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草灘街道

鎖定
草灘街道,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地處未央區東北部。東臨灞河灞橋區相望,南與徐家灣街道相鄰,西與漢城街道接壤,北瀕渭水高陵縣隔河相望,總面積41平方千米。 [1] 
截至2020年6月,草灘街道下轄9個社區、1個行政村 [2]  。2011年,草灘街道總人口6.43萬人,農業總產值達到375萬元,工業總產值達到6.8億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7.6億元,財政總收入5443萬元,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0.8億元,各類存款餘額11.1億元。 [1] 
中文名
草灘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
地理位置
未央區東北部
面    積
41 km²
下轄地區
9個社區、1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東興路2號
電話區號
029
郵政編碼
710021
車牌代碼
陝A
人    口
6.43萬人(2011年)

草灘街道歷史沿革

草灘街道地名由來

清順治年間渭水北移,在今草灘街處形成灘地,官府在此設立煤炭碼頭,乾隆十五年(1750年)建草店炭碼頭鎮,嘉慶年間(1796—1820年)稱草炭鎮,清末更名草灘鎮。 [1] 

草灘街道建置沿革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草灘鎮屬咸寧縣。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設縣丞署。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撤銷。
民國二年(1913年),屬長安縣。
民國十六年(1927年),設縣佐。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屬渭濱鄉(駐地草灘街)。
1949年6月,為長安縣渭濱區第一、二、三鄉。
1955年1月,屬草灘區,6月3鄉合併為2鄉。
1956年3月,2鄉合併為草灘鄉。
1957年7月,屬未央區。
1958年8月改草灘公社。
1960年6月,為草灘公社小灘、杜家、王家棚3管理區。
1961年12月,復為草灘公社。
1965年10月,屬西安市郊區。
1966年5月,改名為星火公社。
1972年10月,複名草灘公社。
1980年4月,復屬未央區。
1984年3月,改設鄉。
1985年4月,改設鎮。
2002年1月,改設街道。 [1] 
草灘街道電子地圖 草灘街道電子地圖

草灘街道行政區劃

草灘街道區劃沿革

2002年,草灘街道轄草灘鎮社區,華山分廠家委會,東興隆一村、東興隆二村、東興隆三村、東興隆四村、東興隆五村、李家街、韓家灣、杜家、呂小寨、老窪灘、鄭家寺、湖北莊、草店、蘇席、小灘、北錢、上莊、夏家、蘇家、文家、八家、後村、新房、王家堡、陳家堡、景家、馮家灘、賈家灘、王家棚、牛王廟、柳樹林、草一、草二33個行政村。
2013年7月8日,西安市政府第59次常務會議研究通過批覆:同意調整未央區草灘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域。調整後的草灘街道辦事處轄原草灘街道辦事處的東三村、東四村、東五村、李家街村、韓家灣村、柳林村等6個村和草鎮社區、華山分廠社區、草二社區、長樂東苑社區、呂小寨社區、草一社區等6個社區,其街道辦事處駐地不變。
截至2011年末,草灘街道轄草鎮、長慶未央湖花園、華山分廠、老窪灘、文家5個社區,柳林、馮家灘、北錢、王家棚、湖北莊、八家、景家堡、王家堡、韓家灣、夏家、呂小寨、賈家灘、草店、後村、草一、草二、李家街、杜家堡、蘇家、上莊、東一、東二、東三、東四、東五、陳家堡、新房、牛王廟、小灘、蘇席、鄭家寺31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7個居民小組、66個村民小組。 [1] 

草灘街道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6月,草灘街道下轄9個社區、1個行政村 [2]  。辦事處駐東興路2號。 [1] 
統計用區劃代碼
城鄉分類代碼
名稱
610112007001
111
草灘社區
610112007002
111
華山分廠社區
610112007005
111
草一社區
610112007006
111
長樂東苑第一社區
610112007007
111
呂小寨社區
610112007008
111
草二社區
610112007009
111
長樂東苑第二社區
610112007010
111
興隆社區
610112007011
111
韓家灣社區
610112007230
112
柳樹林

草灘街道地理環境

草灘街道位置境域

草灘街道地處未央區東北部。東臨灞河與灞橋區相望,南與徐家灣街道相鄰,西與漢城街道接壤,北瀕渭水與高陵縣隔河相望。距區人民政府10千米。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6.9千米,總面積41平方千米。其中陸地30.1平方千米,佔73.4%;水域10.9平方千米,佔26.6%。 [1] 

草灘街道地形地貌

草灘街道地處渭河沖積平原。地勢分別由北向南,由東向西隆起。地形主要有河漫灘、渭河一級階地,其中河漫灘包括渭河漫灘和灞河漫灘。境內渭河漫灘位於渭河南岸,高於河牀2—5米,由西向東走向,南北寬約2.5—3.5千米,東西長為6.2千米;灞河漫灘位於灞河西岸,南北走向,由高到低呈帶狀分佈;渭河一級階地位於渭河漫灘地以南,高出河牀9—11米,由西南向東北走向,南北寬約3.4千米,東西長約5千米。境內最高點海拔374.80米,最低點海拔364.30米。 [1] 

草灘街道水系水文

草灘街道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渭河、灞河等2條,其中渭河流域面積33.8平方千米,佔82.5%;灞河流域面積7.2平方千米,佔17.5%。境內最大河流渭河,從西至東流經草灘段全長6.2千米,年均徑流量56.5億立方米;灞河由南向北,流經草灘段4.8千米,年平均徑流量8.3億立方米。 [1] 

草灘街道自然災害

草灘街道境內自然災害主要有乾旱、洪澇、連陰雨、大風、地震等。其中旱災平均每3年發生一次,最嚴重的一次旱災發生在1929年,歷時三年顆粒無收,餓殍遍野。洪澇災害多發生於20世紀90年代以前,最為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54年8月,渭河洪峯流量高達7220立方米/秒,渭河沿岸全線被淹,洪水沿灞河西岸回水到夏家村東的老堤堰,數千畝良田一片汪洋,水深達1米左右。最嚴重的一次風災發生在1997年7月28日下午,沿渭河一帶遭狂風暴雨襲擊,200多棵大樹被狂風吹倒,部分輸變電、通信線路被風毀損,多處圍牆倒塌,數千畝果園減產,800畝魚塘鮮魚死亡,大片玉米倒地。最嚴重的一次地震發生在明隆慶二年(1568年)4月19日,震中位於草灘,震級為6.75級,境內房屋皆毀,死亡200餘人。 [1] 

草灘街道自然資源

草灘街道境內地下水資源較為豐富,按單位湧量大小可以分為強富水區、富水區2個水區。
草灘街道境內地熱資源充裕,儲熱主要集中在境內深度1000—2000米範圍內。 [1] 

草灘街道人口

截至2011年末,草灘街道轄區總人口6.4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4.68萬人,城鎮化率72.87e。另有流動人口17496人。總人口中,男性37287人,佔58%;女性27002人,佔42%;14歲以下12986人,佔20.2%;15—64歲43716人,佔68%;65歲以上7587人,佔11.8%。總人口以漢族為主,達64281人,佔99.98%;有滿族1個少數民族,共8人,佔0.02%。2011年,草灘街道人口出生率13.84‰,人口死亡率2.63‰,自然人口增長率11.21‰。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567人。 [1] 

草灘街道經濟

草灘街道綜述

2011年,草灘街道耕地面積5230畝,林地面積245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畜牧業以飼養奶牛、生豬、山羊為主。漁業以池塘養魚為主,養殖品種有草魚、鯉魚、鰱魚等。初步形成了以水泥製品、電子產品、玻璃工藝、軟木製品、石化機械配件為主的民營工業體系。 [1] 

草灘街道農業

2011年,草灘街道農業總產值達到375萬元,農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0.9%,農民人均純收入11384元。
2011年,草灘街道糧食生產1500噸。其中小麥920噸,玉米及其他雜糧58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西瓜、蔬菜等。2011年,草灘街道西瓜種植面積420畝,產量850噸;蔬菜種植面積550畝,產量1500噸,主要品種有白菜、甘藍、蘿蔔、菜花、青菜等,其中白菜1200噸、蘿蔔150噸、甘藍50噸、菜花30噸。
2011年,草灘街道生豬飼養量500頭,年末存欄120頭;羊飼養量257只,年末存欄86只;奶牛飼養量30頭,產奶110噸。2011年,草灘街道畜牧業總產值105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28%。
截至2011年末,草灘街道累計造林245畝,其中綠化防護林帶170畝,經濟林75畝2011年,草灘街道水果種植面積1550畝,產量2370噸,主要品種有桃、梨、葡萄等,其中鮮桃1800噸,梨270噸,葡萄300噸。
2011年,草灘街道境內養魚水面210畝,產魚260噸,產值240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20.8%。 [1] 

草灘街道工業

工業總產值1978年達到184.5萬元,2011年達到6.8億元,比上年增長17.1%,工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86%。2011年,草灘街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職丁1386人,實現工業總產值4.2億元,比上年增長16%。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2家。 [1] 

草灘街道商業

截至2011年末,草灘街道商業網點1052個,職工15597人。形成了未央湖、大學園區、華山分廠商業區、龍盛祥綜合市場等商業基地,2家超市落户境內。2011年,草灘街道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7.6億元,比上年增長15%。 [1] 

草灘街道財政

2011年,草灘街道財政總收入5443萬元,比上年增長35.4%。從各主要税種看,完成營業税3625萬元,增值税1326.4萬元,企業所得税13.5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0.9%、5.3%、3.5%。人均財政收入846.6元,比上年增長35.5%。 [1] 

草灘街道金融

2011年,草灘街道金融產業實現增加值0.8億元,比上年增長7.2%。年末,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1.1億元,比上年增長7.2%;各類貸款餘額2億元,比上年下降1.7%。 [1] 

草灘街道交通

草灘街道境內G61、延西高速、機場專用高速、X111等過境。主幹道有北三環、文景路、明光路、元光路、尚賢路、尚苑路等。
草灘街道地形圖 草灘街道地形圖

草灘街道社會事業

草灘街道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草灘街道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786人,專任教師74人;小學7所,在校生2368人,專任教師23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017人,專任教師137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100%;中等職業學校1所,在校生231人,專任教師22人;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595人,專任教師78人。轄區內普通高等院校3所,其中省屬高校2所,市屬高校1所,在校生39117人,其中博士生319人,碩士生3021人,本科生34690人,專任教師2818人。擁有博士點18個,碩士點52個,博士後流動站2個,兩院院士1人。國家級重點學科一級19個,國家重點學科二級8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16個,省級重點學科9個。 [1] 

草灘街道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草灘街道藝術表演團體3個,演職人員85人,年演出40場次,觀眾達16000人次;有周恩來紀念館1個,建築面積200平方米,圖片400幅,圖書15000餘冊,光碟130餘套,年參觀人數達5000人次。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景家堡的社火(芯子)、八家村的高蹺、柳林村的舞龍、杜家村的竹鳥、草一村的鑼鼓。其中草一村的鑼鼓隊自創的《渭水謠》獲未央區鑼鼓大賽一等獎,參加西安市慶祝香港迴歸演出。 [1] 

草灘街道衞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草灘街道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32個,其中一級乙等醫院1個,衞生院1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1個,病牀131張,其中公立衞生機構牀位36張,每千人擁有醫療牀位5張,固定資產總值122.5萬元。專業衞生人員70人,其中執業醫師13人,註冊護士14人。2011年,草灘街道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2318人次,住院手術50台次,出院病人500人次。2011年,草灘街道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7130人,參合率100%。 [1] 

草灘街道社會保障

2011年,草灘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92户,人數181人,支出47.96萬元,比上年增長8.17%,月人均220元,比上年增長4.08%;城市醫療救助17人次。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0户,人數107人,支出114533元,比上年增長10.5%;月人均89.2元,比上年增長67.1%;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人,支出3600元,比上年增長8.9%;農村醫療救助3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51人次,共支出4530元,比上年增長11.3%;農村臨時救濟5人次,支出15500元,比上年增長9.4%。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2人。社會福利單位1個,牀位120張,收養95人,社區服務牀位12張,其他服務設施51個;社區服務站2個,社區日間照料牀位數12張,社區留宿照料牀位數12張。新增就業人員1143人,有364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2135人,就業困難再就業16人,全年共幫助5户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户至少一人就業,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職工510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工1486人,全年評定傷殘等級79人,安置殘疾職工28人,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28800元,年末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到89.6%。 [1] 

草灘街道歷史文化

中渭橋遺址
中渭橋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草灘渭河邊。中渭橋為秦始皇嬴政所始建,本名橫橋。漢代稱渭橋、石柱橋(橋以石柱做腿)、橫門橋(與長安城西面的橫門相對)。後在渭水上增建東西兩橋,此橋始有中渭橋之稱。先址在漢長安城北偏西,歷代屢毀屢復,至唐太宗李世民貞觀十年(636年),東移約十里,在今西安市直北,唐後毀。
2019年10月7日,中渭橋遺址被國務院列為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