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菜刀體

鎖定
四川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四川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所長蔡尚偉,曾以創作《獸獸不是野獸》歌詞一炮走紅,被稱為“麻辣教授”。2010年11月,他在微博上寫微小説,雷人的“菜刀體”自成一派。蔡教授還給學生們攤派任務,每人每天至少負責轉發1次,並攤銷10個粉絲。
中文名
菜刀體
主    角
蔡尚偉
形    式
微博微小説
事件影響
80後作家痛批
作品特色
用明星的名字創作
分    類
文體

菜刀體事件簡介

2010年5月,蔡尚偉曾因為獸獸寫歌走紅,又轉戰微博,寫起了微小説。從11月17日起,他更新了16篇微小説,篇篇內容雷人。比如他特別喜歡用明星的名字創作,“此酒李宇春,比劍南春如何?”還拿川大校長謝和平開涮,“馬雲啊,神馬都系浮雲。我大唐國強,何不感謝和平?!”此外,他還喜歡寫鬼怪微小説,“某地鬧鬼,人心惶惶。請了和尚道士輪番作法也不管用 [1] 
最後找到傳播學者。‘小case啦,你們請二十二世紀網絡紅人出山不就擺平啦?’眾人將信將疑依計而行。果然此後天下無鬼。人問傳播學者緣故,答曰:沒聽説過‘網絡紅人,鬼都害怕’嗎?”由於蔡教授所寫微小説實在雷人,有網友將此封為“菜刀體”。

菜刀體分派任務

每個學生須拉10個粉絲
蔡尚偉微博 蔡尚偉微博
蔡尚偉和學生們組建的QQ羣裏,一位學生訴苦説:“我今天被老師點名批評了,説轉發量不夠。即老師的每條微博都要轉發,而不是憑個人的興趣。要形成一定的規模效應才行。”
還有一位同學發佈號召拉粉絲的信息,“各位小菜花們:蔡老師新浪圍脖的推廣行動已經進行了好幾天了,但是效果並不太顯著。今日與蔡老師面談,轉達蔡老師意見如下:內部成員並沒有充分行動起來,完成自己該完成的轉載任務。蔡老師説,我們蔡門至少有24個成員,每個成員轉發一次,然後負責往外攤銷10個。也就是説每個成員每天每條第一時間轉發是240條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們的傳播量還遠遠沒有達到。蔡老師還説,他很清楚哪些同學是認真轉發的,哪些同學只是部分轉發甚至沒有轉發的,所以請大家不要偷懶。 [2] 

菜刀體教授迴應

我是在做傳播實踐
蔡尚偉痛快地承認:“對呀,我是讓學生幫我做推廣。”至於為什麼要這樣,他迴應稱,希望將微博打造成傳播實踐的平台,他和學生之間是體制性關係,他希望看看體制性傳播的效果如何,而學生動員社會資源為他拉來的粉絲,則是非體制性傳播,這部分威力有多大,他也想通過實踐來得到答案。“我非常反對關起門來做研究,我們做傳播研究的,就是要研究現在最時髦、最流行的傳播途徑,微博就是其中一個。”
蔡尚偉的迴應在他一位學生那裏得到了印證,這位學生表示,蔡老師如此重視微博的原因,是把它作為網絡文化宣傳平台,在這個平台上檢驗傳播技巧、傳播效果,是在當成一個真正的課題來做。
針對80後作家對他的指責,蔡尚偉很不以為然,“我做任何事情別人都會有三種態度:正面、負面和中立,我覺得有不同看法很正常,只要我的動機不損害社會,並且是有利於學術的,我不怕罵。”

菜刀體小説摘錄

“菜刀體”微小説摘錄
1 過了寧靜的夏天,唯餘秋雨綿綿。天下無賊,牛羣吃着草,有人給力做着愛情買賣,有人在講星月神話……“此酒李宇春,比劍南春如何?”“真可口可樂也!”“江山如此阿嬌,建國大業不易,中天之日照長虹,不如家有兒女好又多啊!”“容祖兒!”“應採兒!”“這些娃……哈哈……家樂福呀!”
2 五月天,黎明刀郎背把畢福劍,直奔趙本山方文山之間的陳平原而去。正見朱軍、胡軍兩軍在人稱“小瀋陽”的郭富城外對壘。城邊水木清華,長有一片白巖松高曉松。葉問:“馬雲啊,神馬都系浮雲。我大唐國強,何不感謝和平?!”,聞言兩軍全部放下手中的鬱均劍,齊唱陳凱歌而去。 [3] 

菜刀體事件影響

80後作家痛批
2010年11月23日上午,成都80後作家四川大學研究生院比較文學專業學生顏歌,在微博裏突然發飆——“這位川大教授,雖然我們素不相識,但您的學生們先在您授意下瘋狂宣傳您為網絡某脱星定做的口水歌,現又頻發來狗屁不通的微小説,據説您此次下的任務是粉絲一萬?告訴您:粉絲淘寶批發,一個一毛。以您想紅的程度,砸鍋賣鐵批它一百萬得了,何苦弟子們每天書也不讀,兢兢業業幫您轉發呢?丟人現眼。”
顏歌這條微博馬上被瘋狂轉發,並引來諸多評論,“我知道你説的是誰了,就是給獸獸寫歌的那位吧。”“罵的好,罵的痛快!”……
當天下午2點左右,顏歌刪掉了這條微博,併發文説明:“我不想幫別人出名,也請唯恐天下不亂的不相關人士不要湊上來聞名香。只希望師者學者各安其職。雖然在此現實中生存的訣竅已經基本是‘不務正業’了,但總還有自尊自重吧。”

菜刀體人物簡介

蔡尚偉 蔡尚偉
蔡尚偉,中國“2009文化產業年度人物”,全國十佳百優廣播電視理論工作者之一,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四川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所長,34歲開始指導博士生,被稱為“中國最年輕的傳媒博導”,後因在文化產業領域的突出表現,被媒體冠以“藍海水手”“麻辣教授”等一系列標識性頭銜。
2010年5月,創作歌詞19首並在成都市文化產權交易所掛牌銷售,引起媒體廣泛關注,人民網、新華網、鳳凰網、新浪網等主流媒體紛紛報道與轉載,2010年6月下旬,再創歌詞19首,引發媒體的持續跟進和網民的一番評論熱潮。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