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荊眼刺尻魚

鎖定
荊眼刺尻魚體橢圓形,吻鈍,體橙黃色,鰓刺尻為紫色,背鰭及臀鰭等的邊緣為淺藍色,體側下半部及臀鰭紫黑色,體型小巧,體長可達8釐米。該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蓋刺魚科的其中一個。它棲息在珊瑚殘礫的區域而且時常形成小羣魚羣出現,雜食性,以小型無脊椎動物藻類為食。分佈於西印度洋區,包括南非東非馬達加斯加毛里求斯、留尼汪、塞舌爾羣島也門阿曼馬爾代夫等海域。
荊眼刺尻魚(Centropyg acanthops)俗稱東非火背仙,隸屬刺蓋魚科、刺尻魚屬,原產於西印度洋南非、東非海岸珊瑚礁區,及馬達加斯加、毛里求斯、留尼旺羣島、塞舌爾羣島、也門、阿曼、馬爾代夫等海域。在觀賞魚的小神仙魚類羣中,稱為火背仙的並不只此一種魚,因其產自非洲,故特指為“東非火背仙”。
中文學名
荊眼刺尻魚
拉丁學名
Centropyg acanthops
別    稱
東非火背仙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輻鰭魚綱
亞    綱
真骨下綱
鱸形目
亞    目
鱸亞目
蓋刺魚科
刺尻魚屬
荊眼刺尻魚
分佈區域
分佈於西印度洋區。
英文名
Orangeback angelfish

荊眼刺尻魚基本資料

名稱:荊眼刺尻魚
俗稱:黃背藍肚神仙 東非金背(台灣) 東非火背仙(香港)
英文名:Orangeback angelfish
學名:centropyge acanthops
科種:棘蝶魚科
產地:分佈於大西洋珊瑚礁海域

荊眼刺尻魚形態特徵

體長15-20CM,橢圓形。體色深藍色,唯頭部和背部鮮黃色,背鰭末端天藍色,尾鰭淡藍或淡黃色,胸鰭、腹鰭、臀鰭天藍色,眼睛周圍有一個藍色光環,在天藍色的魚體上,鮮黃色的背部格外顯眼,猶如一個剛從黑夜中升起的彎彎的月牙,非常美麗。

荊眼刺尻魚生活習性

飼養水温27-28攝氏度,海水比重1.022-1.023,海水ph值8.0-8.5,海水硬度7度-9度dh。餌料有冰凍魚蝦肉、海藻、海水魚顆粒飼料等。

荊眼刺尻魚品種簡介

東非地區出產的小神仙魚裏,最出名的就是火背仙了。它們非常適合飼養在礁岩生態水族箱中的品種,非常容易接受人工飼料,甚至膽大到可以到你的手上來取食物。飼養在純魚缸裏,對於這種魚是非常不利的。它需要有一些生物岩石來啃咬,石頭上的部分小生命可以補充魚所需要的許多特殊營養。如果不是投餵配方非常合理的海水神仙魚專用飼料,就要定期提供紫菜和海藻,缺少了海洋植物的補充會讓它們的顏色逐漸暗淡下來。 [1] 

荊眼刺尻魚飼養方法

你可以在水族箱中多養幾條火背仙,如果你運氣好,它們就會在水族箱中產卵。飼養一條200px的火背仙需要200L水體,但若想飼養一羣,最好將水體控制在800L以上。領地過於狹小會造成這種温和的神仙間爆發戰爭,雖然戰爭並不激烈,但互相的傷害會造成細菌和寄生蟲的侵襲。在大批量檢疫時,會不經意讓某條火背仙接觸到含有銅或其它藥物的治療水,它們不是很喜歡。在藥物水中浸泡超過4小時的個體,往往在日後的飼養中容易出現暴斃。雖然把魚的死因完全歸罪給藥物是有些武斷的,但目前也不好證實還有其它原因。 [1] 
參考資料
  • 1.    白明.《海水觀賞魚》: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