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莫斯科號

(俄羅斯海軍光榮級導彈巡洋艦)

鎖定
莫斯科號巡洋艦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的旗艦,屬於光榮級巡洋艦,裝備有“火山岩”反艦導彈等武器系統。
2022年4月14日(當地時間),俄羅斯國防部發布消息稱,“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發生火災並導致軍艦搭載的彈藥發生爆炸,該艦遭到嚴重損毀。 [3] 
中文名
莫斯科號
服役時間
1982年12月
國    家
蘇聯俄羅斯
武器分類
巡洋艦
軍種分類
海軍

莫斯科號建造背景

20世紀60年代後期正值冷戰激烈時期,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氣勢,蘇聯不得不改變過去片面強調發展潛艇,輕視發展大型水面艦艇的作法,陸續建成了基輔級航空母艦,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光榮級多用途導彈巡洋艦,以及勇敢級(或譯作無畏級)和現代級導彈驅逐艦等一系列高性能的作戰艦艇。
光榮級是蘇聯在肯達級,克列斯塔I、II級,卡拉級之後,建造的又一型常規動力巡洋艦,項目工程代號為1164。基洛夫級與其先後於70年代初期和中期開始建造,其建造目的主要是為當時蘇聯新建航母護航,打擊美國的航空母艦,並擔任編隊的防空和反潛任務。但由於基洛夫級艦採用核動力,滿載排水量高達24300噸,因而建造和維護耗資巨大,難以批量建造和使用。相比之下,光榮級常規動力巡洋艦雖然排水量相對較小,僅為基洛夫級的一半,但卻配備有與基洛夫級大致相同的武器,具有相似的攻防能力,且造價適中,因而俄羅斯海軍將重點放在了建造光榮級艦上,這也是光榮級被稱之為縮小型或經濟型基洛夫級的原因,到1989 年年底,光榮級巡洋艦共有3艘建成服役,另外在建的2艘,因蘇聯解體被迫停建。
已建成的3艘光榮級艦分別於1982年12月、1986年9月和1989年12月服役。服役時,首艦命名為“光榮”(Слава/SLAVA-126)號、2號艦命名為“烏斯季諾夫元帥”(Маршал Устинов/MARSHAL USTINOV-055)號,3號艦命名為“紅色烏克蘭”(Червона Украина/CHEBVONA UKBAINA-011)號,後來首艦“光榮”號改稱為 “莫斯科”(Москва/MOSKVA)號(與退役的“莫斯科”號直升機母航同名),3號艦“紅色烏克蘭” 號則採用了未建成的庫茲涅佐夫級航母后續艦的命名,稱之為“瓦良格”(Варяг/VARYAG)號,2號艦的名稱維持不變,如今上述三艦分別配屬於黑海艦隊北方艦隊太平洋艦隊

莫斯科號性能特點

艦種:Крейсера/巡洋艦/CRUISERS
型號:Проект1164(Пр1164)/Project 1164/Type 1164型
級別名稱:Атлант/ ATLANT /亞特蘭塔Слава/ Class/光榮
光榮級標準排水量為9380噸,滿載排水量11490噸,艦長186.4米,艦寬20.8米,吃水8.4 米;採用全燃聯合動力裝置作為推進動力,共裝有6台燃氣輪機,總功率79.38兆瓦;航速32節,續航力為2500海里/30節或7500海里/15節;艦員編制454人,其中軍官62人。
與同時期建造的西方艦艇相比,該級艦具有以下主要技術特點:

莫斯科號設計性能

整艦選擇了對線面較豐滿的線型,艦首為高幹舷,有利於抗浪;艦體從首至尾對線以上顯著外飄,有利於增加甲板面積,提高適航性和穩性,可降低艦艇的縱搖和升沉,艦型上還採取了小長寬比的設計方法,艦體較寬,艦長與艦寬之比約等於8.65: 1,小於同時期美、英等國設計建造的大型艦艇。除此之外,該級艦還通過設置舭龍骨減搖鰭等措施,進一步改善了艦艇的搖擺性和耐波性,其穩性和適航性可保證在所有海域、海情下安全航行。
光榮級艦以先進的全燃聯合動力裝置作為推進系統,包括6台蘇聯研製的第三代燃氣輪機,其中4台為加速機,功率為64.68兆瓦;2台為巡航機,功率14.7兆瓦。巡航速度航行時,可使用2台巡航機工作;快速航行時,可使用4台加速機工作;在高速(全功率狀態)航行時,同時使用6台燃氣輪機工作,各台機器之間轉換靈活方便,可根據需要隨意調整,既滿足高速航行需要,又滿足低速航行時節省燃油的要求,具有經濟、可靠、續航力高等優點。應指出的是,俄海軍使用的燃氣輪機與西方使用的有一個明顯的不同:西方艦用燃氣輪機的可調距槳實現倒車和低速機動,而該級艦採用的定距螺旋槳,靠燃氣輪機動力渦輪的特殊機構直接倒車,後者的優點是機動性好,倒車方式方便簡捷,可簡化傳動及推進系統的結構,並易於維修。

莫斯科號艦艇航速

航速在設計之初就將其作為一個重要因素,俄海軍認為艦艇只有具備了高航速,才能快速搶佔有利陣位,對敵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才可實現快速機動和規避。因此,俄海軍艦艇通常較其它國家的艦艇快好幾節。光榮級常規航速為32節,最高航速可達35節,比性能相似的美提康得羅加級快2節以上。其高航速主要得益於優良艦型以及它所使用的大功率推進裝置。此外;俄巡洋艦在航行中燃油消耗後的空燃油艙裏不加註載水,始終保持在正常排水量時航行,也是其獲得高航速的一個原因。

莫斯科號武器裝備

與美國同類艦相比,莫斯科號巡洋艦的武器和電子設備數量要多得多,雖然該級艦己將武器和設備分開佈置,但看上去整個艦面仍然顯擁擠不堪。據統計,光榮級艦上僅防空、反艦導彈發射裝置的數量就達18座之多,另外還有反潛武器4座34管,艦炮7座38管。而同樣龐大的是艦上設置的各種電子和通信設備,包括各種探測雷達、導航雷達、武器控制和制導雷達、敵我識別雷達、電子對抗設備、光電設備、衞星通信設備等等,林林總總,數不勝數。由於俄艦電子設備普遍體積較大,結構簡單,用途單一,一種電子設備只有相應一種功能,因而配備數量必然很大,將這些武器和設備統統裝到空間有限的艦上,自然會使艦面顯得異常凌亂和擁擠。
該級艦上的垂直髮射裝置與美艦上的有很大不同。首先是彈庫不同,美式垂直髮射彈庫由若干個大小相等形狀相同的基本單元組成,導彈平行排列,發射口呈方形;而光榮級艦上的垂直髮射彈庫雖然每個單元裝有8枚導彈,但導彈呈環形排列,只有一個發射口,呈圓形。(類似於轉輪手槍那樣,需要把轉子部分對準槍口)其次是發射方式不同,美導彈採取的是熱發射方式,即導彈發射時,由導彈本身點火脱離發射井,而俄導彈採取的是冷發射方式,即導彈發射時,由發射井內的特設裝置將導彈彈射出發射口,在離艦面25~30米時,發動機才點火推動導彈飛行。和西方採用的垂直熱發射技術相比,俄艦上導彈採取的垂直冷發射技術安全性高,導彈設計簡單,並省去了複雜的燃氣排導系統。但該技術也有其不利的一面,即通用性和兼容性差。
莫斯科號巡洋艦強調單艦的綜合作戰能力,因而攜載有齊全而先進的武器裝備。艦上導彈、火炮、魚雷樣樣不缺;反艦、防空、反潛攻防兼備,其對空武器主要有SA-N-6、SA-N-4對空導彈,AK630艦炮以及火箭干擾發射裝置,“邊球”和“酒桶”電子戰對抗裝置等,具有遠、中、近和高、中、低多個層次的防禦能力。其口海武器主要有SS-N-12反艦導彈AK130艦炮等武器,SS-N-12導彈由於具有射程遠、戰鬥部威力大,射速高和突防能力強等優點,因而對敵航空母艦和大型艦構成嚴重威脅,其反潛武器包括卡-27反潛直升機、艦載反潛導彈、533毫米魚雷和RBU6000型反潛深彈等,具有遠、中、近三層打擊能力,AK130艦炮還具有對陸攻擊能力。正是上述武器的使用,使得光榮級導彈巡洋艦成為一型作戰能力極強的戰艦。

莫斯科號服役事件

2021年4月30日,莫斯科號巡洋艦在黑海海域首次進行了“火山岩”反艦巡航導彈的試射,並命中了30公里外的預定海上假想目標。 [1] 
  • 發生火災
2022年4月13日,據“今日俄羅斯”(RT)報道,俄羅斯國防部當地時間週三晚間在一份聲明中稱,“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的全體船員在一場火災引發的彈藥爆炸後被疏散。俄羅斯軍方表示,這艘巡洋艦“嚴重受損”,並補充説起火原因正在調查中。 [2]  4月13日,烏克蘭敖德薩軍政管理局負責人表示,烏軍使用“海王星”導彈重創了俄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