
1986年
輕化工程系分設為輕化工程系和食品工程系。本科專業有製漿造紙工程、化學纖維、食品工程、製糖工程、生物化工專業;學校成立生物工程研究所;食品科學獲碩士學位授權點;發酵工程獲博士學位授權點
1988年
原國家教委審定批准製糖工程和製漿造紙工程為國家重點學科
1989年
製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原國家計委批准立項建設
1990年
食品科學成為博士學位授權點
1991年
設立輕工技術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主要研究方向:製漿造紙、製糖工程、發酵工程
1994年
輕化工程系和食品工程系合併成立華南理工輕工食品學院,設輕化工程系、生物工程系、食品工程系、輕化工研究所
1995年
製漿造紙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
1996年
國家發改委批准建設造紙與污染控制國家工程中心
1997年
輕工食品學院製漿造紙學科與化工學院環境工程學科調整合併成立造紙與環境工程學院,設製漿造紙、環境工程、輕化工程本科專業。成立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先後設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生物製藥、生物醫學工程本科專業
1998年
輕工技術與工程一級學科獲博士學位授權點,皮革化學與工程獲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權點
1999年
設立食品科學與工程博士後流動站
2000年
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獲碩士學位授權點
2003年
食品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獲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權點;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學科獲碩士學位授權點,糧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農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水產品加工及貯藏工程學科獲博士學位授權點
2004年
調出環境工程學科,在造紙與環境工程學院的基礎上成立資源科學與造紙工程學院,設資源科學與工程、輕化工程本科專業;陳克復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是造紙行業第一位院士
2005年
調出生物學科,在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基礎上成立輕工與食品學院,設食品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本科專業;造紙與污染控制國家工程中心通過驗收
2006年
澱粉與植物蛋白深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批准建設
2007年
輕工技術與工程評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食品科學評為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2008年
資源科學與造紙工程學院和輕工與食品學院合併成立輕工與食品學院;教育部一級學科評審結果公佈,輕工技術與工程獲全國一級學科排名第一,食品科學與工程全國排名第三;詹懷宇獲高等學校國家級教學名師
2010年
廣東省天然產物綠色加工與產品安全重點實驗室批准建設
2011年
參與建設的小麥和玉米深加工國家工程實驗室獲批建設
2012年
教育部第三輪一級學科評估結果公佈,輕工技術與工程一級學科全國排名第一,食品科學與工程全國排名第三
2013年
澱粉資源科學與工程、生物質科學與工程及食品質量與安全學科獲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授權點
2014年
廣東省食品綠色加工與營養調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成功獲批立項組建
2015年
原輕工與食品學院撤消,成立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和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廣東省脂類科學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批建設
2016年
廣東省冷鏈食品智能感知與過程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食品智能質控與過程技術裝備廣東省國際暨港澳台合作創新平台獲批建設
2017年
學院作為主體建設的農學入圍“雙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在第四輪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排名A-,參與建設的輕工技術與工程學科排名A+,均進入A行列。學院支撐的農業科學進入ESI全球前千分之一。在2017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位列世界第四位
2018年
建成大化類平台二期、感官品評及3D打印室、國家虛擬仿真中心等公共平台;主導成立“一帶一路”中國—東南亞食品科技教育聯盟
2019年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通過教育部第四次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和IFT國際認證,並獲得IFT五年滿額認證;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食品科學與工程全英碩士留學生班正式入學;本科生黨支部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
2020年
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學院黨委獲“全省黨建工作標杆院系”培育創建單位;輕化所教工支部獲“全省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培育創建單位 [2]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辦學條件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院系專業

據2022年7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設有一系四所,2個本科專業。 [1] 
:食品科學與工程系 [3]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師資力量

據2022年7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有教職工125人,其中專任教師102人,正高職稱人員50人,98%以上的教師擁有博士學位。擁有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人,廣東省領軍人才2人,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2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省級培養對象2人,廣東省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廣東省特支計劃“傑出人才”1人,教育部新(跨)世紀優秀人才12人。 [1]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胡松青、婁文勇、李曉璽、李曉鳳、任嬌豔、吳虹、王永華、曾新安
科技部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曾新安
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婁文勇、王永華
全國糧油優秀科技工作者:餘以剛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趙謀明、宗敏華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培養對象:趙謀明
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王永華
863項目首席專家:趙謀明
廣東省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任嬌豔、遊麗君
廣東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孫為正、蘇國萬、蘇健裕、王永華
廣東省特支計劃青年拔尖人才:遊麗君
廣東省特支計劃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婁文勇
廣東省高等學校珠江學者特聘教授 :王永華
廣東省優秀青年教師:遊麗君
廣東省丁穎科技獎獲獎者:趙謀明
廣東省食品醫藥行業產學研結合突出貢獻專家:蘇健裕
改革開放三十年廣東省食品(醫藥)行業突出貢獻專家:李汴生
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孫為正、王方華、尹壽偉、遊麗君
廣州市優秀女科技工作者:宗敏華
(部分傑出人才 [12]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科建設

截至2019年12月,學院建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擁有2個一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7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有2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廣東省重點學科。 [4] 
  • 學位授予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食品科學與工程
博士學位授權點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學科方向
食品科學與工程
食品生物技術
食品工程
海洋食品工程
蛋白質化學與營養
功能碳水化合物
食品安全與控制
輕工技術與工程
製糖工程
碩士學位授權點
一級學科
二級學科/學科方向
食品科學與工程
食品生物技術
食品工程
海洋食品工程
蛋白質化學與營養
功能碳水化合物
食品安全與控制
輕工技術與工程
製糖工程 [4] 
  • 重點學科
國家“雙一流”學科:食品科學與工程 [13] 
國家重點學科:輕工技術與工程(一級學科)(參與)、食品科學(二級學科)
廣東省重點學科:食品科學與工程(攀峯重點)、輕工技術與工程(攀峯重點)(參與) [4] 
  • 學科評估/排名
2022年,學院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入選新一輪國家“雙一流”建設名單;在第四輪全國一級學科評估中,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排名A-,參與建設的輕工技術與工程學科排名A+,均進入A行列;學院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2022食品科學與技術學科領域排名中位列全球第一;食品科學與工程學科在上海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位列全球第四位;學院支撐的農業科學進入ESI全球前千分之一。 [1]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學建設

  • 質量工程
2019年12月18日,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專業通過IFT國際專業認證,並獲5年認證期 [14]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2019年通過第四次工程教育專業認證。 [13] 
國家一流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
國家級特色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
廣東省一流專業:食品質量與安全
廣東省名牌專業:食品科學與工程 [8] 
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健康食品良好生產虛擬仿真實踐與設計(負責人:李曉璽) [10-11] 
國家級精品課程:食品加工與保藏原理
廣東省級精品課程:食品生物化學、食品分析 [9] 
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輕工與食品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4] 
教育部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課程羣虛擬教研室 [13] 
  • 教學成果
據2022年7月學校本科招生網顯示,學院獲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認定1項、廣東省及國家級教學成果獎3項。 [10] 
等級
成果名稱
主要完成人
獲獎年份
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
基於“4I”的工程科技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扶雄
2018
廣東教學成果一等獎
食品專業類人才創新能力提升的探索與實踐
李曉璽、曾新安、劉冬梅、婁文勇、趙振剛、陳谷、遊麗君、劉宏生
2019
廣東教學成果二等獎
基於RIBC的食品專業學生“三創”能力多維培養模式實踐
曾新安
2021 [10]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研究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12月,學院有1個國家級科研平台(基地)、10個省部級科研平台(基地)。 [4] 
國家級科研平台(基地)
小麥和玉米深加工國家工程實驗室(參與建設)
省部級科研平台(基地)
澱粉與植物蛋白深加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廣東省天然產物綠色加工與產品安全重點實驗室
廣東省食品綠色加工與營養調控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脂類科學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冷鏈食品智能感知與過程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特種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香蕉精深加工與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廣東省農產品智能冷鏈物流裝備工程實驗室(新增)
農產品資源綠色加工廣東普通高校重點實驗室
廣東高校脂類研發與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其他
樂百氏-華工大植物蛋白工程研究中心
廣東國際糖業研究中心 [4-5] 
研究所
輕化工研究所
食品加工與安全研究所
食品生物工程研究所
食品營養與健康研究所 [3]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成果

據2022年7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堅持科學研究面向市場、科技成果轉化進入市場,承擔了一大批國家、省市、企業的重大科研項目,近三年來,累計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1項,年均實到科研經費8900萬元,獲授國家發明專利80餘件,發表三大索引論文400餘篇,SCI論文單篇被引次數居全國食品院校榜首。 [1] 
獎勵等級
成果名稱
主要完成人
獲獎年度
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第二單位)
醬油和黃豆醬大宗發酵調味品高性能菌種選育與產業升級關鍵技術
趙謀明(1)、馮雲子(3)、崔春(8)等
2021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第二單位)
澱粉結構精準設計及其產品創制
陳玲(2)、李曉璽(4)
2020
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第五單位)
豬重要細菌病防控新產品創制與應用
閆鶴(12)
2020
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高品質天然右旋龍腦製備利用關鍵技術與產業化
蘇健裕、徐振波
2020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二等獎
食品營養活性物質的分子基礎與調控機制
任嬌豔,趙謀明,遊麗君等
2019
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大宗澱粉資源高值化加工關鍵技術及其產業化
黃強、扶雄、張斌、李超、何小維等
2019
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功能紙用高品質變性澱粉產業化關鍵技術創制及推廣應用
陳玲、李曉璽、李冰、李琳等
2019
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螺旋糊精包結載體的綠色高效製備及應用
羅志剛等
2019
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第二單位)
蒸汽技術在家電產品中的應用及產業化
餘旭聰、梁晗妮
2019
中國專利優秀獎
一種耐熱性提高的偏甘油酯脂肪酶突變體及突變質粒、重組菌株和製備方法
王永華、藍東明
2018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二單位)
家用微波爐高效節能烹飪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
2018
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一等獎(第二單位)
大豆蛋白肽及大豆7s,11s的創新工藝和智能化高效製備技術開發
劉國琴(3)
2018
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果蔬冷鏈控制關鍵技術與裝備創制及應用
朱志偉、蒲洪彬、成軍虎、韓忠
2018
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蛋白乳濁體系穩定化及高品質乳製品產業化關鍵技術
趙強忠、趙謀明、周非白
2018
中國專利優秀獎
超聲協同養晶的果汁冷凍濃縮方法與設備
曾新安、於淑娟、曾楊
2017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第二單位)
幹堅果貯藏與加工保質關鍵技術及產業化
寧正祥(3)
2017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二等獎
植物蛋白質功能性質的分子基礎及修飾調控機理
唐傳核、尹壽偉、孫為正、趙謀明、劉付、王顯生
2017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第二單位)
大宗油脂生物煉製高值化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示範
趙強忠(2)、趙謀明(5)
2017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第三單位)
水產加工副產物蛋白資源高值化利用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
尹壽偉(2)
2017
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科技進步二等獎
農產品品質波譜快速無損檢測技術與裝備研發及應用
蒲洪彬(5)、朱志偉(8)、韓忠(10)、曾新安(12)、李汴生(19)、成軍虎(20)
2016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第二單位)
中草藥活性多糖快速篩選、製備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
趙謀明(2)、遊麗君(8)、林戀竹(10)
2016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第二單位)
天然植物有效成分高效分離純化集成系統及應用(PLEESIT系統)
蒲洪彬(3)
2016
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第三單位)
酒精酵母固定化多尺度優化與應用
-
2016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二單位)
營養代餐食品創制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
楊曉泉(2)、尹壽偉(10)
2015
中國專利優秀獎
一種澱粉預處理方法
黃強、扶雄、羅發興、何小維、李琳
2015
廣東省技術發明一等獎
果汁果酒與水果提取物綠色加工技術與裝備
曾新安、韓忠(3)、扶雄(5)、於淑娟(6)、張本山(7)、高文宏(8)、王啓軍(10)
2014
廣東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優質果凍產品高效加工關鍵技術及規模化示範
李汴生(3)、阮徵(5)
2014
中國專利優秀獎
天然有色糖品的生產方法
於淑娟、朱思明
2014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發酵與代謝調控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
趙謀明(1)、崔春(8)
2013
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三單位)
南方穀物方便食品專用配料製備及品質改良關鍵技術研發
楊曉泉(3)
2013
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第五單位)
地下和蛀幹害蟲病原線蟲的系統研發和應用
-
2013
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非水介質中生物催化的基礎理論與應用研究
宗敏華、婁文勇、吳虹、李寧、李曉鳳
2013
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
酶工程關鍵技術研究與產業化
王永華(2)、王方華(4)
2013
廣東省專利優秀獎
一種電磁場加速白蘭地酒橡木陳釀的方法
曾新安
2013 [6]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學術資源

  • 學術期刊
現代食品科技》是由華南理工大學主辦的食品類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刊物具體事務依託建有國家級重點學科與廣東省重點學科的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運行。《現代食品科技》於1985年創刊,並被英國《食品科學技術文摘》(FSTA,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s)、荷蘭《SCOPUS》數據庫收錄期刊、美國《化學文摘》(CA,Chemical Abstracts)、美國《劍橋科學文摘(材料信息)》(CSA(MI))、哥白尼索引(IC)、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等世界數據庫列為收錄期刊。開設的主要欄目有:食品營養、食品生化、貯藏保鮮、生物工程、食品加工、食品風味、安全控制、專題綜述等。 [7]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合作交流

據2022年7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與美國、荷蘭、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多所科研院校建立了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關係,主導成立“一帶一路”中國—東南亞食品科技教育聯盟,合作共建CSC中荷食品科學與工程國際化創新型人才聯合培養博士生基地,獲批立項廣東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外教講學及教師/生出國(境)進修學習、國際會議、合作研究往來頻繁密切,學院國際化進程不斷推進。 [1] 
  1. 美國羅格斯大學“2+2”聯合培養項目:選拔優秀學生到美國進行學習,成績合格後可授予雙方學位
  2. 新加坡國立大學“3+1+1”本碩聯合培養項目:學生可獲得華工學士學位和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碩士學位
  3. 根特大學雙博士培養項目:學生分別於兩校就讀,學習期滿並符合兩校畢業及學位授予要求,可獲得華南理工大學博士學位、博士畢業證書及根特大學博士學位
  4. 與荷蘭瓦格寧根大學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合作,獲批CSC中荷食品科學與工程國際化創新型人才聯合培養項目
  5. 與澳大利亞蒙納士大學、新西蘭奧克蘭大學、美國康奈爾大學等建立了學生互派關係。推行學生國際訪學制,實現世界名校修讀學分互認 [10]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文化傳統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形象標識

  • 院徽
院徽呈紫色,主體圖案為一個小篆體的“食”字,代表“食品科學與工程”;外圍半封閉雙圓環內上下方分別為中英文院名。 [1]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院徽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院徽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精神文化

學院目標——成為國際食品學術前沿高地、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策源地、高端食品人才培養灣區重鎮
學院使命——培養一流的食品科學與營養、食品綠色加工與智能製造高水平學科人才 [13]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院長
曾新安
黨委書記
譚志偉
副院長
王永華、婁文勇、李曉璽
黨委副書記
李昀 [3]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