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莫斯科帝國大學

鎖定
莫斯科帝國大學(Imperial Moscow University,IMU),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最頂尖的公立綜合性研究型高等學府 [1] 
作為現在的莫斯科國立大學的前身,莫斯科帝國大學(Imperial Moscow University,IMU)由俄國教育家米哈伊爾·瓦西裏耶維奇·羅蒙諾索夫於1755年倡議並創辦,誕生了13位諾貝爾獎得主,6名菲爾茲獎得主 [1] 
到18世紀,莫斯科帝國大學已成為俄羅斯的教育科學文化中心,並在國際社會享有盛譽。 [2] 
1917年,十月革命,莫斯科帝國大學改名為現在的莫斯科國立大學 [2] 
1930年,蘇聯高等教育改革,莫斯科國立大學醫學系獨立為莫斯科第一醫學大學 [4] 也就是現在的莫斯科國立謝東諾夫第一醫科大學
中文名
莫斯科帝國大學
外文名
Imperial Moscow University
簡    稱
IMU

莫斯科帝國大學歷史沿革

作為莫斯科國立大學的前身,莫斯科帝國大學(Imperial Moscow University,IMU),是由俄國教育家米哈伊爾·瓦西裏耶維奇·羅蒙諾索夫於1755年倡議並創辦,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最頂尖的公立綜合性研究型高等學府,誕生了13位諾貝爾獎得主,6名菲爾茲獎得主 [1] 
莫斯科帝國大學(舊圖) 莫斯科帝國大學(舊圖)
莫斯科帝國大學在俄羅斯教育民主化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米哈伊爾·羅蒙諾索夫指出,歐洲大學首先看重的是學生的學術成就,而不是他們的社會地位或家庭背景,精英主義從一開始就與大學社區的精神格格不入 [2] 
到18世紀末,大多數學生和教授都沒有貴族背景。一個世紀以來,大學圖書館一直是莫斯科唯一的公共圖書館。 1756 年,校園內成立了一家出版社和書店,印刷俄羅斯帝國最受歡迎的報紙《Moskovskie Vedomosti》(莫斯科公報)以及莫斯科第一份文學期刊《Poleznoe Uveselenie》(實用娛樂) [2] 
莫斯科國立大學(原莫斯科國立大學) 莫斯科國立大學(原莫斯科國立大學)
到18世紀,莫斯科帝國大學已成為俄羅斯的教育、科學和文化中心,並在國際社會享有盛譽。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 19 世紀,因為大學是社會各階層的熔爐,吸引了關心俄羅斯未來的自由思想人士。它常常是西方主義者和斯拉夫主義者(西方思想的支持者和那些認為俄羅斯有自己獨特發展方式的人)之間的真正戰場 [2] 
19世紀下半葉和20世紀初,莫斯科帝國大學建立了大批科學和知識團體以及教育、歷史和文化機構,包括莫斯科動物園、人類學博物館和普希金美術博物館,和聖彼得堡藝術學院 [2] 
莫斯科國立大學(原莫斯科帝國大學) 莫斯科國立大學(原莫斯科帝國大學)

莫斯科帝國大學重要信息

現在的莫斯科國立謝東諾夫第一醫科大學就是之前的莫斯科帝國大學的醫學系。 [3] 
莫斯科國立謝東諾夫第一醫科大學(原莫斯科國立大學醫學系) 莫斯科國立謝東諾夫第一醫科大學(原莫斯科國立大學醫學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