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菊三七

(菊科菊三七屬植物)

鎖定
菊三七(Gynura japonica (Thunb.) Juel.)是菊科菊三七屬高大多年生草本植物,高60-150釐米。根粗大成塊狀,有多數纖維狀根莖直立中空;基部葉在花期常枯萎,具齒或羽狀裂的葉耳,葉片橢圓形羽狀深裂;冠毛豐富白色絹毛狀易脱落;瘦果圓柱形棕褐色;花果期8-10月 [10]  。菊三七始載於《滇南本草》。 [11] 
菊三七原產於中國, [12]  分佈於四川、雲南、貴州、湖北、湖南、陝西、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廣西等地 [10]  。常生於山谷、山坡草地、林下或林緣 [10]  。菊三七喜濕潤廕庇的環境,適宜疏鬆肥沃的砂壤土。 [13]  主要繁殖方式為播種和扦插繁殖。 [14]  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無危(LC) [10] 
據《上海常用中草藥》記載:菊三七性味“甘苦,温,可破血散淤、止血、消腫” [15]  。其還可治療痛經、風濕痛、瘡癰疽疔、蟲蛇咬傷等症。 [16]  現代研究表明,其含有生物鹼類、黃酮類、香豆素類、甾體類等化學成分,有抗瘧作用。 [13]  菊三七花朵金黃色,可用於景觀或切花觀賞。 [17]  據《嶺南採藥錄》記載:菊三七“別名土三七、乳香草、奶草;有二種,一種葉似桑,面青背赤色,又一種葉似羊角菜,面青背紫,秋開小黃花如菊,並列於下”。 [18] 
中文名
菊三七 [7] 
拉丁學名
Gynura japonica (Thunb.) Juel. [6]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菊目
菊科
菊三七屬
菊三七
命名者及年代
(Thunb.) Juel.,1891

菊三七植物學史

菊三七始載於《滇南本草》。 [11] 

菊三七形態特徵

菊三七
菊三七(13張)
高大多年生草本,高60-150釐米,或更高。根粗大成塊狀,直徑3-4釐米,有多數纖維狀根莖直立,中空,基部木質,直徑達15毫米,有明顯的溝稜,幼時被卷柔毛,後變無毛,多分枝,小枝斜升。基部葉在花期常枯萎。基部和下部葉較小,橢圓形,不分裂至大頭羽狀,頂裂片大,中部葉大,具長或短柄,葉柄基部有圓形,具齒或羽狀裂的葉耳,多少抱莖;葉片橢圓形或長圓狀橢圓形,長10-30釐米,寬8-15釐米,羽狀深裂,頂裂片大,倒卵形,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側生裂片(2)3-6對,橢圓形,長圓形至長圓狀線形,長1.5-5釐米,寬0.5-2(2.5)釐米,頂端尖或漸尖,邊緣有大小不等的粗齒或鋭鋸齒、缺刻,稀全緣。上面綠色,下面綠色或變紫色,兩面被貼生短毛或近無毛。上部葉較小,羽狀分裂,漸變成苞葉 [1]  [19] 
菊三七花 菊三七花 [8]
頭狀花序多數,直徑1.5-1.8釐米,花莖枝端排成傘房狀圓錐花序;每一花序枝有3-8個頭狀花序;花序梗細,長1-3(-6)釐米,被短柔毛,有1-3線形的苞片;總苞狹鍾狀或鍾狀,長10-15毫米,寬8-15毫米,基部有9-11線形小苞片;總苞片1層,13個,線狀披針形,長10-15毫米,寬1-1.5毫米,頂端漸尖,邊緣幹膜質,背面無毛或被疏毛。小花50-100個,花冠黃色或橙黃色,長13-15毫米,管部細,長10-12毫米上部擴大,裂片卵形,頂端尖;花葯基部鈍;花柱分枝有鑽形附器,被乳頭狀毛。瘦果圓柱形,棕褐色,長4-5毫米,具10肋,肋間被微毛。冠毛豐富,白色,絹毛狀,易脱落。花果期8-10月。 [2] 

菊三七生長環境

菊三七花 菊三七花 [9]
菊三七常生長在海拔1200-3000米的山谷、山坡草地、林下或林緣。 [2]  菊三七屬喜陰植物,喜冬暖夏涼的環境,畏嚴寒酷熱;喜潮濕但怕積水,土壤含水量以22-40%為宜。夏季開花的菊三七氣温不超過35℃,冬季氣温不低於-5℃,均能生長,生長適宜温度為18-25℃。菊三七對土壤要求不嚴,適應範圍廣,但以疏鬆、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為好。凡過黏、過砂以及低窪易積水的地段不宜生長,土壤pH值4.5-8適宜。 [3] 

菊三七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國、尼泊爾、泰國和日本;在中國分佈於中國四川(西部、西南部、中部至東部)、雲南(西北部中部至南部)、貴州(甕安、興義、畢節、安順、大方、貴陽等)、湖北(利川、當陽、神農架)、湖南(新寧)、陝西(洋縣、佛坪)、安徽(石門、九華山)、浙江(天目山)、江西(德興)、福建(建陽)、台灣、廣西(南丹)。 [2] 
菊三七 菊三七

菊三七繁殖方法

主要繁殖方式為播種和扦插繁殖。 [14] 

菊三七根莖繁殖

每年3月底4月初栽種,選擇健壯、無病害的根莖,切成小塊,每塊根莖上要有芽2-3個;切後將切口晾乾或拌上草木灰後栽種。種栽切好後,在整好的畦內按行距35-40釐米開6-10釐米深的溝,按株距20-25釐米將切好的根莖擺放在溝內,芽尖向上,覆土、壓平。亦可按上述行距挖坑穴栽。栽後15天左右出苗。天旱時可先向畦內澆水,待水滲下以後再行栽培,以保證其成活率。 [4] 

菊三七扦插繁殖

6-7月高温多雨季節,選擇生長健壯、無病害的枝條,按長10-15釐米截成小段,去掉下端的葉片,上端保留2-4片葉, 微晾,斜插於沙土中,土面以上留約5釐米。扦插後要保持土壤濕潤,氣温在22-30℃時約2周就能成活,成活後2周即可移栽,移栽行距與根莖繁殖相同。扦插生長的根莖較小,根莖大的可入藥,小的下年可作種栽。 [4] 

菊三七組織培養

組培材料:外植體取莖尖、帶腋芽的莖段,用清水沖洗2小時後,在超淨工作台上進行外植體的消毒處理。 [5] 
培養基:基本培養為MS;按不同處理方案添加不同類型的植物激素,用0.1氫氧化鈉+0.1氯化汞,調節pH0.5-6.0,在高壓滅菌鍋中高温(121℃)滅菌20分種。上述培養基均加3%蔗糖、1%瓊脂,培養室温度25C左右,光照13小時/天,光照強度2000勒克斯左右,移栽基質經過滅菌消毒處理,按珍珠岩、草炭、菜園土=1:1:1比例混合。 [5] 
組培方法:取莖尖、莖段(帶芽)和葉為外植體,按下列程序進行消毒:取材→自來水粗洗→5%洗衣粉水溶液漂洗5分種→自來水沖洗30分種→75%乙醇擦冼表面→0.1%氯化汞溶液中消毒5分種→2%次氯酸鈉溶液中消毒20分種→無菌水沖洗4-6次,然後在無菌工作台中將外植體切成0.5-1.0釐米長的小段接種於誘導培養基上;將培養出來的愈傷組織切成小塊接種於增殖培養基上;最後將形成不定芽的塊段轉移至生根培養基上。以培育出完整的小植株,以7天為1週期。 [5] 
誘芽培養:將外植體接種到培養基中,在莖尖、莖段的愈傷組織誘導中,由MS+6-BA2.0毫克/升+IBM0.5毫克/升+NAA0.2毫克/升的培養基的激素濃度配比中誘芽效果最好,可達80%。該組合下誘導的愈傷組織出芽率高,生長快。 [5] 
繼代增殖:將誘導出來的愈傷組織及芽叢轉到新的激素組合的培養基上進行繼代培養.將初代培養基的芽叢分離並切割成2釐米的莖段,接種於培養基MS+6-BA2.0毫克/升+NAA0.2毫克/升中。接後給予全天光照,室温20-28℃。3天后基部開始膨大,1周後腋芽開始萌動,且萌櫱生長很快。 [5] 
生根培養:將誘導成活的叢生芽切割成單芽.轉接到1/2MS+IBM1.0毫克/升+NAA2.0毫克/升培養基中,30天后生根率最高達70%。 [5] 
練苗移栽:移栽定植芽長到3-4釐米時,切取健壯的植株轉到生根培養基上,所有的植株都能正常生長培養1周後,即誘導出根,10天后每株可長出3-5條根,根長達4-5釐米,再培養1周,植株健壯。葉色濃綠,然後揭去紙蓋練苗。輕輕洗去根部培養基,移到蛭石的小盆中,蓋上塑料膜及燒杯,保持較高的温度,10天后揭去塑料膜及燒杯.可移栽到大田,小苗成活率95%。 [5] 

菊三七栽培技術

整地施肥:選擇適宜栽培的土地,每畝施土雜肥3000-5000千克,搗細、撒勻,深耕20釐米,耙細整平,按1米寬做畦,備用。 [4] 
田間管理:栽種後要按時澆水,防止乾旱。苗出齊後要按時中耕除草。在植株生長旺盛期可追施1次人畜糞水或每畝施20千克尿素。雨季要防止地內積水,雨後要及時排水,防止根莖腐爛。 [4] 
採收加工:栽種當年的10月中、下旬採收。採收時先割去地上部的莖,刨出塊根,去除塊莖上的木質部,抖淨泥土,曬至半乾後搓去鬚根,曬乾即可藥用。 [4] 
種栽貯存:菊三七種栽在中國北方最好存儲於地窖內,窖温控制在0-5℃。存儲時,頂芽向上擺好,一層沙一層根莖,擺4-5層後上面蓋沙土。要定期檢查,防止發熱黴爛。 [4] 

菊三七蟲害防治

菊三七的病蟲害較少,主要害蟲是地老虎蚜蟲。發生地老虎為害時,可用敵百蟲原藥配成1:100倍液噴霧防治,或用50%辛硫磷50克拌碎鮮草5千克製成毒餌誘殺;發生蚜蟲為害時,可用40%樂果乳油1000-1200倍液噴霧防治。 [4] 

菊三七主要價值

菊三七藥用

據《上海常用中草藥》記載:菊三七性味“甘苦,温,可破血散淤、止血、消腫” [15]  。其還可治療痛經、風濕痛、瘡癰疽疔、蟲蛇咬傷等症。 [16]  現代研究表明,其含有生物鹼類、黃酮類、香豆素類、甾體類等化學成分,有抗瘧作用。 [13] 

菊三七觀賞

菊三七花朵金黃色,可用於景觀或切花觀賞。 [17]  據《嶺南採藥錄》記載:菊三七“別名土三七、乳香草、奶草;有二種,一種葉似桑,面青背赤色,又一種葉似羊角菜,面青背紫,秋開小黃花如菊,並列於下”。 [18] 

菊三七保護現狀

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屬於無危(LC) [10] 
菊三七 菊三七
參考資料
  • 1.    菊三七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20-06-08]
  • 2.    中國植物誌編委.中國植物誌,第77(1)卷[M].科學出版社.1999:312-313
  • 3.    陳瑩,王昌利,袁邡,李紅玉,李鋒,程小紅.秦嶺菊三七的引種栽培研究[J].科學種養,2013,(第11期):15
  • 4.    劉敏, 江萍. 三七草引種栽培技術[J]. 特種經濟動植物, 2006, 9(4):24
  • 5.    吳斌,吳德康,陳堅波.菊三七的組織培養與快速繁殖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 2004年,第4期:252-253
  • 6.    Gynura segetum  .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2-07-15]
  • 7.    菊三七 Gynura japonic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2-14]
  • 8.    圖片檢索 | PPBC中國植物圖像庫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2-22]
  • 9.    圖片檢索 | PPBC中國植物圖像庫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2-22]
  • 10.    菊三七 Gynura japonic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24]
  • 11.    李建秀,周鳳琴,張照榮主編,山東藥用植物志,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08,第723頁
  • 12.    李明澤,朱學文主編;劉美麗,陳志寬,侯富榮副主編,良用花卉,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03,第59頁
  • 13.    陳士林,中華醫學百科全書 中藥資源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8.04,第109頁
  • 14.    黃璐琦,詹亞華,張代貴主編,神農架中藥資源圖志 第1卷,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11,第217頁
  • 15.    婁玉鈐,婁多峯,李滿意主編,中華痹病大全,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9.01,第258頁
  • 16.    張敬傑,鄒娟主編,苗族藥物彩色圖譜,貴州科技出版社,2017.08,第270頁
  • 17.    楊衞平,奇異中草藥·單方驗方 4,貴州科技出版社,2016.06,第206頁
  • 18.    馬驥,唐旭東主編,嶺南藥用植物圖志 下,廣東科技出版社,2018.12,第269頁
  • 19.    |菊三七|Gynura japonica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5-06]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