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苦葵

鎖定
苦葵,別名:龍葵草,一年生草本,高30一100釐米。莖直立,多分枝。葉卵形,長2.5—10釐米,寬1.5—3釐米,頂端尖鋭,全緣或有不規則波狀粗齒,基部楔形,漸狹成柄;葉柄長達2釐米。
中文名
苦葵
外文名
Dragon Mallow,Black Nightshade
科    名
茄科
學    名
Solanum nigrum Linn.

苦葵形態特徵

花序為短蠍尾狀或近傘狀,側生或腋外生,有花4—10,白色,細小;花序梗長1—2.5釐米,花柄長約1釐米;花萼杯狀,綠色,5淺裂;花冠輻狀,裂片卵狀三角形,長約3釐米;雄蕊5;子房卵形,花柱中部以下有白絨毛。漿果球形,直徑約8毫米,熟時黑色;種子近卵形,壓扁狀。花果期9—10月。

苦葵生長環境

生於路旁或田野。

苦葵分佈範圍

產連雲港、銅山、邳縣、射陽、吳江、江寧、灤陽等地,我國各地有分佈。

苦葵主要價值

全草藥用,能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治感冒發熱、牙痛、支氣管炎等;龍葵石灰合劑,可殺棉蚜蟲達80%;嫩枝作豬飼料。 全草含龍葵鹼、澳洲茄鹼等多種生物鹼
藥用價值
【來源】為茄科茄屬植物龍葵Solanum nigrum L.,以全草入藥。夏秋採收,鮮用或曬乾。
注:少花龍葵Solanum nigrum L var pauciflorun Liou分佈於南部各省,也做龍葵入藥。
【性味歸經】苦,寒。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用於感冒發燒,牙痛,慢性支氣管炎,痢疾,泌尿系感染,乳腺炎,白帶,癌症;外用治癰癤疔瘡,天皰瘡,蛇咬傷。
【用法用量】 0.3~1兩;外用適量,鮮品搗爛敷患處。
【備註】
(1)治療咽喉腫痛,可配合土牛膝、筋骨草、大青葉等藥同用。治療外科癰腫疔毒,可用鮮草洗淨,搗爛外敷;內服可配合地丁草、野菊花、蒲公英等藥同用。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可配合澤瀉、木通等藥同用。用本品治療癌腫,可配合蛇莓、白花蛇舌草、白英等藥同用。
(2)據古代文獻記載,服食本品可解勞少睡。臨牀上試用本品作為避倦防睡藥,在實踐中體會到用本品治昏昏欲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