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花龜

鎖定
花龜,是龜鱉目龜科花龜屬 [12]  水棲龜類; [13]  頭較小,頭背皮膚光滑。背甲與腹甲以骨縫相連,甲橋明顯,有鮮明的黃色細線紋從吻端經眼和頭側,並沿頭的背腹面向頸部延伸;四肢及尾亦滿布黃色細線紋。 [14]  花龜因頭部、頸部、四肢佈滿不同顏色條紋,故名。 [15] 
花龜分佈於中國上海、江蘇、浙江、福建、香港、廣東等地,在越南等國也有分佈。 [17]  喜棲息水中,受驚後即潛入水底,耐乾旱,無水之地也能生存;性情温順,不攻鬥、不咬人,適應性廣且生命力強;高温季節白天很少活動。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白天隱蔽於洞內或水草較多的地方,高温時潛入水底。傍晚活動頻繁,晚上喜伏於淺水處。花龜以小魚、蝦米、蚯蚓、螺等為食。 [18]  花龜4月產卵,每窩產卵10-20枚;孵化期為2個月。 [16] 
花龜由於生態環境的破壞和人為濫捕,花龜數量明顯下降, [19]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中屬於極危(CR); [20]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僅限野外種羣]。 [21] 
中文名
花龜 [2] 
拉丁學名
Mauremys sinensis
別    名
中華花龜
斑龜
珍珠龜
長尾龜
台灣草龜
外文名
Chinese Stripe-necked Turtle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蜥形綱
龜鱉目
龜科
擬水龜屬
花龜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龜鱉亞綱
命名者及年代
Gray,1834
保護級別
極危(CR)IUCN標準、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11] 
同義學名
Ocadia sinensis Gray,1834

花龜動物學史

花龜因頭部、頸部、四肢佈滿不同顏色條紋,故名。 [15] 

花龜形態特徵

花龜
花龜(13張)
花龜,是龜鱉目龜科花龜屬水棲龜類。體較大,背甲長118-246毫米,寬104-178毫米,高56-110毫米。頭背皮膚光滑。背甲與腹甲以骨縫相連,甲橋明顯,有鮮明的黃色細線紋從吻端經眼和頭側,並沿頭的背腹面向頸部延伸。四肢及尾亦滿布黃色細線紋。 [4]  [12-14] 
頭較小,吻錐狀,突出於上顎鼻孔位於吻端略偏下處。上顎不鈎曲,有一清晰的中央缺刻。顎緣呈細鋸齒狀。眼大,眼裂斜置。鼓膜圓。頭背和頸部光滑,有細痣疣。 [4] 
體較扁。背甲具3稜,脊稜明顯,略斷續。側稜由每枚肋板的一個突起相間連接而成。頸盾梯形或長方形。椎盾5枚,第一枚五邊形,第二至第四枚六邊形,寬均大於長。肋盾4對,呈不規則四邊形。緣盾12對,兩側的緣盾微向上翻。各盾片均有同心紋及中心疣輪。緣盾的中心疣輪位於外側後緣。肋盾的位於背上方。椎盾的位於後緣中線。 [4] 
腹甲平,前緣平直,後緣凹入。各腹盾縫的長度依次為:腹盾縫>胸盾縫>股盾縫>喉盾縫>肛盾縫>肱盾縫。腋盾及胯盾大。無下緣盾。各盾縫不平直。甲橋明顯。四肢有橫列的大鱗。指、趾間滿蹼,前肢5爪。後肢4爪。尾長,末端漸趨尖細。 [4] 
生活時頭及四肢背面栗色,頭的側面及腹面色較淡。有鮮明的黃色細線紋從吻端經眼、頭側並沿頭的背、腹向頸部延伸,共計約40條,在咽部還形成黃色的圓形花紋。腹部淡棕黃色,每塊盾片的中部有一栗色大斑。四肢及尾亦飾有黃色細縱紋。 [4] 

花龜近種區別

花龜
烏龜
黑頸烏龜
體較大,背甲長118-246毫米,寬104-178毫米,高56-110毫米。
烏龜雄性背甲長94-168毫米,寬63.2-105毫米;雌性背甲長73.1-170毫米,寬52-116.5毫米。
背甲長123- 257毫米,寬110-192毫米,頭較大,寬30.5-61.5毫米,約為背甲寬的1/4-1/3,個別達1/2。
生活時頭及四肢背面栗色,頭的側面及腹面色較淡。有鮮明的黃色細線紋從吻端經眼、頭側並沿頭的背、腹向頸部延伸,共計約40條,在咽部還形成黃色的圓形花紋。腹部淡棕黃色,每塊盾片的中部有一栗色大斑。四肢及尾亦飾有黃色細縱紋。
烏龜頭部、頸部的側面有黃色的線狀斑紋;背面為褐色或黑色,腹面略帶黃色,均有暗褐色斑紋。
背甲一般棕褐色或黑褐色,有些個體每一盾片的中央部色較淺淡。腹甲棕黃色,綴有不規則的棕褐色斑紋。甲橋棕褐色、黑褐色或棕灰色,與腹甲顏色明顯不同。
花龜 花龜
烏龜 烏龜
黑頸烏龜 黑頸烏龜

花龜棲息環境

花龜喜棲息水中,受驚後即潛入水底,耐乾旱,無水之地也能生存。 [18] 

花龜生活習性

花龜屬水棲龜類,嗜水性強,有上岸曬背的習性,性情温順,不攻鬥、不咬人,適應性廣且生命力強。氣温25℃以上、風和日麗、陽光明媚時,花龜喜爬上露台或岸邊曬背,高温季節白天很少活動。 [1]  花龜適應性廣,生命力強。常棲息於小河塘中。喜靜,受驚後即潛入池底。性情較温馴,不愛爭鬥,不咬人。 [5] 
花龜有羣居的習性,一般是兩隻一起穴居,多的時候一穴有7-8只。花龜是變温動物,每年11月至翌年3月份為冬眠期,4月份開始活動,高温季節,白天很少活動。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白天隱蔽於洞內或水草較多的地方,高温時潛入水底,傍晚活動頻繁,晚上喜伏於淺水處,四肢伸展憩息。當水温低於20℃時,基本不吃食,24℃時才開始吃食,6-10月份為旺食期,其中7-9月份最旺盛,11月份氣温下降,吃食漸減,直到停食進入冬眠。花在人工飼養條件下,白天隱蔽於洞內或水草較多的地方,高温時潛入水底。傍晚活動頻繁,晚上喜伏於淺水處,動物性飼料(小魚、蝦、螺、蚯蚓等)和植物性飼料(玉米、地瓜、南瓜和各種水草、蔬菜等)均能採食。 [1]  [18] 

花龜分佈範圍

花龜分佈於中國上海、江蘇、浙江、福建、香港、廣東等地,在越南等國也有分佈。 [17] 
花龜分佈圖 花龜分佈圖

花龜繁殖方式

花龜繁殖習性

花龜的繁殖與一般烏龜基本相似,其體重250克以上即可交配產卵。2-6月份為產卵期,4月產卵高峯,每年產卵1-3批,卵較大,長橢圓形,殼白色,厚且堅硬,每窩產卵10-20枚,孵化期為2個月。卵長徑29.6-47.0毫米,短徑19.4-27.5毫米,重6.2-10.0克。龜卵的人工孵化,把卵放在沙盆或沙箱中,一層卵一層沙,最上面也蓋沙,定期淋水保持沙濕潤,把盆或箱放在室內,一般温度在28-33℃之間,63天左右幼龜就破殼而出。 [1]  [16] 
花龜雌雄個體差異較大,雄龜個體小於雌龜,雄龜通常在380-1000克之間,雌龜個體可達4500克左右。雄龜背甲超過10釐米已有性特徵,雌龜尾細且短,肛孔距腹甲後緣近;雄龜尾粗且長,肛孔距腹甲後緣遠。人工養殖狀況下,3年左右成熟,隨着年齡增大,產卵量逐年增多,受精率增高。 [1] 

花龜人工繁殖

  • 親龜的培育
花龜是多次產卵的動物,親龜首次產卵時間一般在每年的2月中下旬。親龜所產卵質量的好壞,與產卵前的培育密切相關。只有加強親龜在產卵前的培育,保證滿足繁殖所需的各種營養,親龜才能順利產卵。親龜產卵前的培育,必須做到以下幾項要求:投餵營養全面、比例均衡的飼料。改善水質,保持龜池的潔淨。保持環境的安靜。 [1] 
  • 親龜的受精交配
花龜為體內受精。雌雄交配時的氣温為20-30℃,交配時雄龜爬在雌龜背上,交接器插入雌龜體內。交配和產卵通常在水中進行。產卵期較長,一般2-6月都可見產卵,而產卵旺季在3-5月中旬,產卵時間多在黃昏後至黎明前。 [1] 
  • 產卵前管理和卵的收集
產卵前,雌龜要選擇適宜產卵的壤土,因此雌龜要產卵時就爬進產卵場,找到適宜產卵地點後,用前肢抵住支撐身體,後肢掘穴。穴口一般為5-10釐米,穴口小內洞大,穴深約15釐米,掘好後雌龜便產卵於穴中。產卵前需檢查產卵場內沙土是否合適,若產卵場沙土乾燥,應每天或隔天傍晚灑水,確保產卵牀濕度。每天清晨開始收集龜卵,將卵放於一盛有蛭石或者沙土的方形木箱內,上面蓋潮濕毛巾或海綿。 [1] 
  • 人工孵化方法
孵化的介質用具有蛭石的紅土。使用前先噴水並攪拌,使孵化土均勻的吸收一定水分,保持潮濕,含水率通常為7-10%。收集的卵放置在50釐米×100釐米的木箱中,箱底鋪紅土5釐米,將卵平放埋於中間,卵間距離2-10毫米左右,可放置2層。孵化箱放於保温室內,温度控制在28-34℃。每天早晚檢查1次,孵化土顏色變淡則噴水。孵化6-7天后,將有白色受精斑的卵挑揀出來,放置於另一個孵化箱進行孵化。孵化後期,在孵化箱上加蓋翻檐或沙網,避免龜爬出孵化箱。人工孵化條件下,温度28-34℃時,孵化期55-63天。 [1] 

花龜養殖技術

  • 稚龜飼養
剛孵出的稚龜重4.1-6.9克,背甲長26-35毫米,寬22-27毫米。稚龜出殼後,不應立即取出,讓龜在孵化箱內1-2天后,將腹部肚臍完全收縮的龜拿出,放於盆中飼養,水位0.5-1.0釐米。肚臍未完全收縮的則繼續留在孵化箱中靜養。龜開食後移入幼龜池,水深約50釐米,池內放養浮萍,投餵碎肉、魚肉等動物性餌料,餌料放置在斜坡上。 [1] 
  • 池塘養殖
池塘條件
花龜的飼養池,可用土池、水泥池、磚石池等,面積大小視龜數量而定。池周設陸地,並有一定的坡度,以便龜從水中爬上岸,陸地上設若干沙堆,供成龜產卵用。池水深60釐米左右,水中種些水生植物,供龜夏季避暑。池周設洞穴,供龜棲息。陸地四周築矮牆,高度在50釐米左右,牆頂做成“丁”字形,防龜爬牆逃逸。 [1] 
龜苗放養
龜放養於室外池塘。放養前池塘按照中華鱉池塘養殖技術規範進行,先後經過清池、曬池、消毒、放龜。龜放養在池塘岸邊,讓其自己爬入水中,避免出現龜溺水現象。 [1] 
飼料
花龜的飼料不管是動物性的還是植物性的均可,但要保證新鮮。夏季炎熱,宜於下午4點以後投餵,氣温不高時,可在早上投餵。投料不宜過多,防止殘餌污染水質。養龜池水色呈淺綠色,透明度保持在25釐米左右。水泥池水易變質,應及時換水。花龜抗病力強,但高温易致龜昏迷而死。鼠、蚊、螞蟻常危害龜卵和幼龜,應注意防範。同時,要防止農藥和污水流入池中,以免龜中毒死亡,造成經濟損失。 [1] 
飼養管理
日常飼養管理工作包括巡池、檢查吃食狀況、增減水位、消毒等。巡池早晚較適宜,每天2-3次;若當天餵食,應查看龜剩餘食物情況,結合近期投餵量,評估龜的健康。查看水位和水質,適時排放老水,添加新鮮水,每1-2個月排水2/3,然後再注滿,水位保持1.5米左右。消毒藥物使用生石灰粉,每月潑灑1次。巡池時注意觀察水面和岸邊的龜,對長時間不沉水、白天停留岸邊、受驚擾後反應遲緩的龜,應及時撈出,檢查並採取相應治療措施。 [1] 
病害防治
龜病發生一般與環境、龜體本身和飼料、病原有關。保持良好的養龜環境,如水質符合養殖要求,周圍安靜,龜的棲息地合理而科學等,能減少龜病的發生。 [1] 

花龜主要價值

花龜藥用價值

花龜甲殼加工成龜板,具有滋陰降火、補心養腎、強筋壯骨等功效。龜板含有豐富的氨基酸,其總量達到27.86%,特別是含有人體必需的幾種氨基酸。此外,龜板還含有很多人體必需的常、微量元素,其許多藥用效果與其含有的這些營養成分有關。
花龜是一種高級滋補品和貴重藥材,其肉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營養豐富,味道鮮美。花龜蛋水分含量高,口感嫩滑;粗蛋白含量高、粗脂肪含量低,呈味氨基酸含量高,口感鮮美;蛋黃中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膽固醇含量低。龜蛋是一種高營養價值蛋類。

花龜營養價值

龜腸和龜胃中富含鈉、鉀和磷等多種常量元素,尤其是鉀和磷含量較高。鉀廣泛分佈於機體的各個組織中,與骨骼肌,神經傳導,心肌活動等生命活動關係密切,是體內核酸、許多輔酶和細胞膜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豐富的鉀和磷的含量賦予了龜腸和龜胃較高的營養價值。

花龜經濟價值

商品花龜出肉率可達85%,肉質細膩,無異味,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低熱量的高級食品,是時尚的名貴佳餚,花龜在世界範圍市場極為暢銷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

花龜保護現狀

花龜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中屬於極危(CR)。 [20]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8年 ver 3.1)——極危(CR)。 [11]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00年 ver 3.1)——瀕危(EN)。 [3]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Ⅲ。 [6]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爬行類)——瀕危(EN)。 [7]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第18項)。 [8]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年2月5日)二級。(僅限野外種羣) [9-10]  [21] 

花龜種羣現狀

與世界上其他龜類一樣,由於受到環境變遷、棲息地破壞、水體污染和過度利用等因素的影響,花龜野生資源處於岌岌可危的地步。2021年被中國列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根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公佈的數據,2000年亞洲龜鱉貿易工作組評估的結果是中國作為花龜最大的分佈區,野外種羣屬於瀕危狀態。屬於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縮寫CITES)附錄Ⅱ物種,受到國際貿易保護。

花龜瀕危原因

花龜由於生態環境的破壞和人為濫捕,花龜數量明顯下降。 [19] 
在諸多影響因素中,過度利用是導致亞洲龜類種羣下降的最主要原因。花龜由於其分佈較廣,棲息於人類生活和活動的地域,在歷史上是中國為數不多的幾種食用和藥用龜鱉之一。
隨着寵物貿易和市場的發展,花龜又因其美麗的外表和易於飼養的特點,也在近20多年來成為了主要的龜類寵物。並且大量的原始生態林遭到破壞,使得花龜的棲息地遭到大量破壞,這些因素加劇了花龜野外種羣的衰減。

花龜保護措施

在保護實踐和行動中,中國野生動物主管部門和保護工作者非常重視對花龜的有效保護研究和探索。國家林業局從2003年起,啓動了《中國龜鱉養殖狀況》調查項目;從2010年起,啓動了《中華花龜野外放歸》計劃。
2011~2012年,在中國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和海南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局的組織下,海口九州龜類動物研究中心和瀋陽師範大學兩棲爬行動物研究所在海口泓旺農業養殖有限公司、海口泓盛達農業養殖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從花龜海南種羣人工繁殖的子代優選個體,精心野化,完成了野外放歸計劃。
在中國,花龜的養殖技術不斷成熟和完善,養殖規模迅速擴大。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08年,養殖場存欄花龜種龜已達25萬隻,年繁殖量達100萬隻,在本土龜類養殖中僅次於烏龜,位列第二。僅海南省一家龜鱉養殖場,2012年繁殖花龜達10萬隻,出口歐洲達3萬隻。科學的人工馴養繁殖不僅滿足了社會經濟文化發展對花龜的需求,也從另一個方面極大的減輕了對野生資源的依賴和過度利用,為這一珍貴物種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在美國,新澤西、佛羅里達、加利福尼亞等幾個州中均有由龜類愛好者成立的龜類協會,他們能為當地的龜類研究保護髮起倡議,募捐經費等等,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龜的損失,並且教育公眾要保護野生物種。

花龜熱點新聞

1834年,英國動物分類學家喬治·格林(George Green)根據收集自中國的標本,最先將其定名為Emys sinensis,英文名為Chinese Striped-neck Turtle,這個標本保存在大英博物館(BNHM)中。在此之後,他又建立了花龜屬(Ocadia),並將此龜歸入該屬,更改名稱為Ocadia sinensis。截至目前,根據相關研究,花龜的科學名稱(學名)為Mauremys sinensis。和中國著名的烏龜和黃喉(擬)水龜屬同一個家族(即擬水龜屬),與僅分佈於日本本州、九州和四國諸島的日本石龜(Mauremys japonica)親緣關係最為接近。
中國考古出土的龜甲中也有中華花龜。1930年,中國的著名生物學家秉志先生通過對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出土龜甲的研究,發表了題為《河南安陽之龜殼(Notes on the shell of a land tortoise from the ancient ruins of Annyang)》的研究報告,把這些龜甲定名為安陽陸龜(Testudo anyangensis)。後來經過多名學者研究,認為此龜應為中華花龜。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