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茶圓赤星病

鎖定
茶圓赤星病是由茶尾孢引起的、發生在茶的病害。主要發生在茶的嫩葉和成葉上,嫩莖、葉柄上也可發生。病部初生褐色小點,以後逐漸擴大成圓形病斑,中央凹陷,呈灰白色,邊緣有暗褐色至紫褐色隆起線;病斑直徑為0.8-3.5毫米,中央散生黑色小點;潮濕時,斑上有灰色黴層。 [2] 
茶圓赤星病是危害茶樹芽葉主要病害之一,主要發生在高濕、多霧的茶園,早春發生嚴重,發病茶園呈現一片紫褐色,病葉大量脱落,致使樹勢衰弱,用病葉製成的紅條茶破碎率高,湯色混暗,味苦澀,該病對茶葉品質影響很大。 [1] 
茶圓赤星病的防治應該重點關注春季多雨、光照較少的季節。掌握病害發生髮展的動態規律,是做好防治工作的前提。 [1] 
中文名
茶圓赤星病
別    名
茶褐色圓星病、茶雀眼斑病
為害作物
為害部位
葉片、嫩莖、葉柄
病    原
茶尾孢

茶圓赤星病病原特徵

1.分生孢子梗叢;2.分生孢子 1.分生孢子梗叢;2.分生孢子
茶圓赤星病病原為茶尾孢(學名:Cercospora theae (Cav.) Breda),屬半知菌業門、絲孢目、尾孢屬真菌。分生孢子梗叢生於菌絲塊上,灰色,單胞,頂端稍彎曲,(12-30)微米×(3-4)微米。分生孢子鞭狀,由基部向上漸細,彎曲,無色,4-6個分隔,(42-106)微米×(2.5-3.5)微米。病菌喜低温、高濕、多霧、少光的環境;月均温度16-23℃,相對濕度80%以上,病菌生育最盛。 [1]  [4] 

茶圓赤星病為害症狀

茶圓赤星病主要發生在茶的嫩葉和成葉上,嫩莖、葉柄上也可發生。病部初生褐色小點,以後擴展成灰白色中間凹陷的圓形病斑,大小為0.8-3.5毫米,邊緣具暗褐色或紫褐色隆起線,中央紅褐色,後期病斑中間散生黑色小點,即病原菌的菌絲塊,濕度大時,上生灰色黴層,即病原菌的子實層。葉柄、嫩梢染病產生類似的症狀。 [2]  [3] 
茶圓赤星病

茶圓赤星病侵染循環

病菌以菌絲體在茶樹上病葉及落葉中越冬,翌春條件適宜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侵染嫩葉、成葉、幼莖,經幾天潛育,產生新病斑後又形成分生孢子,進行多次重複侵染。 [3] 

茶圓赤星病流行規律

茶圓赤星病在月均温度16-23℃,相對濕度80%以上時最容易嚴重發生。茶的病蟲害的發生與氣象條件有密切的相關,氣候條件影響着茶樹主要病蟲害的發生發展。因此,春茶和秋茶期間,連續兩個月高濕少光須特別注意,日照時數與降水量影響茶圓赤星病發病率增加。降水量多、日照少,有利於茶圓赤星病病原體繁殖與傳播,導致茶圓赤星病發病率上升。相反,降水量少、日照多,則不利於茶圓赤星病病原繁殖,發病率降低。 [1] 

茶圓赤星病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如果出現連續兩個月低温、高濕、少光的氣候環境,須加強對茶圓赤星病防治工作;特別是春茶採摘期間3-4月份,若有日平均氣温只有15-20℃,相對濕度80%以上,日照時數每天少於2小時左右,就要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尤其是大齡樹要加強茶園各項管理,應該合理修剪、勤除茶園雜草,以利通風透氣,併合理施肥,注重氮、磷、鉀肥配合,提高抗病力。做好清排漬工作,降低地下水位,雨後及時排水;做好防寒工作,防止凍害發生,以減輕發病。 [1]  [5] 
化學防治:春季採摘前或早春、晚秋發病初期及時噴霧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安全間隔期10天),或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安全隔期7-10天),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安全間隔期10天)。非採摘茶園也可用0.7%石灰半量式波爾多液或12%松脂酸銅乳油600倍液。 [5] 

茶圓赤星病病害區別

茶圓赤星病症狀與茶白星病的症狀相似,區別之處在於茶白星病的病斑中央色澤較淡,且不形成灰色黴層。 [2] 
參考資料
  • 1.    林楊海1, 黎健龍2, 吳勇1等. 氣候變化對英德茶圓赤星病的影響[J]. 廣東茶業, 2019, (6):24-27.
  • 2.    陳雪芬.茶樹病蟲害防治.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09:16-17
  • 3.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中國植保手冊 茶樹病蟲防治手冊.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01:60-61
  • 4.    方中達.中國農業植物病害.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11:277
  • 5.    呂立哲,趙豐華.茶樹病蟲害識別及綠色防控.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2018.0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