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草織

鎖定
草織,是用水草編織的工藝性日用品。水草,古稱鹹草,因野生於鹹淡交匯水域故名,屬莎草科宿根植物。
中文名
草織
含    義
用水草編織的工藝性日用品
材    料
水草
產    地
東莞

草織發展歷史

東莞處東江下游,淡水乾流南下萬江、道滘、厚街、虎門、長安,與南海鹹潮上湧交匯,灘塗水朗連片野生這種碧綠、柔軟、高挑的草本植物,無邊無際宛似一道綠色圍籬環繞半縣,也許是特色凸顯,“東官”之名改稱“東莞”沿用至今。莞草繁盛乃一大自然資源,鹹草成了沿海先民的薪火燃料,其質潤滑、柔韌,又是先民搭棚蓋屋、縛物吊重之生活、生產物料。隨着人口流徙的傳播,加上竹織物的啓示,水草加工漸由原始方式向工藝改良過渡。據民間流傳,編織技術先由蜀人引入,但正式見傳史志則是南北朝:元嘉元年,廣州刺史韋朗,曾以“銀漆屏風二十三牀,枕屏風一牀,什白莞席三百二十領”為卸史中叢劉禎上奏彈劾,可見水草編織的工藝品已為當時官府的豪華擺設。到了宋元時代,人居趨於穩定,村落繼起,《東莞新志》記載:“縣西南沿海,則織草蓆,編麥辮、織草帽,制絨傘。”但野生水草纖維疏鬆,色澤暗什,而編織工藝又單調粗糙,草織品僅限於自產自足,難以形成商品性生產。進入清代,人口攀升,草織品普及民居,由於日用廣泛,引起了工具改良、工藝更新,至鴉片戰爭前,民間已出現“魚薦席”的製作工具,手工業生產趨興,隨着木製織機使用,扭繩、草蓆等多樣加工漸為零散商品在市場上交流。  鴉片戰爭後,歐美國家敲開中國經濟大門,草織品引起洋人注目併為其國內歡迎,尤其是鬱南連灘的產品,但該地草源缺乏,於是洋商便把注目點投人東莞沿海。虎門、長安原本就是野生鹹草最大之區域,但鹽業開發,即使到了明末清初,原額灶地也上千頃,相應地限制了草源,加上長年累月的沖積,江海去遠,鹹鹵日稀,鹽的經濟價值日薄。人口增長又變灘塗灶地為農耕,到了乾隆末年,靖康鹽場徹底裁鹽改稻,蓄淡衝鹹,鴉片戰爭後第二年,清廷又下興屯田養兵,沿炮台一線圍灘造田,相應地灘田水朗鹹草復甦。洋人的注目自然引起商賈的利慾。連灘草織價高利厚,顯然是草質優良,工藝精細,於是人工種植水草便從連灘引入,先在厚街三屯、上下石角試種,此舉功成又招僱連灘工人使之技藝生根,草耕草織之利迅速推廣。虎門憑着優越的集散條件,成了東莞沿海草織的加工貿易中心,並牽動東江沿線的草織及農副產品集匯,外商內賈辦廠設莊接踵而來。咸豐年間太平墟已出現如“昌隆”等專事加工的大型草織作坊,當時多為粗加工的穿鼻繩和地席。同治時期,商人資本擴大,太平的“源合”廠常住工人五、六百人,還在鬱南、連灘、莞城等地開辦作坊和商行。隨着德國染料的引進,推動了工藝革新多色印染,使粗放型產品向精細型發展,由於草質、圖案、色澤的變化,在香港聲譽隆起,在外洋銷路日暢,到清末民初,虎門草織從穩定發展推向鼎盛時期,成為領軍式產業,外貿量佔全省同類產品四分之三。草織的生產催動草農的熱情,草耕面積迅速擴大,連鎖帶動了水運業、土產業的昌興,奠定了太平在珠江口的商貿地位。

草織外貿述略

東莞草織的主要區域在望聯、道滘、厚街、虎門、長安,從歷史地域的觀點上看,皆為虎門沿海,而厚街、虎門、長安實為一個區域,地域中心是太平。太平開墟於乾嘉年代,明清時期的鎮口是莞邑西南的商務中心,(缺口司乃東莞三巡檢司之一,管轄範圍佔全縣三分之一),北靠白沙鹽埠,南連太平,鴉片戰爭後,太平承傳鎮口、廣濟的商業傳統,又以軍寨前哨之優勢成了東、新、番三縣集匯的前沿埠頭。虎門海灣深闊,清初,海岸線自雙崗、湧口歷白沙、北柵、沙頭連寶安。虎門是粵海關的前沿分關、虎門草織實則是東莞草織的總彙,舉凡出口外貿、皆通過虎門關口運抵香港轉銷外洋。草織品大致分為六類。
水草類 草農收穫的水草按商行規格主要分為日本草、扭草和直莊草三種。(1)日本草:原是直莊草一種,但加工程序細緻,需求量大,便獨立分置一種規格,年外銷量2.5萬擔至3萬擔,主銷地是日本。(2)扭草:年外銷量在1.2萬擔至2. 6萬擔之間,主銷地是新加坡、馬尼拉、泰國及東南亞地區,亦有日商轉銷國內煙台、大連等地。(3)直莊草:年外銷量約1.6萬擔至2.2萬擔,主銷香港,由港商再加工出口,按日本《支那物產綜覽》載:1910年-1913年,銷人日本的水草總量達7萬擔。
草繩類 概分手搓和機制兩類。(1)手搓繩質量一直勝於機制,銷量難考,僅據香港天成號和恆樣號1911-1913年統計,直接出口日本的草繩,年銷量在3.2萬擔至3.5萬擔之間,上世紀二十年代,因各種社會因素影響,勞力缺乏,手工搓繩年均銷量降至2萬擔:三十年代後機制草繩革新,直接出口的年銷量為2. 6萬擔左右,主銷地是德國漢堡,及倫敦、利物浦,部分銷往美、澳二洲。
草辮類 分三級辮和七級辮。三級辮是四方席和辮元席之原料,絕少外銷,七級辮也極有限,年銷量僅為200擔至400擔左右,主銷荷蘭,間有銷往美洲。
繩席類 分蛋元席和環邊席(扭繩席入內)兩項。蛋元席原為廣州產品,1930年後傳人道滘而取代廣州,年銷量直逼廣州的原銷量,達1.7萬包,至1949年前後達2.3萬包,主銷地是利物浦、倫敦、荷蘭、雪梨、墨爾本等地。環邊席包括扭草繩席和時花席,民國年間年均銷量為7000包至1萬包,主要銷往英國、荷蘭、間有銷往美洲。
辮席類 分辮元席和四方席兩項,辮元席是1949年後的試驗品種。四方席乃抗日戰爭後開始試銷,其發展迅速,因勞力不足供不應求,年銷量在5000包左右,主銷美國、英國,次為荷蘭、丹麥。
草蓆類 分地席和牀蓆兩項。地帶又分多款,有什花、時花、白密珠、大時花、密碼時花、竹花長機、繡金花、印花等,主要銷往英、美、荷、法、澳洲及阿位伯等國。民國間年均銷量在10萬包以上,高峯年在民國初年,年銷量達18萬包。牀蓆又分白牀蓆和色牀蓆,外銷產品以色牀蓆為主,佔總量95% ,主要銷往印度、泰國、印尼及南洋,年銷量在6萬包至18萬包,是席類產品中的大哥大。
上列產品的外銷量,由於當時沒有權威的統計制度,又出於商號的各自經營秘密,其估計僅據產區的生產量,結合香港海關的公告數字測算,究其實際銷量可能比上列數量更大。

草織品牌意識

草織生產在鴉片戰爭後迅速崛起,為外貿商品的產銷行業,虎門以其地理條件和人文環境的優勢,開近代外貿經濟之先,並且成為領軍產業風行全球,筆者推原所自,鹹歸技術創新與品牌意識之功。
虎門草織在清代以前一直處於原生狀態,雖然擁有豐富的野生草資源,但濱海居民只滿足於生活所需和自給性的生產用品,這與人煙稀薄無力開發的原因有關(明末,東莞縣人口僅為24968户),而虎門沿海又是產鹽之區,官府定科催課控制尤嚴,居民中軍、蛋兩籍漂移無定,鹽、農居落又聚遷無常,到了明代方始安定,人力資源之少可想而知了。清初,又逢清政府兩次遷海,沿海村落深受十數年重創,裁鹽改稻後又致力開墾農耕,地域之廣,農耕之巨當然無力發展副業,此乃草織品未受重視之可能也!道光以後、隨着草織為洋商注目,時人透過香港市場而倡興開發性生產,產銷中商人們發現外地產品的優勝而萌發引進、吸收,開展技術革新,他們首先考慮的是原料的質量,鑑於鬱南、連灘的草色鮮亮,纖維韌滑,草長莖壯,於是將其人工種植的方法、經驗引入厚街上、下屯試種,其結果是珠江口的水質、氣候、土壤更適宜新品種的生長,不久,人工種植迅速鋪開,產量驟增。與此同時,商人們招僱連灘工人進廠,各出奇招,莫不以產品質量為突破點搶佔市場。光緒年間,湧口的五昌號街市席(牀蓆)已馳譽穗、港。1890年前已暢銷南洋。其商家原則重在“三選”,選人看操作熟練;選草看色澤光潔、草身圓潤;選麻綆看紡工勻韌。製作上用草寧長莫短,4.2尺的牀蓆本來常用4.8尺草料,該廠卻選用5尺或5.2尺,使席身草條齊切劃一,光潔勻滑,加上嚴把拍席、收口、儲曬之關,銷價獨佔鰲頭,信譽好,利錢厚,開質量競爭之風。太平和盛號另闢蹊徑,着重於機制草繩的質量,選料標準盯在“大路草”上,通過技術改良,創造出光潔齊一的“飛機牌”,馳譽西德漢堡,價格比同行產品高出20%-25% ,一鼓作氣,又改良扭草和日本草,創出“老虎牌”,與東棧的“雙魚牌”、廣州的“蝴蝶牌”齊名。而編織繩席和辮席,亦在競爭中創新,當時辮席花樣較多,但技術單純,皆按洋行指定樣式織制,繩席興起後,初為純白色,太平超盛廠首先引進日本的印花技術代客加工,其質量在市場取譽日久,但到了1921年,市場厭膩,印花繩席漸趨下波,引起了恆記廠家的注意,他從一家商號招牌托架上的兩隻金屬蝙蝠得到感悟,力求在產品圖案的美感上下功夫,他量度繩席緯線的紋理,吸收印花席中的瓜果類圖形,反覆試驗,終於織就“蝠鼠爭瓜”的線條型時花席,其造型活潑生趣,極富動感,取得良好的市場效應。繼而太平建業廠業主以其善掌火色、漂染之能,鋭意在時花席創名牌,他招攬了繪製、染色能工巧手,推陳出新,梁九根研製出“禁心網”(凹凸花)的穿鼻繩時花席,取名“新虎門牌”投放市場,以其花紋玲瓏顯露,色澤調和雅緻,繩地勻滑晶潔,不僅英國倫敦、利物浦爭先訂購,而且傾倒了荷蘭、希臘市場。跟着梁淦設計的“寶山牌”、葉酞設計的“摩登牌”、“鳳鳴牌”相繼疊出,與“新生牌”、“荷花牌”、“黃岐山牌”、“蓮花山牌”等各顯特色、互起信譽,名牌產品集列齊驅,蜚聲海外,為虎門草織在國際市場上樹起了形象,贏得了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