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草妖

(古文作品)

鎖定
《草妖》是明末清初散文家張岱《陶庵夢憶》(附:補遺篇目),網上電子書未見此篇,該篇收錄在華夏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的《陶庵夢憶 西湖夢尋》第212頁。
作品名稱
草妖
出    處
《陶庵夢憶 西湖夢尋》(附:補遺篇目) 華夏出版社2006年版本
作    者
張岱
作品體裁
散文

草妖基本內容

河北觀察使袁茂林楷所記草妖尤異:崇禎七年七月初一,孟縣民孫光顯,祖墓有野葡萄,草蔓延長丈許,今夏枝椏間忽抽新條,有似美人者,似達官者,有似龍、似鳳、似麟、似龜、似雀、似魚、似蟬、似蛇、似孔雀,有似鼠伏於枝者,有似鸚鵡棲於架者,架上有盞,盞中有粒,鳳則苞羽具五彩,美人上下衣裳,裳白衣黃,面上依稀似粉黛,人間物象,種種具備。七月初八日,地方人始報聞,急使人取之,已為好事者擷盡,止得美人一、鸚鵡一、鳳一,故述此三物尤悉。餘謂此草木之妖。適晤史雲岫,言漢靈帝中平元年,東郡有草如鳩雀、蛇龍、鳥獸之狀。若然,則餘所臆度者更可杞憂:此異宜上聞,縣令以萎草不耐,恐取觀不便,遂寢其事。特為記之如左。 [1] 

草妖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末文學家。出生於官宦之家。一生未曾做官,過着落拓不羈、遊山玩水的“風雅”生活。自稱“少為紈禱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童孌,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事,好花鳥,兼以茶淫桔虐,書蠹詩魔”(《自為墓誌銘》)。明亡後,“無所歸止,披髮入山,為野人”(《陶庵夢憶序》)。清康熙初,參與編修《明史紀事本末》。著作頗豐,以小品散文著稱。有《琅嬛文集》《石匱書後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數種行於世。 [2] 
參考資料
  • 1.    張岱.《陶庵夢憶 西湖夢尋》:華夏出版社,2006年第1版:212
  • 2.    陸亞萍,駱自強,詹丹主編.大學語文: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0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