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苘山鎮

鎖定
苘(màn)山鎮,又稱蔄山鎮,隸屬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由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代管。地處文登區東北部,東與草廟子鎮接壤,南、西南與文登經濟技術開發區、龍山街道米山鎮毗連,西、北與汪疃鎮為鄰,隔米山水庫界石鎮相望,總面積111.18平方千米。 [1]  截至2019年末,苘山鎮户籍人口23305人。 [5] 
1989年3月,改鄉為苘山鎮。2001年5月,撤銷北郊鎮,併入苘山鎮。 [1]  2014年1月,原文登市蔄山鎮劃歸環翠區,仍由臨港區管轄。 [3]  截至2020年6月,苘山鎮轄5個社區、30個行政村, [6]  鎮人民政府駐西苘山村。 [4] 
2011年,苘山鎮財政總收入2.5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9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738元。 [4]  截至2019年末,苘山鎮有205個工業企業,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超市或綜合商店52個。 [5] 
中文名
苘(màn)山鎮
行政區劃代碼
371073113000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
地理位置
文登區東北部
面    積
111.18 km²
下轄地區
5個社區、3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西苘山村
電話區號
0631
郵政編碼
264414
車牌代碼
魯K
人    口
23305人(2019年)

苘山鎮歷史沿革

清末,境域屬辛汪都九里。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楊家卧龍等8村被劃為英國租借地,後收回。
民國十九年(1930年),屬第一區龍山鄉。民國三十年(1941年)12月,屬文西縣山馬區。
1958年8月,屬威海市錦旗公社,後改稱草廟子公社。
1962年,由草廟子公社析置苘山公社。
1965年5月,劃入文登縣。
1984年3月,撤公社設苘山鄉。
1989年3月,改鄉為苘山鎮。
2001年5月,撤銷北郊鎮,併入苘山鎮。 [1] 
2014年1月,原文登市汪疃鎮、蔄山鎮劃歸環翠區,仍由臨港區管轄。 [3] 

苘山鎮行政區劃

2003年7月,苘山鎮北陡埠和王埠莊2村劃歸龍山路街道。 [1] 
2011年末,苘山鎮轄三城、二龍山、秦權3個社區居民委員會,西苘山、東苘山、南劉章、北劉章、西劉章、東申格、北申格、大草場、東高格、西高格、東牀、中牀、西牀、東馬格、西馬格、東許家、南申格、東武林、西武林、二武林、小黃、大夼、磨山、中庵、新權、東道頭、西道頭、台道頭、溝道頭、東楊格、西楊格、楊家卧龍、道北店、東黃嵐、中黃嵐、西黃嵐、黃嵐南莊、裴家埠、裴家泊子、汶口、汪格莊、山馬埠、山馬鄒、山馬於、山馬劉、山馬程、山馬頭、東柳、西柳、胡家東、胡家西、胡家北、梁家夼、丁家埠、鄒家莊、黃莊、官道北、白玉莊、新白玉、管山、西管山、二十里鋪、二十里鋪南莊、丁家窪、佃裏65個村民委員會。 [4] 
截至2020年6月,苘山鎮轄5個社區、30個行政村, [6]  鎮人民政府駐西苘山村。 [4] 
苘山鎮區劃詳情
三城社區
福鼎社區
秦權社區
永樂社區
匯泉社區
西高格村
南劉章村
溝道頭村
東高格村
東道頭村
台道頭村
南申格村
二武林村
東申格村
西武林村
道北店村
北申格村
小黃村
西苘山村
東楊格莊村
楊家卧龍村
北劉章村
東苘山村
大草場村
磨山村
中庵村
新權村
西劉章村
西馬格村
東武林村
大夼村
西道頭村
東許家村
東馬格村
西楊格莊村

苘山鎮地理環境

苘山鎮位置境域

苘山鎮,位於東經121°54′53″~122°06′04″,北緯37°12′56″~37°21′33″之間。地處文登區東北部,東與環翠區草廟子鎮接壤,南、西南與文登經濟技術開發區、龍山街道米山鎮毗連,西、北與汪疃鎮為鄰,隔米山水庫界石鎮相望。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5.5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5.67千米,總面積111.18平方千米。 [1] 

苘山鎮地形地貌

苘山鎮地形圖及衞星地圖
苘山鎮地形圖及衞星地圖(2張)
苘山鎮境內剝蝕丘陵廣佈,地勢略為北高南低、中部微隆。最高點位於角山,海拔379米;最低點位於丁家窪,海拔30米。 [4] 

苘山鎮氣候

苘山鎮屬暖温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變化及季風進退明顯。由於三面環海,具有明顯的海洋性氣候特點,與同緯度內陸地區相比,具有冬暖、夏涼、春冷、秋温及温差小、風大、霧多、雨水充沛等特徵。 [4] 

苘山鎮水文

苘山鎮境內屬西母豬河水系。高格河自申格村東入境,向西匯入柳林河,境內河道長10千米。山馬河發源北角山,西南注入米山水庫,河道長20千米。 [4] 

苘山鎮自然災害

苘山鎮的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冰雹,危害最大,其次是大風、暴雨和夏秋間低温連陰雨。 [4] 

苘山鎮自然資源

苘山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為花崗岩和高嶺土;地熱資源豐富。 [4] 

苘山鎮人口

2011年末,苘山鎮轄區總人口3.2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8萬人,城鎮化率56.2%。另有流動人口2.8萬人。總人口中,男性29352人,佔48.92%;女性30648人,佔51.08%;14歲以下4962人,佔8.27%;15~64歲39144人;佔65.24%;65歲以上15894人,佔26.4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59898人,佔99.83%;有回族112人,佔0.17%。2011年,人口出生率7.52‰,人口死亡率7.28‰,人口自然增長率0.2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39.66人。 [4] 
截至2019年末,苘山鎮户籍人口23305人。 [5] 

苘山鎮經濟

苘山鎮綜述

2011年,苘山鎮財政總收入2.5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92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738元。 [4] 
截至2019年末,苘山鎮有205個工業企業,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超市或綜合商店52個。 [5] 

苘山鎮農業

2011年,苘山鎮有耕地面積5.35萬畝,以種植小麥、玉米、蔬菜為主。
2011年,苘山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2.48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8.3%。
苘山鎮的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2.29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西瓜、花卉、葡萄、果樹。蔬菜種植面積0.5萬畝。
苘山鎮的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1.8萬頭,羊飼養量0.08萬隻,家禽年飼養量42萬羽。
截至2011年末,苘山鎮累計造林150畝。 [4] 

苘山鎮工業

苘山鎮的工業以機械加工、塑料製品、電子、傢俱、漁具為主。2011年,工業總產值108億元,工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71.6%。工業企業320家,職工20000人。 [4] 

苘山鎮商業

2011年末,苘山鎮有商業網點850個,職工7000人。
2011年,苘山鎮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0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20.1%。出口總額18164.7萬美元,產品銷往日本、東南亞、歐美及中東等地。 [4] 

苘山鎮金融

2011年末,苘山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5億元,各項貸款餘額3.5億元。 [4] 

苘山鎮交通運輸

2011年,苘山鎮有青威高速、202省道、初張公路等公路主幹線交匯;桃威鐵路橫貫而過。東南距威海飛機場20千米。 [4] 

苘山鎮社會事業

苘山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苘山鎮有幼兒園10所,在園幼兒2000人,專任教師150人;小學3所,在校生1850人,專任教師220人;初中1所,在校生1358人,專任教師150人。
2011年,苘山鎮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2242萬元。 [4] 

苘山鎮科技事業

2011年末,苘山鎮有省級技研中心1個,威海市級技術研究中心2個,各類科技人才180人。獲國家專利156項,歐美專利12項。 [4] 

苘山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苘山鎮有文化站1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45個,各類文化專業户45個;各類圖書室18個,藏書15萬餘冊;音樂、美術、書法、攝影及文學業餘創作隊伍35人。 [4] 

苘山鎮體育事業

2011年末,苘山鎮有學校體育場4個,8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 [4] 

苘山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苘山鎮有鎮級醫療衞生機構2個,下設中心衞生室8個;病牀55張,固定資產總值366萬元。專業衞生人員215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4] 

苘山鎮社會保障

2011年,苘山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户,人數14人,支出39075元;醫療救助13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30人次,共支出23.97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57户,人數507人,支出25.32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58人,撫卹事業費支出163.38萬元。社會福利費85萬元;敬老院1家,收養農村五保人員106人。社區服務設施25個。慈善分會1個。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3150人,參保率98%。 [4] 

苘山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苘山鎮有郵政局2個,電信企業2家。電話交換機總容量3萬門,固定電話用户1.5萬户;移動電話用户1.5萬户,互聯網用户1.29萬户。 [4] 

苘山鎮歷史文化

苘山鎮地名由來

苘山鎮街景
苘山鎮街景(2張)
苘山鎮因鎮人民政府駐西苘山村而得名。 [4] 

苘山鎮文物保護單位

苘山鎮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個。 [4] 

苘山鎮風景名勝

新權遺址
新權遺址出土文物 新權遺址出土文物
新權遺址,位於苘山鎮新權村及西南丘陵,1973年發現,總面積24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1米,採集的遺物以秦漢時期居多。其主要文物有斧、鑿、石餅等石器,鼎、碗、罐、壺、甕等陶器和漢代磚瓦,鐵器有秦代鐵權秦權的出土,為研究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度量衡,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3] 
北申格遺址
北申格遺址,位於苘山鎮北申格村北1100米處。1989年發現。總面積約1.5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厚約20釐米。採集的石器有斧,陶器有鼎足、鼎口沿等,夾沙紅陶居多,屬大汶口文化類型。
新權墓羣
新權墓羣 新權墓羣
新權墓羣,位於苘山鎮新權村和道頭村之間,存有較大封土的秦漢時期墓冢9座。其中,封土最大的墓高4米,直徑27.5米,墓頂有下陷痕跡。封土不存的中小墓葬較多。1974年以來,羣眾在生產中發現古墓葬8座,其中4座被破壞。已徵集的遺物有戰國的陶壺、漢時陶罐等。1979年,文登縣文物組清理4座古墓,發現有磚室墓和土壙墓兩種。出土的遺物有帶花紋的大空心磚、墓底方磚、白陶罐、黑陶壺、罐、耳杯五銖錢及銅器和漆器殘跡。1980年,新權墓羣被列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公佈為地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苘山鎮著名人物

於冠敬
於冠敬(1874~1948年),西武林村人。清末秀才。富有民族氣節。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7月1日,《中英議租威海衞專約》簽字。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4月,英人借勘界之機,擴大威海衞租界範圍。消息傳來,於冠敬發出火燒雞毛信,沿村傳送,組織1000餘人,手持土槍、長矛、鐵叉等,彙集在東道頭梁家店召開抗英誓師大會,率領抗英隊伍數千人與英軍進行面對面鬥爭。
50歲後在自家辦學堂,教授青年學生。後被推為村長,為維護羣眾利益,抵制種種攤派,多次遭到日偽軍的毒打,但寧死不屈,深得百姓敬重。
曹雲章
曹雲章(1912~1935年),代號鞠子,大夼村人。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文登中學畢業後,在文登五區吳家小學教書,同年5月加入共產黨。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月任中共文登縣委書記。同年5月改任膠東特委巡視員。民國三十四年(1935年)1月參加與組織發動“一一四”武裝暴動,被捕入獄。同年12月13日,在夏村英勇就義。 [7] 

苘山鎮榮譽稱號

苘山鎮為國家環境優美鄉鎮、全國十大園林鎮、綜合實力千強鎮、小城鎮建設示範鎮。 [4] 
2019年,苘山鎮被重新確認為2018年國家衞生縣城(鄉鎮)。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