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

鎖定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籌建於2003年,2004年迎來第一批學生。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與華南師範大學石牌校區、南海校區、汕尾校區一起構建了華南師範大學“一校四區”的格局。
中文名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
外文名
University Town Campus,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簡    稱
華師大學城,大學城華師
創辦時間
2003年
辦學性質
公立大學
學校特色
211工程、“雙一流”建設高校 [3-4] 
校    訓
艱苦奮鬥 嚴謹治學 求實創新 為人師表
知名校友
劉湘
現任校長
王恩科
所屬地區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
主要院系
物理與電信工程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文學院,信息光電子科技學院,法學院,音樂學院,體育科學學院
佔地面積
1379.25 畝 [2] 
校舍總建築面積
54.5萬平方米 [2]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校區簡介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實景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實景
華南師大大學城校區佔地面積1379.25畝,校舍總建築面積54.5萬平方米 [2]  ,坐落在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島內。華南師大大學城校區從2003年初開始醖釀、籌備,在廣東省委省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全校上下的艱苦奮鬥,僅用短短一年的時間,於2004年金秋之際,伴隨着首批17個院系4071名同學的遷入,華南師大大學城校區正式啓用,華南師大的發展史從此揭開了新的篇章。2005年9月9個學院順利進駐大學城,大學城校區全日制學生現達12575人,師生數量已經初具規模。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朱孔軍
黨委副書記:王恩科刁振強黃兆團
校長:王恩科
歷任領導
黨委書記:胡社軍
黨委副書記:劉鳴王左丹黃曉波
校長:劉鳴
副校長:李永傑、莫雷、黃麗雅錢賢彬胡欽太郭傑朱竑沈文淮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校區定位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64張)
大學城校區於2003年開始籌建,華南師大根據“高層次、多功能、新制度”的發展定位,在保持與學校整體發展一致性的同時,依據“新校區、新體制、新機制”的思路,按照“做強、做新、做優、做特”的要求,使之成為擁有完善的辦學條件、優化的用人機制、共享的資源平台、勵進的競爭環境、高水平的教學與科研成果、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校區。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基建情況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45張)
至2005年底,大學城校區已建成40棟建築單體和一批體育場地,包括教學樓、圖書館、行政樓、學生食堂、13棟學生公寓、4棟教師公寓、後勤綜合樓、7棟理科實驗樓、3棟文科樓、3棟藝術體育樓。綜合實驗樓、學生活動中心、綜合體育館正抓緊建設。如今巍然屹立的校區教學主樓設計新穎,結構合理,猶如彩蝶般翩翩起舞迎接莘莘學子。現已成為整個大學城地標性的建築,展示出華南師大大學城校區一流的建設水平。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地理環境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54張)
大學城校區風景秀麗,環境優雅,交通便利,人傑地靈。校區東靠大學城體育公園,南有南越王墓,西臨贏洲生態園,北近珠江。校園內湖泊、綠廊點綴;數座山丘,錯落有致;各項建設都體現了高品位的校園文化,是大學生花樣年華的青春樂園。同時,大學城校區臨近華南快速幹線、大學城中部樞紐汽車總站,設有多路公交車始終點站,交通便捷。大學城地鐵4號已開通、7號專線正在緊張建設。地鐵的開通,將給校區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更大便利。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校區環境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48張)
在大學城內,政府將投資建設各種大型基礎設施,作為各大學的共享資源。如商業金融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城市級圖書館、音樂廳以及位於島中心的大型生態公園、體育中心等;而進入大學城各個大學之間的資源共享則以自願為原則,由學校自主決定是否共享,和誰共享。辦校單位教師可以實行互聘,學生教育資源可以實行大學城內共享,學分將獲得辦校單位的互相承認,形成多樣化、交叉式的教學網絡。同時,廣州大學城資源共享的建設理念,為進駐大學城的10所大學構建了便捷的溝通與合作渠道,極大促進了各高校之間的高水平學術交流,便於營造濃厚的學術氛圍,擴展學生視野,培養優秀人才。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網絡情況

大學城校區將給廣大師生帶來高速、方便的網絡信息環境。校區與校本部採用千兆互連(一年後將升級為萬兆),網絡信息點覆蓋校區所有樓宇,學生宿舍達到每個牀位一個信息點。這無疑將會給廣大師生的教學、科研、辦公、學習帶來很大的方便。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圖書館

校區現有藏書85萬冊,報紙期刊共有1992種,預計今後總數可達200多萬冊。校區圖書館每天開放13.5小時,每週開放88小時,遠遠超過了石牌校區及其它多所高校的標準。圖書借閲已開通異地借還書服務,大學城校區的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搜索後在校區圖書館登記借閲石牌校區圖書館的書籍。大大豐富了學生的課外閲讀,從而促進學生的成才。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校區管理

大學城校區作為華南師大有機的組成部分,在學校黨政的領導下,校區實行了“統一領導、直線指揮、職能延伸、屬地管理”相結合的管理模式。設立了綜合管理辦公室、組織人事辦公室、教學管理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財務管理辦公室、後勤管理辦公室、安防保衞辦公室等職能辦公室。各職能辦公室的業務歸口學校相應的職能部處統一領導。其他職能部門的管理工作根據實際需要在大學城校區設立了個別管理崗位,做到工作延伸、有力保證了校區正常運行。
華南師大大學城校區管理創新的重點主要是六個方面。一是建立精簡高效的黨政管理體系,二是實行全面學分制、實現大學城高校間資源共享,三是強化跨學院、跨學科的新興學科羣生長點,四是全方位加強學生工作與校園文化建設,五是加大人事聘用制度與分配製度改革,六是全力推進後勤保障系統社會化。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學科建設

大學城校區擁有一支由國內外學術帶頭人、省內外著名學者、優秀教授組成的高水平教師隊伍,他們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校區現有高等教育教師813人,其中中科院院士2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國家級學術帶頭人1人、省級學術帶頭人3 人,教授151名,副教授近189名,博士生導師70人,碩士生導師280人。這些學術帶頭人和導師隊伍的學術造詣深、國際影響大,極大有利於廣泛的國內外學術交流,為校區創造良好的文化環境。
大學城校區具有相當數量的學科專業支撐。2005年9月,華南師大9個學院整體進入大學城校區後,共有34個本科專業,其中師範專業8個,非師範專業26個;共有52個碩士點,1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4個博士後流動站。其中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6個省級名牌專業。同時,利用合作辦學、大學城資源共享、學院組建等契機,在大學城培植了一批新興學科、邊緣學科、跨學科專業。如,物流管理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管理科學專業、行政管理專業、音樂表演專業、環境工程專業、科學教育專業材料化學專業等。另外,學校對進入校區辦學的學科專業給予適當的政策傾斜,尤其是對發展前景良好的新辦專業和影響力大的專業。
大學城校區秉承華南師大“艱苦奮鬥、嚴謹治學、求實創新、為人師表”的校訓,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創新教育為核心,認真貫徹“以生為本”的教學管理思想,面向全國尤其是廣東省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校區從2004級新生開始,試行全面學分制,學生自主選擇修讀的課程、開設的時間、學科專業、任課教師,修滿教學計劃規定的最低學分即可畢業。同時,學生信息、教學計劃、課程信息、課表、成績、課堂教學質量評估等全部納入網絡管理。2004年下半年後學生可根據推薦課表、自己的興趣愛好、修讀計劃及課程簡介、教師簡介等信息,實行網絡選課,每位學生都擁有了一份個性化課表,贏得學生普遍贊同。另外,校區還進行了公共體育課教學改革,全面實行選項制。公體部教師開設了18個體育選項,90%以上學生選修到可以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學生管理

大學城校區學生管理始終高揚以生為本的工作理念,堅持以德育人與依法治校相結合、教育管理與自教自律相結合、注重繼承借鑑與探索創新相結合的原則,採取院系、專業、年級、班組層層落實的分級目標管理責任制的方式進行管理。學生工作部(處)和校團委以職能延伸的方式在大學城校區合署辦公,成立學生工作辦公室,負責校區學生教育、管理及服務工作。大學城校區學生管理的目標是構建和完善八個工作體系,即:學生思想教育與管理工作體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助學幫困工作體系、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體系、團建工作體系、校園文化建設體系、學生自教自律組織體系及學生教育管理規範體系。大學城校區,學生管理進行了一系列創造性的嘗試:試行了學生輔導員入住學生公寓制度;輔導員每週一次例會制度;學生政工幹部校區夜班輪值制度;學生信息報送制度;早讀、早操制度;上課考勤及外出請假制度等。同時,校區還倡導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園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促進新校區校園文化精神的形成,積極探索多校區學生組織的構建,組建了相對完善的學生自教自律組織。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後勤服務

大學城校區的後勤保障採用“請進來”的社會化管理運作模式,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通過加強協調管理為學校提供物業管理、安全保衞、飲食服務、商業服務、供冷供熱、通訊等後勤服務保障。
校區飲食服務多層次、多形式、成配套。校區食堂可容納18000多人就餐,飯菜花色品種多達322種,價格與石牌校區基本一致;公寓實行物業管理,各棟樓門崗實行24小時值班制,還成立了學生宿管會,為學生營造了一個安全寧靜舒適的住宿環境;大學城集中供冷和水電供應運作正常,能保證校區正常的教學秩序和師生的生活需要;生活區引進了包括銀行、超市、郵局等多個服務項目,商業服務得到了完善;校區安防建立了一個全方位立體式高科技安全防禦系統,覆蓋了整個校區,各個樓宇的主要出入口還設置了視頻監控系統,重要樓宇的外牆安裝了紅外對射系統,保障了校園的安全穩定。校區未發生任何重大安全事故和惡性刑事案件。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前景

“滄海變桑田”。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建設,華南師大大學城校區成為了一個充滿現代理念和人文情懷的學園。華南師大大學城校區正用優美的環境、科學的管理、先進的設施、一流的師資、赤誠的服務澆注着這片神聖熱土。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學生會

華南師範大學學生會,在中共華南師範大學委員會的直接領導和共青團華南師範大學委員會的指導下,獨立自主地開展工作,是代表廣大同學利益的全校羣眾性自治組織,是黨和學校聯繫廣大學生的紐帶。
我校學生會以“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為宗旨,秉承“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工作原則和“團結、務實、創新”的服務精神,堅持在實踐中育人,引導廣大同學積極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繁榮科技學術文化,促進廣大同學全面發展;並且,積極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維護學生正當權益。
華南師範大學學生會由石牌校區學生會、大學城校區學生會和南海校區學生會組成。其中,大學城校區學生會下設秘書處、學習部、公關實踐部、宣策部、網編部、文體部、生活部和權益部(前宿保部),共八個職能部處。

華南師範大學大學城校區建設歷程

2022年12月1日消息,華師大學城校區學生宿舍通過竣工聯合驗收。 [5]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